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香饽饽是什么意思(过去稻田里、芦苇荡里面的“害虫”:螃蜞,现在怎么成了香饽饽,为什么呢?)

香饽饽是什么意思(过去稻田里、芦苇荡里面的“害虫”:螃蜞,现在怎么成了香饽饽,为什么呢?)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过去稻田里、芦苇荡里面的“害虫”:螃蜞,现在怎么成了香饽饽,为什么呢?
  • 2、过去农村水沟里捉来喂鸭的“菩萨鱼”,现在居然成了香饽饽?有啥用呢?
  • 3、有专家说农村户口将来会是香饽饽,让城里人很羡慕,会是真的吗?
  • 4、在网上,“农村户口”成了香饽饽,真的是这样吗?
  • 5、香饽饽是一个什么意思?
  • 6、疫情过后,农村会不会成为“香饽饽”?
  • 7、农村集市热闹了,“树苗”成了香饽饽,啥原因?
  • 8、新型肺炎过后,农村会不会成为“香饽饽”,转来农村发展?
  • 9、现如今,教师还能说是“香饽饽”、“铁饭碗”吗?
  • 正文

    1、过去稻田里、芦苇荡里面的“害虫”:螃蜞,现在怎么成了香饽饽,为什么呢?

    过去稻田里,芦苇荡里面的"害虫":螃蜞,现在怎么成了香饽饽,为什么呢?

    从我还是小屁孩的时候,直到今天,才知道这种小螃蟹的正式名称叫蟛蜞。它也属于螃蟹的一种,只不过规格很小。

    我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小时候河边还没有修建水泥护坡,河边全部栽的是柳树,也没有怎么管理,奇形怪状,歪七歪八的生长着,那时候河边全部是蟛蜞打的洞,树根下面几乎全部被掏空了,里面的洞里面用手去掏,经常一个洞里面有20几个蟛蜞,那时候大部分是拿在手里好玩,玩过以后就随手丢掉,有时候心血来潮,会拿几个桶子,掏几个洞就可以收获一桶蟛蜞,提回家,大人们有时候会将这些小螃蟹煮熟了给我们吃,放了生姜蒜子和辣椒,有时候吃多了胃很不舒服,这种蟛蜞规格小,又没有什么肉,主要是小时候缺盐少油,加上不像现在酌料繁多,所以吃起来感觉索然无味,村里人普遍对蟛蜞不是很感冒。

    现在就不同了,据说蟛蜞可以做的很好吃,我倒是想尝尝,不过现在河边全部是水泥护坡,根本看不见一只蟛蜞了,看来是无缘重温小时候的记忆了。

    蟛蜞和小龙虾一样,作为甲壳类生物,天生就会打洞,所以以前种植稻谷的时候,它绝对是害虫,但是现在绝对是餐桌上的美食,不过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总结:

    你朋友们现在还能看见蟛蜞吗?有没有一种幸福感,惊喜感?

    2、过去农村水沟里捉来喂鸭的“菩萨鱼”,现在居然成了香饽饽?有啥用呢?

    你好,我是百味食家,很高兴回答以上问题,感谢你们的邀请

    过去农村水沟里捉来喂鸭的“菩萨鱼”,现在居然成为了香饽饽,有啥用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回答

    儿时经常去水里捉鱼,捉螃蟹,屋前屋后小溪河边有很多这种鱼,以前野生开采少,环境也没有污染,只要水源流动,“菩萨鱼”一捞一大盆,捉来主要是喂鸭子,以前我们很少将它作为食材来烹饪,它外观虽然好看,但长不大,一般情况下,基本在10厘米以内,肉特别少所以,小孩子们则把它作为一种消遣游戏,几个小伙伴约好一起捞鱼捉螃蟹?️,玩的忘记了回家,它给70后、80后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也是我们那代人儿时的美好回忆菩萨鱼是中国斗鱼品种,十分好看,外观呈灰黑色,橙色条纹,鱼鳞是蓝蓝的渐变色,在南方一带较为常见,现在“菩萨鱼”大多作为观赏鱼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家里沟渠变成水泥面,周围树木都被清理的一干二净,看着是好看了不少,但总觉得缺少一些乡村的美好,少了潺潺流水的现象,菩萨鱼渐渐消失了踪迹。【菩萨鱼为啥成为香饽饽】

    目前市场上菩萨鱼的用途是观赏鱼,大多是人工养殖,野生的菩萨鱼基本看不到了,可能七八十年代的南方朋友,儿时看到它比较多,这种鱼虽然好看,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够拿来作为吃食的食物才深受大家喜爱,因此,菩萨鱼并不受人待见,它是群游动物,经常一大群出游,捕捞起来也容易,基本是用来给家里牲畜吃,到底因为什么,为何短短数十年,菩萨鱼成为了香饽饽,有以下几点原因

    1、过度捕捞

    在乡村,田里沟渠有不少供人们食用的田味,夏季黄鳝、泥鳅非常多,一到晚上,就看到黑夜中有些许亮光,直接用电类捕捞器,除了这种捕捞方法,人们还经常用拦截方式来捕捞鱼类,人们尽可能的获取大自然的惠赠,而菩萨鱼的存活则因为人们过度捕捞,大大的受到影响,菩萨鱼越来越少,物以稀为贵,现代人常用来做家养观赏鱼,市场上大多是人工养殖,小小的一条鱼价格不便宜,在鱼市场一天能够卖到10多块钱?

