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和风冷哪个好(自己组装电脑风冷和水冷哪个好,都有啥优缺点?)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自己组装电脑风冷和水冷哪个好,都有啥优缺点?
你好,我搞维修电脑工作的。说一下个人的看法。至于电脑是用风冷还是水冷的好,这个取决于你用什么型号的CPU。现在高端的电脑基本都是水冷。比如9900K或者3950X这一类CPU必须安装水冷。因为在应用程序开的多的时候风冷压不住。CPU的温度会过高。导致电脑出现卡顿,严重会损坏硬件。 要是一般的CPU,比如I5-9400或者2600一类的,用塔式风冷就可以,一般两铜管或者三铜管就可以了。
2、水冷比风冷哪个好?
水冷和风冷哪个好,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说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这个是要有对应的等级以及应用场合的,下面从纯水冷和纯风冷的几个不同方面做对比,希望有助于你的判断。
一套水冷(液冷)散热系统必须具有以下部件:水冷块、循环液、水泵、管道和水箱或换热器。风冷是用空气作为媒介冷却需要冷却的物体,可依靠在物体表面加散热片来实现,也可用风扇(风机)来加强通风、强化冷却效果,亦或者同时使用散热片和风机组合。水冷一般上比风冷效率较高,占地较大,但是风冷比水冷安装方便。至于声音方面,水冷会比风冷好一点。安全方面,风冷比水冷强一点。热量回收方面,小型系统一般不做考虑,大型系统没经验不好说,不过个人感觉水冷的热回收会比较方便。使用环境,大功率应用下,水冷系统对环境温度影响低。大型冷却系统中风冷冷水机组比水冷冷水机组一次性投资要稍高,但是全年运转费用要低于水冷式冷水机组,机房建筑费用在各种空调冷热源系统中为最少,维修保养费用约为水冷式或锅炉的一半费用。风冷机组采用空气冷却方式,不需要维护其它的部件,而水冷需要考虑冷凝器结垢、水管堵塞等问题。风冷冷水机组的噪音和体积较水冷的大,只能按装在室外。水冷机组大多按装在地下室内。风冷式蒸发式空调设计有效使用寿命为5-8年 (普通空调设备),水冷冷水机组空调的使用寿命为20年以上 (水冷螺杆机),水冷机组空调的使用寿命为6-11年。
应用场合上,家用空调,由于受环境,场地限制,一般,都会使用风冷,哪怕小型中央空调,这个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而商用空调,由于要求制冷功率较大,为了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基本使用的是水冷。水冷/风冷都可以用在小系统上,大系统绝大部分都是水冷的。
3、CPU用水冷真的会比风冷散热效果好吗?为什么?
自从去年上了酷冷的G240水冷之后,就停不下来了。要知道之前我是风冷的忠实用户,可以说2018年4月入手AMD原装2700x,有一半原因是因为这个新U配备了新款幽灵棱镜风冷散热器。
当然这也有我当时喜欢“装灯”的原因,装机流行RGB灯效也不是一年两年了,侧透+RGB灯箱并不突兀。不过换上水冷后,2700x的温度又降了8-12°,机箱内部风路也比风冷合理多了,这才是我以后给猛U配散热必上水冷的关键。
不过,我用的并不是题主所说的100-300元廉价水冷,这样的产品不可靠。一分钱一分货,你怎么指望成本缩水的水冷,在拥有超高效散热的同时,几年内不漏液?此外,噪音是否控制得当?兼容性如何?是否主板和其他灯效同步?按照目前(2019年5月-7月)的水冷市场价,个人建议240mm规格的双风扇冷排入手大品牌,预算在五六百以上为佳。
