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特斯拉(特斯拉Model3长续航与标续如何取舍?)

特斯拉(特斯拉Model3长续航与标续如何取舍?)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特斯拉Model3长续航与标续如何取舍?
  • 2、我经常听说特斯拉Autopilot救人,这个功能真有这么神吗?
  • 3、特斯拉的车怎么样?
  • 4、特斯拉要保养吗?
  • 5、特斯拉已成街车了,还有必要买吗?
  • 6、如何评价特斯拉?
  • 7、中国为什么支持特斯拉?
  • 8、什么叫特斯拉?
  • 9、特斯拉是充电吗?
  • 10、特斯拉如何?
  • 正文

    1、特斯拉Model3长续航与标续如何取舍?

    每次聊到电动车,首先就要聊续航问题,老实说,你们没有听烦,我都要说烦了。但是没办法,到目前为止,多数人“闻电色变”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电动车的续航里程问题。不过之前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说过,如果电动车的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的话,那其实就不是那么有问题了,遗憾的是,在这之前,实际续航里程能够超越500公里的电动车真的寥寥无几,好在这一次特斯拉Model 3的国产长续航版可以做到这一点,而且它还有一个相对合适的价格,所以这一次,我们就和这台长续航版的Model 3一起来看看,电动车究竟是否能摆脱里程焦虑这个问题。

    其实很多看完第一段的人就已经会质疑我,毕竟现在市面上有不少车型的标称续航里程都已经达到了500公里,为什么还说是寥寥无几呢?这里我们就要再普及一次概念了,通常NEDC续航里程用到实际行驶当中来,那个数值都是要打个8折的,打完之后才是电动车实际的市区续航里程。因此你丝毫不要奇怪为什么这辆Model 3的国产长续航版车型即便是解除了90%的市区充电限制在充满电之后还是显示只能跑525公里,坑你的并不是厂家,他们只是“按章办事”而已。

    所以其实当我拿到车之后,我已经对于表显续航里程有所预期了,还是要再说一次就是特斯拉的表显续航里程都是采用的EPA工况,相比一些其他采用NEDC工况显示续航里程的品牌要准不少,因此这一点上反倒是那个屏幕上的数字小一点看得更让人心里踏实一点。

    顺便一提,这次的试驾有个很有意思的插曲,我们一开始拿到的是一辆进口长续航版车型,直到提车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于是经过和特斯拉的沟通协调,特斯拉的朋友们也是非常配合地又帮我们联系到了一辆国产长续航版车型,于是我们也就有幸进行了一次进口车型和国产车型的对比测试,从我们的体验感受来看,国产版车型相比进口版车型在做工方面更为出色,各种接缝都更小了,按钮也都紧实了不少。还有一个改进就是似乎座椅相比进口版车型更高了,电池仓在踏板前方的这一块隆起处理得也更好,因此这台国产版车型的驾驶坐姿要比进口版车型更舒服。只可惜国产长续航版车型相比进口长续航版车型少了外后视镜自动防炫目,希望后期能够增配上,毕竟对于夜间长途行车来说,这个看起来小的配置用处还是很大的。

    我们这一次依旧没有进行市区道路的测试,因为根据我们此前的测试,特斯拉在这一块的表现非常稳定,其实经过一段时间对电动车的了解我们也都知道了,一辆Model 3这个级别的电动车在市区路况下的电耗正常大概是多少,然后用它的电池容量来除一下就可以得到实际的续航里程了,根据常规的表现我们可以换算,这辆Model 3的长续航版车型在充满电的情况下在市区是可以跑到500公里以上的,而在你有家用充电桩的前提下,这个续航表现已经远远超出了可以用的范畴,事实上,如果你不出远门的话,长续航版Model 3实际使用感受已经和一辆传统油车相差无几了,唯一的区别就是你不用隔三差五就跑去加油站掏钱包了。

    前不久我们用一辆Model X从南京开到千岛湖进行了一次自(gong)驾(fei)游(lv)测(you)试,在那次测试里面,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目前开着一辆续航靠谱的电动车进行路程偏远一点的长途自驾游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且那次去千岛湖我们还是去的一个小县城,路上也有一半的路程没有高速(没有快充桩),但即便如此,我们都很顺利的完成了我们的行程。但那次测试显然对一部分消费者还是显得没有那么有说服力,毕竟一方面测试的是小众的Model X而非售价上更贴近于消费者的Model 3,另一方面,那次行程有一半的路程都没有高速,而众所周知,高速是电动车的劣势路况。所以这一次我们趁着青岛开海,可以去吃海鲜的机会,选择了开着这台国产长续航版Model 3从南京开去青岛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一次的路程已经接近600公里,而且几乎是全程高速,这意味着这台Model 3是无论如何不可能通过一次充满电就开到目的地的,这也和一些长途自驾游的行程很像了,当然,其实我们这本身就是一次长途自驾游,所以这样的一次旅程本身就对那些准车主们非常有参考意义。

