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奔驰发动机漏油(西安奔驰发动机漏油事件,双方已达成和解!你感到意外吗?)

奔驰发动机漏油(西安奔驰发动机漏油事件,双方已达成和解!你感到意外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西安奔驰发动机漏油事件,双方已达成和解!你感到意外吗?
  • 2、如何看待女车主西安奔驰买车后,没开出店门就发动机漏油,却被告知只能换发动机?
  • 3、喜提奔驰还没出店发动机漏油了,女车主哭诉:脸不要了也要讨说法!对于此事大家怎么看?
  • 4、如何看待女车主西安奔驰买车后,没开出店门就发动机漏油,却被告知只能换发动机一事?
  • 5、奔驰赠送给“发动机漏油”女车主10年一对一VIP,有多少含金量?
  • 6、最近的奔驰车发动机漏油事件,是否会给整个汽车行业带来买与卖的双重影响?
  • 正文

    1、西安奔驰发动机漏油事件,双方已达成和解!你感到意外吗?

    1.喜出望外,此事横空出世后,波及面太广,现在以换车补偿的形式达成和解,从现象上看,消费者维权是成功的,算是给广大吃瓜群众有了一个交待。

    2.涉事的奔驰车辆质量的鉴定工作并没结束,依然按程序在进行;相关部门对涉嫌的违法违规问题的调查还在继续,令人放心!相信很快会有鉴定结果公布于众,有望借此事件让汽车销售店的行为素质得以普遍提升。

    3.猜想是政府出面促成了车主与4s店双方问题的解决的,如果再持续发酵和和放大,舆情难以控制不说,车主反应的接到威胁短信等意外情况也会相继发生。现在奔驰赔礼道歉,答应女车主的条件,女研究生也见好就收;细枝末节不清,最低能说明消费者正当维权是受国家全力保护和支持的。

    4.汽车销售市场专项整治工作还在进行,此事的最积极意义在于掀开了金融服务费以及4s店各项不合理收费问题的盖子,牵涉了亿万吃瓜群众的心;所以汽车消费者对汽车销售商销售行为的持续关注并没结束,可以说对汽车销售市场经由此事后,应该引起巨大变化的关注才刚刚开始!

    2、如何看待女车主西安奔驰买车后,没开出店门就发动机漏油,却被告知只能换发动机?

    去年刚刚爆出一个小伙驾驶奔驰,定速巡航120Kph不可以刹车降速,如果是这个事情有故意挑拨的嫌疑,今年又来一个西安车主购买奔驰,奔驰漏油,这个事情就是板上钉钉,想洗都洗不掉!奔驰这几年有点儿说不顺畅~

    新车还没出4S店,就发现发动机漏油,虽然该发动机可能没啥问题,一个螺丝松了的缘故,但足以看出整车质量如何,一个螺丝在我们眼里可能不重要,但对于整车关键零部件却是重要之至,德国的工匠精神毁于一旦,估计事后生产这个车辆的整个班组都要跟着训话吧~

    买个新车,还没出门就坏了,换谁都相当生气,仅仅要求更换发动机?车还没开,就变成二手车了,谁都受不了!这个年代是仗势欺人的年代,如果奔驰车主稍微软弱一些,最后处理结果只能是更换发动机或者维修,但为了消费者利息,我觉得奔驰车主做的无可厚非,交车时候出现问题,简直是0容忍!

    其实挺纳闷,为何新车发动机就出现漏油情况?发动机变速器质检机构没有检查吗?这个可是最低级的错误了~整车生产线下来之后,整个底盘都要仔细检查一遍,如果其他环节没有问题,只能说奔驰汽车卖的太多了,质监人员检查项目都有些乏味了!

    如果最后查出来整车质检没有问题,那4S店内部改装出了问题,一切结果由4店承担,这结果就让4S店崩溃了,车辆还没出手,直接把招牌砸了~我觉得这对于奔驰来说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汽车概况”作为专业的汽车平台,只回答专业的汽车问题,欢迎大家关注!

    3、喜提奔驰还没出店发动机漏油了,女车主哭诉:脸不要了也要讨说法!对于此事大家怎么看?

    首先佩服这位女研究生,在情绪已经完全失控,面对黑心商家的时候还能逻辑清晰,有理有据,不带一个脏字,还懂得自嘲,只能说素质真是高。

    这个肯定是4S店的问题,太黑心了,以为对方不懂车好欺负,就想随便处理下。

    从视频可以看出,这位车主之前肯定想通过合法正规的流程和渠道解决问题,但遇到了各种阻碍,非得做出这一步,可以判断4S店把人逼成了什么样子。另外也说明奔驰,工商局,消费者协会等部门完全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给人的感觉就是:走正规途径无门,只好来闹事了。确实挺悲哀的。

    奔驰这下好了,品牌,产品,售后全部负分!

