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大战(一战为什么打起来,二战为什么打起来,一二战间隔多少年?)

大战(一战为什么打起来,二战为什么打起来,一二战间隔多少年?)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一战为什么打起来,二战为什么打起来,一二战间隔多少年?
  • 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3、什么样的战争会被称为“世界大战”?
  • 4、世界大战爆发前有哪些征兆?
  • 5、如果特朗普连任失败,会不会在下台前发射一颗原子弹,引发战争?
  • 6、人类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摧残,还可能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吗?
  • 7、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了多少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了多少人?
  • 8、如果发生世界大战,你会怎么办?
  • 9、为什么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大战,而不是世界大战?
  • 正文

    1、一战为什么打起来,二战为什么打起来,一二战间隔多少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起来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德国崛起,为了争夺欧洲列强们的殖民地打起来的,直接导火线就是1914年6月28日是塞尔维亚的国庆日,奥匈帝国皇储裴迪南大公与他的妻子在波黑萨拉热窝阅兵结束后被塞尔维亚青年枪杀事件。

    一战爆发的前因后果:德国的崛起与欧洲列强们争夺利益,使本来就矛盾重重的列强们矛盾雪上加霜,而争夺的战略要地就是地势险要的地处欧亚交界的巴尔干半岛,当时控制半岛的奥斯曼帝国已走下坡路了,对半岛的控制力下降。

    巴尔干半岛各民族纷纷谋求独立,沙皇俄国支持塞尔维亚对抗奥匈帝国,俄奥交恶。普鲁士统一德国时将法国打败,法国想报仇,德国为了应对法国的威胁开始拉帮结派,法国跟意大利在北非又产生过矛盾,后来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在1882年建立“同盟条约”。

    法国不甘心被动,因为德奥结盟引起俄国不满,所以法国、俄国结盟。初步形成欧洲两大军事阵容。英国最开始奉行中立,不与他国结盟。但当德皇威廉二世跟提尔皮茨野心勃勃地想要建立一支足以抗衡英国的远洋舰队时,强大起来的德国海军跟英国皇家海军产生了矛盾,英国制海权受到威胁,英国与法俄结盟。

    最终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开始了军备竞赛。

    这些矛盾就像一个巨大的火药桶,随时都可能被引爆。德国的强势崛起引爆了这些矛盾,直接导火索奥匈帝国皇储裴迪南大公与他的妻子“萨拉热窝被枪杀”事件,皇储被杀,奥皇悲愤欲绝,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开战,塞尔维亚紧急向俄国求援。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开战。随后德、俄、英、法等国相继参战。

    于是一战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三十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卷入了战争,它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上损害。

    二战打起来的原因:对凡尔赛体系的严重不满,催生了二战的爆发

    一战结束后,战胜国 (协约国)对战败国 (同盟国)签订了 《凡尔赛和约》,其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法国、英国和美国针对德国,法国主张严惩并尽可能的削弱德国,《条约》中对德国进行严厉惩罚,大量的赔款,瓜分了七分之一的土地和十分之一的人口,造成当时德国的社会矛盾非常尖锐。

    英国希望能保持一个相对自立的德国以保持欧洲大陆局势;美国则希望获益,主张德国进行战争赔偿。三个主要的协约国的目的都没有完全达成,后来虽然都做了让步,但德国也对此《条约》非常不服,这个结果无论对于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没有起到和平安抚的作用,反而将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都处于不安定的战争因素之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发展不平衡,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比较突出,经济实力明显增长,英法美等过则先后出现停滞局面。1929年和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德、意、日法西斯统治的国家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并逐渐形成美、英、法和德、意、日两大政治军事集团。

    因为经济危机爆发使得各个列强拼命瓜分殖民地,输出商品,而德国受《凡尔赛条约》限制,不能发展军备,又没有殖民地,国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这时希特勒法西斯政权迅速崛起。1935年撕毁《凡尔赛和约》有关限制德国军备的条款,增加军费,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公开扩军;1936年10月与意大利签订《德意轴心协定》,结成柏林-罗马轴心。德、意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

