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红岸基地是否真实存在(红岸基地是否真实存在?)

红岸基地是否真实存在(红岸基地是否真实存在?)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红岸基地是否真实存在?
  • 2、刘慈欣的《三体》原著,给你带来哪些震撼、感触和思考?
  • 3、世界上真有外星人吗?
  • 4、《三体》中的红岸基地的原型是在齐齐哈尔市的富拉尔基吗?
  • 5、《三体》中的红岸工程有什么意义?
  • 6、《三体:地球往事》第二红岸基地被飞刃切割时,会不会有人发现危险了及时把存储信息的硬盘毁了?
  • 7、三体中叶文洁为什么不直接说出黑暗森林法则,而是给罗辑两个概念?
  • 8、历史上有不有“红岸计划”?
  • 9、希特勒的南极基地真的存在么?
  • 正文

    1、红岸基地是否真实存在?

    红岸基地可能的真实原型是美国的“绿岸基地”——绿岸望远镜(Green Bank Telescope ,缩写GBT),它位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坡卡洪塔县的Green Bank(绿岸),是世界上最大的全天可动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属于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它“监听”到高等智慧生物所发出的无线电信号。为了保证它工作不受干扰,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于1958年规定,绿岸附近34000 平方公里范围内,禁止无线电发射。

    2、刘慈欣的《三体》原著,给你带来哪些震撼、感触和思考?

    关于《三体》

    梁生智

    刘慈欣的《三体》获奖已成往事,但是,一直没有要看的想法,因为陆续看了不少“科幻”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从中看到的是“科幻”外,还没有发现更多的东西。

    但是,说不清是什么原因,前几天购买了《三体》。

    在拿到《三体》前的这一段时间,我一直在糊里糊涂看《黄帝内经》、《伤寒论》、《思考中医》。“中医”理论中散发的“智慧”让我着迷,但是,只是在外边看,基本上进不了她的内核。

    直到拿到《三体》!

    我突然想,这真得是一种宿命。

    “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概念中,“三”是一最神秘的数字。“三生万物”,“三”其实就是“无穷”!

    我用三天的时间阅读《三体》,这三天中,除了与朋友吃过一次饭,见过二个朋友,基本上没有做其他的事。几次想放下由三部组成的《三体》,但是,没有成功。

    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断否定一个概念:“科幻”!我不认为这是“科幻”小说,只是借了“科幻”的形式。

    刘慈欣是一个现实主义作者,他用“科幻”不动声急,或者说是喻隐地在拷问“人类”,不,甚至是整个宇宙中存在的所谓“智慧生命”。

    这也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要重复三个具体的人。奇怪,也是“三”。

    一个是老聃,留下了《道德经》的老人。一个是鲁迅,留下了比《道德经》更多文字的人。一个是刘慈欣,写下了《三体》的人。这样想不是比较,而是,我想到了他们的文字中所存在的线索。或者说,我想到刘慈欣“思想”的轨迹。

    《三体》简单的讲就是在写“人类”和“外星生命”之间因为“生存”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但,实际上在我看来,刘慈欣的核心点和本质点并不是这个,而是“人类”本身。不是指哪国人,而是指向地球上的所有人。

    是什么在决定和左右着人类生存的走向和未来?人类应该如何面对?

    这个问题按理说并不新鲜,也不是仅仅由刘慈欣提出来的,但是,在《三体》里,刘慈欣作出了目前来说最为彻底和残酷的讲述和拷问。

    奇怪和不奇怪的是,阅读他的《三体》时,“中医”理论,老子、鲁迅所传统的东西不断要和《三体》吻合。也正是这种感觉让我在“三”里读完了《三体》。

    “中医”理论一直被西方医学理论所怀疑甚至排斥,甚至,因此,在诞生这种伟大理论的国度——中国,“中医”也已经面目全非。但是,其中对生命认知的大智慧后代越知越少。越研究中医“经典”,就会越尊重生命。也因为这个,我始终疑惑不解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鲁迅先生为什么会放弃学医,而且明确反对“中医”。我想,以他对文言文的把握和以他的智慧,应该不难对“中医”作出正确判断。我一直想找到答案,在阅读他的大量文字中,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但是,我觉得先生放弃“医”的理由并不充分。