    2、鱼种弱肉强食

    菩萨鱼体积小,在我们老家每家每户都会挖池塘养一些鱼,罗非鱼、黑鱼、草鱼?种类繁多,有的人还会养一些龙虾之类的,它们有的是菩萨鱼的天敌。会把它当做口粮吃掉,因为人为的养殖,影响到了它的产量,在农村这种鱼越来越少,只能靠人工养殖来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它就成了大家的香饽饽

    3、农村化肥农药残留

    菩萨鱼外观十分漂亮,现代人为了发掘它的价值,就拿来用作观赏鱼?,市场上很多人喜欢养这种鱼,以前年代,种稻谷、田里农作物化肥农药用的少,现在种植农物基本需要用到化肥农药,我们老家今年还不能种稻谷,只能挖来做鱼塘了,修池塘少不了用到石灰水泥,这种东西混去入水中很易导致鱼类消亡,目前我们老家基本见不到它的身影

    总得来说,人们喜欢养它,它有价值,而且鱼种越来越稀少,这就是它成为大众眼里的香饽饽的原因吧

    3、有专家说农村户口将来会是香饽饽,让城里人很羡慕,会是真的吗?

    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但是现在有很多人想把户口迁回农村迁不了,叫我把户口迁到城里去我也不同意

    4、在网上,“农村户口”成了香饽饽,真的是这样吗?

    更多农村奇闻趣事,请关注三农堂广讯,诚邀您的关注,共同探讨三农知识。对于现在的农村发展的也是相当的快速,现在已经不同于以前了,以前我们的农村人只能过着一亩三分地的生活,而现在不同了,对于一些惠民的政策也是越来越多,一些养殖业和种植业我国都有相应的政策,其中还一些农作物和养殖相结合的混养,也有部分的补贴,可见现在的政策是真正的落实到了我们的农村每个角落,一些村村通,户户通,这些都是深得农村人的拥护,还有现在的农村社保,基本上农村人都能去看病和治疗,从此告别看病难的问题了!那你说现在的农村是不是已经变成香饽饽了呢?还记得三四十年前我们农村的一种现象,就是一些农村人托熟人找关系,卯足劲的想从农村出去,然后落户到城市里,那会的户口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农业户口现在就是现在我们说的农村户口,而非农业户口呢,就是所谓的城市户口,那会的农村户口本还是绿色的小本,而换成城里户口的小本就要改变了颜色,那时城市户口本是种绿色的,说白了当时的一部分农村人想尽千方百计都想要进入城市换成城市的户口本,一方面子女上学有个好的政策,二来是可以享受城市户口的待遇,那会叫吃国库粮,当时那会哪个村里要有几个是城市户口的那么在村里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了,包括一些去城里走亲戚的人走路都很有底气!可是一晃眼几十年过去了,放在我们眼前的是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是一样的待遇,也就是说现在统一的都是居民户口,没有农业和非农业一说了,那么有人就会问了,那么都是一样的户口现在是不是可以转回农村的户口呢?答案是,不能。因为现在的农村也不是以前的农村了,现在已经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了,对于在2018年开始确权的政策开始实施后,农村人的权益也是增加了不少,对于土地确权后,农村人生活至少有了很大的保障,比如我们常说的,有个一亩三分地,还怕到时能饿着吗?也就是说,现在种地也都能解决我们的温饱问题,跟何况现在我国对于农村有政策,不想种地可以发现农业特色种植。最近几年也有很多人想转回农村,但是由于政策的原因,一些人还是没能如愿以偿,对于现在想回农村,无非是看中了现在的政策,从当初的千方百计想去城市,到了现在想回农村,但是我国的政策也是有这方面的规定的,从2018年确权后,针对没有直系血亲的城市户口的人在农村没有土地的或者没有房产的,当地农村是不接收的,所以对于这些年我国也是不允许私自买卖宅基地的,宅基地目前也是在农村最火的一个名词,当时一些城里人去了城里后,想在农村里弄块宅基地那可不是件容易事,现在确权了以后,农村人现在有了宅基地和土地承包使用权以后,那么对于现在的农村户口真就成了一种香饽饽。

    我是头条号三农堂广讯,点赞太容易,点个关注更显真情??????

