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千里马(古代真的有千里马吗?)

千里马(古代真的有千里马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古代真的有千里马吗?
  • 2、千里马如何才能找到伯乐?
  • 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现如今是伯乐重要还是千里马重要?
  • 4、现实社会,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伯乐?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千里马?
  • 5、千里马的意思是什么?
  • 6、千里马是哪一种人?
  • 7、《千里马》原文?
  • 正文

    1、古代真的有千里马吗?

    当然是有的。

    古人对马非常重视,认为【马者,兵甲之本,国之大用】,因而非常重视好马,比如《诗经》里,就记载有多种良马。

    古代时,对马的颜色还有要求。战马要黑色的,狩猎则用黄色的马,外交时,使臣出使外国,则一定要骑象征纯洁的白马。

    古代有很多相马的著作,教人如何识别良马,怎样饲育培训马,以及给马治病等,如伯乐的《相马经》,宋代王愈的《藩牧纂验方》,唐代李石的《司牧安骥集》,明代喻本远、喻本亨的《元亨疔马集》,杨时乔的《马书》等等,都记载了不同时代的千里良驹。

    除去那些传说,真实存在的,到今天仍然还有的千里马有:

    乌孙西极马、宛汗血马:学名【阿哈尔捷金马】;

    赭白,学名【乌珠穆沁马】;

    龙骧,学名【百岔铁蹄马】;

    狮子骢,学名【阿拉伯贝都因马】;

    望云雅,学名【奥尔洛夫快步马】;

    骅骝,学名【俄罗斯阿尔金马】;

    九花虬,学名【哥萨克顿河马】;

    扬武,学名【河曲马】。

    这些马种从古到今一直存在,同时也是历朝历代重点繁殖培育的对象,用于信息传递、作战等,都是经过考证的千里马。

    2、千里马如何才能找到伯乐?

    一句话:“一个路人甲偶遇千里马,都能称之为伯乐。百名伯乐驯化榆

    木疙瘩,也变不成千里马。”千里马不是自封的,是伯乐发现后培养成的。这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认为不确切。可以改为“千里马不多,伯乐无处不在”。

    日行千里的宝马良驹万里挑一,能发现和驯化千里马的伯乐更是凤毛麟角。两者数量都极少,导致相遇的概率不大。而且千里马在寻找伯乐时还有假千里马的阻碍,所以更是难上加难。

    每个人都可以是准千里马,伯乐只是帮你把“准”字去掉。三百六十行,都出状元,不是非要等着伯乐来发现你,挖掘你。千里马之所以日行千里,除了坚持还是坚持。你一天跑了999里也不能称之为千里马。伯乐这时候就是给你计数的,你并不知道自己仅差一步之遥就能成功。

    伯乐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也许别人的一句忠告你就茅塞顿开,催马扬鞭。也许?清晨的一缕阳光都能让你豁然开朗,奋起直追。

    别等着伯乐发现你,也不要刻意的寻找所谓的伯乐。想做千里马,首先要有强健的体魄,还有要智慧的头脑,更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

    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现如今是伯乐重要还是千里马重要?

    个人认为,『伯乐』和『千里马』是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关系。

    『伯乐』是慧眼识金者,就是那些能发现人才,看到能人志士与众不同才能的人。

    『千里马』则是指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技术才能的人。

    一个『千里马』的发现,需要一个独具慧眼的『伯乐』;而『伯乐』需要『千里马』的贡献,才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

    元世祖忽必烈慧眼识英才。安童被发现且被提拔为中书右丞相,为元初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才有了蜀汉的盛世皇朝;姜子牙遇文王、汉武帝发现东方朔……

    这些不胜枚举的历史事实,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伯乐』和『千里马』缺一不可。

    在当今社会,一个好的企业老板,如果不是独居慧眼,善于发现并利用好人才 ,仅凭一己之力,也创造不了辉煌的不世功勋。

    因此可以说,是『伯乐』成就了『千里马』,亦是『千里马』成就了伯乐。

    4、现实社会,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伯乐?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千里马?

    胸怀坦荡,没忌妒心而举贤与能者可谓伯乐;敢作敢为且有勇有谋能够历经艰险战胜困难者可称为高效率的“千里马”。但伯乐亦需有慧眼认人之能力。

    5、千里马的意思是什么?

    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青少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唐·韩愈《马说》明董其昌《袁伯应诗集序》:“司马(袁可立)居恒授余教见法,目伯乐相千里马,而教其子相国马,以为千里马不常,即善相无所用之。”千里马一词,最早见于《楚词·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以后中国正史中多次提到千里马,如《史记·赵世家》:“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

    6、千里马是哪一种人?

    千里马是有知识,有能力,素质高,吃苦耐劳,工作爱岗敬业之人。这种人一旦被伯乐发现,就会运用知识到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因这种人吃苦耐劳,勤勤恳恳,无论干哪行都能出成绩。倘若没有伯乐,处处受排挤,被人打压,那千里马就不能驰骋疆场,无法发扬其特长,被搁浅,那就不是千里马了。在现实社会中既需要千里马的精神,又要有伯乐配合,千里马才能成为真正的千里马。

    7、《千里马》原文?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第一种:

      世间有了伯乐,这样之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到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得千里马啊!

      第二种:

      世上先有伯乐,这样之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所以,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是在奴隶的手里受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凭借千里马的名称而称呼它。

      日行千里的马,有时一顿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和能力也就表现不出来,况且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的待遇都得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打马,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着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得不识得千里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