    读完《三体》后,对我一直以来想要的答案有了明确的认知。至少我认为是这样的。

    这要先回到《道德经》。《道德经》是一位老人一生仅留的思考。我现在更愿意讲是“思维”。我认为,老子通过《道德经》不是在给我们讲多少知识,也不只是一种哲学,而是告诉我们一种认识“世界”的思维模式。不仅是认知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不,甚至是整个宇宙的思维模式。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不是现在流行版《道德经》中的文字,而是从马王堆中发现的汉初帛书的原文,我更愿意相信这个。《道德经》没有多少文字,但是,一直以来,真正读懂的人不会多,我更不懂。但是,我觉得,如果能大概理解这一段文字,将会受用无穷。

    《道德经》固然还有不少的内容,但是,中心是一个:自然界的规律深不可测,永远按照其规律,也即“道”在“周行不殆”,如果人为违背这种规律,自然及人类将面目全非。

    老子在春秋时期就发出了这个声音。但是,他的声音一直被边缘化和模糊化。最大范围也就是被看成一种深奥的哲学存在。这是人类的悲剧!

    从《三体》对“生命”存在的拷问到老子《道德经》对宇宙万物“道”的认知,我可以确认鲁迅先生的绝望。想起我在中学当语文老师时,自己对《祥林嫂》、《阿Q正传》、《狂人日记》的理解,尤其是在《狂人日记》里,先生其实是解答了他放弃“医”的原因的。这个原因,其实不是他个人的,而是他对整个人群的认知后的决定。直到现在,我都一直记得自己当我反复思考《狂人日记》最后那几段文字给我的压震撼。

    “不能想了。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狂人日记》最核心的思考:“狂人”一直在怀疑人人要吃他,这也是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这篇小说提出了“人吃人”社会的提法。但是,我认为,先生的伟大不只是揭示了“人吃人”,而是,在一个一直想要找出谁要吃我的人,最后发现“我也是吃人的人”。试想想,一个防备被吃,遣责吃人的其实也是吃人者,这已经不仅仅是可悲,而是可怖!所以,先生在小说最后发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这样的拷问和区警示。在一个吃和被吃的现实中,“医”有什么作用?

    《三体》说到底并没有超出这些认知范围,但是,刘慈欣最却用他的方式将这些认知做了最“残”的剖析!

    我们知道,虽然科学手段已经非常发达,但是,人类对“外星生命”的认知学停留在“假想”——我认为“外星生命”存在——也就是说,《三体》中的“外星生命”也是建立在“假想”基础上的。所以,刘慈欣的真实本义并不是揭示人类和外星生命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借此对人类进行着彻底的拷问。在《三体》中除了那几个既普通又有着特殊身份的主人公外,出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和这些过程中的“伟人”。“秦始皇”、“哥白尼”、“爱因斯坦”、“牛顿”……无一不是在人类史上对人类产生过极大影响的人。但是,在《三体》中,我们看到并不是我们从历史书上看的他们!而是近乎于鲁迅先生所讲的“狂人”。

    《三体》中,对人类所作出的拷问涵盖了人类的一切行为。只是刘慈欣安排得很巧妙,而且因为是“科幻”,这样容易避开一些“敏感”。但,这才是《三体》最深刻的地方。

    所以,我以为,《三体》 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科幻”小说,而是一部极其深刻的现实主义著作!

    2018-3-18

    3、世界上真有外星人吗?

    是否真有外星人?