    5、香饽饽是一个什么意思?

    6、疫情过后,农村会不会成为“香饽饽”?

    疫情过后,农村会不会成为“香饽饽”?城市人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居家隔离,饱经寂寞而又难耐,身体健康状况差,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身心疲惫,需要寻找一个安全可靠的地方释放抑郁、压力,舒展身体,恢复身体和心理健康,养精蓄锐,重新恢复正常生活状态,准备再次投身自己的事业和工作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结束以后,学习工作和生活等等一切社会事务都恢复正常状态,这时城市人只要有时间,如放假休息时间,当然首选的目的地是到农村来度过,好好地休养生息。因此,农村在疫情结束以后,将会成为城市人理想的休闲娱乐活动首选目的地。~

    第一,赏田园风光。农村有与城市别殊一格的田园风光。农村有青青的长满树木的森林,是天然的氧气制造工厂、氧吧,春天山花烂漫,白云朵朵,云雾缭绕,牛羊成群,人欢景美,是人间仙境。田野绿油油的小麦,正在拔节抽穗,金黄的油菜花正在开放,蜂飞蝶舞,景色迷人。整齐飘亮的新农村,红瓦白墙,时尚的农家小别墅,美丽温馨的农家小院,是理想的家园。每当炊烟袅袅升起的时候,处处充满美味佳肴的扑鼻的馋人香味,无不令人心往神驰。

    第二,吃农家美食。农家饭菜是城市人最羡慕的日常生活。农民自己劳动耕种的田地,生产收获的五谷杂粮,瓜果蔬菜,纯天然绿色有机肥,浇灌清亮的山泉水,不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干净、卫生、安全。每家每户都有一块绿油油的小菜园子,各种应时蔬菜应有尽有,新鲜、丰富、营养。这样自种的食材,无不让人吃得开心,吃得放心,吃时舒心,吃后省心。农家饭菜具有农村特色,在城市是非常难见到的日常生活美食。

    第三,呼吸新鲜空气。农村与城市就是不一样。这里的山多树多,林深茂密,郁郁葱葱,草场广阔,野草丰富,是新鲜氧气的制造者。田野里,各种各样的绿色庄稼生长旺盛,让人看着非常养眼,十分舒心,心旷神怡,并且输送出充足的氧气给人们享用。村庄处处绿树成荫,草地遍布村庄,花坛密聚,繁花似锦,是新鲜氧气的来源。农村不像城市,人少地广,植被繁多,到处是绿绿的庄稼、树木、野草、鲜花,能够过滤空气,净化大气,制造氧气,有人把农村称为天然氧吧。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7、农村集市热闹了,“树苗”成了香饽饽,啥原因?

    昨天我去赶集重点看了一下集上的树苗,想要淘几棵好树苗回家种着,可惜没有淘到,我是种苹果的,但我去主要目的是为了买点别的树苗,例如梨树、桃树之类的,栽在空闲的地方留着长果子自己吃。现在我们这的集市都开了,集市上卖树苗的也确实不少,那么正如题主所说,为啥树苗成了“香饽饽”呢?我就我们这的情况来说说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集市上卖的都是啥树苗

    我们烟台这里是苹果主产区,同时还有种植樱桃、桃、梨等水果的,在集市上有的个人或者小的育苗基地会在集市上售卖自己育的果树苗。再就是还有人卖一些嫁接柘木,例如嫁接苹果的八棱海棠实生苗等等,这些都是围绕主产水果的。

    第二就是会有一些种植相对比较少的水果或者干果苗木,例如无花果、板栗等等,这些现在在我们这里很少有大规模种植的,大部分人购买了是留着长果子自己家吃的。

    第三种就是像白杨、榆树之类的树苗,这些树苗最近几年在我们这里购买的有增加的趋势,这些主要是不怎么用管理,栽种上几年伐掉直接卖木材就可以,这几年种植的在慢慢增加。

    种粮食不赚钱导致农民种粮食越来越少

    粮贱伤农,现在农资以及各种费用越来越高,但是粮食价格却一直不高,风调雨顺的时候一年下来一亩地好了能赚几百块,而农民手里的地又太少,根本没有办法大规模种植,遇到年景不好的时候还要赔钱,这就让很多农民对于种粮食失去了兴趣,转而把地种上了树,例如上面说的第三种情况,种植白杨树等就成了很多农民的新选择。

    这里举个例子,去年我种了十多亩玉米,但是去年我们胶东地区干旱特别厉害,这些地根本浇不上水,减产严重,到最后连种子钱都回不来,入的保险一亩地也就赔十几块钱,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我们这这几年干旱情况一直很严重,基本上年年种年年赔,每年都想着只要风调雨顺就能赚点,但是年年赚不到,这样的话我今年就直接把那些地放弃了。