    1927年6~7月,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确定先夺“满蒙”,后取中国,进而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总方针。1931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1933年3月退出国际联盟。1936年3月标志日本法西斯政权确立的广田弘毅内阁上台后,于8月在五相会议上确立保证其东亚大陆地位以及向南洋扩张的战略目标,把中、苏、美、英等列为假想敌国。日本成为远东战争策源地。1936年11月25日,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11月6日,意大利加入该协定,法西斯侵略集团初步形成。

    1939年9月1日,德军用闪电战的方式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被迫仓促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0年9月27日,德、日、意签订同盟条约,正式结成军事同盟(见《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法西斯德国的军队很快就席卷了中欧、西欧大陆、北欧和巴尔干半岛,1941年,德国控制了欧洲包括法国、波兰西部、荷兰、挪威等16个国家的人力、物力资源。

    1941年6月22日德展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起侵苏行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六年,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从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发动突袭波兰开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有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回首二战,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

    一战、二战相隔二十一年,真的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灾难。

    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914年6月28日,当人们在萨拉热窝街头迎接来此视察的奥匈帝国皇太子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的时候,突然一名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塞尔维亚恐怖组织“黑手党”的波斯尼亚学生)掏出手枪对着大公夫妇连开数枪,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倒在了血泊之中。

    奥匈帝国在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尔维亚,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附图,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7月28日爆发到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结束,历时整整4年多,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超过15亿人口被波及;战争期间,有1000万人死于战场,受伤约2000万人,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此外,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被严重削弱,在欧洲之外的美国和日本实力大增,战后不平等的分赃和约更是导致了日后的二战。

    附图,1917年4月6日,美国与德国断交

    更重要的是,一场世界大战导致四个帝国终结:奥匈帝国彻底解体,形成了匈牙利、奥地利等民族国家;延续600多年的奥斯曼帝国就此终结,只剩下核心部分土耳其;德意志帝国消失,德国失去了1/8领土以及全部的海外殖民地;俄罗斯帝国被革命推翻,继而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国家。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场如此惨烈的战争呢?

    1.新兴列强与老牌列强之间的矛盾,这是根本原因。

    经过欧洲老牌列强几百年的瓜分,到20世纪初期的时候,这个世界的阳光下已经没有一寸多余的土地了,那些新近崛起的德国、美国、日本也需要殖民地, 该则么办?美国有南美的后花园,日本有心心念念的亚洲大陆, 那么德国呢?处在强敌环伺下的欧洲的德国该则么办呢?德国也需要给未来的德国人留下一点阳光下的土地。

    附图,1898年的世界

    说到底,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是西方几百年殖民扩张的必然结果。老牌的殖民国家占有庞大的殖民地,就比如大英帝国,在它极盛时期的殖民地约占全世界领土面积的1/4,人口也约占全球人口的1/4,法国在非洲也拥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就连弱小的荷兰、比利时等都拥有一片资源丰富的后花园。但后起的德国除了在非洲捡了一点贫瘠的烂地以及在亚洲舔了一些别人留下的汤汁,其余的什么都没有,你说这德国人能不眼红吗?

    附图,世界殖民地化的过程

    英国人凭借庞大的殖民地垄断了原材料市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美国有庞大的内需市场,而德国和日本的国内市场已经发展到极致,无论是利益需求还是争霸需要,他们都不得不走向扩张的道路。

    德皇威廉二世即位后,罢免了持谨慎外交的老首相俾斯麦,雄心勃勃的德皇毫不掩饰自己的扩张政策,他公然宣称“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并要求重新划分全球势力范围。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与“日不落帝国”之间的冲突加剧,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又给原本就矛盾重重的德法关系加了一把火。