品牌方面,酷冷、恩杰、海盗船等等自不用说,大品牌买的是靠谱品质和放心售后。有人提过船长漏液,不过那是过去,退一万步讲,连大品牌都漏过,小品牌咋让人放心?如果选购廉价水冷,还不如用风冷稳妥且省钱。品牌大,靠的是质保年限的自信,以及漏液损失的售后理赔,比如酷冷,漏了把机箱主板处理器内存显卡都烧了,备好资料,照价赔偿。
在这里给题主说说我最近的装机体验,刚好就是讲用了大半年的酷冷至尊冰神G240换下来,618期间入手了新款冰冷P240 ARGB冷排。下面贴上评测文章,希望能给题主一个具体的参考。文长可略看结尾结论,总之,如果你的预算够水冷,完全可以抛弃风冷;如果预算不够,就不要勉为其难,当然,有些水冷产品无灯效,价格可以做低,这样的质量靠谱也可以入手,最后还是要提醒各位,装机是个“体力+脑力活”,切勿贪图便宜,一条臭鱼搅了一锅腥是完全有可能的,不要存在侥幸心理,“白菜价买高配硬件”。
下面奉上评测原文
激凉爽目透天窗,酷冷至尊冰神P240水冷散热器体验谈装机,老司机一定有许多精彩绝伦的好故事,像我这种在校期间楞充三好街的装机人,咖位恐怕还不够。不过,即使不敢妄称老手,回想自己攒机的几年,我也相当感慨。那是一个可以尽情发光发热的时代,不管是自己瞎鼓捣还是帮同学朋友装台式,除了走线有点烦,其余组装过程都蛮爽——这大概是喜欢机械构造、又没从事机械电子工程等相关职业的人发挥余热、处理怨念最好的方式。我也喜欢智能积木产品,这种一拼一搭的快感应该与此同理。今天这篇装机记,笔点君就来跟大伙聊聊最近给主力PC更换的CPU冷排,老冷排是冰神G240,新冷排是酷冷至尊的新款冰神P240 ARGB冷排。
上一篇酷冷至尊冰神G240的装机评测我也是首发张大妈,去年10月取代了此前AMD Ryzen 7 2700x自带的幽灵棱镜。具体体验大家可以寻迹略读。
其实在那之后的大半年,这台主力PC断续经历了若干次拆装换件+清灰,包括新增内存条,更换散热风路更好的机箱等。有一次失手把水冷头磕在冷排鳍片上,外观不那么完美了,还好没有损伤。比较无奈的是冷排与机箱固定螺孔的搭配有点出入,内心有洁癖者必然耿耿于怀。于是临近618败家日,我神经元一松弛就入手了这款新冰神。
简单看包装。冰神P240的ARGB光效兼容四大品牌Asus AURA、ASRock、GIGABYTE、RGB Fusion和MSI Mystic Light灯效同步,自带控制器,可以玩出更新更丰富的光效。特色方面有双色注塑水冷头,双腔体、可视叶轮、陶瓷轴芯和聚流型风扇+防尘叶片等等,作为新人确实要多几分朝气。
照例开箱,内部格局周正,明面上能看到冷排、双风扇、一个线缆袋,剩余配件说明书都装在左边那个方扁纸盒中。
拿掉塑料袋,来个初级全家福照。
冰冷P240的冷排为尺寸277x120x27mm,G240相比,P240的外壁取消了RGB灯,两面都是金属中央印制酷冷LOGO,简洁更实际——G240冷排靠近侧透玻璃的一侧有LED确实更炫,但这个常规机箱这个位置往往会遮住部分灯光,不如让色彩都集中在风扇和水冷头上,就像P240这样简洁有章法。冷排纯铝鳍片全黑处理,已经确认完美无伤。
本作的焦点是采用双色注塑工艺的透明视窗、可见内部叶轮实时状态的铝水冷头。上电发光后,内部动态经由光效扩散而出,初次体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出厂自带贴膜已经被我揭掉,毕竟塑料表面容易划伤,下图可以看到侧面也有贴膜保护,只是我没去除。