    和上次去千岛湖纠结了很久不同,这次去青岛几乎没有做任何事前准备,毕竟要知道高速沿途的服务区都是可以有快充桩充电的,即便这个服务区的都被占用或者坏了,大不了我再开个几十公里去下一个服务区就好了,所以事实上从心理因素来讲,电动车开长途在我这儿就已经不算什么问题了。而且比我预想得更好的是,当我正式出发使用车载导航的时候,车载导航已经帮我规划好了充电行程,根据车载导航的提示,我们可以去连云港的特斯拉超充站充电,而且车载导航还会帮我算出到达超充站时的电量剩余,这一点就非常贴心了,既然到连云港还能有25%的电量那我索性就直接去连云港充电好了,一来这样做并不绕路,二来正好我们还可以利用充电的时间解决午饭问题(需要特意称赞一下的是,特斯拉的多数超充站都建在大商场附近或者是内部,这也能让车主不浪费充电的时间去多干点别的事情)。

    相比上一次开着Model X去千岛湖,这一次的青岛之行可谓顺风顺水,一切都在计划之内,当我们到达特斯拉连云港超充桩的时候,车辆显示还有100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而南京在江苏省的西南端,连云港几乎是在江苏省的东北端,这意味着开着这辆长续航版的Model 3就已经能够在不充电的情况下完成长三角一带的省内通行,这一点非常重要,而这其实也就是长续航版车型比标准巡航版车型贵出来的7万元的意义所在,这7万元表面上看起来换回来的是200公里左右的续航里程,但实际上换回来的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用车体验,标准续航版车型更多的是一辆市内通勤车,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商务人士,并且经常需要在长三角或者在300公里以内的城市间通勤的话,那么你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开着你的Model 3前往,即便是临时需要去一趟外地也完全不用担心,可以说走就走。

    而当我们在连云港停车充电的时候,停车场另一位凯美瑞车主看到我们是南京的车牌,就来问我们这辆车的续航情况,当得知这辆Model 3从南京开到这儿还有100多公里的续航里程的时候也接连表示满意,其实这也证实了消费者们最担忧的日常问题,如果一辆电动车已经能够实现不中途加电省内通勤这就已经完全足够了,至于你要是真的进行跨省长途旅行,即便是开着油车也要停车多休息一会儿不是?

    需要说一下的是,开车长途自驾游这本身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七八个小时的路程开下来相信什么车都不会坐着太舒服,不过好在开着一辆特斯拉还不算太糟糕,因为Autopilot功能的确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用的驾驶辅助系统,而且没有之一,好用到你会认为它不存在。这套系统经过我们这次往返超过1300公里总路程的测试,我们发现无论是高速路况还是市区路况它对于路面标线的辨识度都很高,而且搭载了HW3.0硬件的有FSD功能的车型对于路上雪糕筒以及路口红绿灯的识别也很准确,同时在跟车时它的加减速动作也非常柔和,不会让你感受到很多车辆上都存在的电脑介入的突兀感。

    当然会有人问现在有没有必要多花6.4万去选装这套FSD,通过我们这次的测试结果来看,这套系统的确已经能够完成在高速匝道的自动变道等功能,但是在复杂路况下依旧存在一定无法识别路口的可能性,因此即便开着这套系统你也需要保持对路面的时刻注视并且确保能随时接管车辆,而且这套系统本身需要配合车载地图数据来使用,如果你本身就不太喜欢用车载地图而是喜欢自己开着手机导航或者在购车的时候预算不是太充足的话,那现在其实也并不一定非要加装这套FSD。

    到了青岛之后,除了去了趟小麦岛以及去石老人海滩踩了踩水之外我们并没有去更多的旅游景点,人的年龄大了其实并不太愿意去那些游客多的景点,加上是自驾游的模式,因此我们更希望能像这个地方的原住民一样简单体会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就可以了。和景点相比,路上的风景也许更值得我去留恋,就如同我觉得其实胶州湾大桥比那些景点更好看一样,也许这才是自驾游的意义吧。

