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隐翅虫是真的吗(隐翅虫到底有多毒?)

隐翅虫是真的吗(隐翅虫到底有多毒?)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隐翅虫到底有多毒?
  • 2、高层住宅频现隐翅虫,这是昆虫自己爬上来的,还是楼上有人饲养昆虫?
  • 3、今天看到微信朋友圈隐翅虫毒死人,真的假的,隐翅虫是什么?
  • 4、隐翅虫是真的吗?
  • 正文

    1、隐翅虫到底有多毒?

    隐翅虫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昆虫,我国以南方多见,夏季较多。隐翅虫皮炎,又名毒隐翅虫皮炎或线状皮炎,是由人体接触隐翅虫体液后引起的急性红斑疱疹性损害的皮肤病。6~9月是此病的高发季节,尤其在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量多、气压低的季节易流行。

    隐翅虫皮炎好发于面、颈、胸、背及四肢暴露部位,局部出现瘙痒、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烧等全身症状。皮损典型症状为条状、斑片状或点状的水肿性红斑,其上分布密集排列的污黄色、白色的水疱或脓疱。皮炎的严重程度与我们接触到的毒液多少有关。病程在一周左右,皮损干燥,结痂,脱落而愈。除局部可暂时遗留色素沉着斑外,预后良好。只要不使劲抓挠引起皮肤的再次细菌感染,炎症经正规治疗会很快痊愈,不会像网上说的那样易致命。

    关于隐翅虫的预防和治疗,有以下几点建议:

    1. 夜间睡觉,避免开灯,可以使用蚊帐预防隐翅虫的进入。

    2. 及时清理房屋四周的枯草、垃圾,保持室内清洁干燥。

    3. 发现隐翅虫在身上爬行时,切勿拍打,轻轻吹掉或用其他东西拨掉即可。

    4. 接触隐翅虫毒液后,可及时用大量肥皂水、4%的苏打溶液冲洗,减轻皮肤进一步损伤。

    5. 宜选用3%硼酸水外敷、或涂擦激素性软膏、皮炎膏等治疗皮炎,必要时可服用激素类药物。

    6. 一般正规治疗后症状都可以缓解;出现疱疹,或过敏严重等病情严重时应正规住院治疗。

    2、高层住宅频现隐翅虫,这是昆虫自己爬上来的,还是楼上有人饲养昆虫?

    门窗封闭不严,使毒虫、昆虫有可入之隙!

    谢悟空君邀答!

    3、今天看到微信朋友圈隐翅虫毒死人,真的假的,隐翅虫是什么?

    近来,在微信圈里展示了一种叫隐翅虫对人体危害的预警信息,那么这个毒隐翅虫究竟是何方大神,什么来路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隐翅虫的来龙去脉吧。

    一、毒隐翅虫的来历

    毒隐翅虫是鞘翅目毒隐翅虫属昆虫,它的长相像蚂蚁,身长约0.5-1厘米,特别是鞘翅出奇的短而腹部裸露,由于不容易看到它的翅膀,因此称“隐翅虫”。中国已发现有黄足毒隐翅虫、黑足毒隐翅虫和奇异毒隐翅虫三种。

    毒隐翅虫的生活习性:毒隐翅虫孳生于塘堰、水沟、河滩、草丛、水田边等潮湿的地方。白天活动于杂草间,以小昆虫、花粉及腐烂的有机质为食。

    毒隐翅虫有四个喜好:一是趋光性,好往光亮处飞。二是向高性,喜欢飞向高处。三是爬行快,在室内时,可在四壁、家具、人体等处快速爬行。四是耐饥饿,进入室内的毒隐翅虫能数日不食无妨,如同潜伏在暗处的敌人随时偷袭人体。毒隐翅虫的感染途径:毒隐翅虫从卵到成虫的各部分都有毒素存在,成虫的体液里最多。这是一种类似强酸性的接触毒素,pH值1-2。人体被其感染主要有二个途径:一是直接感染。就是直接把虫体揉碎在皮肤上;二是间接感染。虫体的碎片或毒液先污染如手指、衣物或其他物品时,人皮肤接触后导致感染。隐翅虫皮炎的特点:发病部位多以暴露处为主,皮损为条状、斑片或点状的水肿性红斑,其上有水疱或脓疱。皮炎部位烧灼样痒痛,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发烧等全身症状。一般在一周左右,皮损干燥结痂,脱落而愈,但会有暂时的色素沉着,一般无后遗症。二、隐翅虫皮炎的预防

    根据隐翅虫的生活习性,要针对性的做好以下防护。

    防止隐翅虫入室:夏季安装纱门、纱窗,阻止毒隐翅虫飞入室内。由于隐翅虫趋光习性,因些盛夏要避免开窗开灯睡觉,可有效防止毒隐翅虫趁人入睡后伤及人体。

    勿接触虫碎体液:当发现有毒隐翅虫在身上爬行时,不要用手拍打、揉搓,轻轻吹掉或用其它东西把虫子拨掉。若发现手已接触虫的碎片,不可触摸身体任何部位皮肤,立即用肥皂水反复清洗。若已引起皮炎时,要对症治疗,严重时要及时就医。清除室内隐翅虫:若室内有隐翅虫时,可用溴氢菊酯或奋斗呐等杀虫剂对室内和周围环境进行喷洒,能有效杀灭进入室内外的毒隐翅虫。

    总之,隐翅虫是一种腐生昆虫,对我们人类也有益处的一面。盛夏二层以上的高楼,灯光越强,或门窗没有纱网防护,容易引诱毒隐翅虫的光顾。因此要认识它的生活习性,做到趋利避害,就能远离毒隐翅虫的伤害。以上介绍如有不妥,敬请指正为谢!

    4、隐翅虫是真的吗?

    你好, 隐翅虫(rove beetle)又被称为“影子虫”、“青腰虫”,是鞘翅目隐翅虫科甲虫的通称,属昆虫纲,鞘翅目,隐翅虫科。是鞘翅目中物种最丰富的一科。鞘翅极短,因该科大多数种类其后翅藏匿于前翅之下而不易察觉而得名。其中,毒隐翅虫因体内有毒液而对人有威胁。但并不致命隐翅虫分14亚科900余属,有20000余种,广布世界各地。状似白蚁,体长约0.5~1.0厘米,身体为橘黄色,头、胸及尾部为铁青色,故俗称“青蚂蚁”。喜好栖息在水田、草地及树林中,有趋光习性,常在晚上飞入有灯火的地方,食腐败的植物与腐烂的动物。隐翅虫并不会螫人,隐翅虫皮肤炎的发生乃因接触到隐翅虫的体液,含有的刺激性物质“隐翅虫素”(Pederin),接触10~15秒就反应,会感到剧烈灼痛,造成皮肤的起泡及溃烂,是为隐翅虫皮肤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