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导航福利(还没有卫星导航的时候飞机是怎么航行的?)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还没有卫星导航的时候飞机是怎么航行的?
没有地面雷达导航的情况下,飞机飞行一般使用惯性导航。
通过测量飞行器的加速度(惯性),并自动进行积分运算,获得飞行器瞬时速度和瞬时位置数据的技术。
17世纪,I.牛顿研究了高速旋转刚体的力学问题。牛顿力学定律是惯性导航的理论基础。1852年J.傅科称这种刚体为陀螺,后来制成供姿态测量用的陀螺仪。1906年H.安休兹制成陀螺方向仪,其自转轴能指向固定的方向。1907年他又在方向仪上增加摆性,制成陀螺罗盘。这些成果成为惯性导航系统的先导。1923年M.舒拉发表“舒拉摆”理论,解决了在运动载体上建立垂线的问题,使加速度计的误差不致引起惯性导航系统误差的发散,为工程上实现惯性导航提供了理论依据。1954年惯性导航系统在飞机上试飞成功。1958年,“舡鱼”号潜艇依靠惯性导航穿过北极在冰下航行21天。中国从1956年开始研制惯性导航系统,自1970年以来,在多次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和火箭上,以及各种飞机上,都采用了本国研制的惯性导航系统。
惯性导航系统属于一种推算导航方式.即从一已知点的位置根据连续测得的运载体航向角和速度推算出其下一点的位置.因而可连续测出运动体的当前位置。惯性导航系统中的陀螺仪用来形成一个导航坐标系使加速度计的测量轴稳定在该坐标系中并给出航向和姿态角;加速度计用来测量运动体的加速度经过对时间的一次积分得到速度,速度再经过对时间的一次积分即可得到距离。
惯性导航系统有如下主要优点:
(1)由于它是不依赖于任何外部信息.也不向外部辐射能量的自主式系统.故隐蔽性好且不受外界电磁干扰的影响;
(2)可全天侯全球、全时间地工作于空中地球表面乃至水下。
(3)能提供位置、速度、航向和姿态角数据,所产生的导航信息连续性好而且噪声低。
(4)数据更新率高、短期精度和稳定性好。
2、高德地图提示飞机上可以用手机了,要是在飞机上打开高德地图导航又是怎样的体验?
虽然我并没有试过在飞机上打开高德地图导航,不过可以根据现在的高德地图的情况来推断一下,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 收不到卫星导航信号,无法实现导航定位。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其实都是依赖手机里面的导航定位芯片获取到的位置信息来进行导航定位,而事实上,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信号很弱,来自于2万多公里和3万多公里以外的卫星,所以在室内就会没有信号,无法实现导航定位。飞机的飞行高度在几千米到万米之间,距离导航卫星更近,实际上比地面上收到的卫星信号会强一点,但是在飞机内收信号依然相当于需要信号能够穿透机壁,所以依然有可能会收不到信号,无法定位,距离离得更近带来的信号强度增加能否抵消掉飞机的机壁带来的信号损耗,这点我没有详细算过,可以一试。
2、 地图上无法显示高度信息。现在的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大部分是二维地图,不具备高程这个维度的分辨率的,所以如果在地图上输入相应的经度纬度,会出现在地面高度相应的位置上,可能并不会显示你正在空中飞行,另外,由于飞行的地区除了繁华的城市地区之外,也有很多非常偏僻的地方甚至无人区,在这些地区中,其实并不会存在非常精细的地图,地图的测量也是非常花费时间精力和投入的工作,除了来自遥感地图之外,还会来自车、人还有无人机等的采集,因此按照飞机的飞行速度和飞行路线来看,可能很多地方不会有非常详细的地图显示。
3、早期飞机是如何导航的?
早期飞机,也就是限定在二战时期及其之前的飞机如何进行导航的,主要有下面的几种方式:
1、目视观察,这是最为简单也是最早期的导航方式,主要依靠飞行员自己的双眼去观察地面上的典型参考物,并结合太阳的位置,来判断自己的航向和坐标。这种方式主要在一战初期的战斗机上使用,毕竟那个时候飞机的航程比较近、速度也不快,飞行高度也有限。
2、惯性导航,这种方式主要依赖于陀螺仪这样的核心设备,当时这种陀螺仪主要是机械式的,可以实时测量飞机的航向、加速度,这样再结合飞机的速度,通过领航员的积分运算,就可以从起飞点绘制出航迹图,从而实现导航。从这种方式来看就可以发现这种导航方式的缺点——随着航程的增加,积分计算误差就会放大。因此,采用这种惯性导航的方式来进行导航,就必须在飞行过程中,领航员要对航迹进行修正。
当时的修正方式主要有几种:
第一,地面参照物修正,这也是为什么当时的轰炸机机头一般都是全玻璃透明的,就是为了方便领航员的观察地面参照物。这种地面参照物有时候是固定的自然山体、有时候是人工建筑物,有时候也可以是敌后人员制造的灯火、无线电信标等等。
第二、使用六分仪的方式,以星体作为参照物,修正坐标位置,不过这种方式夜间使用效果更好一些。
第三、无线电导航基站,但是的雷达系统并不完善,探测距离和精度都比较原始,因此导航作用范围有限,所以需要在航迹上布设一系列的导航基站,方可以实施导航修正。不过这种方式也是有限的,一旦深入敌后,就无法进行修正了,一切就靠飞机上的领航员了。
早期的飞机长距离飞行,尤其对于大飞机,比如轰炸机,特别设置了领航员这一岗位,并且往往采用编队飞行,这样才能够确保航向准确。
二战之后,随着地面雷达技术的发展,通过地面的远程雷达可以为空中的飞机提供导航服务,不过依然有局限性,毕竟雷达也是有作用范围和死角的。
直到GPS的出现,基于这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支持,现在的飞机基本上导航就变得简单了。
这个问题呢就回答到这里吧。
如想了解更多军事、航空知识,请关注“老鹰航空”,老鹰航空坚持原创回答,不做任何文字性抄袭;回答中引用的部分图片素材来自互联网,如侵则删;他人请勿抄袭,发现必举报。4、在飞机上开手机会影响飞机导航吗,为什么?