    现在很多放弃种植粮食的农民都是把地里直接种上各种树,要么是利润相对较高的果树,要么是种上一些不怎么用管理的一些树木,外出打工赚钱。

    种果树的不如育苗的赚得多

    去年的苹果价格大起大落,上半年的苹果价格让果农看到了希望,下半年直接又给我们这种苹果的果农浇了一盆冷水,我们回顾一下最近一些年的苹果价格,除了2018年的时候,几乎是没有很高的价格,不仅仅是粮食的价格低,作为我们这果农的主要经济来源的苹果,利润空间也是越来越少。

    但是,这几年果树树苗的价格却一直居高不下,今年我们这的苹果树苗,好一点的一般都在一棵25元左右,有的甚至达到了30多元,育苗卖苗的利润远远超过了种植苹果的,就算在集市上卖或者是其它的苗木,利润也是很高,所以现在育苗的越来越多,有很多人转行开始育苗,这也是现在集市上卖苗子的越来越多的一个主要原因。

    春天本来就是卖树苗的旺季

    理论上说,大部分树木在春天和秋天都可以进行栽种,但是目前基本上都是在春季栽种,春季栽种的技术要求比较低,相对来说成活率也是要高一些,春季栽树也成了人们现在的一种习惯。

    所以在春季的时候,卖树苗的就会特别多,这也是一个季节性的问题,并不是说真的就是树苗成了“香饽饽”,在我们这来看,春天比往年有所增加是可以肯定的,但只会在这一季。

    我是农夫七哥,以上只是个人观点,不足之处欢迎留言指正。

    8、新型肺炎过后,农村会不会成为“香饽饽”,转来农村发展?

    感谢邀请:亲,提的问题新型肺炎过后农村会成为(香饽饽)的问题我先说下疫情期间我的感受。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现在农村光凭种几亩地已经跟不上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尤其是近两年农村男孩娶媳妇要天价彩礼,还要买房买车,农村人大多都选择出门打工。我去年也在北京待了几个月,有时候也挺羡慕大城市的生活……

    疫情期间宅在家里让我明白了好多,大城市虽然平时条件好,可是在这特殊时期网上发布疫情期间大城市的超市吃的东西都洗窃一空,有的东西有钱也难买到。疫情期间聚家隔离我感觉也成问题,大城市人流量大,哪里的人都有,疫情严重期,楼都不敢下还有交叉感染的,要是长时间闷在几十平米的小屋更是憋的慌。

    我们农村就不一样了,就拿我们来说吧,春节回家亲戚朋友自己有种菜的,给我送的萝卜,白菜,红薯,大葱,等等。面油也都是自己家种的,宅家吃几个月也没问题。村里人都熟悉,一般没有外来人口(现在特殊时期我们农村防控也特别好,村口每天都有人把手,不让外来人进村),杜绝了外来人口就预防了交叉感染。农村每家也都有小院,就是宅在家也可以在院里锻炼锻炼,或者自己去地里转转,就这点我们农村好多老人就适应不了城市的生活。

    农村有农村的好处,城市有城市的优点,特殊时期相比农村好处多一点,但疫情是暂时的,国家为了这次无硝烟的战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过不了多久一定会取的胜利✌✌✌,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9、现如今,教师还能说是“香饽饽”、“铁饭碗”吗?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老师这个职业只是普通的职业而已,不是“香饽饽”和啥“铁饭碗”。

    以前人们总是说:老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老师是奶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老师是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

    其实,老师也是普普通通的人。有老公(老婆);有夫妻双方的爸爸妈妈;有自己的孩子需要照顾。老师也有家,家需要经营……

    事实上,初中、高中老师很辛苦,尤其是班主任,早上六点起床,照顾一个班50多个孩子的吃喝拉撒、身体的锻炼、纪律、学习……晚上10点以后,住校生就寝了,老师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答自己的家。

    我们这边老师的收入一般,不穷也不富裕。

    现在年轻人尤其是男生,根本不愿意从事教育事业。我们学校是省一级示范学校,条件县内第一,近三年我校新进57个教师,只有6个是男老师,其余51个是女老师,原因大家都懂的。

    许多刚刚参加工作的,一有机会就考公务员,或改行到其他行业了。我校近三年进的57位教师,已经有十二位离开了。

    所以,教师只是普通人,教师这个职业也不是什么“香饽饽”。

    不过,我已经教书30年了,我不后悔教书一辈子,也离不开孩子们。我希望我以后老了,坐在葡萄树下,想想这一辈子没有白来人间一趟,做了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不留下遗憾,最后坦坦荡荡、开开心心的去另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