    4、如何看待女车主西安奔驰买车后,没开出店门就发动机漏油,却被告知只能换发动机一事?

    奔驰发动机漏油事件应更换发动机还是换车,重点在于漏出的油是什么油!

    《汽车三包政策》规定中虽然提及了漏油退换,但关键词为【燃油】。

    第20条说明:家用汽车产品自销售者开具购车发票之日起60日内或者行驶里程3000公里一捏(以先到者为准),车辆出现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或【燃油】泄露,消费者选择更换家用车产品或退换的,销售者应当负责免费更换或退货。

    重点已经划出,能满足换车或退车必须是燃料油的泄露,而奔驰汽车比较常见的问题是漏机油而不是燃油,概念是完全不同的。汽车油路系统从油箱油泵经过燃油滤清器,之后达到发动机喷油嘴直接喷入气缸,油路系统不故障漏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新车油路系统故障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除非加油加太多会导致从碳罐位置漏汽油,但这种错误操作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因为销售的新车往往都是准“空油箱”。所以这台奔驰汽车发动机漏的不是燃油,按照规定也就不符合退换车辆的标准,按照规定只能换发动机,参考下文。

    18条规定在开票60日内或3000公里之内,发动机、变速器等主要零件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的,消费者可以选择免费更换发动机、变速器。

    发动机、变速器冷机更换2次后,或者发动机、变速器的统一主要零件因质量问题累积更换2次后,仍不能正常使用才符合退换车的条件。

    所以这台奔驰只能更换发动机总成,而且可以确定说在更换过总成之后不会再出现类似的情况,所以车主是没有机会换车或退车的。

    不过新车就要抬发动机总成确实令人不能接受,毕竟更换过发动机即使工况理想也会造成车辆贬值率的增加,其次流水线的装配精度比售后完全人工装配还是要高很多,所以新车更换发动机总成至少有有相当额度的补偿,或者用类似于终身质保的方案补偿车主吧。

    汽车做不到七天无理由退换,否则真就没人买车了;不过这种事件出现的概率是极少了,遇到过最神奇的案例是新车出厂发动机没机油,回程中发动机报废车辆高速抛锚,然而这个品牌售出的上百万台车里似乎也就这么一例。

    所以不用对个例放大去质疑一个品牌的品质,只是梅赛德斯这次能拿出什么态度处理还是令人期待的,作为百年车企不应该如此轻视消费者的权益,有担当的话不需要等到车主闹也应该换车。

    5、奔驰赠送给“发动机漏油”女车主10年一对一VIP,有多少含金量?

    所谓的一对一VIP服务根本一文不值。因为我们如果去4S点做保养本身就是一对一服务,奔驰女车主闹得这么大,绝对不会只要一个无关痛痒的赔偿,这只是台面的,台下的协议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不止这一点。

    从这个事上来看,我深深地感到知识就是力量。女车主的赔偿我敢说,下限是三百万(以退一赔三做估值),上限无法想象。而奔驰4S点不管是金钱,还是名誉,还是股市,甚至还可能背负法律责任,可谓一败涂地。

    4S店为什么敢这样肆无忌惮?因为人家不怕。别以为能买奔驰的人不是一般人,但人家坑起来心理没压力,敢坑就不怕你闹,类似这样的事情不仅仅是奔驰,翻翻这些年的买车维权新闻,哪个品牌没有过,便宜的车坑普通人没压力,豪车坑有钱人同样没压力。

    但这次真的踢到铁板了。

    我们普通人只能看到表面,奔驰女车主把车开到4S店,然后坐在车盖上哭,然后媒体开始铺天盖地报道,然后有关部门开始介入,接着4S店高层露面,赔礼,女车主不接受,焦点从发动机转化成金融服务费,最后事件解决,赠送十年一对一VIP服务。整个经过经不起推敲。

    首先,为什么这个事会闹得这大?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我记得曾经有过一个报道,一个玛莎拉蒂车主维权未果,在4S店门口怒砸车,但这个事报道以后也就没有下文了。两件事对比,为什么那次事件舆论没有跟踪,而这件事一直跟到底?如果背后没有力量推波助澜,我是不相信的。

    第二,焦点。我曾经想过,如果我是这个女车主,我会有什么要求?最低退车或者换车,最高肯定以欺骗消费者要求退一赔三,拿四倍钱搞定。我的焦点会在车的质量问题,会考虑那个66万的车价。至于那个一万五的金融服务费,相比66万车价,真是微不足道。