制造工艺方面,冰神P240的特点是1安静,2高效,3可靠。首先,P240将常规不锈钢轴芯换成具有高效降噪能力的陶瓷材料,运行时静音效果更显著。其次,轴承放弃合金改用三项十二级石墨轴承,可以增大水冷液的流量(由通常的50L/h提高到66L/h),进一步提高散热效能;此外,日本原装进口材料打造的内部腔体让水冷头防漏更耐用,PPPS+玻纤材质接头的水冷管更可靠,5年质保更有信心。而散热铜底也采用加强级别的CNC加工工艺,接触面光滑平整,散热面积提高到22000mm²,导热效率更好。
老G240水冷头自带3根线,新P240只有2根,一根ARGB接线,一根4Pin供电线。值得一提的是P240配件袋里贴心的附送了ARGB的灯线防脱夹,插接后卡住不会松脱,有效安抚接线恐惧症者。
2只聚流型风扇规格为120x120x26mm,转速2000rpm,采用扇叶有“外环”相连的连叶扇,这种设计可以将风量、风压提高(官方数据最高风量60.95CFM,最高风压2.33mmH2),从而增加散热效能。
风扇同样带两根线,4Pin和ARGB,12V供电,MTTF16万小时。四角螺丝孔附近正反均有减震垫。
扇叶上做出差速设计,可在转动时减少灰尘附着。此外,相同转速下,聚流型风扇的降噪效果也更强一些。
酷冷至尊冰神P240的控制器做成了半透明材料,背面有磁吸,正面中央LOGO+上下各2键,四周数个接线插孔,包括4PIN ARGB接口4个,4PIN RGB接口1个,水冷头信号追踪接口,重启变线等,灯效控制功能全面,与G240基本一致。
与其相配的若干根线缆,其实要不是有了之前拆接过多次G240冷排经验,面对这些线缆是会有些慌张的,不过清楚了灯效控制原理,接起来就不麻烦了,只剩下走背线的艺术需要用心琢磨。
各种螺钉配件,包括水冷头连接件、不同CPU扣具、底座支撑,冰神P240广泛兼容intel和AMD处理器,还兼容AMD TR4接口。
说明书照例只是图示+对应配件字母做为安装指导,不同架构CPU选对图片进行组装,注意一些配件的方向就能一次性搞定。
先把风扇固定在冷排上。
老家伙G240即将退位。
虽然上一次清灰是在2个月前,家里也比以前灰尘少,但架不住24小时开机,装机后还是得清理一番,尤其是冷排密集的鳍片里面的灰尘。
不管老家伙了,新兵上阵。8颗螺丝固定顺利。
需要拆掉微星X470 Gaming Pro主板原配支架和背板,换上冰神P240专用背板和螺栓。兼容小卡扣设计挺好用,注意配件中还给了一个小扳手。
自带的硅脂上有Mastergel PRO字样,不过里面有点干,CPU处理一番,揭掉水冷头铜导热面塑料贴膜,最后用螺丝固定在背板上搞定,这期间还在水冷头上固定了AMD AM4的专用金属支架才能匹配。
按照图示,水冷头的管路出口对着风扇。两根管子扭转到下面这个位置,可能是我这个机箱格局更好的表现方案了。如果换一个顶装风扇更自由的机箱,可以考虑把水冷管放到左侧,机箱内部格局更规整。
虽然还是有点挡住内存条光效(下图是8GBx4,后来换了单条32GB灯条)。
由于两根水冷管接头变为竖排,上面这根可以扭向右侧,下面那根的只能想左转45°左右范围。下图上管可以向右扭到与下管左右对称的状态,管子韧度比G240要软一些,也灵活一些,G240当初想换个方向则要很小心。
下面这张上电测试运行完好。不过背线还没打理。接线这一块与G240大体相同,我的主板只支持RGB,所以控制器+Reset变线由机箱重启键控制成为唯一的选择,由主板控制水冷光效,此后点击控制器灯效切换或重启键即可。控制器还同时连接了机箱3只前置RGB风扇(后置风扇无灯),也可以通过控制器切换,不过G240的控制器可以两组控制同时点亮,我初次连接后并未搞定,而最近考虑新购置风扇,这块就先不顾着了,直接看冷排的光效已经很酷了。
