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断腕下一句是什么(壮士断腕下一句是什么?)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壮士断腕下一句是什么?
壮士断腕——以全质
出自:唐·窦皐《述书赋下》:“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腕以全质。”
君子弃瑕以拔才:君子要摒弃自己的缺点才能施展与发挥自己的才干。
壮士断腕以全质:指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姑息。
2、请问“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腕以全质”是什么意思,帮忙解释下,谢谢?
比喻视死如归的气节与精神,伟大的人格。
3、壮士断腕,置之死地而后生是什么意思?
壮士断腕【释义】:指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姑息。【出处】:唐·窦皐《述书赋下》:“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腕以全质。”置之死地而后生【出处】:道家,兵家哲学。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释义】: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壮士断腕置之死地而后生【释义】:指做事当机立断,下定决心,取得成功。
4、壮士断臂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不知道,只知道上一句是毒蛇噬腕 。
毒蛇噬腕 ,壮士断臂:手腕被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
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
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5、“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腕以全质”是什么意思?
君子要摒弃自己的缺点才能施展与发挥自己的才干,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姑息。
出处:唐·窦皐《述书赋下》
延伸:《述书赋》,概述历代书家及其书品,上篇所述由上古至南北朝,下篇则由唐代高祖、太宗、武后以下,而终于其兄窦蒙及刘秦之妹。所注全凭史传,典切精当,颇为扼要。其印记一章,同时画印模于句下,不但为后来记书画者并载印章所取法,实开鉴识印谱之先河。窦蒙等称此赋精穷旨要,详辨秘义,无深不讨,无细不闻。窦臮卒后,窦蒙以《述书赋》注有未尽,意有未穷,另作《语例字格》附于文末。《语例字格》120字,并注240句。今只存100字,注110句。
6、大事大非,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是什么意思?
壮士断腕指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
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姑息。壮士断腕的决心指遇事要像壮士断腕一样果决,当机立断,不迟疑、姑息。7、英雄断腕,历史典故是什么?
1、没有历史典故。出处:唐·窦皐《述书赋下》:“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腕以全质。” 2、关于断腕最有名的典故是五代末的辽国皇后述律平,她欲尽杀曾经跟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打天下的重臣殉葬。汉臣赵思温当着满朝文武向述律平发问,先帝最亲近之人莫过于太后,太后为何不以身殉?述律平当即挥刀砍下自己的右手腕,并送到阿保机棺内“从殉”。把所有的皇亲国戚、满朝文武都镇住了,从此都对述律平畏如虎蝎,惟其马首是瞻,人称“断腕太后”。
8、《三国演义》中壮士断腕,挥泪斩马谡,真的很难吗?为何?
在《三国演义》小说中,蜀国在诸葛亮带领下,经过六出祁山,国力、将领伤亡很大,大敌当前,折杀大将,是兵家大忌。按照军纪,马谡当斩,是杀是留,的确两难诀择,同时马谡也是葛亮的手下爱将,诸葛亮也深知马谡华而不实、自负的致命缺点,为了严明军纪,诸葛亮衡量再三,还是决定杀掉马谡。其实,杀不杀马谡,蜀国在综合国力、政治、经济上与魏国相比,终将被魏国所灭,诸葛亮尚在,只是维持危局而已,诸葛亮五丈原已死,加速了蜀国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