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的(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措施是什么?)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措施是什么?
1、 优化母猪的饲养管理
抓好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是保证哺乳仔猪营养需要、增强仔猪体质、提高仔猪成活率的主要措施之一。母猪妊娠早期应采取限制饲喂的方式,以防止母猪流产; 妊娠后期应视母猪的膘情适当增加精料、多种维生素和脂肪的添加量。在母猪进产房前,要彻底消毒产床,并对母猪躯体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阴部和乳房。产房的温度、湿度要适宜,冬季还应适当调节饲养密度,及时更换垫草垫料,检查门窗封闭状况,防止贼风偷袭,特殊情况应给猪舍加温。
2、加强仔猪出生后的饲养管理
仔猪出生后尽快将其口、鼻及身上的黏液用消毒过的毛巾或纱布擦干净,在距离腹部3 cm 处将脐带内的血液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然后掐断或剪断脐带,在断处涂布碘酒严格消毒,放入准备好的保温箱内。做好新生仔猪的保温工作是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仔猪出生后 1~3 d 的适宜温度为30~32 ℃,4~7 d 为 28~30 ℃,以后可逐渐降低温度。仔猪出生后要辅助其尽早吃初乳,并在产后 6 h内吃足够的初乳,从而获得大量的母源抗体。产房的温度要保持在18 ℃以上,否则将影响仔猪哺乳、采食和排泄。产房平时要保持安静、干燥并注意通风换气,及时清理污物,定期消毒。全窝仔猪出生后即可训练固定乳头,可使所有仔猪都能及时吃乳,仔猪的生长发育较为均匀,初产母猪的全部乳腺得到均衡发育。通常采用“抓两头、顾中间”的方法,即强制最强壮的和最瘦弱的仔猪分别吃最后边和最前边的乳头,一般经过 2~3 d 可实现固定乳头吃乳。
3、抓好补料工作
猪泌乳量一般在第21 天左右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而此时仔猪生长速度却迅速加快,需乳量不断增加,因此需及时补料以补充母乳的不足。及早补料可以帮助出牙的仔猪磨牙,避免其乱吃乱啃,引发下痢,而且能促进仔猪消化道的发育和成熟,锻炼消化功能,为仔猪日后断奶吃料打下基础。
4、做好断奶工作
生产中断奶时间一般在 21~28 日龄,可根据饲养者的饲养管理水平灵活掌握,一般采用一次断奶法。在仔猪断奶前 2~3 d 可用栏板逐渐减少其接触母猪的机会,使仔猪多吃料少吃奶。此外,应将母猪采食量减少一半并适当减少饮水,断奶的当天停喂饲料,使乳汁的分泌量逐步降低,以免发生乳腺炎。刚断奶的仔猪由于处于离乳、离母的强烈双重应激期,应做好断奶期间的“三个不变和三个过渡”,即环境不变(将母猪赶出产房,仔猪留在原圈饲养)、饲料不变(断奶前与断奶后饲喂相同饲料)、饲喂方式不变(断奶前后饲喂次数及方式不变) ;在保持 5~7 d 后,换圈分群逐步过渡,饲料逐渐过渡,饲喂次数由多至少过渡。
2、如何有效提升仔猪的免疫力?
小猪是猪场里面最脆弱的,吃奶的小猪爱拉稀,保育小猪爱咳喘,如果严重的话死亡率还是非常高的,其实养小猪就跟养小孩一样,照顾不好就会生病,花钱;那么如何提高免疫力,这里就给大家一些经验;
1、一壮抗百病,所以小猪一定要壮实结实;所以除了母猪养好,让小猪生的大些之外,还是要给猪提供足够的营养;出生的时候小猪要吃足初乳,然后母猪的奶水要足量,小猪适量要补开口料,里面添加些维生素或者鱼粉类的肯定效果更好,保育料全价的也是更好,出了保育再喂粉料比较合适;
2、预防疾病要有针对性,猪才会健康;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小猪的疫苗了,猪瘟伪狂犬口蹄疫是一定要做好的,然后支原体、圆环、蓝耳病等根据猪场,有这个病就可以做苗,这样猪体内有这种抗体,猪自然抵抗力就非常强大了;
3、有计划的预防猪病,小猪小的时候怕冷拉稀咳喘,就要做好保温;断奶的时候很容易应激发病,这个时候适当的添加维生素,或者拉稀的粘杆菌素,呼吸道的强力霉素都能够明显提高猪的免疫力;猪的免疫力是基础,如果做好了很多病都可以预防好,人省事而且即使发病了治疗也会很简单;
喜欢我,关注我!我是猪队长大讲堂3、小仔猪会不会回到大概15元/斤的价格呢?现在养母猪有前景吗?