换上最近入手的Asgard DDR4 2666 32GB内存单光条,打算与4条DRR4 2400 8GB内存做个对比测试,这个过程必须拆掉右边的风扇,才能更换内存,好在过程也不复杂。
双料注塑可视内部的水冷头有一张晶莹剔透的脸,配合2个风扇带来的新颖光效,有一种冷艳冰冷的感觉。
配件中还有2个圆形贴纸可以贴风扇轴承,我还是喜欢不贴的这种。
进入七月,虽有几天阴雨,太阳高挂时不开空调室温将飙到30度左右,机箱处理器能保持在四五十度,说明水冷散热器发挥基本正常。
换内存条时手欠选了一次超频,导致黑屏,后来重置BIOS又刷新到2019年3月的BIOS,重新跑分,测温。娱乐大师温度压力测试下,CPU保持在45度上下,与老冷排表现效果相当,噪音方面略胜一筹。
装机总结
酷冷至尊的外设、电源、机箱、散热器我曾用过若干款,冷排这是第二款,冰神P240替换G240成为主力PC内的处理器散热大拿,其视觉观感比老款更舒服,个人觉得在双料注塑工艺透视水冷头下呈现的光效更有一种“自带冰凉”的冷艳效果。同样支持4大品牌同步16.7万色RGB光效,玩光不隔路。
其中,可视叶轮旋转的不是花拳绣腿,其增加水冷液流动的效果,与水冷头采用陶瓷轴芯、冷水分层双腔体、PPPS+玻纤冷管接头、以及聚流型风扇+防尘叶片等特色设计一起,为这只冷排带来兼顾静音、高效散热和高耐用度。这也是P240 ARG水冷散热器的主要特色。此外,竖排水冷管出口,免工具接线、RGB接线防脱夹、半透明RGB控制器外壳等细节,也让这款产品“新”得有说服力。
冷排嘛,最重要的就是效果,不靠新旧论英雄,目前从机箱视觉和散热能效上看都达到了我的预期,配合新上的光条,机箱规整度还不错,冰神P240冷排没败瞎。唯一需要操心的可能就是换下来的G240何去何从了。
4、一体式水冷和风冷哪个好?怎么选择?
你好,我是一名科技领域的创作者。
风冷分为塔式和下压式。建议尽量选择智能温控的型号。
水冷分为一体水冷和分体水冷。
风冷和水冷应该怎么选:低端水冷散热和静音效果都不如同价位风冷。简单点可以理解为300元以下的一体水冷不如直接考虑同价位的风冷。
一体水冷和分体水冷应该怎么选:
简单来说分体水冷安装很麻烦,对动手能力要求高。使用中需要更好的维护,万一出现漏液的情况下烧坏的硬件基本上是没有质保的。相对价格贵一些。
一体水冷安装安装比较简单一些,对动手能力要求相对低一点。质保期内如果有出现漏液的情况下烧坏的硬件一般来说正经的水冷工厂会给赔偿。相对价格便宜些。
5、风与水的对决,电脑水冷好还是风冷好?
不得不承认过去几年来风冷散热器确实面临着技术没什么进步的尴尬——风冷散热的原理、技术已经成熟多年了,想要提高性能无非就是增加散热面积、提高风量,但是这样做又会带来体积大、噪音等问题,所以风冷散热器是个平衡优点以及缺点的产物,这点上不如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可挖掘的潜力大。不过真要堆料起来,风冷散热器散热性能依然不弱,这次我们就来对比下风冷散热器到底能不能赢得了水冷散热器,或者说它到底差在哪里。
超频3 GI-R68X散热器简介
如上面所说,风冷散热器要想散热效果非常好好,绝无可能体积小巧,所以我们找来了一款神秘产品——超频3 GI-R68X,这款产品还没有上市,是超频3为高玩打造的高管风冷散热器。它能高端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它只现在只支持Intel LGA2011/2066以及AMD TR4这些平台,也就是给Core i9、Ryzen Threadripper等处理器用的,就连8代酷睿处理器都无缘。