首先说一下,飞机上是不允许开手机的,但是笔记本但是可以使用,因为手机是需要发射无线电波的,有可能干扰飞机的飞行。因为手机的一些发射电波频率和飞机的某些导航频率很接近。
有些航空公司允许手机在飞行模式下开机的。
5、飞机上可以用导航吗?
那个飞机不用导航,即使是空军的也很少有飞行员可以不用GPS、 格洛纳斯或者是中国的北斗
6、飞机是如何导航的?
民航飞机导航就3种:目视导航、仪表导航(惯导、磁罗盘等)、无线电导航(这个就多了,卫星导航也算无线电导航)。以前还有天文导航现在不用了。
其中无线电导航包括甚高频全向信标VOR、测距机DME、自动定向机ADF、GPS卫星导航等等。
航路上主要使用VOR/DME地面信标台实行RNAV区域导航,一些小机场使用NDB台实行ADF导航。惯导和GPS可以提供飞机位置信息。惯导一般民航客机都是有的,GPS不一定都有。惯导现在一般不用陀螺仪平台式的了,都用捷联式激光陀螺。另外飞机进近时用ILS仪表着陆系统导航。
飞机上的导航系统还不止这些,现在民航客机都是用FMS飞行管理系统,实行全自动导航。
7、二战时期,飞机无线电导航是什么原理?伊尔76为何还有导航员玻璃罩?
二战时期飞机导航主要用的是航线上的各种地标,利用地标来判断航线、方向等,这种方法就算是现在我国空军在训练飞行员的时候还是会采用的。
另一种方法是用飞机上的无线电收取目标所在城市的无线广播来判断目标,根据信号的强弱来判断距离目标的远近和方向的正确与否。
伊尔76是1975年入役的运输机其驾驶舱下方的导航舱大概是就到恶劣环境时使用的吧!毕竟那个时代的导航系统并不可靠。。。
8、桃仙机场的飞机导航员属于哪个部门?
飞机导航员属于调度部门,正式员工待遇都很好,福利很全
9、为什么在飞机上用手机,并没有被飞机导航所干扰呢?
谢头条君悟空问答邀请:对不起这几天我脸,眼睛全部浮肿,看手机庝。这几我不回答问题。谢谢!在飞机上不允许看手机,手机信号不被干扰飞机导航,飞机起航道有指控塔指航。而手机微信信号。二个该念。
10、飞机上有哪些隐形福利?
隐形福利到底怎么来定义?每个人的标准恐怕不一样,小菜牙就简单列举一些供大家参考参考,有用的收藏,没用的就当看个乐呵吧。
1:加餐福利。在旅客没有全满的情况下,我们川航每个航班都会配备富余的餐食,但是数量会比较有限。比如这架飞机可以坐190人,但上了150位旅客,那么大概富余的餐食会在30分左右,也就是航食公司会配备180份左右的餐食,其他公司有没有这项福利我不太清楚噢。
2:升舱福利。这项福利严格来说不算福利,运气成份占了大头,但也有小技巧。如果你敢卡着时间点去买机票,有可能出现机票超售。航空公司会将头等舱的空位划分出来给普通舱旅客使用。这是名副其实用普通舱的票,享受着头等舱的权利。
3:和空姐合影加微信。这估计是很多朋友想做却不敢做的事儿,害羞,怕被拒绝,中国男性的特色就是very shy!但我说过看小菜牙的文章,从来不会让你白白浪费时间。怎么要微信?大家听我来统一模板。首先你得表明你是航空圈内人士,就说你是空管吧。然后对空姐说你特像我妹妹,我们合个影一会下机后我发给她瞧瞧。成功率95%以上。
4:头等舱富余的一次性拖鞋非常多。你可以友好给空姐申请能不能拿一双拖鞋给你,虽然你在普通舱坐着,但是一般空姐都会同意。不要小看飞机上的一次性拖鞋,质量真的不错,在家完全可以当做常规拖鞋使用。
5:带个纪念杂志回家。在飞机上前方座椅包里,有机上读物杂志,我个人认为做的还是非常棒的。您可以给空姐说希望带一本走,一般她都会同意的。因为我们公司要求每本杂志都要做到8成新,因此旧杂志都会被处理掉,更换新的杂志上来,拿一本走问题不大。
这些就是我暂时能想到的福利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