肯定的讲,小仔猪会回到大概15元一斤左右的。现在仔猪一头在1600余元左右,最高时达2000多元一头。一头老母年纯利润在3万元左右。创历史新高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如果要问现在养老母有无前景,可以说前景暗淡,没有希望。
首先,养猪规律和周期告诉我们,物极必反,当猪价达到顶点的时候,就是猪价报复性大趺的开始。现在养猪存在猪价好,都开始养猪,当猪价进入谷低时,都不养猪了,造成养猪2—3为一个周期。也促成了部分人大挣,也有部分人大赔的局面。
再是仔猪价格大涨,促使能繁母猪存栏节节攀升,很多养猪户把母猪留着当老母了。2020年一季度全国存栏能繁母猪达3381万头,比2019年四季度增长9.8%,并还在持续增加势头。
其次是能繁母猪大量繁殖扩大,是必导致仔猪价格下滑态势。目前随着国家出台养猪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养猪生产。使很多大企业入驻养猪业,并加大扩大养猪规模。助推了养猪价格价格降温速度。
如果现在养老母,经过4个半月培育,长到200斤以上才能开始发情,等老母下仔还得115天左右,加上仔猪断奶近40天,一幌就是近10个月左右,10个月后便是2021年3月份,那时的仔猪价格恐怕在数百元了。
总的来说,仔猪价格不会惧高不下,市场经济运作规律是物一稀为贵,过剩必然导致价格大幅降低。肯定的讲养猪暴利时代一已过去,2021年底前,生猪存栏将回到正常水平,百姓可以吃上低价放心猪肉了,可想而知,那时的仔猪能达到多钱一头呢?不敢想象!
4、请问一下仔猪的正常体温是多少度?
请问一下仔猪的正常体温是多少度?猪的体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猪的健康水平。
体温对一些疾病的预防、治疗、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猪的正常体温通常是指直肠温度。猪的正常体温为38℃~39.5℃。
但猪的正常体温往往受到个体差异、年龄、运动情况,年龄、生理特点、外界环境温度、昼夜温差、季节、测量时间、体温计的种类、体温计的使用方法等因素影响。
测体温时应在猪处于安静状态进行。
将体温计插入猪肛门30秒左右就可测量正常体温。
一般情况下,一些疾病的发病早期会体温升高,也就是说体温升高会比疾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来的更早。
如果猪群发病,养猪朋友应该首先要测量猪的体温多少,体温是高还是低。
尤其要注意非洲猪瘟:非洲猪瘟发病后体温升高到40℃-42℃,因此测量病猪的体温对非洲猪瘟的诊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那么,仔猪的正常体温是多少度?仔猪的正常体温通常要比成年猪的体温高一些。
刚出生的仔猪正常体温约为36.8℃。
1日龄仔猪正常体温约为38.6℃,
哺乳仔猪正常体温约为39.5℃~40.8℃。
保育仔猪正常体温约为39.2℃。
育肥猪正常体温约为38.8~39.1℃。
妊娠母猪正常体温约为38.7℃。
分娩前后母猪正常体温约为38.7℃~40℃。
那么,如果猪的发热程度可以分哪几种呢?如果猪体温升高,出现发热。发热的按照程度可以分为微热、中热、高热、超高热。
