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圆(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
这是一首思乡之作,这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望月抒怀,字字有情,伤感之心自然而溢于诗句。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诗人杜甫写这首诗时适逢安史之乱,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里,他饱经世间艰辛,颠沛流离于异域他乡。公元759年,安史之乱波及山东、河南等地,诗人的兄弟们在这几个战乱地区失去书信联系,诗人一方面深深地忧虑他的几个弟弟,一方面“位卑不敢忘忧国”,既忧虑国家,又思念兄弟,其情哀婉凄切,其心五味杂陈。
在那战鼓声声里,听那边疆要塞的大雁悲凄的鸣叫,在那白露清冷的秋夜,月亮的清辉照在大地上,可是他乡的月亮多么陌生又让人感到寒冷啊,唯有我家乡的月亮是多么熟悉又温暖又明亮啊。众位兄弟们都被战争搞得四散分离,他们奔走异乡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在没有停息的战火里,写封信是很难寄到的。
这首诗借“忆”而悲伤,借悲伤而强烈谴责战争给苦难的民众无情的伤害,给他们带来无尽的痛苦。“月是故乡明”表达了作者深情的思念家乡的既悲楚又有一丝喜悦的情怀,这就是热爱和平憎恶战争的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所以“月是故乡明”成为千古绝唱、经久不衰。
2、上联: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圆!求下联?
花在此时开,味是故里甜!
3、月是故乡圆的前一句是什么?
前一句是路是城市缺,也可以是人是世界主。
4、“月是故乡圆”这句话出自哪里?
人是故乡亲,月是乡明故是一个人在离故乡遥远地方说的一句话,不是诗。他的意思大概是:故乡亲,乡明故,指的是故乡的一切,是说故乡的一切都比外面好的意思,那是对家乡一种格外的感情,说明了笔者对故乡的特别思念
5、月是故乡圆的深层含义,出处?
1、这句话说的是一种状态,一种心境。作者将年轻时的自己比成笼中的小鸟,将家比成狭窄的笼子,由于年轻,对家的依恋之情很淡,淡的如一杯白开水,所以会毅然飞向家外那广阔的多彩天地。
2、月是故乡圆,说的是人到中年的感慨。到了中年,那留有美好回忆的故乡之情和身在异乡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月亮还是故乡的圆啊”的感慨,带着几分无奈和怀想。这里将乡情比作茶、驿站,说明乡情在心中的分量变大了,变重了,感受也更深了。
3、……(人生阶段)时,家的恋情是……(饮料做比),是……(物品做比),……(状态描写)
如:少年时,家的恋情是一碗温吞的米粥,是温馨的小窝,每次和要好的伙伴玩耍过后,便奔回家中……。
6、为什么说月是故乡圆?
自古以来,月亮便有相思之意,所以说月是故乡圆,并不是指故乡的月亮比他乡的月亮要圆,而是指在外的游子或务工者通过对月亮描述,表达对故乡满满的思恋之情。
7、月是故乡圆前面一句是什么?
前一句是:露从今夜白. 月夜忆舍弟 杜 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8、“月是故乡圆”这句话出自哪里?
出自【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