从硕大的镀镍底座以及密集的散热片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了,纯铜镜面打磨的底座面积达到了58x58mm,比一般处理器大得多,连Threadripper处理器都能完全覆盖。
6根8毫米U型热管
热管及鳍片都做了镀镍处理,鳍片厚度0.5mm
双12厘米风扇,支持RGB发光
酷冷冰神G240水冷散热器简介
与风冷散热器争雄的是酷冷冰神G240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在之前的测试中它的表现也位列前茅,京东售价699元。
240冷排,搭配双风扇
2风冷vs水冷散热实测及总结风冷vs水冷散热测试结果
超频3的风冷散热器只支持超高端平台,所以测试使用的是Core i7-7820X处理器,这一代Skylake-X架构处理器核心数大幅增加,不过发热也是个问题,别说16核、18核这样的怪兽级处理器,8核16线程的Core i7-7820X发热也不低,反正买这种处理器的玩家肯定会选个好风扇,不然就太浪费了。
水冷安装效果
风冷安装效果
测试主要是待机温度、噪音以及Prime95拷机时的温度、噪音,其中待机时温度、噪音都很低,来看看拷机实测结果:
超频3 GI-R68X拷机测试结果
酷冷冰神G240拷机测试结果
超频3 GI-R68X拷机时的噪音
酷冷水冷散热器的拷机噪音
我们把测试结果汇总,需要注意的是Core i7-7820X处理器传感器没有CPU顶盖温度,几个监控软件记录的都是核心温度,温度测试结果取8个核心的平均值,温度、噪音测试结果如下:
单看散热效果的话,暴力堆料的风冷散热器拷机温度平均66°C,比酷冷冰神G240水冷还要低3度左右,这的确能证明高端的风冷散热器能够轻松战胜售价比它高的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噪音方面,环境噪音在50分贝左右,待机时两个散热器都差不多,噪音分别是55、54分贝,只有非常轻微的风扇声。到了拷机时,酷冷冰神G240噪音58分贝,超频3 GI-R68X为62分贝,这点上要高一些。不过这时候两个散热器其实都算不上安静,都能听到明显的风扇声。
风冷vs水冷散热测试总结风冷、水冷的话题争论了很久,双方很难说谁是一定对、一定错。从我们这里的测试来看,坚定认为水冷散热效果一定好于风冷的人会犯错,以超频3 GI-R68X为代表的高端风冷散热性能一样很强大,反超更高价位的一体式水冷没问题。一体式水冷占优势的地方还是噪音控制略好,毕竟240冷排散热面积太占便宜了,温度控制起来确实容易一些,但是这也导致了水冷散热器占用的空间较大,准确地说是高端风冷散热器只只用主板空间,对机箱侧面空间要求不大,而水冷散热器虽然水冷头体积小,但是冷排占用的面积可不小,需要玩家有个大点的、好点的机箱。
还有就是双方的价格差异依然很大,超频3这个风冷没上市,所以没定价,但是市面上的高端风冷散热器比起水冷散热器要便宜很多,猫头鹰的顶级风冷也不过699元,而699元的一体式水冷最多也就是中端价位,稍微好点的一体式水冷都要八百到一千了,信仰值高点的牌子卖一两千都不是问题。
所以风冷、水冷谁好这个问题,除非舍得砸钱上旗舰级水冷,否则追求散热效能的玩家还是选个高端风冷散热器最好,一体式水冷价位太复杂,不同价位的表现可能会很大,这里酷冷G240水冷的水泵设计已经很好了,并没有烦人的水泵噪音,否则这一点上要吃亏不少的。
6、主机水冷和风冷哪个比较有优势?