微热:体温升高0.5~1.0℃,口炎、消化不良等局限感染。
中热:体温升高1~2℃, 多见于支气管肺炎、胃肠炎等。
高热,:体温升高2~3℃, 多见于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丹毒、经典猪瘟。
超高热:体温升高3℃以上, 多见非洲猪瘟等烈性传染病,败血症等急性发病期。
退热药物:猪出现高热可以选用氨基比林、安乃近、安痛定、卡巴匹林钙、氟尼辛葡甲胺等药物治疗。其中氟尼辛葡甲胺效果解热效果是比较好的,同时还能镇痛、清除内毒素的功效,也不会用药后导致病猪降温过低。对于,猪的低温症该怎样处理?有时猪也会出现低温的情况,也就是低温症。
体温症:多见于外伤、低血糖、贫血、产后大出血、中毒性疾病菌血症、毒血症、濒死期等。
对于体温低的猪,首先要找出病因,找出是由哪些原因导致低温。
低温严重严重需要急救,静脉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樟脑、维生素C、三磷酸腺苷、肌苷、辅酶A 等能量合剂。
注意事项:第一、不明原因时,谨慎使用退烧药。
引起猪体温升高的疾病是比较多的, 在不明体温升高的原因是尽量不要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治疗,也勿急于使用退烧药物,以免掩盖病情和造成肝脏肾脏的损失。
第二、一些疾病体温并不升高。
当猪感染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支原体肺炎等一些传染病时,病猪体温升高不明显,甚至是体温正常。这点要值得注意。
第三、退烧药物要根据发热程度使用。
根据不同发热程度选用不同的退烧药物。如轻微发热可以使用柴胡等中药退热。
第四、退烧药根据剂量使用,不可盲目加大剂量。
退热药物要根据猪的体重、药品说明书而确定剂量。切勿盲目加大剂量,以免造成低温症。
《猪易知》将为养猪朋友分布养猪消息、非瘟进展、市场行情、猪病分析,欢迎养猪朋友关注,谢谢!!!5、仔猪不去势,对猪的生长有哪些影响吗?
谢邀!发财马来解答这个问题。
仔猪剪犬齿、断尾、补铁、早期诱饲及合理去势是仔猪饲养管理过程中的几项重要工作,马虎不得,做的好对后期收益有重大帮助。以仔猪去势为例陈述一下。眼下大小母猪繁育场只所以给仔猪去势,尤其是小公猪。是因为:1.去势后,可以更方便猪群管理。反之亦然。
2.去势伤口愈合后,更利于小公猪充分休息,继而使生长速度加快。反之或多或少会影响后期长势。
3.去势后,更利于育肥猪肉质风味的提升。反之亦然。
仔猪去势的建议:1.仔猪去势前要保证猪群健康时进行,且不能与免疫接种同时进行。以防免疫应激。
2.仔猪去势应尽早,为方便伤口尽早愈合,一般以出生后7-10天为宜。
3.合理卫生消毒人员和器具,人员清水洗手后碘酊熏蒸消毒;器具用酒精或碘酊合理消毒。
4.固定好仔猪,在其阴囊周围用碘酊由内而外涂抹消毒。
5.为方便伤口淤血排出,固定好仔猪睾丸后刀口尽量向下切。
小结:日常养殖中仔猪去势,对于小母猪大都不作处理而只兼顾小公猪,仔猪去势虽简单易学,但也应按照规范合理消毒去势,切忌眼高手低,造成去势不彻底或伤口感染。既然去势有那么多优势,还等什么?2019-10-05
6、仔猪出生后最重要的四个阶段如何喂养?
