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是哪里(古代的长安是现在的哪里?)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古代的长安是现在的哪里?
古时长安城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
汉长安城位于渭河以南的关中平原上,面积约36平方公里。在西汉时期,作为首都的长安城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居民众多的城市。汉朝之后又有数个王朝定都于此,隋朝初年迁都至大兴城后,这里被废弃。其遗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区的西北郊外。1961年,汉长安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1年,兆伦铸钱遗址并入。
历史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开始在渭河以南、秦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宫殿,命名为长乐宫。高祖七年(前200年)命萧何建造了未央宫,同一年由栎阳城迁都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命名为长安城。汉惠帝元年(前194年)起修筑城墙。惠帝三年春(前192年),修筑达到高潮,先后征发了14万人筑墙,到五年秋(前190年)建成。汉武帝继位后,对长安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兴建北宫、桂宫和明光宫,在城南开太学,在城西扩充了秦朝的上林苑,开凿昆明池,建建章宫等。至此,经过近一百年的兴建,汉长安城的规模始告齐备。
在西汉的200余年历史里,长安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繁盛一时。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时,城中有8.8万户,24.6万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居民众多的城市。西汉末年,长安城毁于战火。东汉定都洛阳,以长安为西京。汉末,洛阳被董卓纵火烧毁后,汉献帝曾迁回长安居住。此后的西晋末年、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政权也都将首都设在这里。隋朝初年,隋文帝认为汉长安城过于狭小和破旧,于是命宇文恺在东南方兴建新的都城。自开皇三年(583年)迁都大兴城(即唐长安城)后,有着近八百年历史的汉长安城便被永久地废弃了。
布局
汉长安城的平面呈方形,但并不规整。由于城墙在长乐宫和未央宫建成之后才开始兴建,因此为了迁就二宫和河流的位置,形成南墙曲折如南斗六星,北墙曲折如北斗七星的形状,有“斗城”之称。城墙全部用黄土夯砌而成,高12米,基宽12-16米,墙外有宽8米、深3米的城壕沟。据实测,东墙长6000米,西墙长4900米,南墙长7600米,北墙长7200米,合计25700米。城内面积约36平方公里,是同时期罗马城的四倍。
城墙四面各开三座城门,南墙中为安门,东西两侧为覆盎门和西安门;北墙中为厨城门,东西两侧为洛城门和横门;东墙中为清明门,南北两侧为霸城门和宣平门;西墙中为直城门,南北两侧为章城门和雍门。每座城门都有三个门道,合计十二门、三十六门道,与张衡《西京赋》所述“方轨十二”、“三涂洞开”等相吻合。门道一般宽约8米,恰好相当于当时四个车轨的距离。城门上原有木构门楼,西汉末年被焚毁。
城内的大街都与城门相通。主要街道有8条,相互交叉。其中最长的安门大街长5500米,其余多在3000米左右。道路一般宽约45米,路面以水沟间隔分成三股,中间的御道宽20米,专供皇帝通行,两侧的边道各宽12米,供官吏和平民行走。为美化环境,路旁还栽植了槐、榆、松、柏等各种树木,茂密如荫。
汉长安城内的宫殿、贵族宅第、官署和宗庙等建筑约占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二。宫殿集中在城市的中部和南部,有长乐宫、未央宫、桂宫、北宫和明光宫等。贵族宅第分布在未央宫的北阙一带,称作“北阙甲第”。居民区分布在城北,由纵横交错的街道划分为160个“闾里”。著名的“长安九市”则在城市的西北角上,由横门大街相隔,分成东市三市和西市六市。东市是商贾云集之地,西市则密布着各种手工业作坊。
据考证,汉长安城的布局和形制与《周礼·考工记》基本相符。它一改战国时期大小城相套的格局,把居民区、工商业区和宫殿区集中在一座城市里,后世的都城都沿用了这一体系。
宫殿
长乐宫在汉长安城的南隅,又称东宫,是由秦兴乐宫改建而成的。汉朝初年,刘邦从栎阳城徙居此宫,受理朝政。惠帝以后改为太后的居所,西汉末年毁于兵火。宫殿平面为不规则的方形,周围筑墙,周长1万余米,面积6平方公里左右。宫内主要有前殿、临华殿、长信宫、长秋殿、永寿殿、神仙殿、永昌殿和钟室等14座建筑。宫墙四面各有一门,东门和西门外有阙。
2、唐朝的首都是长安还是洛阳城?
