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闰腊月是哪一年(闰腊月是哪一年?)

闰腊月是哪一年(闰腊月是哪一年?)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闰腊月是哪一年?
  • 2、在历史上有没有出现过闰十二月?是在什么时候?
  • 3、历史上润腊月是哪一年?
  • 4、哪一年闰十二月?
  • 5、哪一年农历闰十二月?
  • 6、历史上有没有闰腊月?
  • 7、多少年会有闰腊月?
  • 8、盘点:历史上的闰腊月是哪一年?
  • 9、什么时候闰正月和腊月?
  • 10、闰十二月多少年一次?
  • 正文

    1、闰腊月是哪一年?

      过去和未来闰腊月的是:208年,1574 年,3358年,3472年,3806年,3988年,4751年,4941年,4971年……   古代历法有24个节气,分节气和中气。农历每月二气。月初叫节气,月中后叫中气,“比如,立春为正月节气,雨水为正月中气。”公历两个节气的长度平均是30.5日,农历每月只有29.5日,相差1天。因此,每月的中气会比上个月晚1-2天。这样下去,总会有一个月只有节气,没有中气。没有中气的这个月被历法规定为“闰月”,称作“闰某月”。2006年,闰月在七月后面,就是闰七月。   一年间,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时近时远。地球离太阳远时,是公历6月左右,运动慢,所以两个中气的间隔长,最长超过31天。按之前平均30.5天的长度算,月份中没有中气的可能性大,闰月可能性就大。所以闰四月、闰五月、闰六月机会多。   公历12月左右,地球运动快,中气间隔短,最短时只有29天多一点,比农历一个月还短,所以正月、十一月、腊月这3个月没有中气的可能性小。相对,该闰月出现机会就少。闰腊月属于罕见闰月。如果一年闰腊月,那么,除夕过30天,因为过30天除夕才到正月初一。

    2、在历史上有没有出现过闰十二月?是在什么时候?

    谢谢邀请。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古代天文历法,测算出到底有没有闰十二月。

    1.古代天文历法基础:中国古代至今采用阴阳合历,即以太阳的运动周期作为年,以月亮圆缺周期作为月,以闰月来协调年和月的关系。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又分成24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2.闰年如何计算:

    普通闰年: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为普通闰年。(如2004年就是闰年,1999年不是闰年);世纪闰年:能被400整除的为世纪闰年。(如2000年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闰年(Leap Year)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补上时间差的年份为闰年。闰年共有366天(1-12月分别为31天,29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平年共有365天。

    3.闰月如何计算:古代历法有24个节气,分节气和中气。农历每月二气。月初叫节气,月中后叫中气。总会有一个月只有节气,没有中气。没有中气的这个月被历法规定为“闰月”,称作“闰某月”。一年间,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时近时远。地球离太阳远时,是公历6月左右,运动慢,所以两个中气的间隔长,最长超过31天。按之前平均30.5天的长度算,月份中没有中气的可能性大,闰月可能性就大。所以闰四月、闰五月、闰六月机会多。

    4.什么时候出现过闰12月;在2018年之前,总计就出现过3次,一次是公元208年,东汉末年,曹操封为汉丞相;曹操南征刘表;刘表病死;曹操杀孔融;刘琮投降曹操;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

    一次是公元1517年明武宗朱厚照,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佑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在位期间年号正德,号称“最会玩的主”。

    另一次是公元1574年是甲戌年(狗年),明朝神宗时期。

    5.未来会出现闰12月的年份:未来千年之后的事情(3358年,3472年,3806年,3988年,4751年,4941年,4971年),我们是没有办法看到的了。

    个人意见,不对之处,请回复并关注。

    3、历史上润腊月是哪一年?

    从17世纪开始一直到33世纪都不会出现闰十二月,因为闰十二月几乎是最少的。上一个闰十二月出现在1574年,下一个闰十二月要等到3358年才能出现

    4、哪一年闰十二月?