    2.民族主义的兴起

    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

    伴随着双方矛盾的加深的还有欧洲愈演愈烈的极端民族主义。自15世纪以来,波斯尼亚一直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但却居住着许多塞尔维亚人。19世纪后,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塞尔维亚逐渐取得独立;1875年,奥斯曼帝国的波斯尼亚省发生内乱,奥匈帝国则趁机占领波斯尼亚;1908年,奥匈帝国正式吞并波斯尼亚,这引起塞尔维亚人强烈的仇奥情绪。

    刺杀奥匈帝国皇太子就是塞尔维亚极端民族主义者所为,在泛斯拉夫主义和泛日耳曼主义的敌对结盟关系以及种种集体协定防御条约的背景下,欧洲列强纷纷加入战争。虽然这只是战争的一个借口,但一战中这种民族主义大大加深了战争的惨烈程度,各国纷纷进入总体战。

    附图,德国(蓝色)和奥匈(红色)组成的德奥同盟

    德意志与法国

    在十九世纪中叶的时候,德意志地区仍是由十数个邦国组成的“日耳曼邦联”,逐渐强大起来的普鲁士为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与奥地利、法国等进行了常年的战争。1870年,德意志帝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法皇拿破仑三世也被俘,大获全胜的普鲁士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德意志帝国。

    战败后的法国签下了异常苛刻的《法兰克福条约》,条约中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给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更让法国人无法接受的是德帝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这大大羞辱了法国,因此战后的法国复仇主义盛行。

    附图,普鲁士的铁十字勋章

    奥匈帝国与沙皇俄国

    进入19世纪后半期,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统治逐渐崩溃,以斯拉夫人老大哥自居的沙皇俄国积极介入巴尔干半岛事务。1878年的柏林会议使得巴尔干半岛上的多个民族取得独立,这些民族主义国家很快就大打出手;奥匈和俄罗斯的友好关系也破裂,这是因为柏林会议中亲俄的保加利亚版图大大被削小,而奥匈帝国则取得黑塞哥维那、波斯尼亚,为了遏制奥匈的在巴尔干的扩张俄罗斯选择支持塞尔维亚,此后两国围绕巴尔干问题冲突加剧。

    附图,1878年,柏林会议

    3.军事同盟

    进入20世纪,国际秩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德国实现统一,开始对外扩张;奥斯曼帝国衰退,巴尔干半岛各个民族独立;奥地利、匈牙利组成了一个极不稳定的二元制帝国;沙俄在日俄战争中失败,目光重新转向巴尔干半岛;还有巴尔干半岛一系列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之间充满了火药味。飘忽不定的国际关系,使得各个国家通过军事结盟来保护自身利益,最终萨拉热窝的一点火星引爆了欧洲这个炸药桶。

    附图,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势力分布图

    普法战争后,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为防止法国报复,故而采取结盟政策孤立法国。1879年10月,德国与奥匈在维也纳秘密缔结德奥同盟条约。意大利在争夺北非突尼斯的过程中败给法国,因此意大利、德国和奥匈帝国于1882年5月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即三国同盟。

    老练的俾斯麦在签订三国同盟的同时,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再保险条约》来安抚沙俄,但是俾斯麦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条约终止,德俄关系恶化。法国为打破外交孤立,趁机向俄罗斯提供资本以帮助其实现工业化,1894年,法俄缔结军事同盟条约,即法俄同盟。一直奉行“光荣孤立”的英国人面对咄咄逼人的德国,也开始寻求欧陆同盟。1904年,英国与法国签订《英法协约》,1907年英国与俄罗斯签订《英俄协约》。法国、英国和俄国组成三国协约来面对德国人的扩张。

    1914年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开始总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7月3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中立的比利时,英国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一场让空前惨烈的大战来临。

    附图,在战壕里作战的士兵

    欢迎交流与讨论!!!

    求赞加关注!!!!

    3、什么样的战争会被称为“世界大战”?

