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字(这是什么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这是什么字?
这个问题,我想讲一个故事:
在我高中毕业后不久,刚步入教师行业,一次回家时,和一些长辈们闲聊,房族的一个三伯开玩笑说:‘‘我看到一个字,不一定你认识。"我听后,还真怕难倒我,心有余悸地说:“您把字写下来,看是什么字吧!”他边写边念,“一撇一捺.。"这不是“人”嘛。”他笑了笑说:“过去这个字认人,现在还是认人。"
时间荏苒,岁月如梭,这件事,虽已隔多年,回想起来,如今,才明白彻悟,这个字确实难认,过去认人,现在还是认人。认人也是一个学问,过去我不会认,如今,还认不好,奥妙无穷。如果一个人,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关系网,认不倒一个人,你再有能力,再有本事,别人都不认你,不会用你。有了关系,什么事都不是事,过去是这样,现在还是如此。
2、这个字是啥?有什么解释?
是不是“拿”?上边是“合”,“合”指一团和气,所以是个球。下边像“手”,上“合”下“手”,不就是个“拿”字吗?
3、请问这是什么字?
放大了看,从右到左,这是“德勝”(德胜)二字。(“德”字很容易被误读为“淡”字)
“德胜”二字出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原句:"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白话文就是说:德才兼备的是圣人,无才无德的是愚人。道德胜过才干,就是君子;才干 胜过道德,就是小人。强调指道德是第一位的,才干是第二位的。
为辨认准确,我们再来确认一下这二字行草书的写法:
1、德字写法先看一下书法家敬世江草书“德”字,如下图:
再看一下“朱德”的题字落款“德”字,如下图,跟题中“德”字几乎一模一样,确认无误
2、勝(胜)字写法先看东晋王献之写法:基本一致,确认无误
再看宋代大书法家苏轼写法:基本一致,确认无误
经对比核实,题中图片为“德勝”(德胜)二字无疑。
此石不知拍于何处?经查阅,有地名和小区叫“德胜”,不知是否为小区名。当然,也有可能是当地社区请书法家题字立碑把“德胜”作为正能量弘扬推广。
欢迎网友留言讨论。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4、书法,这是什么字?
这是“叔"字。
在古代书法作品中的"叔”字基本上都是这样写的,而且草书的"叔"字也是根据这个写法而进行的。
书法中有"俗写”和"异写’。所谓"俗写",就是约定俗成的写法。它不是标准的写法,但大家都这么写,在社会上普遍流通,不会出现辨识上的困难。它和异写字不同。异写字的应用是为了在书写中重复的字起到一个变化的作用,使用并不多,更不可能做为主要的写法。"俗写”则是主要的写法,完全替代了这个字的原始正体。除了"叔”字,还有"所”字也是这样。并不是繁写,也不是异写,而是约定俗成的"俗写”。
现代简化字把一些手写字进行了规范,把约定俗成的写法都剔除掉,所以古碑帖中的有些字在普通字典中是查不到的。除了"叔、所”二字,还有"因,此”等字。
5、这是什么字,有什么意思呢?
这幅毛笔字书法写的是“高第莺迁”四个字,书法有颜体味道,不过功底一般。什么意思呢?“高第莺迁”比喻地位由低而高,常用作祝贺或者祝愿人擢升或迁居之语。这个词是并列结构。高第,旧指科举高中,荣登榜首。莺迁,出自《毛诗正义》,亦作“鸎迁”。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於乔木。”嘤嘤为鸟鸣声。自唐以来,常以嘤鸣出谷之鸟为黄莺,故以“莺迁”指登第,或为升擢、迁居的颂词。
各位觉得题主发的第一张照片上的字好看吗?欢迎留言。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