感谢悟空邀答!??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那么经过金猪年的专业饲养母猪场的我们,如何财富满满扬名立万。那么毋庸置疑应该是如何养好母猪及护理好出生仔猪是我们致胜的关键法宝。
一.养好仔猪赚大钱注意如下四点:
1.品种是基础。
2.管理是重点。
3.防疫是保障。
4.饲料是关键。
二.养好仔猪必须过三关:
1.出生关。
a.提高仔猪成活率及出生重:及时擦除仔猪身上的粘液并剪脐带(留5㎝以下),防止母猪压死或压伤仔猪。健壮仔猪初生重一般为1.5公斤/头,父母系选择优良品种,体况良好健壮。特别是母猪乳头分布要求7对以上的留作种用,除人工授精外,还建议利用“杂交优势”配种。
b.生后2一3h内及时人工铺助让仔猪吃上初乳(含有免疫球蛋白,预防黄白痢等)。
c.生后24h内及时剪犬齿(俗称剪马牙),防止诱发母猪乳房炎。
d.生后2一3天内要及时补铁。
e.设置仔猪保温箱,合理控制温度及湿度。
f.适时防疫
g.生后1-2天内剪尾(防止咬尾节省饲料开支)。
2.补料关。
a.一般母猪在泌乳高峰3-4周之后,泌乳能力不足,需要及时补料,以满足仔猪快速生长发育营养需要。(少喂勤添,防止一次饲喂过多造成营养过剩或消化不良而拉痢)
b.有条件的可以早期优饲(5一7日龄)。
c.一般补料选用做工精细,质量优良且易消化吸收的好乳猪液态或固体颗粒膨化料。
d.辅助饮水适时适量额外添加补液盐或电解多维或喂料时添加功能性小肽等微生态制剂。
3.断奶关。
a.一般断奶体重5-7.5公斤/头。
b.要保持饲料、环境、饲养制度不改变。
C.断奶日龄大都21-28天左右。建议逐渐断奶,一般仔猪留原圈,母猪分离,促使母猪早发情。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当前的大环境下(非洲猪瘟及环保)养殖不易,且行且珍惜!加油养殖朋友们…????????
发财马(张宏中)
2019-4-28
7、仔猪红利、黄痢、白痢都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能不能提前得到预防?
哺乳仔猪是猪场最小的猪群,虽然说有母猪抗体的保护,但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依然是猪场饲养的中药环节。哺乳仔猪腹泻导致的死亡是其常见的死亡原因,这其中就包括仔猪红痢、黄痢和白痢三种细菌性腹泻疾病。下面我们具体讲一下这3中疾病该如何鉴别诊断和有效得防控。
仔猪红痢仔猪红痢一般发生于出生后的1-3日龄,其病原为A型或C型魏氏梭菌,特征是病猪排出红色血便,且粪便中会夹杂有小气泡,解剖可见病猪肠粘膜坏死。该病的病程比较短,发病后很快死亡,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并不明显。
仔猪红痢防治
仔猪红痢受环境影响比较大,猪舍中高温高湿的环境极易引起该病的发生,所以防治该病要注意产房保温以及降湿措施,若猪场内存在较高发病率,可考虑在产房走廊上铺上生石灰,一方面可以吸收水分降低湿度,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杀菌效果。另外在结合药物和疫苗进行防治。
1)疫苗免疫。目前市场有仔猪红痢疫苗,可在母猪产前28天和14天分别肌注免疫一次;
2)药物防治。对魏氏梭菌比较敏感的抗生素有磺胺类药物、硫酸新霉素、头孢噻呋等,对于临床上发病仔猪可以使用磺胺嘧啶0.5g+三甲氧氨苄嘧啶100mg+活性炭1g,拌匀后仔猪一次性灌服,每天灌服2-3次,同时肌注头孢噻呋注射液。未发病的同窝仔猪同时肌注头孢噻呋注射液,以进行预防。
仔猪黄痢仔猪黄痢多发生于产后1周龄之内的仔猪,尤以1-3日龄高发,该病的病因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发病后病猪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稀粪,若治疗不及时会发展为水样稀粪最终脱水死亡。
仔猪黄痢防治
仔猪黄痢同样受环境影响比较大,具体可参考“仔猪红痢防治”
1)疫苗免疫。目前市场上有大肠杆菌疫苗,可在母猪产前30天和15天后分别海穴注射免疫;
2)药物防治。目前对大肠杆菌比较敏感的药物包括头孢噻呋、恩诺沙星、磺胺类药物等。
a、母猪,口服苦参止痢颗粒+林可大观霉素,从产前7天连用至产后7天。
b、发病仔猪肌注头孢噻呋钠+苦参注射液,同时灌服庆大霉素或用白头翁2g+龙丹末1g研末一次灌服,肌注和灌服均是一天一次,连用三天;未发病仔猪可直接肌注头孢噻呋钠进行预防。