    答:50年前美国科学家费米提出的预言宇宙中存在外星人。当时科学家费米主张的是因为在宇宙中地球只是一颗非常普通的星球,放置在宇宙的时候,必然只是沧海一粟,所以在这样的研究层面上,既然在地球上都有那么多的生命出现,必然在这宇宙中还有很多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当时在科技异常落后的情况下,在费米提出来之后没有被当时的研究人员认可,只不过在目前这个阶段开始让这个沉寂了50年的预言,开始出现了本质性的靠拢。

    ●如今地球上的科技还没达到可以在宇宙中自由翱翔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关键点需要科学家去打破,这对于研究人员来说,无论是50年前的费米预言还是应验还是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有着突破性的进展,必然还是一场漫长的战争。是否真有外星人得首先知道费米悖论。

    ●费米悖论:外星人在哪儿?

    外星人→这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问题,它仍然留下了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那就是费米悖论:外星人在哪儿?如果它们存在,那么一定会留下印记,甚至可到地球上访问人类。但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外星人造访的真正证据。

    ●对于这个悖论,有很多种解释。大多数人想,如果它们有几百光年以外的地方到达地球,那么它们的技术比我们的要先进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认为它们会跋涉数万亿英里来参观一个没有任何物质可提供的落后文明,那么这个想法未免有些自大。毕竟当人们去森林时,会试着与鹿和松鼠说话吗?也许一开始我们可能尝试,但既然它们不回话,我们很快就会失去兴趣,离开了。

    ●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外星人会任由我们发展,用好奇的眼光看待我们这种原始的生物。或者就像几十年前奥拉夫·斯塔普尔顿推测的那样,也许他们有一种不干涉原始文明的政策。换句话说他们可能已经意识到地球人类的存在,但不想影响人们的发展。

    ●斯塔普而顿给我们提供另一个可能性,他写道:“这些乌托邦式的世界不是有害的,但不能进一步发展。它们被留在了和平与保护之中,就像我们在美国国家公园里以科学为目的保护野生动物一样。

    ●美国的肖斯塔克博士对这个问题时,他给了我一个完全不同的答案。他说,一个比我们更先进的文明很有可能发展出人工智能,所以它们会把机器人送上太空。他告诉我说,如果我们最终遇到的外星人是机械的,而不是生物的,那么我们不应该感到惊讶。在像《银翼杀手》这样的电影中,机器人之所以被派到外太空去做肮脏的工作,是因为非常

    探索太空非常困难和危险。反过来,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接收不到它们的无线电信号。如果外星人遵循我们的技术路线,它们将在发明无线电后不久就发明机器人。一旦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它们可能会和机器人合并,不再使用无线电。

    例如,机器人文明可能通过电缆相连,而不是无线电或微波线。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的无线电接收器无法接收到这种通信信号,因而,而法发现这样的文明。换句话说,一个外星文明可能只有几个世纪的使用无线电,也许这就是我们无法接到无线电信号的原因之。

    ●另一些人猜测,也许外星人想从我们的星球上掠夺一些东西。

    种可能是我们海洋中的液态水。在我们的太阳系中,液态水确实是一种珍贵的物品,只有在地球和气体巨行星的卫星上才能找到它。但冰不是这样。在彗星、小行星和围绕气体巨行星运行的卫星上,有大量的冰,所以外星文明需要做的只是加热冰。

    ●另一种可能是,外星人想从地球上窃取有价值的矿物。这当然是可能的,虽然在许多无人居住的星球上也有珍贵的矿产资源。如果一个外星文明拥有从遥远的距离之外到达地球的技术,那么它们能利用许多行星,而开发一颗无人居住的行星比开发住满智慧生命的行星要容易得多。

    ●作为一个先进文明外星人,能够驾驭核聚变的力量,没有必要从地球的核心窃取热能量。氢是聚变核电站的燃料,而氢是整个宇宙中最多的资源。因此,外星人不会傻逼来地球而不直接从宇宙中的恒星中获得能量。

    知足常乐于上海

    4、《三体》中的红岸基地的原型是在齐齐哈尔市的富拉尔基吗?