    国际政治尤其关注大国政治,世界大战也不例外,关键是个大字,大字在这里体现的首先必定是世界级大国参加的战争,而且参战双方都得是大国。比如一战、二战,都是当时世界上响当当的大国之间对决,未来也只能大国对决的战争才能叫做第三次世界大战,小国之间甚至地区强国间的战争肯定不是世界大战。比如两伊战争,巴以冲突,那肯定不是世界大战,再火也不是,而只有一方是大国的战争也不能叫世界大战,美国打俄罗斯才能叫世界大战,美国打阿富汗,美国打伊拉克,这些不叫。

    大字除了大国之意,还有规模巨大的意思。比如美俄将来就在乌克兰小试牛刀,这个可不是世界大战,至少是美俄在整个东欧地区开打,才能叫做世界大战开始,真正美俄双方把欧洲遭成一片废墟,在世界其他地区方也是大打出手,这才叫世界大战。

    不过,说了这么半天,我可不希望世界大战爆发,美俄和平互怼就好了,弄个代理人战争就行,两家别真打起来,不然打的欧洲回到石器时代我们还得去拯救他们,怪麻烦的。

    4、世界大战爆发前有哪些征兆?

    结合人类历史上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特点,这也是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征兆:

    一.两个核大国之间的直接军事冲突

    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都是由大国之间的战争开始的。当前的社会是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世界上的核大国屈指可数。因此,如果两个核大国之间爆发军事冲突,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升级为世界大战。

    核大国之间一旦爆发冲突并没能像小国那样停战。迫于国内的民意压力以及大国威严,军事冲突之后双方一般会不断增兵以求取得战争升级。常规军事实力较弱的一方在无能阻挡对方的最后时刻,可以动用的必然就是核武器了。

    核武器一旦使用,那么就会造成整个世界的大战。因为其他拥核的大国要确保自身不被其他敌对的拥核大国抹平。而拥有二次核反击的国家寥寥无几,几乎只有中美俄具有这种能力。所以其他的核大国必然会先发制人,首先发动核武器攻击一切它所认为可能对它造成威胁的国家。当多个国家卷入战争,也就是世界大战的开始。

    二.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为什么说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会导致世界大战的爆发呢?因为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会破坏整个世界的经济。二战的爆发就是因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导致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进而发动战争。

    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会使得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的大国,在无法实现自身经济缓慢恢复之后,不得不依靠发动对外侵略进而转嫁危机。

    所以,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很可能使得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诸如美国发动对外战争。而其他的强国诸如印度,英法也很有可能紧随其后。发动对小国的战争很难转嫁危机,所以中俄很有可能变成进攻的对象。一旦中美俄参战,那么世界大战爆发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三.大量的军事集结

    世界爆发之前一定会有一个大规模的军事动员,所以这个也是世界大战的一个跟显著的特征。世界大战爆发前会是多个国家的军事和军队集结。

    当前世界科技发达,一般卫星都能够发现。比如印度前段时间打算和中国打持久战的对峙,首先做的就是将大量的军队集中在中印边境。这就是释放了一个信号。

    世界大战前的各国军事集结一般都是秘密进行,但是一般逃不过各国埋伏在帝国的间谍和特务。所以一旦有许多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集结,也就意味着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爆发一场跨区域的世界大战。

    四.舆论宣传和军事演习

    世界大战爆发前,战争双方或者说战争的发起国必然会进行大规模的舆论宣传,以此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出兵理由,然后借此发动战争,同时避免世界和本国人民的舆论压力。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大战前一定会有某一个国家大肆抹黑另一个国家,并借此鼓动自己的本国人民。同时,这个国家还会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这些都得警惕。因为历史上借助实弹演习然后悍然发动侵略挑起战争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了。

    我们的抗日战争就是如此,日本就是借助演习中所谓的士兵失踪,然后对我国发动猛烈进攻。所以每逢有国家进行大规模演习,都得保持警惕。

    以上四点就是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几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征兆,但是实际上远远不止。世界大战的爆发,引起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而且,人类社会如今经历不起第三次世界大战,毕竟核武器的动用,最终毁灭的只不过会是人类自己。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就点赞,转发,关注我吧。原创问答不易~

    5、如果特朗普连任失败,会不会在下台前发射一颗原子弹,引发战争?

    总统有没有宣战的权力?

