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石油是可再生资源吗(石油到底是不是可再生资源,能不能用完?)

石油是可再生资源吗(石油到底是不是可再生资源,能不能用完?)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石油到底是不是可再生资源,能不能用完?
  • 2、石油真的是不可再生资源吗?
  • 3、二十一世纪最大的骗局就是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你觉得是吗?
  • 4、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吗?
  • 5、石油是如何形成的?会枯竭是谎言吗?
  • 6、石油是可再生资源吗?
  • 7、石油是可再生资源吗?
  • 8、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资源?
  • 9、石油是怎么形成的?会再生吗?
  • 正文

    1、石油到底是不是可再生资源,能不能用完?

      石油的重要性,犹如血液对人体的重要性一样,是全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持的命脉。人类活动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石油。同时石油也是工业、军事、国防、航天等重大行业最重要的材料能源。

      石油是由古代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沉积演化而来,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世界上的石油分部并不均匀,北半球的蕴藏的石油产量明显高于南半球,主要的产油区有波斯湾地区、墨西哥湾地区。主要的产油国家主要分布在中东,包括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等国家。

      我们所穿着的衣服大部分都是有石化原料生产而来的,大部分衣服的面料都是石油合成纤维,衣服上的五颜六色的图案,也都是由石油提炼加工而成。

      在吃方面,石油同样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生产都离不了化肥的使用,而石油正是化肥的原料之一,同时石油也能提炼出氨,氨可以作为制冷设备的冷冻剂进行使用,可以保险食品。现代的大棚蔬菜,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餐桌,然而我们并不知道,大棚所用的帐篷也是由石油中所提炼出来的乙烯加工制成的,

      建材领域也有石油化工的身影,例如塑料合成窗框、地板材料、颜料涂料、管道等都需要石油加工合成,室内的各种家具摆设都常见石油化工产品。

      行的方面石油更是应用广泛,汽车、火车、轮船、飞机、航天器材所有的燃料以及润滑油都是来自于石油,还有橡胶、塑料等都被应用到汽车的组装生产当中。公路所用的沥青也是由石油提炼而来。

      总之,石油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不可再生能源,因此我们人类一定要节约和保护这一能源。不断的开发和创新,是它能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2、石油真的是不可再生资源吗?

    从字面意义上讲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但是它是正确的。

    其中根本原因便涉及到了不可再生资源的定义。不可再生资源是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资源。而不是字面意义上永远不能再生的资源。要知道,如果只有我真的完全不可再生的话那么世界上的石油都是从哪里来的呐?所以结果就很显而易见了。

    在这里要引起注意的是,人类诞生的历史只有170万年,而地球的历史已经有46亿年,更不要提人类对石油的利用不过区区数百年,阿拉蕾急用数百年便消耗掉了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石油,所以石油的再生速度是远远比不上人类目前的消耗速度的。我们必须寻找再生速度快的能源,这样才能保持安全长久可持续的发展。

    3、二十一世纪最大的骗局就是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你觉得是吗?

    地球上的化石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等)是怎么形成的!这个按现有的理论,都是生物生成得来,这个理论目前为止都是被人接受的。但是这个理论如果推敲不难发现疑点颇多,全世界目前为止探明的石油储量有几千亿吨,还有巨量的页岩油,保守的估计有10万亿吨到15万亿吨,还有未探明的。如:中东海湾地区的储量有一千多亿吨,这是个什么概念!一个长10千米,宽10千米,高1千多米的池子才能装下,尼罗河全年流量才840亿立方米,想想对比一下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如果是生物(动物、植物)成油理论,这要多少生物来生成呀!就算转变值50%也要2000亿多吨的生物,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转变值。地球总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按每平方千米(包括海洋生物)年产生物1500吨算,一年才7650亿吨,这个量还是多算了,沙漠、高山高寒地区、戈壁滩、以及南极北极地区,这些地方都是不可能有生物生长的,再算一算海湾地区就那么点大的地方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的生物呢!这个明显就不符合常理,更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一种能不可能无缘无故就转变其它的能,地热能如果不能完全到达地表释放,它会以另一种能储存。)那么多的生物怎么可能集中在一起呢!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被掩埋覆盖!地壳运动是个缓慢的过程,就算生物大量死亡了,在短时间内就会分解掉的,这个常识都不会不知道吧!不可能等到地壳运动就分解完了。