    首先谢邀。现在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区大搞红岸旅游,多少牵强了点,刘慈欣在小说中并没有讲明红岸基地具体在什么地方,但红岸基地的灵感是有可能来自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区的名字,富拉尔基是达斡尔语,红色江岸之意,简称红岸,这是最明显的暗示,再加上齐齐哈尔也算是在大兴安岭的区域内,这也是该地区搞红岸旅游的理由。

    我们来看看小说中对红岸基地的描写:“雷达峰是一个神秘的地方,那座陡峭的奇峰本没有名字,只是因为它的峰顶有一面巨大的抛物面天线才得此名。其实,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那不是雷达天线,虽然它的方向每天都会变化,但从未连续转动过。那天线在风中发出低沉的嗡嗡声,很远都能听到。连队的人只知道那是一个军事基地,听当地人说,三年前建设那个基地时,曾动用巨大的人力,向峰顶架设了一条高压线,开辟了一条通向峰顶的公路,有大量的物资沿公路运上去。但基地建成后,竞把这条公路拆毁了,只留下一条勉强能通行的林间小路,常有直升机在峰顶起降。“——引自《三体》。

    在看下面据说这是某时期一张叫做《云海夜哨》的宣传画:

    再看看《三体》电影拍摄过程中做的雷达峰模型:

    是不是很相似呢?当年批倒苏修之后,我国北方边境地区的山头上这种雷达峰到处都是,而且大都是这个造型,建在山头上,以刘慈欣的年龄,在他小时候肯定见过这种雷达峰,并留下了深刻印象,小说中的红岸基地才会描绘的那么传神。

    红岸基地不可能在齐齐哈尔的另一个原因是地理信息。首先叶文洁发配的林场在内蒙古,而齐齐哈尔属于黑龙江,这就没戏了。其次,叶文洁的林场是在大兴安岭山区的,历史上那一段时间我们确实对大兴安岭山区的森林进行了破坏性的开发,导致现在大兴安岭地区几乎见不到粗一点的大树。而齐齐哈尔市位于平原地带,正如下图所示,站在富拉尔基放眼望去,你是看不到大兴安岭山区的。

    对齐齐哈尔是红岸基地所在地的说法打击最大的,是美国弗吉尼亚的绿岸射电望远镜。该望远镜非常巨大大,约43层楼高,重7700吨;碟形天线活动表面长110米、宽100米,由2000多块小型反射板组成,如下图:

    《三体》小说中多次提到雷达峰上的雷达非常巨大,有着庞大的钢铁框架和抛物面形状,以至于相机的镜头都不能全部覆盖,发射功率可以惊动山林里的鸟群,这都不是普通的军事监测雷达所能达到的状态,而这个绿岸射电望远镜个头是符合小说里的描写。它于2000年投入使用,主要工作是观测类地行星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非常符合小说的科幻背景和红岸基地的功能设定,《三体》始创与2006年,以刘慈欣科幻作家的身份,不可能不关注这么一个本身就很科幻的东西,在小说构思阶段,他肯定参照了这架望远镜,再糅合我国本土的地理文化因素,就创作出了红岸基地雷达峰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甚至我怀疑三体小说开端故事的灵感,也是来自于这架望远镜。

    至于实际上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有大刘自己知道,他又不说,我们也只能如此推测。

    5、《三体》中的红岸工程有什么意义?

    意义在于:老子有设备,老子也要跟外星人联系!文中说得很清楚,当时美苏先搞了类似工程,当时的中国不想落于人后,同时也希望跟外星人联系,从外星人那儿获得一些超技术。

    原因就这么简单

    哪成想,就这么个在当时的国际社会中都很原始的破烂玩意儿居然把整个人类文明推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红岸:老子也不想这样啊

    6、《三体:地球往事》第二红岸基地被飞刃切割时,会不会有人发现危险了及时把存储信息的硬盘毁了?