    不得不说,青岛的海鲜还是很好吃的,我们去海鲜市场买了七八种海鲜,然后到市场旁边的啤酒屋加工了下总共只花了250元,这一顿可以算是这辆Model 3“请我们吃的”,因为这次路上我们我们总共加了3次电,总计的花费在300元左右,而出发前的那一次充电,如果你有家用充电桩的话则可以忽略不计,折合下来每公里的电费不足3毛,相比传统燃油车,来回这一趟已经可以省下这顿海鲜的花费了。需要特别提一下的是,青岛的蛏子真的是又大又饱满,用酱爆的方式加工出来,无论是搭配青岛啤酒还是下饭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总体来说,对于这一趟青岛之行,我们都是感到满意的,和我们此前试驾的Model 3的标准续航版相比,长续航版车型多出来绝不仅仅是200公里的续航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它将你的常规用车范围从市区直接延伸到了省内以及范围很大的周边区域,而且我们再也不需要在到达目的地之后就急忙去找充电桩充电了,换句话来说,这多出来的续航不光延伸了我们的活动范围,还可以让我们在驾驶它的时候更有信心。因此,如果你如果想买一辆实用性更高的电动车的话,也许多花点预算来一辆长续航版的Model 3会是个更好的选择。

    写在最后:上一次的千岛湖之行还有很多人说我们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浓浓的焦虑感,然而这一次我们去青岛我们再也没有了上一次的焦虑,甚至就连决定行程我们也只用了几分钟行程,出行之前更是除了订酒店之外没有做任何功课。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动车离我们的生活真的越来越近了。

    特别感谢

    感谢特斯拉南京对提供本次选题用车的大力支持,如果大家希望实际试驾一下特斯拉相关车型的话,可以前往特斯拉南京的四家门店体验

    特斯拉德基广场展厅:南京市玄武区中山路德基广场二期B1,C121

    特斯拉金鹰世界展厅:南京市建邺区应天大街888号金鹰世界六楼

    特斯拉服务中心:南京市江宁区大道19号

    南京东麒路特斯拉中心:南京市临麒路18号

    2、我经常听说特斯拉Autopilot救人,这个功能真有这么神吗?

    近日,一位特斯拉车主将Model X视为自己的救命恩人,因为就在这辆车就快要冲出山路之际汽车启动了紧急刹车。读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把这场车祸归咎到Autopilot上。然而实际上,这场事故的主角Justin Bowen表示当时并没有打开Autopilot,只是那条山路本来就是出了名得危险。

    “我一离开道路并进入极端斜坡时,Autopilot启动了紧急刹车。(这)救了我的命。”

    从Bowen分享的救援视频可以看到,这条山路的斜坡非常抖,据拖车司机称,该斜坡的角度有70度。总而言之,如果Bowen当时开的是其他车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此外,Bowen还补充称,自己没有受伤,Model X也没有受到太大的损伤。

    尽管特斯拉这家公司争议不小,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家公司确实设计了一些地球上最安全的汽车。以Model X为例,它是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有史以来评出的第一款在所有类别中都获得5星碰撞评级的SUV。

    3、特斯拉的车怎么样?

    最有权回答这个问题的应该就是特斯拉车主了

    发一个 42HOW-Model3 北京车主群的聊天截图吧

    都知道特斯拉的做工差、小问题多,但是对于特斯拉车主而言,感受过了特斯拉,很大一部分都开不回传统燃油车了,这种魔力,真的很难解释。

    所以,有机会去多感受一下特斯拉吧。

    4、特斯拉要保养吗?

    不仅不需要保养,油费也省了,家里装了充电桩19年12月到20年9月,行驶8600多公里,电费消耗670元左右。超充里程疫情期间全免费,不过也没怎么去薅羊毛,账户里还有几千公里的免费超充里程,也没怎么用。想去保养都没地儿去。不过车价的下跌?是巨大的,最后一批进口标准续航36万多的车,现在国产标续铁锂的貌似是24万了吧?没太记住,主要也懒得看。这个就当做油车的消耗吧。

    5、特斯拉已成街车了,还有必要买吗?

    从续航看,Model3还是靠谱的,相同价格蔚来只能买到70度380公里(实际里程)版本,特斯拉可以买到75度520公里(实际里程)长续航版本。但是,除了续航,空间、做工、舒适度这些方面就别指望它能表现多好了,这恰恰是蔚来的强项,考虑到蔚来的换电和电池升级能力,蔚来还是可以考虑的。总之,特斯拉和蔚来都是合格的新能源品牌,买什么就看自己需求吧。

    6、如何评价特斯拉?