    闰十二月年份:1574年,3358年,3472年等。相关介绍:闰十二月是所有闰月中最罕见的闰月(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此后随时间推移,闰十二月的频率会从最低逐渐上升),从17世纪开始一直到33世纪没有出现过任何闰十二月,此后的36~38世纪、41~47世纪以及49世纪都没有闰十二月。上一个闰十二月出现在16世纪1574年,下一个闰十二月出现在34世纪3358年。相关背景:公历两个节气的长度平均是30.5日,农历每月只有29.5日,相差1天。因此,每月的中气会比上个月晚1-2天。这样下去,总会有一个月只有节气,没有中气。没有中气的这个月被历法规定为“闰月”,称作“闰某月”。2006年,闰月在七月后面,就是闰七月。公历1月左右,地球运动快,中气间隔短,最短时只有29天多一点,比农历一个月还短,所以正月、十一月、十二月这3个月没有中气的概率小。相对,该闰月出现机会就少。闰十二月属于罕见闰月,也是特殊闰月。

    5、哪一年农历闰十二月?

    由于定气方法的采用,冬季一节一气的平均长度约为29.74天,比朔望月长不了多少,节气逐月向后推迟得很慢,所以冬季设置闰月的可能性就很小。相反,夏至附近地球运动得慢,交节气也慢,一气可达16天之多,因而夏季及其前后几个月,如农历三、四、五、六、七月,闰月设置较多。在公元1821年到2020年的200年中共有农历闰月74个。其中闰正月、闰十一月、闰十二月一次也没有,而闰五月最多,达16次。另有计算表明,2262年将会再次出现闰一月;3358年将会首次出现闰十二月。

    6、历史上有没有闰腊月?

    农历可以闰正月,也可以闰十二月。       赤壁之战那年(建安十三年)就闰十二月(1),刘备攻汉中那年(建安二十二年)就闰正月(2)。          注:       (1)《后汉书朔闰表》:「建安十三年戊子十二月壬午朔。闰十二月壬子朔」。       (2)《绵阳通鉴》:「建安二十二年丁酉正月,乙未朔。闰正月,乙丑朔。明末张岱有篇《闰元宵》,“崇祯庚辰 闰正月”“。《春秋传》详记二百四十二年事,春王正月,孔子未得重书;开封府更放十七、十八两夜灯,乾德五年,宋祖犹烦钦赐。兹闰正月者,三生奇遇,何幸今日而当场;百岁难逢,须效古人而秉烛。”

    7、多少年会有闰腊月?

    2009 闰五月 公元1949 --- 2020 年农历闰月表 1949 闰七月 1952 闰五月 1955 闰三月 1957 闰八月 1960 闰六月 1963 闰四月 1966 闰三月 1968 闰七月 1971 闰五月 1974 闰四月 1976 闰八月 1979 闰六月 1982 闰四月 1984 闰十月 1987 闰六月 1990 闰五月 1993 闰三月 1995 闰八月 1998 闰五月 2001 闰四月 2004 闰二月 2006 闰七月 2009 闰五月 2012 闰四月 2014 闰九月 2017 闰六月 2020 闰四月 从上表可知,闰四,五,六月特别多,闰九,十月特别少,尤其是没有闰十一,十二 月和正月。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两个中气间的时间间隔并不是都一样的。前面提到的 30.4368日只是个平均数。实际上,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 焦点上。轨道上离太阳最远的一点叫做“远日点”,最近的一点叫做“近日点”。地球在远 日点附近运动慢,两个中气的时间间隔就长,最长的达到31.45日,因此不含中气的可能 多,闰月出现的机会就多些。反之,在近日点附近地球运动快,两中气间的时间间隔就短, 最短的只有29天多,因此不含中气的机会少,闰月出现的机会也就少了。这样,我们对正月 或腊月(也包括农历十一月)不设置闰月就不会感到奇怪。如若闰月要放在正月或腊月,那 我们岂不是可以过两个春节或两个除夕了吗?其实这种历法在清代前曾经有过,但后来由于 注历方法的改变,就再也没有这种巧合的事了。正月与腊月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出现闰月的。腊月是人们对农历十二月的一种叫法,它是由“腊日”演变而来的。腊日是古人祭祀百神的日子。这种活动最早是从周代开始的,具体在哪一天,没有确切记载。到了汉代,将腊日定到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即干支纪日法中地支为戌的日子。因为冬至在农历上上不固定的,所以腊日也不是固定的。后来人们又将十二月八日定为腊日。关于这一点,《荆楚岁时记》中记载道:“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祭神的日子叫做腊日要从腊字说起。古腊字没有“月”旁,象形为一只掏掉内脏的小动物烤在日头上。后来,人们把成块的干肉也称腊,在周代,掌握腊的人称为腊人。用腊祭神,所以便把祭日称腊日,因腊日定在十二月,所以十二月也称腊月。

    8、盘点:历史上的闰腊月是哪一年?