    再来说说煤炭,我们国家的内蒙、山西、陕西那一带煤炭储量达到保守估计13000亿吨,如果是生物生成得来是不是有点不符合常理呀!美国的阿巴拉契亚煤田,长1200~1250千米,宽50~300千米,含煤层有的地方达500~900米,储量达2500亿吨,含煤区域达12万平方千米,我们简单的算算这么多的煤炭需要多少生物来转换!

    我认为地球上的石化能源都是通过地热能“置变”来的,再远古时期地热能把含有不同化学性质的物质,(如:石油是氢化合物(水)和含有碳的岩石,高温高压下化学置变)在地热高温高压下,进行漫长的演化,这时间也是相当漫长的,从而得到现在的石化能源。石油主要成分就是碳元素(83~87%)和氢元素(11~14%)以及其它几种微量元素,(石灰石(碳酸钙CaCo)经过高温煅烧,得到生石灰(氧化钙CaO)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H))并产生大量热,这就典型的热能转换实例),有人要说为什么在煤矿中有植物形状的煤!是因为在煤还没有形成前,就有了植物被石化了,我们现在就可以看到石化状态的植物,以及大量的硅化木(北京的延庆、新疆的昌吉都有)经过千万年的地质不断变化,高温高压下石化状态的植物被煤慢慢的所同化了(可以到煤矿上看到煤矸石那就是还没有被完全同化的结果)。两个是不同时期产物。

    石化能源按这种理论是可以再生的,但是这个过程漫长,赶不上我们消耗的速度,所以人类社会还要继续寻找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

    4、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吗?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不可更新资源即不可再生资源,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不可更新资源的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的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如矿石资源,土壤资源,煤,石油等。也叫“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由于人类不断地、越来越大量地开采,储量逐渐减少,有的快要枯竭。矿产形成的速度根本无法同人类开发的速度相比,因而矿产资源被认为是不能再生的。矿产资源的储量一般按当前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能够开发利用的量进行统计的。扩展资料:美国《大众科学》月刊网站2019年4月26日刊载题为《很难知道我们还剩多少石油,但这是我们最好的猜测》的报道称,地球的地层之间隐藏的石油是有限的,至少在人类的时间尺度上。要花上千年的时间在巨大压力和温度下才能将古残骸变成化石燃料。经济学家和地质学家仍在讨论我们会在何时、是否以及如何用光我们的石油,但答案是一个活动的目标。与此同时,以下是我们关于地球还剩多少“奶昔”供我们喝的最佳猜测。报道称,地球上的主要产油国分别为:委内瑞拉(3010亿桶)、沙特阿拉伯(2660亿桶)、加拿大(1700亿桶)、伊朗(1580亿桶)、伊拉克(1430亿桶)。报道认为,尽管美国在2018年成为头号产油国,但我们已证明储量无法击败这前五强。美国的石油储量已证明为352亿桶。

    5、石油是如何形成的?会枯竭是谎言吗?

    关于石油的形成目前准确的来说还存在一些争议,但很多人已经开始传石油枯竭是天大的谎言,是利益集团在操纵,我觉得这样的说法还为时过早。如果目前真有那么确定石油可再生的话,不管哪个国家都会偷偷加大生产力度好好捞一把,省的以后掉价了。

    你可能会认为,说不定是各个国家已经都知道了石油可再生,但都达成了统一并且缓慢的生产,以防止石油掉价?但是纵观当今的世界,在各种利益冲突面前,很难保持这样的一致性。难免会有一些国家出来搅局的。所以石油可再生并没有达成共识。

    下面就说下石油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现在的争议在哪?