    时间上来不及,首先,因为这是各个国家联合行动,保密级别高,外人几乎无没有可能获悉,其次,飞刃的细秘性决定了人类在不借助辅助工具的情况下,无法用肉眼发现。最后,时间上来不及,当船上的人发现情况不对时,已经没有几个活人了!

    7、三体中叶文洁为什么不直接说出黑暗森林法则,而是给罗辑两个概念?

    在叶文洁和罗辑的墓地相会中,叶文洁确实只给了罗辑两条公理和两个概念,而没有直接告诉他黑暗森林法则,甚至连猜疑链和技术爆炸也没有给罗辑解释。从表面上看仿佛不符合常理,但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说简单是因为叶文洁根本就不知道黑暗森林法则,或者不能证实黑暗森林法则。作为一名严肃的科学家,自然不能信口开河。说复杂是因为,站在叶文洁的角度,这其中又有很多难以言喻的无奈和隐情。

    第一个问题:叶文洁的两条公理和两个概念是怎么来的?

    首先可以肯定,叶文洁这两条推论既不是来自三体人,也不是来自伊文思,而是像她说的那样是自己用半辈子琢磨出来的。自从叶文洁离开红岸基地之后就再也没有和三体人建立过联系,甚至连智子究竟能干什么都不十分清楚。只知道智子能够封死人类的对撞实验,不仅不知道智子具有监控功能,也不知道智子在监控着自己。伊文思出于ETO内部权力斗争的需要,又刻意的向她隐瞒了信息,所以这两条公理和两个概念真是来自于叶文洁的原创。但推论出两条公理和两个概念并不意味着就一定知道黑暗森林法则,至少她不能确凿和证实。

    指数是数学中的魔鬼,如果海中有一个肉眼看不到的细菌,半小时分裂一次,只要有足够的养料,几天之内它的后代就能填满地球上所有的海洋。不要让人类和三体世界给你造成错觉,这两个文明是很小,但它们只是处于文明的婴儿阶段,只要文明掌握的技术超过了某个阈值,生命在宇宙中的扩张是很恐怖的。比如说,就按人类目前的航行速度,一百万年后地球文明就可以挤满整个银河系。一百万年,按宇宙尺度只是很短的时间啊。”

    从理论上叶文洁要推论出黑暗森林的两条基本公理,也就是“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并不奇怪。“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和“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这两个观点跟本就不用推论,想想就会明白,何况叶文洁还是个科学家。因此这两条公理中“文明不断增长”的观点属于叶文洁整个思想的核心,她不仅在人类世界首次证实了外星文明的存在,还证实了宇宙中存在很多的外星文明,罗辑最终也就是通过这个观点推断出了黑暗森林法则。

    叶文洁之所以能够证实宇宙中存在很多的文明,几乎每个星星都是一个文明,主要还是来自与她在红岸基地和三体文明的联系。如果连地球这个只诞生46亿年的行星都能诞生文明,在宇宙大爆炸之后146亿年的时间中又会诞生出多少文明?如果连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系都存在文明,那么每个恒星系都可能存在外星文明。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叶文洁不敢肯定黑暗森林的存在?

    首先叶文洁是一个科学家,未经证实或不能证实的事情她不会轻易下结论。尽管她的思想从逻辑上无懈可击,但毕竟无法证实或证伪,也不敢肯定三体文明对人类的侵略就是宇宙和文明间的普遍现象。事实上连罗辑这个坏小子在推导出黑暗森林法则之后也不敢轻易下结论,他发起的恒星诅咒也仅仅是实验试探。