    要想搞事情,就是要打仗。按照美国的宪法规定,美国对外的宣战权,在国会那里,总统没有权力。但这仅仅是法理上,我们可以举出好几个反例。

    上世纪持续时间长达20年的美越战争,美国总统就是不宣而战,直接绕过了国会。为此,为了限制总统的军事权力,国会曾通过一项战争权力决议,规定总统只有经国会宣战及遭到外国武装进攻的情况下才能发动战争。但是这样决议,形同虚设。

    1999年,以美军为主导的北约轰炸南斯拉夫,就没有经过国会的批准。

    而奥巴马任期内,美国发动对北非国家利比亚的联合作战,国会竟然默许了。国会给出的理由是,依据《战争权力决议》,其实总统可以在紧急状况下率先使用武力,但必须在90天内报告给国会。如果是闪电战,没到90天,战争早就打完了,报告还有什么用?

    所以美国总统虽然没有宣战的权力,但是拥有无限对外用兵开火的权力,哪怕是国会要来制约你,总统也有的是办法绕过去。

    即使特朗普疯了,美国也有制约机制,不会让总统无缘无故的扔一颗原子弹玩的。

    一个国家与另一国宣战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要经过综合利益的考量,涉及国家整个高层,不是总统耍个小性子,随随便便就可拍屁股决定的。何况是核战争牵扯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决策更是深思熟虑、谨小慎微。

    按照美国法律,美国总统掌控核钥匙,在战争期间可以根据形势,下达核攻击命令。再通过国防部一级一级的向下传递,最后传到执行具体命令的部队,包括:陆军战略核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海军战略核潜艇部队等。

    在每一个流程中都会反复核实命令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一旦发现总统滥用职权,核攻击命令是不会立即执行的。

    特朗普如果连任失败,相应的总统权力面临交接,在此期间行使的总统权力和相关命令会被限制和谨慎对待,任何以权谋私和不理智行为都是执行不下去的,相信能做总统的人智慧和情商都不差,不会在下台之前制造麻烦,然后等着对手上台后整治自己的。

    特朗普大概率会连任,所以这个问题不存在。特朗普虽然在国际社会屡屡碰壁,但在国内尚没有对手。抗疫虽然很失败,但对特朗普的连任不会产生致命影响:

    一是米国本来就是“小政府、大社会”结构,民众本来就对政府在抗疫中发挥多大作用不抱有希望。

    二是经过西方媒体的反复洗脑、愚民,米国等西方国家已经成了一个“反智”的社会,民智没有分辨能力,否则就不会出现民众“喝消毒液治新冠”等种种奇葩现象。

    三是特朗普等一帮华盛顿政客出于遏制中国、连任等目的通过拼命甩锅中国拉仇恨,成功转移了自己抗疫失败的注意力,大部分底层民众已经基本接受了特朗普的这种“反智”论述。

    四是米国金融财团等对特朗普基本满意。特朗普上台后通过减税、兜底企业债务、海量印钞、强行复工等举措,让这些大资本家赚得盆满钵满

    6、人类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摧残,还可能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吗?

    关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预言最著名的是霍金大佬,霍金预言2025到2040可能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其中2032年可能性最大。

    个人认为百年之内应该不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

    因为从现在武器发展来看,原子弹,氢弹,全世界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都用上的话,可能地球上就没有能生存的人类了。各个国家投鼠忌器,相互忌惮,谁也不敢先扔出第一个核武器。

    但是局部小规模战争不会停止,电子战,科技战,经济战等等。因为全球资源有限,总会你争我夺。

    随着战争成本日益高昂,爆发全面核大战的概率虽然是最小的但不能说它就不等于一种选项(当没有更好的途径的时候),可以这么说,平时处理国际外交关系也需要国家综合国力的支持,那种重蹈索科洛夫斯基的观点,认为战争就是以武装斗争为主的观念大错特错。