唐朝的首都是长安,但洛阳也算第二首都。
唐朝的首都,当时长安。这和长安的地域位置有关系。
唐朝是关陇贵族,不把都城安在长安,安就在哪儿!但是,隋唐,都先后把长安与洛阳当第一和第二都市看,所以先后正式定都在长安与洛阳。
比如隋炀帝、武则天就曾正式以洛阳为帝都。唐朝除过尊崇洛阳为神都、尊崇长安为上京的时期,往往直接给长安、洛阳上个“西京”、“东京”!
唐末五代的战乱导致长安与洛阳的一同衰落。
加上开封占据大运河漕运的便利,导致宋金二代往往以开封作为黄河流域的统治核心。
但随着宋金战争与南宋南迁长江流域,经济文化中心逐渐南迁,长安与洛阳走完京都的使命。蓉儿总结下
提问的不知道什么目的。
上了头条才发现陕西人跟河南人居然不对付。不知道为什么不对付。
别挑事儿啦!虽然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对付。
都是中国人,对我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
尤其对蓉儿这个半桶水历史的历史爱好者来讲,不管是洛阳还是长安。都是千古名城,都是仰望的太阳。
而在周、秦、汉、唐的近两千年间里,整个华夏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都在黄河流域,整个华夏天下的格局,也便以关东、关陇两大片区为重心。
在这样的军政经济格局下,以周汉唐三个大一统王朝为主的两千年便始终尽量以长安为西都坐镇西方关陇、以洛阳为东都坐镇东方关东。
长安与洛阳,在我国古代历史宋前的王朝统治者,往往把长安与洛阳之中选择一个作为帝城,而把另一个设置成陪都。
别吵吵了,都一样。
每一个文章都是我的原创,视力有残, 文内如果有错别字,请见谅。 图片前四张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历史上的“西京”指的是哪里?
“西京”一词原为中国古代京都城市的名称。
历史上汉代建都长安(今西安),东汉时期迁都于洛阳,因其地理位置,长安在西;称西京,称洛阳为东京。有文选著录《张衡西京赋》佐证。后来即以西京作为西汉王朝的代称。
至唐代,又建都于长安。据新唐书《地理志》一载,天宝二年称西京,至德二载叫中京,上元二年复称西京。
西京既是汉唐时代我国对外贸易、中西方文化交流之壮举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四海商贸,宾客云集的汉文化都会中心。
在古代历史上国都以外别设陪都,以于京都以西,有“西京”之称的地名还有,如:唐代(至德二年~上元二年)的凤翔(今属陕西宝鸡域),据旧唐书《地理志》之一载。五代后唐的太原,据五代史《唐庄宗纪》之四载。五代晋汉周的洛阳,据五代史《晋高祖纪》之三载。宋代的洛阳,据宋史《地理志》之一载。辽代的大同,据辽史《地理志》之五载。金代的大同,据金史《地理志》上、中册所载等。
总之,历代封建帝王建功立业及改朝换代的革制都城~“西京”的名称从汉代沿至到金代未改。
4、唐朝首都是长安还是洛阳?
社稷宗庙帝陵在哪哪就是国都,大唐十八帝陵都在长安京兆府地界上,祖庙太庙都在长安城,洛阳有什么?就是武则天最后还要去帝号等于否定武周,归葬长安乾陵,洛阳还有什么?一个行在而已。
5、西汉王朝首都长安在哪里?
天下大定。高祖都洛阳,诸侯皆臣属。
天下基本平定,高祖在洛阳建都,诸侯都来称臣归附。
二月,高祖从平城经赵国和洛阳回到长安。长乐宫已建成,丞相萧何己经带着国家各部委工作人员离开洛阳、西去长安办公。
八年即公元前一九八年,刘邦在东垣围剿韩王信残余势力,在长安的萧丞相已营建了未央宫,修了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刘邦在未央宫大摆酒席宴请诸侯和群臣,高祖致词:大人、指太上皇,你当初经常骂我没出息,只有搬一辈子的砖,又经常呼猪朋唤狗友蹭你老人家的酒喝,骂我只配给二哥提鞋,现在我拥有的产业和二哥相比,哪个的多?
群臣高呼万岁,大笑取乐。当然,历尽艰难万苦的一介布衣,手持三尺宝剑,斩白蛇起事,终于建立大汉王朝,这是如释重负后的轻松,真实的大实话,当然也有自负的得意!
长安就是现在的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