    但如果焦点在66万车价,4S店真的不怕,最惨也不过四倍赔偿,心痛肯定,但到不了伤筋动骨。但这个微不足道的一万五金融服务费才真是4S店的死穴。这个点找得太准了。不得不佩服女车主。

    如果只是66万车价,再多赔偿也只是针对女车主一个,但一万五的金融服务费,是涵盖了所有买车的人。这是个连锁反应,果不其然,昨天看到的新闻,一大批曾经到过利之星买车的人赶往利之星店,要求返还曾经缴纳过的金融服务费。仅仅如此,也没事,但由于金融服务费的流程不合理,极有可能涉及到偷税漏税的问题,这就不是4S店和消费者的经济纠纷了,这上升到了法律问题,上升到整个4S店的生死存亡问题。

    死盯金融服务费,牛牛牛牛牛!

    闹得这么大,最后你告诉我,最终结果送十年VIP服务?骗鬼去吧。这个时候4S店可谓一败涂地,甚至都波及到股价了,这个时候只要这位女车主能消停下来,再大的代价4S店都愿意出。仅仅股价,奔驰及4S店的相关损失就以十亿来计算,会不会突破百亿也未可知。这个局面我去要那个十年VIP?谁是傻瓜谁要。

    我是云在蓝天,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赞关注再走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6、最近的奔驰车发动机漏油事件,是否会给整个汽车行业带来买与卖的双重影响?

    前两天我们谈到女研究生66万买奔驰的漏油事件,而这件事也是最近大家一致关注的热点,北京梅赛德斯-奔驰官方也发声明称:已派专门的工作小组前往西安尽快了解事项争取保障客户的权益,而据最新的消息了解到,目前事件尚未得到解决,并且根据西安当地工商局了解到,目前事件处于调解失败,正在走司法程序。

    西安奔驰漏油事件尚未解决,而同为隔壁的省会城市郑州也出现相似的情况,郑州一车主几乎与西安的车主同时提车,花40万购买了一辆奔驰C260,在提车不到24小时内,却出现了方向盘失灵,无法操作的现象,经过4S店的检测确定是方向盘的助力系统失效了,而4S店给出的解决方案和西安给出的方案如出一辙,可以帮车主更换配件,同样是刚提的新车就要更换配件,这放在谁身上也都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

    但是根据国家的三包法明确规定:家用汽车产品自销售者开具发票之日起60日内或者行驶里程3000km之内(以先到者为准),家用汽车产品出现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消费者选择更换家用汽车产品或退货的,销售者应当负责免费更换或退货。所以车主提出要求退款或者更换新车都是合情合理合法的,然而经过长达半个多月的反馈,得到的回复竟然是不符合更换或者退款要求。

    但事实上三包法对于消费者的保护力度确实是比较弱,车辆遇上任何一个毛病,经过一系列的检修加反馈,很容易就能给你拖过60天或者3000公里的换车期限。最后你想根据三包法换车,实际上已经过了这个期限了,所以最终真正换车的情况很少。

    从最近奔驰出现众多质量问题的情况来看,先有宁波的奔驰S级两侧车门不同、然后是西安的奔驰CLS发动机漏油、再有郑州的奔驰C260新车方向盘失效,但这么多的问题销售方非但没有给消费者一个好的解决方案,还一直在与消费者扯皮不承认。这实在不应该是一个销售榜第一的豪华品牌应有的态度。

    人民日报更是评论道:又一起涉嫌店大欺客的案例!扔掉斯文,忍辱泣诉,普通人维权何其难。涉事店的傲慢与推诿,不仅砸企业招牌,也是砸城市品牌。再倾力提升城市形象,也经不起类似事件损耗。监管部门已介入,在还原真相的同时,更需秉公严处。

    同时新华网也发表评论称“按闹分配”不应是社会常态,忠厚实诚也不应被欺负。涉事店的态度不仅砸了自己的牌子,还“漏”了自己的良心!并且还配上了一则题为《油漏了 别把良心也“漏“了》的海报。

    其实,在买车这件事上,大部分消费者都是因为信任这家4S店,相信这个销售员,信任这个品牌,所以去买这个车,而4S店也是因为信任品牌商给它的产品是没有问题的,目前经历的这一切问题都是因为法律法规和诚信机制的不健全所导致的,所以借用新华网海报上的那句话,“油漏了,但请别把良心也漏了”,另外我相信,在中国还是有很多讲诚信的商家的,我们也希望这样类似的事件能够少一点,能够建立完善的法规以及良好的诚信机制,保障消费者合理合法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