    此种观念在信息技术大发展之后更加愚不可及,苏联人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就是全面火箭核战争+苏德战争时期的机械化战争(虽然说苏联人一直鼓吹全面核战争,但陆海空三军还是得到了发展),但这回进攻苏联的既不是纳粹德国的飞机大炮,也不是他们所希望的欧美国家的原子弹,而是第五纵队,舆论阵地、意识形态阵地的争夺与沦陷,苏联内部危机在第五纵队添油加醋的发挥下,最终使苏联在没有付出几千几百万人伤亡的情况下解体了,纵使有些人选择了抗争,但就像历史已经证明的,国家的灭亡、军队的瓦解不会因为少数人的英雄行为而改变。

    信息技术下,出现了过去不曾发生或发生概率极小的事情,无论是网络黑客还是其他,一个空军上尉靠着一台计算机、一部调制解调器就能俘虏一个分舰队(舰队指挥官却浑然无知),一个未成年人(16岁)仅仅因为好玩就使位于纽约的美军空中控制发展中心遭到黑客攻击,危及30个系统的安全,侵入100多个系统(包括著名的NASA)。如果,这种事是由美国的对手引发的。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这是杞人忧天什么的,但我却想说,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这么多年,我们倘若还像冷战时期的苏联人一样,那是要付出代价的。

    7、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了多少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了多少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军人死亡857.483万人,平民死亡830万人,总计1687.483万人。

    二战中世界各国总计死亡人数约为6200万人。其中军人死亡人数约为2500万人(未统计印尼),其他的死亡人数为平民。

    下面是二战中的各国死亡人数:

    01.苏联2660万(其中军人890万)

    02,中国2000万(其中军人350万)

    03.德国750万(其中军人550万)

    04.波兰560万(其中军人40万)

    05.印度尼西亚400万(其中军人未知)

    06.日本260万(其中军人200万)

    07.印度158万(其中军人9万)

    08,南斯拉夫102万(其中军人45万)

    09.罗马尼亚84万(其中军人32万)

    10.法国56万(其中军人21万)

    11.意大利46万(其中军人31万)

    12.英国45万(其中军人38万)

    13.美国42万(其中军人41万)

    8、如果发生世界大战,你会怎么办?

    现代发生世界大战是不可能的,只是大国与大国之间的巅峰对决;

    现代战争的基本特征;是技术密集型,高技术战争所带来的高技术武器会在很短时间将城市的交通枢纽、通信、电力等生活设施毁于一旦。即使是你想躲,也根本没有时间考虑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现代战争不像二次世界大战,而使用常规武器,都是采用核武器,就是现在的美国也只是拿核武器来威胁其他有核武器的国家,只要他们之间有一个先发射核武器,那么就是世界末日到了,地球上将从宇宙中消失,根本不需要你躲,躲起来也是死。

    9、为什么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大战,而不是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名称,源于它是人类世界上第一次全球性的战争,虽说它的主要战场在欧洲,但是战场不止于欧洲,亚洲、非洲,参战国家更多,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以及北美的美国,加拿大,以及亚洲的日本等等,考虑到当时几乎整个非洲,以及亚洲的绝大多数都是欧洲的殖民地,等于全部参与,如此论来,几乎整个世界都涉及到战争。而且战争的惨烈程度等也是前所未有的,历时四年多,三十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卷入了战争,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上损害。

    只要简单整理一下,在欧洲形成了至三条战线,英国,法国与德军的在欧洲西线,俄罗斯与奥匈和德国的欧洲东线,欧洲南线也有不小的战斗,同时在奥斯曼帝国在亚洲地区与英国和法,俄对阵。

    在欧洲之外,英国又要争夺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其中在东非打的最为激烈。日本也在第一时间参战,抢了德国人的太平洋上的几个岛,外加青岛争夺事项。更不要说,整个大洋上都生产了海战。

    战争也打的异常惨烈,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各种新式武器如飞机、毒气、坦克、重炮相继投入战争,为军工发展史的重要阶段。一天死伤几万人,根本不算什么事了。

    无论怎么算,这都是一场世界大战吗?为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对人类的影响相当深远,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可以形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