    石油是当今工业社会的血液,很多的化学燃料都是从石油里提炼出来的,并且人类目前还依旧处在使用化学能源的阶段,因此石油就成为了保障人类工业持续运转的必要原料,而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现在都离不开石油,如果真的发现石油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也没啥可藏着掖着的,这对人类是件好事。

    人类使用石油的历史十分久远,可以追溯到2300多年以前,根据史料记载,我国早在公元前的3世纪已经有使用石油和天然气来烧饭、取暖和照明的历史了,而当时的时候并不是说向地下打了钻孔主动发现的石油和天然气,而是这些流体燃料常常会因为地下压力被喷到或流出地表。

    人们当时对这种地下流出了的燃料知之甚少,直到19世纪人类才大规模的开采石油并用于工业生产。自从美国打出世界上第一个采油钻孔至今,已经生产了将近数千亿吨的石油。我们知道了石油的重要性,以及它的用途的广泛性,那么人们就像知道这种黑色的粘稠液体燃料是怎么来的?

    长期以来,关于石油的形成原因一直是分为两大派别:生物成油说(有机起源说)和地球碳循环成油说(无机起源说)。

    无机起源说及其争议

    无机起源说认为石油是地球内部元素混合以后自发形成的,这中间肯定有十分复杂的物理化学机制。这种说法就意味着地球一直在不断的制造着石油。

    但无机起源说无法解释石油复杂的化学成分以及油田的地质分布情况。虽然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元素(83% ~ 87%)和氢元素(11% ~ 14%)还有硫和氧元素,但是石油并不是由简单的原子组成的,而是由碳和氢构成的大分子烃类(烷烃、环烷烃、芳香烃)混合而成的。地球内部确实存在很多的碳和氢,但他们在地球深处混合成复杂的烃类分子并通过岩石缝隙向上渗透并形成石油的具体机制并不是很清楚。而且,这种理论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各个地区石油含量分布的不同。

    所以很少由科学家支持这一观点,但石油的往上渗透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油田已经采空了,但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石油混入。有些人也以此为依据说石油是可再生的,但这个现象不足以说明任何问题,毕竟石油是具有流动性的,一个地区石油过度开采,导致压力下降,其他高压地方的石油渗入是可以解释这个现象的。拿出来说石油可再生并不不是一个有力的证据,只能说是一个疑点吧。

    有机起源说及其争议

    下面就是目前依旧是主流的有机生成说,虽然是主流说法,但也存在一些疑点。有机说认为,在地球的远古时代,海洋中生活着一些比较简单的原始生物,我们知道生物都是有机分子构成,等这些生物死后,大量的遗体就被掩埋,并于空气隔绝,在细菌的作用下经过了复杂的化学过程,经过漫长的演变和地质过程就形成了石油。其实跟煤的形成很类似。

    随着油田地质和石油化学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石油中存在的“卟啉”和植物中的叶绿素和动物身体内的血红素相似,当然石油也就有有机物的旋光性,而石油中碳-12含量高于碳13可以用植物的光合左右来解释。最有力的证据是石油都产自于和生物关系十分密切的沉积岩中,所以有机起源说也就成为了科学界公认的一种说法,当然这个说法也是石油会快速枯竭的来源。

    但是在有机形成说中,也存在一些疑点,包括上文中说的一个疑点,随着开采深度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发现了在地球深处貌似存在石油和天然气的补给源,但是并不是很清楚石油的渗入是来自地球深处还是周围的含油层。所以这个疑点也被经常用来支持石油可再生的说法。还有就是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我们确实还在无生命的其他星球上发现类似于石油和天然气的物质,但是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确实。不然早就推翻有机说了。

    总结:现在说可再生还是为时过早

    所以两个学说都不完整,都存在能被人挑出来的瑕疵。但是现在就急着说石油可再生简直就是在胡扯,就算最后证明的石油可以在地球的深处通过复杂的化学和物理过程形成,并缓慢的往上渗透,但是这个碳循环也是相当缓慢的,不是说我们人类抽多少就能往上立马往上渗多少,毕竟这是一个自发的碳循环过程,并不是机器在地球内部合成。

    6、石油是可再生资源吗?