    没有润腊月和润正月的,这是历法中的一个规定。如果按时间推算该润腊月或正月,则通过提前或挪后一个月解决。

    9、什么时候闰正月和腊月?

    农历有闰正月和闰腊月。 闰正月:是罕见的闰月,从18世纪~22世纪没有出现过任何闰正月,之后的25世纪,28-41世纪也没有出现闰正月。上一个闰正月出现在17世纪的1640年(庚辰年),下一个闰正月将出现在23世纪的2262年(壬寅年)。闰正月的年份一定是春节最早的年份。 闰腊月:是所有闰月中最罕见的闰月,从17世纪开始一直到33世纪没有出现过任何闰腊月(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此后随时间推移,闰腊月的频率会从最低逐渐上升),此后的36~38世纪、41~47世纪以及49世纪都没有闰腊月。上一个闰腊月出现在16世纪1574年(甲戌年)。下一个闰腊月出现在34世纪3358年(戊午年)。 注:1889年没有闰月,2500、2891、4083年闰十月不闰腊月。

    10、闰十二月多少年一次?

    不会出现润腊月,至少几千年不会出现一次。实际上,两千多年来我们一直就没有过“闰腊月”。它只是人们的一句常用语。那么,为什么我们实际生活中没遇到过,而在民间却常常说到它呢?在我国历史上曾使用过很多种历法,例如被称作“三正”的夏历、殷历、周历以及秦朝所使用的颛顼历。各种立法每年的一月都不一样,只有夏历与我们现在的月份一致,以正月为每年的第一个月。上述四种历法为我国夏商周秦至汉初时期分别使用过的历法,它们都是以月亮绕地球1周的时间为1个月的,比太阳绕地球一周即回归年的时间要短,为了与自然年的时间相一致,使24节气所产生的时辰不乱,于是便将所余的时间约3年累成1个月,13个月即闰年。闰年所加的这个月叫闰月,闰月的设定必须是一年里没有中气的月份,中气就是24节气中的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等12个节气(而其余的12个节气就不叫中气)。闰月加在某个月之后便称闰某月。如1976年的8月之后那个月为闰8月,该月中就不包含上述12个“中气”中的任何一个。这样,农历的年份每19年与阳历所依据的回归年相吻合一次,也与24节气的分布重合一次。为了进一步弄清“闰腊月”,我查阅了多种历书和资料,尤其对《新编实用万年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3月第2版,2011年3月第5次印刷)所包含的200年(1901-2100年)的农历年份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在这200年里面共有73个闰年,也就是说有73个闰月,其中闰2月8个、闰3月8个、闰4月14个、闰5月14个、闰6月12个、闰7月8个、闰8月6个、闰9月、10月、11月各1个。只有1月和12月也就是正月和腊月没有闰月,那么“闰腊月”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的确,单从统计数字上确实看不到一个闰腊月。我们需要将古今结合起来。除夏历的月份和我们现在的月份完全一致外,其余几种历法分别以12月、11月、10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那么我们今天的11月、10月、9月就分别相当于殷历、周历、秦历的12月亦即腊月。这样看来,这三种历法无论哪一种里面都有闰腊月——虽然在200年中,分别才只有一个!但是,不管怎样,总还是有人能等到、能盼到,大概正因为如此,民间才有了“三十年等一个闰腊月”的说法。这样看来,不管三年还是三十年都只是表示一种时间上的持久和长远,它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时间长度。我国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开始使用《太初历》,该历法基本沿用夏历,此后两千多年一直沿用不变。期间,不少朝代虽然也有一些修改,但仅仅是纠正了一些偏差,做了些许“微调”而已。由于我国的汉民族和汉语体系的真正形成期是在西汉。汉初的100多年间仍然沿用秦的颛顼历,可以想象,在汉武帝颁布新历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民间很可能就出现了新旧历法共用的交替阶段,尤其在信息极不发达的时代,这种交替的时段会更长一些,因为夏历的闰九月也就是颛顼历的闰腊月,所以民间自然把新历的闰九月按旧历叫做“闰腊月”,民间的这种叫法虽不见于史册,但是,它已经是一种习惯,并且逐渐变成了口头语一直传了下来,至于闰不闰腊月已经无关紧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