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色温(摄影的白平衡和色温是什么意思?)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摄影的白平衡和色温是什么意思?
摄影中的色温与白平衡对照片的色彩效果是有一定影响的。我们在摄影中应该正确理解色温,恰当选择白平衡,才能有利于更好的还原画面的本来的色彩和感觉。当然,我们还可通过设置不同的白平衡而产生不同效果的照片。
一、什么是色温。色温就是色彩的温度。任何物体受热都会开始发光,当温度处于绝对零度时,都是黑色的,随着温度升高,黑体开始发生不同颜色的光线,在升温的不同阶段,物体呈现的颜色不断变化,在不同温度呈现的色彩就是色温。用K表示。所以,不同的光源有不同的色温,比如:白天色温5100-5500K,阴天6000-6300K,日光灯4000-4500K等,在我们的相机说明书中都有说明。
二、什么是白平衡。就是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调整好红、绿、蓝三原色的比例,使其混合后成为白色,使摄影系统能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得到准确的色彩还原。设置白平衡的目的,就是对拍摄环境的光源属性进行设置,减少照片的色偏现象或彻底消除。不同的白平衡设置,画面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三、不同的白平衡设置,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在我们的数码相机中,都有白平衡设置,有的还有色温的设置。只要我们在拍摄中,正确识别光源种类,并在数码相机中选择正确的白平衡模式就可以了。一般的都有自动白平衡、日光模式、阴天模式等等,有的还有手动模式等。但有时为了营造不同效果,白天选择荧光灯模式,夜间选择日光模式等等。这些都需要拍摄者对其了解,并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而有意为之的。
2、什么是色温?
色温是表示光线中包含颜色成分的一个计量单位。从理论上讲,色温是指绝对黑体从绝对零度(一273℃)开始加温后所呈现的颜色。黑体在受热后.逐渐由黑变红,转黄,发白,最后发出蓝色光。 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黑体发出的光所含的光谱成分。就称为这一温度下的色温,计量单位为“K”(开尔文)、如果某一光源发出的光,与某一温度下黑体发出的光所含的光谱成分相同。即称为某K色温。 色温是一种温度衡量方法,通常用在物理和天文学领域,这个概念基于一个虚构黑色物体,在被加热到不同的温度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其物体呈现为不同颜色。
3、各种光源的色温,分别是多少?
自然界一般的光源色温值如下:
烛光1000K
钨丝灯泡2000K
60w灯泡2500K
泛光灯3200K
石英灯3300K
霓虹灯3400K
暖色调荧光灯3500K
白色冷光灯4500K
下午时分和煦阳光4000K
闪光灯5000K
中午时光5500K
日光5600K
晴朗天空的阳光6000K
少许阴天时7000K
朦胧的天空时8000K
遮荫下9000K
晴朗的蓝天10000K
4、什么是色温,什么是色温知识?
色温是表示光线中包含颜色成分的一个计量单位。
从理论上讲,色温是指绝对黑体从绝对零度(一273℃)开始加温后所呈现的颜色。
黑体在受热后.逐渐由黑变红,转黄,发白,最后发出蓝色光。
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黑体发出的光所含的光谱成分.就称为这一温度下的色温,计量单位为“K”(开尔文)、如果某一光源发出的光,与某一温度下黑体发出的光所含的光谱成分相同.即称为某K色温、如100 W灯泡发出光的颜色,与绝对黑体在2527K时的颜色相同,那么这只灯泡发出的光的色温就是:2527K+ 273K=2800K
5、色温是干嘛的,起什么作用?
色温是照明光学中用于定义光源颜色的一个物理量。即把某个黑体加热到一个温度,其发射的光的颜色与某个光源所发射的光的颜色相同时,这个黑体加热的温度称之为该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其单位用“K”(开尔文温度单位)表示。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温为:标准烛光为1930K(开尔文温度单位);钨丝灯为2760-2900K;荧光灯为6400K;闪光灯为3800K;中午阳光为5000K;电子闪光灯为6000K;蓝天为10000K。
6、摄影中的色温,色度,色相有什么区别和关联?摄影怎样用好色温,色度,色相?
摄影中的色温、色度、色相:
色温的作用是分析光线中不同颜色成分的含量多少,其单位为“K”,常见的色温范围有1000~17000K,比如:烛光的色温约为2000K,家里使用的钨丝灯约为2800~3200K,美丽的日出日落的色温约为3400K,中午的太阳光约为5400K,阴天则约为6200K,蓝天约为15000K。色温越低,光线的红色成分则越多,感觉更温暖;反之,色温越高,光线的蓝色成分越多,感觉更寒冷。
色度就是颜色的明暗程度,比如天空是比较明亮的蓝色,即浅蓝,而大海却是比较深沉的蓝色,即深蓝,两种蓝色具有明暗程度上的对比。
色相就是颜色的种类,比如红色的衣服,白色的裤子,绿色的树叶等等,
色温是对光线的颜色进行分析,而色度和色相则是对色彩进行描述,所以三者之间有所区别,但又有所关联:区别在于对象不同,关联在于都是对颜色进行记录。
摄影时,通过调整白平衡或者设定色温值来控制画面的色彩冷暖,例如:拍摄大家都喜欢的日出日落时,如果将白平衡模式设为日光或者阴天,那么画面就会呈现为红色;在拍摄雪景时,白平衡如果选择钨丝灯模式,那么画面则是一片蓝色,选阴天则没有偏色。还能通过直接设置色温值来改变画面的色彩冷暖,现在的数码单反相机基本上都提供了色温调节功能,调节范围大概约为2500~10000K。色温值越高时,画面越显暖调,反之,色温值越低时,画面越显冷调。
色度对色彩的深浅明暗进行描述,比如我们在逆光拍摄群山时,离我们最近处的山脉色彩较暗,中间的山脉较亮,而远处的山脉则为最亮,这就营造出了色彩明暗渐变过渡的效果,可以说在摄影构图方面是非常成功的!
色相在摄影中可以用来体现颜色的对比。只要是两种不同的颜色就能产生色相对比,是平时最普通和常见的对比。其中的冷暖对比(如蓝色的天空与黄色的沙漠)和互补色对比(如红花与绿叶)都是色相对比的特殊案例。
我是头条号的摄影匠洪辰,悟空的摄影问答达人,欢迎点赞和关注,一起享受摄影带来的乐趣!7、色温k什么意思?
色温是照明光学中用于定义光源颜色的一个物理量,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温为:标准烛光为1930K(开尔文温度单位);钨丝灯为2760-2900K;荧光灯为3000K;闪光灯为3800K;中午阳光为5600K;电子闪光灯为6000K;蓝天为12000-18000K。
在接近赤道的人,日常看到的平均色温是在11000K(8000K(黄昏)~17000K(中午)),所以比较喜欢高色温(看起来比较真实),相反的,在纬度较高的地区(平均色温约6000K)的人就比较喜欢低色温的(5600K或6500K),也就是说如果您用一台高色温的电视去表现北极的风景,看起来就感觉偏青;相反的若您用低色温的电视去看亚热带的风情,您会感觉有点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