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未伏是几号(2017年秋老虎从哪天算起?)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2017年秋老虎从哪天算起?
答:2017年立秋节气时间为8月7日,
处暑
节气是8月23日,也就是说在8月7日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出现的高温天气就是“秋老虎”。2017年的“秋老虎”从什么时候开始 秋老虎是我国民间指立秋(8月8日左右)以后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气象学上指处暑节气后连续5天最高温度在35℃以上。这种天气出现的原因是南退后的副热带高压又再度控制江淮及附近地区,形成连日晴朗、日射强烈,重新出现暑热天气,人们感到炎热难受,故称“秋老虎”。2017年立秋节气时间为8月7日,处暑节气是8月23日,也就是说在8月7日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出现的高温天气就是“秋老虎”。
2017年“秋老虎”的天气特征 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秋老虎”的表现略有所不同,如华南的“秋老虎”要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一般推迟2—4个节令。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半个月至二个月不等;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头。“秋老虎”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
2017年“秋老虎”期间注意事项 一、劳逸结合,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 二、尽量使用自然风降温,如果开空调,时间不宜过长,注意换气,避免直吹。 三、饮食: 木瓜生鱼汤性质平和,适合在干燥季节饮用要多饮水; 多喝莲子粥、百合粥、薄荷粥、淡茶、绿豆汤、豆浆、果汁等; 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但可能会伤及脾胃的寒凉饮食如西瓜、梨、黄瓜等要少吃; 饮食要加强营养:立秋后可以适当吃一些肉食,如鸭肉、泥鳅、鱼、瘦猪肉、海产品等,以弥补盛夏为了清热解暑饮食过于清淡的损耗。 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热、油腻的食物,少饮酒,多吃酸味果蔬,如橘子、柠檬、猕猴桃和西红柿等。 秋天食物易发生霉变,提醒大家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胃肠道疾病。四、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凉爽的早晚,选择适合自身的锻炼项目:慢跑、游泳、各种球类、登山、散步、太极拳、健美操、健身舞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能达到保健强身的作用。
2、2017年初伏第一天是几号?
2017年入伏时间:2017年7月12日 2017年从7月12日入伏(夏至三庚入伏),中伏从7月22日开始,8月10日结束,中伏20天,三伏天共计40天,8月21日出伏 2017年三伏时间表: 一伏(初伏)7月12(庚子日)7月21 二伏(中伏)7月22(庚戌日)8月10 三伏(末伏)8月11(庚午日)8月20 伏天时间算法: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
3、三伏天从哪天开始算?
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例如今年,夏至是6月21号,即农历的五月初一;第二个庚日是7月6号,即农历的五月十六;第三个庚日是7月16号,即农历的五月二十六;7月16号就是初伏的第一天。今年中伏为20天,即从7月26号(即农历的六月初六)始至8月14号(即农历六月二十五)止;末伏自8月15日(即农历的六月二十六)始至8月24号(即农历的七月初六)止。一般来说,每年都有三个伏天,每伏十天。但有些年份虽然也是按三伏计算,但中伏却有二十天。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是由于天干地支配制组合的六十循环所造成的。什么时间入伏是有规律可循的。那就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第一天。例如今年,立秋是8月7号(即农历的六月十八),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8月15号(即农历的六月二十六),所以,末伏从8月15号始至8月24号(即农历的七月初六)止。由此可见,每年入伏和出伏的时间是不确定的,要根据每年的夏至和立秋节气来进行确认。但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的第一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第一天,这个规律是不变的。不管是哪个人,也不管他懂不懂什么时间入伏,什么时间出伏,只要把握这个规律,再去查看一下日历,就可以确定当年入伏和出伏的具体时间。方法挺简单的吧?
4、2017年入伏一伏二伏三伏是几号?
2017三伏初伏、中伏、末伏时间如下,共40天2017初伏时间:2017年7月12日庚辰2017中伏时间:2017年7月22日庚戌2017末伏时间:2017年8月11日庚午2017年三伏天时间一共持续40天,从2017年7月12日开始到8月20日结束。
5、2009年的初伏,中伏,末伏分别是从几月几号开始的?
初暑 中暑 末暑指的是初伏 中伏和末伏初伏:7月17日——7月26日,10天中伏:7月27日——8月15日,20天末伏:8月16日——8月25日,10天“三伏(Dog 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每年夏至日到立秋日之间如果有四个庚日,中伏就为十天,如果有五个庚日,中伏为二十天,大多数年份中伏都为二十天。扩展资料三伏天是一年内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季节,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初伏和末伏均固定为10天,中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伏期开始称入伏或交伏,伏期结束称出伏。中伏天数的多少视交伏早晚而定,一般7月28日以前交伏,中伏为20天,7月29日交伏,中伏为10天。 2017年的初伏7月12日开始。
6、2017年什么时候入伏?
2017三伏初伏、中伏、末伏时间如下,共40天 2017初伏时间:2017年7月12日庚辰 2017中伏时间:2017年7月22日庚戌 2017末伏时间:2017年8月11日庚午 2017年三伏天时间一共持续40天,从2017年7月12日开始到8月20日结束。
7、一伏.二伏.三伏分别是是多少号?
2017三伏初伏、中伏、末伏时间如下,共40天2017初伏时间:2017年7月12日庚辰2017中伏时间:2017年7月22日庚戌2017末伏时间:2017年8月11日庚午
8、2017年几月几号出伏?
2017年出伏时间是8月21日。
1、8月21日也是三伏结束的时候,这也算是出伏了。出伏的意思,指的就是出了伏天,伏天结束,秋天快要来临。
2、一般来讲,出伏就代表着出了伏天,炎热渐消;而处暑节气更代表着暑气告一段落,天气应会越来越凉爽。
3、不过在南方一些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也就是传说中的秋老虎。
2017年三伏时间:
2017初伏时间:2017年7月12日 庚辰
2017中伏时间:2017年7月22日 庚戌
2017末伏时间:2017年8月11日 庚午
末伏第1天:2017年8月11日
末伏第2天:2017年8月12日
末伏第3天:2017年8月13日
末伏第4天:2017年8月14日
末伏第5天:2017年8月15日
末伏第6天:2017年8月16日
末伏第7天:2017年8月17日
末伏第8天:2017年8月18日
末伏第9天:2017年8月19日
末伏第10天:2017年8月20日
9、2017年什么时候入伏?
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
“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17年三伏天时间如下:
2017三伏初伏、中伏、末伏时间如下,共30天
2017初伏时间:2017年7月12日 庚辰
2017中伏时间:2017年7月22日 庚戌
2017末伏时间:2017年8月11日 庚午
2017年三伏天时间一共持续30天,从2017年7月18日开始到8月17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