    现在最新的观点石油是可再生能源(很多貌似干枯的油田又被重新灌满),而石油是“动物尸体变成的”论点已经被推翻(如果真是尸体变得这么多年早采干净了)!石油是无机物已经被证实,而动物尸体变成的东西是有机物!具体详情,我们还是等科学家继续研究,拭目以待吧!

    7、石油是可再生资源吗?

    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化石燃料,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理论上我也觉得是可再生的,只是时间较长而已,但教科书上认为是不可再生能源

    8、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资源?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它们都是亿万年前动植物由于地壳运动而被埋在地下长期受到微生物和地表巨大压力.地热等条件慢慢而形成的化合物..需要时间长.原料多.条件高.所以是不可在再生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如:矿石资源,土壤资源,煤,石油等。也叫“非再生资源”。

    9、石油是怎么形成的?会再生吗?

    我在石油天然气行业工作了近30年,对于石油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是否可以再生,目前没有确切的准确的答案;但主流的理论是:有机成因说,进一步,就是不可再生。另一个理论就是:无机成因说,进一步,就是可以再生的。

    先来点前奏,相当于音乐的过门,起到铺垫作用,对后面的石油成因有指导作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之一,“石油”这个名词就出自将近一千年以前宋代大科学家沈括的传世之作《梦溪笔谈》。但是,大量开采和应用石油则还是最近一百年的事。

    石油的成分有哪些?

    石油是一种从地下深处开采出来的黄色、褐色乃至黑色的可燃性黏稠液体,它们的密度一般比水小,其沸点范围很宽,从常温起一直到800℃以上。世界上各个油田所生产原油的性质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它们都主要由碳、氢、硫、氮、氧五种元素组成,而且碳和氢这两种元素合起来在原油里一般占到95%以上。

    有机成因说及其不可再生论

    是古代有机物通过漫长的压缩和加热后逐渐形成的。按照这个理论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变化形成的。(这些有机质主要来自于这四种生物:细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高等植物。这些生物死后他们的尸体一部分会被氧化破坏,但仍然有一部分会在适宜的条件下在泥沙等沉积物中保存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沉积物会越埋越深,在埋藏的过程中这些有机物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化学变化)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有机物与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积岩下。在地下的高温和高压下它们逐渐转化,后来退化成液态和气态的碳氢化合物。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轻,它们向上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直到渗透到上面紧密无法渗透的、本身则多空的岩层中。这样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

    这个理论的支撑就是石油的成分主要是碳氢化合物,而碳氢化合物的来源就是史前的动植物。因其储藏量是有限的,故不可再生。

    从我们上中学时就开始灌输的,耳熟能详的: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但是,这种理论如果用来解答:“即使把地球所有的生物都转化为石油的话,成油量与地球上探明的储量相差过大”就显得无能为力了,于是科学家们就寻找理论上的突破,另一假说就闪亮登场了。

    无机成因说及其可再生论

    这个理论认为在地壳内已经有许多碳,有些碳自然地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碳氢化合物比岩石空隙中的水轻,因此沿岩石缝隙向上渗透。石油中的生物标志物是由居住在岩石中的、喜热的微生物导致的。与石油本身无关。

    在1950年代初,苏联就发现了石油来源的全新理论;地球上的石油总量只与地层深处碳氢有机物的数量有关,而这些物质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就已经形成了,那人类能获得石油的数量只与钻井深度有关。而且,苏联人还发现废弃的油田可以自我修复,即“自充式”油田。他们认为,石油是在地壳深处的高温高压下自然生成的,与钻石的生成条件相仿。是地壳深处的太初物质,在高压下冷喷发进入地壳浅层地带。苏联方面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找到了大油田。

    这种理论解释碳氢化合物的来源是地球形成时,与生俱来的。石油就可以再生了。

    无机成因说,也叫非生物成油理论,一般它被用来解释一些油田中无法解释的石油流入,不过这种现象很少发生。在地质学家中这个理论只有少数人支持。

    讲明白没?可能更迷糊了,SORRY!目前的学术观点就是这状态,都是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