中低端用风冷,高端风冷水冷都行,主要看风道安排,机箱其他硬件和风扇等安置。
2018年农场2700x首发时我抢先入手装了一套新主机,为压制这颗当时的高端U,我首选了酷冷至尊的中端RGB水冷,一度尾巴上翘贴吧里炫耀,却被装机大咖鄙夷,说旗舰款风冷散热毫不逊色,有条件你可以试试。我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奈何银子和经验一样需要慢慢积攒,等我用上这款酷冷至尊MA620M“黑武士”风冷之时,已经快过鼠年了。没关系,物尽其用,之前的水冷差不多该退场清灰儿了,用旗舰级新品MA620M取代之没毛病。
拥有"黑武士”绰号的大家伙,包装也很壮实,酷冷一贯的黑紫主色调,渲染图中的ARGB光效不甚高调,六角形LOGO发光区,恰似凌厉刀锋,一夫当关,无惧赤炎。
采用双塔散热模组和对称式6热管布局,更大面积的散热鳍片和强化的导热性提升散热能力,而双螺栓一体化安装设计让它的拆装更简便。
由于体积较大,对机箱空间有要求,长宽135x225mm,高度要不小于16.5cm,我的新机箱刚好支持。广泛兼容Intel(LGA2066、2011-v3、2011、1151、1150、1155、1156)和AMD(AM4、AM3+、AM3、AM2+、AM2、FM2+、FM2、FM1)CPU接口,12V 4pin供电接线,功耗1.92W。
居于双塔散热鳍片中央的12cm风扇厚度25mm,提供650~2000 RPM转速及最高57.3CFM风量,风压2.0 mmH20(MAX),16万小时寿命,噪音低至8~30dBA;对于这一旗舰风冷,酷冷至尊也给出5年质保。
开箱。内部分两层,顶部配件盒,底部一体散热器由缓冲海绵包裹保护。
配件全家福。包括支持不同Intel、AMD CPU接口的支架螺丝,线缆,卡扣以及导热硅脂、安装说明保修卡,右下角那个小方块是附送的的RGB灯光控制器,可以一键转换光效模式,也支持机箱Reset键灯效控制。
双塔6热管汇聚到底部纯铜底座,铜座贴近CPU的平面经过拉丝工艺处理,平整度好,散热效率高。
身材硕大,皆源于竭力增大散热鳍片的布局密度和有效散热面积。从侧面可窥探热管在鳍片中笔直嵌入的方式,除汇聚端都是笔直且相互平行,散热效率高于非对称式。
周身全黑不为颜值,实为利用特殊涂层强化其辐射冷却性能。顶部除导光板外,配置了可以优化风道的“导流装甲”。两枚裸露螺丝直接穿到底部,与主板支架螺孔对应,安装时对准旋紧即可完成安装固定。
12cm风扇为SF120R聚流型,穿透力强,与双塔散热鳍片珠联璧合。下方风路指示贴纸很贴心,防止安装时搞反方向。
此前的酷冷至尊RGB水冷已经卸任,积攒大半年灰尘回头还得好好清理待命。由于更换了机箱,主板也顺便拆下清灰。
CPU上的残留硅脂清理干净。用酷冷至尊MA620M自带的配件组合AM4支架,完成如下所示,两根之间中央的螺丝孔位,就是MA620M两根螺栓需要对准的位置。
散热器纯铜底座贴纸去除,涂导热硅脂抹匀,再装好散热器即可,余下仅需考虑电源线缆和RGB灯控线的连接。
顶部有钢琴漆面,出厂时有防刮贴纸,为防安装时刮碰,全装好了再揭掉不迟。
主板装好,机箱上方还可以装3个120风扇。左上角露出显卡,是夏天史低时新入的讯景RX590 8G黑狼,成本不高,耗电大户。
机箱支持最高CPU散热器高度刚好16.5cm,酷冷至尊MA620M安装好,顶面几乎与全透侧板的平面齐平,盖上后刚好有一点点空隙,我可能需要再换个更大空间的机箱。
机箱是安钛克DA601,前部自带1个RGB风扇,也可以装满3个。主板微星X470,内存为阿斯加特洛极T2 32G 2666 DDR4单条,两个M2.SSD插满,主槽位浦科M9PeG 256GB,次槽位阿斯加特AN3 1TB;仓库盘2块3TB 3.5英寸东芝HDD,超频三GI-P650金牌全模组GRB电源提供650W供电。
实测2700x CPU核心温度,待机44℃,温度压力测试最高65℃,与上一款水冷散热器持平;整机运行噪音很小。尝试拔掉顶部3个服役2年的RGB风扇的电源线,则更安静,验证了酷冷至尊MA620M风冷与之前的水冷相比,静音和散热能力都不差。顺手吃个鸡验验显卡,此为后话。