    谢邀,虽然不是很了解电动汽车,但这个问题还是可以答一下的。 我们先来对比一下比亚迪 Model X 100D,100kWh电池,官宣552km续航里程 Model S 75D,75kWh电池,官宣469km续航里程 而比亚迪宋秦ev300均在50kWh以下 我觉得除了电池组的总容量比较大,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特斯拉拥有比其他电动汽车更为完善的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很多颗电池组成单体电池包,而很多个单体电池包又组成电池组,再由多个电池组又组成电池板。 上千颗电池组合封装在一起,自然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BMS来协调这些电池的工作,解决散热问题,尽量减少电池容量的损耗,进而有效的延长续航。 同时,双电机分别为前后轮提供动力,通过对前后轮扭矩分别进行数字化独立控制,高性能后置电机,与高效率的前置电机科学联动,相比传统四驱机械联动更为高效。 我们再看看整体车架,几乎是全铝合金打造,保证了整车质量不会过高。我们再来看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全车最重也是最重要的东西——电池板,将近900kg的电池板放在前后轴之间的底盘位置,配重相当科学,非常有利于特斯拉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 —————————— 差不多就是这样了,不同外形设计的风阻什么的就不说了,望诸位大佬斧正。

    7、中国为什么支持特斯拉?

    美国禁用华为,我们为什么不禁用苹果和特斯拉?

    英国和台积电在美国的威胁下,已经确认将终止与华为合作。甚至美国特朗普也表示:一切都是他亲自说服的。

    可以说,美国举全国之力封锁华为,让华为步履维艰。

    与此相反的是,我国却为引进特斯拉,大开方便之门

    主要优惠政策包括:

    首个外资独资的汽车厂商,打破多年的合资厂商时代壁垒;

    3个月拿地开工,150天内完成主体建设;手续一路开绿灯

    多次,共提供贷款185亿元。

    享受2.475万元的新能源补贴

    这就是上海引入特斯拉所给予的特殊政策,

    于是,很多网友也提出一个疑问:

    为什么我们不同等对待,禁用苹果和特斯拉?

    尤其是特斯拉,自从在上海开设工厂以后,销量上已经超过了比亚迪,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制造商。

    今年6月份销量已经达到14954辆,超过25%,已经远远甩开了比亚迪。

    可以说中国给予特斯拉的支持是独一无二的地位,正是中国把特斯拉才从“产能噩梦”中拉一把,并亲自把它送上电动车王座。

    而相应的就是比亚迪的落寞。

    很多网友十分困惑:为什么我们要花这么大的价钱引入特斯拉。特斯拉将给我国工业有哪些积极影响?

    今天熊猫就从:产业链影响、技术方面、人才效应、国际影响 三个方面来讲,可以说引进特斯拉,就是为了弯道超车,解决我们以往在内燃机汽车端的落后劣势。

    首先我们看下工业方面:

    引入特斯拉最直接目的就是培养汽车产业链。

    实际上这是有先例的。

    2011年之前,中国已经拥有较为完整的手机产业链,但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中国手机品牌也是百花齐放的。

    中华酷联+上波导、夏新等,让人眼花缭乱。然而以前的这些国产手机好不好用?大家心里都有数。

    之后引入手机霸主:苹果。

    苹果的技术以及高要求,使得中国手机产业链上升一个台阶。

    而完善的供应链产业反哺国产手机品牌,华为、小米、OPPO、vivo、一加、传音等国产手机品牌正是利用供应链的制造和技术优势迅速崛起。

    锤子手机创始人罗永浩曾说过一句经典评论:除了华为,其他国内手机商都是组装。

    这是因为这些手机看似复杂,但是背后是欧菲科技、欣旺达、舜宇光学科技这样的手机行业龙头支撑的。

    说实话。

    技术永远是一个国家、一个行业的痛苦,苹果技术和管理走进来,凭借我们完善的供应链挣走了大量的财富。

    但同时,这又是一个机会,一个完善产业链,可以增加手机技术深度的蜕变。

    而蜕变的效果也非常明显

    我们的国产手机已经开始征战国际市场。

    而现在,引入特斯拉在,就是希望它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挥苹果这样的作用。

    这是汽车“走进来”的战略之一:技术和生产能力走进来

    事实上汽车产业链深度和长度要远远超过手机,是一个巨大的产业产业链。

    而我国汽车工业在政府多年的培养下,已经形成了一个和当初2011年手机产业一样的局面:

    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是产业分散且顶级技术不够,缺乏一个有公信力的品牌。

    尤其是整车的制造能力基本没有一个突出点。

    国泰君安证券曾在《宁德时代、比亚迪们的下一个十年》报告中提到:中国在电动车产业链上最薄弱的环节就是整车制造。

    本着哪里有问题,哪里就需要解决。

    恰好特斯拉就是世界上新能源汽车最好的新能源整车制造商。

    截止目前:特斯拉中国直接间接供应商达到30多个,另外特斯拉承诺,由于政策支持,将会考虑更多,甚至国内车型百分百国产化。

    其中宁德时代、LG南京工厂都将有望成为特斯拉电池供应商、其他的潜在供应商还有几十家。

    而这些原本是属于日韩等其他发达国家的份额。

    可以说在工业上看,随着特斯拉引入,未来我国汽车供应链将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完善。并为国产品牌汽车的崛起提供最好机会。

    也是突破燃油车技术封锁的最好机会。

    所以从产业链上来看,你们觉得引进特斯拉是好处还是坏处?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

    从技术方面上看。

    特斯拉的引入,起到“鲶鱼效应”,对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是一记重磅的洗牌。

    由于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方向,各国都在加大马力布局新能源汽车。

    在2009 -2014年,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都投入巨资布局新能源汽车。

    在这种背景下,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常务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新能源汽车产业被列入战略新兴产业范畴,成为国家未来几年内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

    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整车的补贴政策标准,最高补贴55000元,加上地方政府补贴,部分车企甚至出现1:1.6的现象。

    如此巨大的政策支持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商也一度出现100家之多,然而,随之而来的:汽车无资质、产品不符合标准、电池不达标、甚至骗取补贴等丑闻不断爆出。

    不仅国内市场紊乱,连消费者也对电动车失去信心。

    甚至连头部几个诸如:比亚迪、蔚来、理想等新能源汽车厂商也被卷入宣传的丑闻中。

    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长此以往,我国新能源汽车将陷入一败涂地。

    可以说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并没有往好的发展。

    也正是这样的情况下,改变政策补贴,以及引入世界巨头特斯拉成为解决这一趟浑水的良药。

    一方面直接吓走浑水摸财的伪车企,为市场起到净化作用。简介帮助国内其他正规新能源车企。

    另一方面,特斯拉的技术可以倒逼国内真正的厂家走向高端技术化,而不是挂羊头卖狗肉。

    车和家CEO李想呼吁:别再搞丢人现眼的自嗨了,,特斯拉已经打到家门口了。

    可以看出以前国产新能源车企是有多么安逸,时至今日,再也无人敢夸大其词做PPT新能源汽车了。

    众多车企已经重点部属技术研发,

    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特斯拉的在新能源汽车的地位。

    而特斯拉也非常的给力,和国外名牌车企不同,特斯拉致力于改变社会,价格一降再降国产化,Model 3第一次破入30万而非敛收财富。

    甚至马斯克也给特斯拉画了一幅发展的蓝图,取名叫“MasterPlan”,这个计划意思就是,三步走战略:

    一、打造一台牛逼的跑车;

    二、用挣到的钱,打造更便宜、销量中等的车;

    三、用挣到的钱,打造更具经济性的畅销车型;

    也就是说未来的特斯拉价格只会越做越低,和很多以往进口燃油品牌车专注高端完全不同

    而这一理念与我国政策完全一致,降价会不断倒逼比亚迪、蔚来、理想等国内车企技术进步。

    而技术进步又会反过来增加我们国产新能源车的竞争力。

    如此循环,短期看,我国损失了国内新能源汽车话语权,长期来看反而提高了技术和竞争力。

    这就是鲶鱼效应,以往的小虾米现在再也无法翻出浪花。而大的车企也将以这条鲶鱼作为参考体系,不断发展自我。

    用一句话来概括非常恰当,既然国内一个能打的都没有,那我就进口一个进来陪练。

    过程可能很痛苦,但是打不死的都可能成为世界级车企。

    这也是为什么比亚迪无法承担特斯拉的作用。在技术上,比亚迪无法对国内车企产生碾压的效果。自然也无法做到鲶鱼效应。

    特斯拉的优势在于三点:电池及管理,自动驾驶和机器化生产车间、可以为我国培养大量的相关技术人才。

    总的来说、引进特斯拉可能会暂时让出我国电动车国内的主导地位,但是在未来,可能打造出我们自己的“特斯拉”。

    2019年12月3日工信部发布了第二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明确的目标: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要达到500万辆,十五年内,插电和混动都是过渡,未来是纯电汽车的天下。

    这目标形成,就要求我国快速打造出自己的供应链和车企。

    一旦汽车供应链、车企和人才打造完成,一个类似国产手机与苹果争霸的盛世会不会再次诞生?