仔猪白痢仔猪白痢的病原同仔猪黄痢一样都是致病性大肠杆菌,但发病时间比仔猪黄痢晚,一般在7-14日龄高发。病猪排出灰白色、浆糊样稀粪,腥臭味较重。有时实行早期断奶后仔猪可自愈。
仔猪白痢防治
因仔猪白痢病原同黄痢一直,所以两种疾病可以采取同一种预防措施。
总结三种疾病都会导致哺乳仔猪腹泻,但存在发病日龄和腹泻粪便颜色两点不同,养猪人可根据临床症状做出较准确的诊断。另外仔猪发生腹泻并不是因为母猪遗传,而只是母猪体内带毒并通过粪便排毒,仔猪接触到带有病原菌的母猪粪便后就会感染发病,所以要求产房一定要做好饲养管理,产床饲养,并及时将母猪排泄的粪便清扫干净,同时提高产房温度至26℃左右,仔猪保温箱温度30℃左右,降低产房湿度也是防控哺乳仔猪腹泻的关键点。
8、怎样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
苜蓿对仔猪生长性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很多农民对苜蓿不是很了解,苜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对家畜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苜蓿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除此之外,首槽中含有的活性物质,如苜蓿多糖、苜蓿皂苷和苜蓿黄酮等具有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改善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均具有促进作用。
据测定,初花期刈割的紫花苜蓿含粗纤维18.61%、粗蛋白质26.65%、干物质20%左右、粗脂肪1.57%;氨基酸组成仅次于鱼粉,而且蛋白质品质优良,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较均衡。随着紫花苜蓿鲜草添加量的增加,饲料单价也随着降低,但料重比随之增大,每公斤增重所需的饲料成本以添加15%的紫花苜着鲜草为最低。结果表明,添加5%、10%、15%的紫花苜蓿鲜草虽然使饲粮粗蛋白质降低了2.05~4个百分点,增重、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但供给足量饲粮后,其中以添加5%、10%增重最为显著。
关注农学谷,学习更多农业小知识!
9、近期仔猪价格行情是怎样的,养殖户是否应该补栏?
近期仔猪价格是怎样的?养殖户是否应该补栏?近期仔猪的行情就是一个字“火”!自从春节以来,在生猪价格出现十几连涨的同时,仔猪价格也是一路上行,即使近几天猪价出现回调的情况下,仔猪价格仍然没有停下来,仍然在涨。据了解,春节之后仔猪价格一般均上涨到200元以上,空栏率也大幅上升,达到50%以上。截止2月21日,外三元仔猪(30斤)主流价格在9.0~12元/斤之间,最高的浙江省高达15元/斤,40斤的仔猪价格略低一些。
目前仔猪价格上涨的因素很多,一是市场上可繁殖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仔猪数量下降。从去年年初的猪价大跌,到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及严格的环保政策,都是生猪产能淘汰的过程,尤其是可繁殖母猪数量持续减少,据了解,目前全国1月份母猪存栏量下降到3600万头,可繁殖母猪跌破3000万头大关,存栏量比上个月下降3.56%,比上年同期下降14.75%,仔猪产量下滑,导致价格上涨。二是大家对5、6月份生猪行情预期较高,入栏的积极性有所提升,也拉升了仔猪价格。三是不排除有投机者新入行,有一些打算趁市场生猪存栏量下降、猪周期到来的机会新入行的朋友进入养猪队伍。关于是否补栏的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一是如果是坚定的生猪养殖者,并且存栏量偏低,如果低于5成栏,可以考虑适当补栏,补到7、8成,不要过高。二是养殖技术、资本、经验不足的慎重补栏,因为目前非洲猪瘟疫情没有根除,养殖风险还是比较大,所以补栏要慎重。三是投机者不要补栏,建议有新入行的朋友,最好打消这个念头,因为目前的生猪市场风险较大,等非洲猪瘟疫情结束在考虑不迟。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