灯效方面,MA620M黑武士支持两条灯带+LOGO的全ARGB光效,包括单色切换、闪烁、呼吸、渐变、流水变换等模式。我这次装机使用的安钛克DA601机箱将CPU与主板控制线路合体,用Reset键可以统一控制机箱与CPU散热器的RGB光效;如果换用我此前的酷冷机箱和风扇,灯效同步更不是问题。而酷冷至尊MA620M自带的一键灯控器也可以便捷调光,随心所欲的展示你的“迪厅魅力”。不过我觉得黑武士在光效方面更趋近于隐忍不张扬,这种点到为止的效果更适合我。
总结
双塔6条对称热管+大面积散热鳍片+纯铜平整底座的铺设,以及大风量强穿透力的低噪120风扇配置,让酷冷至尊MA620M兼顾散热与噪音,相比普通风冷优势明显。高散热、低噪音、ARGB光效控制都有了,再算上“拧上两根螺丝就安装完毕”,相比程序复杂的水冷省不少事儿。看来大咖言之有理,高端风冷确实可以与同价位水冷抗衡。
需要提一嘴,MA620M硬朗方正、边缘直上直下的造型,可以给机箱让出更多富余空间,几乎与一旁的内存条以及顶部风扇/水冷位完全不产生冲突,在拆装其他配件时也不甚“挡手”,是看不见的加分点。此外,自带光效一键灯控,附送接线防脱夹,5年保修,旗舰身份合格。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这位“黑武士”身高逼近16.5cm,如果你决心入手,一定要考察自有机箱空间是否够用,不然就只能裸着侧板不装了。
总是,旗舰级风冷,相比同价位水冷都很实用,如果你非要对比中低端产品,那么还是看品牌更稳妥,尤其是水冷,杂牌便宜,但漏一次没准就哟啊毁一台主机了。
7、电脑风冷和水冷性能有什么区别?
首先来说说风冷的优势和缺点。风冷的售价比较便宜,也有着不错的散热能力,性价比很高。不过风冷的劣势也十分明显,风冷的噪音比较大,同时还会逐渐累积灰尘,不易清理。有个别情况还会因为风冷的体积太大,导致用户无法安装显卡。水冷的散热能力相对来说更强一些,而且噪音控制的更好,兼容性更高,同时外观看上去也更酷一些。不过水冷的价格也要比风冷贵很多,对于一般用户来说都不太容易接受。
不过至于怎么选,完全是看自己的需求,不用盲目的追求水冷。如果选择了不能超频的cpu,基本上配个百八十元的风冷就完全够用了。另外个人建议,选水冷不要选低端货,一方面是漏水的话比较麻烦,一方面是低端水冷还不如上个风冷更好。
8、主机是风冷好还是水冷好?
水冷好【风冷】风冷是冷却方式的一种,即用空气作为媒介冷却需要冷却的物体。通常是加大需要冷却的物体的表面积,或者是加快单位时间内空气流过物体的速率,抑或是两种方法共用。优点:便宜。缺点:散热效率远低于水冷。【水冷】水冷散热器有一个进水口及出水口,散热器内部有多条水道,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水冷的优势,能带走更多的热量。这就是水冷散热器的基本原理。优点:散热效率高,能明显降低硬件工作时温度。同时因分担机箱风冷散热,可对机箱防 尘性,进一步提升。缺点:造价高。【两者比较】风冷温度无论处理器、显卡都能达到90°,水冷的话能超非专业烤机软件70度都达不到,而硬件的工作温度直接影响硬件寿命,因此选择散热效率好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9、水冷比风冷哪个好?
不考虑价格的情况下,水冷散热更好。区别如下:
一、优缺点不同水冷优点:安静、效率高。水冷缺点:是设备价格昂贵,操作需要有一定的技巧,不易维护并且对CPU周围的电容和供电模块散热不佳,适合超频玩家。风冷优点:价格便宜、性能稳定,不用经常维护。风冷缺点:是噪音大,但是选静音的风扇就可以了,比如超频三 AVC TT等就可以了。
二、散热介质不同水冷是通过水流的流动将热量带出去的,而风冷是通过风扇的转动热量通过空气的流动传送走热量,当然还是水冷散热的方式比较好,水冷散热相当于传统的风冷散热的优势体现在散热迅速、静音效果好。简单的说,高端风冷效果不比低端水冷差。详细点说,水冷投入高,效果好,但是安装调试复杂,维护不便,高端的水冷系统动辄2000以上投入,低端水冷问题又不少,而且存在漏水烧机的风险(网上卖的水冷液不可能完全不导电的),适合高端玩家和超频发烧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