    熊猫还是对这个还是充满期待的。一旦这个盛世来临,也就意味着我们有了弯道超车的可能。

    当然除了以上三个原因,还有一个因素也很重要,那就是国际影响力。

    2019年8月23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他有权利要求美国公司撤出中国。一时间美企从中国逃离的舆论不断发酵,市场上甚至出现中国工厂可能出现滑梯的预测。结果不但苹果公司等没离开,我国还成功引入了特斯拉。一举打破美国唱衰中国市场的舆论。

    除此之外,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建设速度一直吸引求全的眼光,最繁华时,工厂上方每天都有大量的无人机进行拍摄。

    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甚至调侃道:“特斯拉上海工厂现在需要空中交通管制,因为有太多的无人机飞来工厂上空拍照。”

    无数人正在见证的一场“中国速度”正在奔跑,腾飞。仅仅5个月就完成主体建筑,一年内建设并投产。

    速度之快,令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不断感叹:“上海速度”,

    这场上海速度就是中国速度,也是中国工厂和市场对美国封锁我国最强大的实际回击。至此之后再无人唱衰中国工业。

    可以说,特斯的引入是我们无奈之举,又是我们对电动车市场最强大的一张牌。

    在产业上,引入一个龙头,带动整个相关产业链。

    在电动车行业上:起到“鲶鱼效应”淘汰骗补、浑水摸鱼的假车企。增加竞争力,让一部分国企能以特斯拉为模板,快速成长。

    在人才上,可以培养一大批相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人才。并增强国人的消费信心。

    我相信,也许特斯拉只是想挣钱,但是我们国家想挣的却是未来。一个属于我们国产品牌汽车弯道超车的未来。

    8、什么叫特斯拉?

    类似庞氏骗局,马斯克大忽悠一个罢了,是美国互联网金融圈钱骗局第一人马斯克

    精明的特朗普禁运芯片,叫通用回美国,而不在乎马斯克,因为马斯克没技术就是个营销包装软文水军蹭热度互联网金融圈钱骗局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马斯克starline项目最大投资方是美国空军,本身就是个超级侦察计划,就不明白为什么要挂个为全球接网的名号。不过马斯克是个营销天才,马斯克是被华尔街包装成了钢铁侠,实际上他只是经济学本科辅修了物理学,并无任何工程技术背景,他也没有任何工程技术发明,他最大的运气就是一创业就碰到了华尔街的天使投资人,帮助他收购了paypal(美国的支付宝)的前身Confinity公司,并最终被ebay收购,依靠发的这笔横财又入股了特斯拉公司,并踢走创始人。说穿了就是个搞互联网金融的。无论是太空探索spaceX,还是特斯拉都是马斯克前台唱戏炒作,华尔街的犹太人背后运作赚钱。2008年之前是个玩世不恭的花钱点大炮仗的暴发户,2008年之后就是被华尔街操纵炒作概念的白手套,当然,他和华尔街及美国政府都是互相利用而已,华尔街需要他炒作概念收割韭菜,美国政府需要他代表新一代的美国精神,同时也希望通过他的spacex给美国联合发射联盟(ULA)制造压力,避免NASA完全被ULA裹挟控制。而马斯克自己借着巨额的资本实力完成了自己发射火箭的梦想。对马斯克而言,spacex是核心,而特斯拉只是协助华尔街圈钱的工具。

    不懂花了多少钱,请了满网络的无下限软文水军吹捧大忽悠马斯克

    9、特斯拉是充电吗?

    是的。特斯拉需要充电。特斯拉最方便、也是最简便的充电地点就是在家中。回家后把车辆接入电源,次日清晨即可完成充电。每辆 Model S 和 Model X 均随车附赠一个家庭充电桩,每小时充电续航里程最高约 80 公里,充满一次电约耗电68-80度(85kW车型)。这样子算下来的话,特斯拉85kw车型充满电一次的费用约为32-37元,如果是使用公共充电桩所需费用大概是家用充电桩的2倍左右。

    10、特斯拉如何?

    肯定可以,就是太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