    其次在《三体》中,大部分人其实都会先入为主的陷入一个思维误区,认为罗辑根据叶文洁的两条公理和两个概念,所推导出来的黑暗森林法则就是三体人所害怕宇宙秘密,其实不是,至少不全是。三体人对宇宙复杂性和黑暗森林的了解应该远远多于罗辑和叶文洁。原因很简单,无论是叶文洁还是罗辑都从未走出太阳系。但三体人不一样,三体人在危机纪元之前就已经派出了第一舰队,并不排除他们和星舰人类一样接触到了宇宙中很多的文明。因此他们对宇宙和黑暗森林的理解和罗辑、叶文洁是不一样的,应该更接近星舰人类后期对宇宙的看法。他们不仅看到了冷酷的黑暗森林,更看到了真正宇宙战争的残酷,了解到了像归零者一类神级文明的存在。更清楚的知道,像三体文明和人类文明这样的底层文明,只能像虫子一样东躲西藏,苟且的活着。这些都是从未走出太阳系的叶文洁和罗辑所不能想象的。

    黑暗森林状态对于我们是生存的全部,对于宇宙却只是一件小事。如果宇宙是一个大战场——事实上它就是——在阵地间,狙击手们射杀对方不慎暴露的人,比如通信兵,或伙头军什么的,这就是黑暗森林状态……无论在银河系还是仙女座星云,无论在本星系群还超星系群,在真正的星际战争中,那些拥有神一般技术力量的参战文明,都毫不犹豫地把宇宙规律作为战争武器。

    第三个问题:三体中叶文洁为什么不直接说出黑暗森林法则,而是给罗辑两个概念?

    综合而言,叶文洁不直接告诉罗辑黑暗森林的存在,除了出于一个科学家的严谨,不愿信口开河之外,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对人类的负责。黑暗森林理论毕竟事关重大,如果自己推测错误,让罗辑根据错误的结论采取行动很可能会酿成严重后果。就比如说,如果人类和罗辑都把宝压在对三体的威慑上去,贸然对三体发起广播或者黑暗森林根本就不存在,将直接导致全人类的灭绝。事实也证明,叶文洁这种做法非常明智,罗辑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不仅一步步的成长,也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了威慑三体的最佳时机和方式。从而避免了直接对三体进行广播,让两个文明全部遭受灭顶之灾。

    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罗辑毕竟是一个从未接触过外星文明的普通人,叶文洁直接告诉他所有的事情反而会引起他的怀疑,让他觉得这件事子虚乌有,认为自己因为丧女之痛胡言乱语。最后也使最重要的,叶文洁作为一个权威的天文学家,对整个宇宙的思考肯定要高于罗辑,她选择不告诉罗辑自己的答案,从内心深处也是希望罗辑能够进一步去探索,而不局限在黑暗森林。如果他能在探索中有一些更多的发现,说不定会有更多的方法应付这场人类的生存危机。

    致力科学、科幻,专注深度,欢迎喜欢科幻的朋友关注:深度科幻!

    8、历史上有不有“红岸计划”?

    嘿嘿,小说里的东西怎么能当真呢。

    证据?好吧,如果真的存在,就根本不可能让普通老百姓知道,连“红岸”这两个字你都不可能听说过。

    9、希特勒的南极基地真的存在么?

    目前希特勒在南极的基地始终没有被发现,但是德国确实派出了潜艇和科学家赴南极进行考察和勘测。

    1.1938年至1939年德国先后派出两支探险队前往南极进行考察。目的是在南极寻找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点建立一个秘密军事基地。

    2.1943年德国海军元帅邓尼茨说,德国潜艇舰队最引以自豪的,就是在世界的另一端创造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坚固堡垒。这就是德国在1938年至1943年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秘密军事基地。

    3.二战接近尾声的时候,德国军队有潜艇来到德国,并在那里卸下大量的鱼雷装置,然后用集装箱装着各类不同的货物送上潜艇。这些潜艇上德国士兵人数也减少了许多,而且他们统统都带上了口罩。

    4.1945年德国U-530和U-977两艘潜艇从德国出发前往南极。到达南极后德国军人造了一个冰洞,然后把潜艇上的许多大箱子通通的放在冰洞里。

    5.这两艘潜艇在南极完成任务后,都来到阿根廷境内的马德尔普拉塔港,向阿根廷政府投降。

    6.目前,全世界的科学家都不知道德国送往南极的物品究竟是什么?所以这还有待历史学家进一步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