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dub改装(你见过哪些成功的汽车改装?)

dub改装(你见过哪些成功的汽车改装?)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你见过哪些成功的汽车改装?
  • 2、汽车改装涉及哪些内容?
  • 3、汽车改装文化比较好的有哪些国家?
  • 4、做为世界高速公路总里程最长的国家,如何发展我们的汽车文化?
  • 5、全车喷涂为卡通动漫或者游戏风格基础的改装文化叫什么?
  • 6、轮胎是越宽越好吗?
  • 7、唐和途观L,应该选哪个?
  • 正文

    1、你见过哪些成功的汽车改装?

    很不好意思地要说下自己的一次改装:

    因为这次改装之后的车,我和老婆开着它,穿越了整个中东: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基本上全世界大半的战乱国家。

    行程两万公里,是赤道周长的一半,也就是半个地球的距离。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我叫张昕宇,老婆叫梁红。如果想了解我们更多的一些故事,可以在网络上搜索视频“侣行”。

    2015年,我们想要开车,重走古丝路,穿越中东。

    除了远,这条路还很难走——黄沙、戈壁、群山、陡崖……

    也有许多处于战火边缘的地区。

    为了这场远行,作为机械控的我,开始了艰难的改装之旅……

    这次侣行团队的座驾,是两辆奔驰G500。这辆车在30多个国家的军队中服过役,3吨重车身,却有0到100km/h加速10.2秒的成绩~

    我和梁红叫他们——“大白” 和 “小白”。

    已经很酷了对不对?

    经过我的一番折腾,大小白变成了这样~

    哈哈,就像这样变身~

    一条世界上最难走的路,需要做多少准备才能抵达?整体如何改装?

    改装第一步:【 3D扫描 】

    车身上贴满点,激光扫描仪开动~

    碰到点,就能识别空间坐标。

    再根据扫描数据,设计出改装零件。

    改装第二步:提高底盘

    这次西行,大小白压力山大:一辆坐满了5个壮小伙子;另一辆车,还拖着一个3吨的拖车,当然还有270的270斤体重~

    要能装,也要能跑—— 喀喇昆仑公路、帕米尔高原、撒哈拉……沼泽、泥地、荒原、沙漠……这一路,太艰难。

    最终使用了【加重弹簧 】 【避震器】的超强组合,使底盘升高了1.5英寸。前路崎岖,也能纵身跨越~

    改装第三步:加装油箱

    远行不易,在底盘加装了钛合金制作的副油箱,保证长途穿越。

    改装第四步:独有的三拖钩后杠~

    具备自救功能,6吨绞盘,可以把大白小白完全吊起来~

    改装第五步:前后保险杠加固

    钛合金越野前杠,都配有防撞角。

    前路再坚硬,也不怕!

    改装第六步:安装行李架

    两辆车坐了10个人,行李只能放行李架上。

    出趟远门,其实并不容易。

    改装第七步:照明系统

    6只维森的高照度灯,美国宇航局也用~

    还有两只聚光炮,可以照射几公里远。

    环车360度无死角照明~

    改装第八步:逃脱装置

    为了应对必要的危险情况,在车尾装了一个烟雾发生器。

    紧急情况时,可喷射烟雾阻碍视线,便于逃脱。

    一切的准备,都是为了安全地前行。

    改装第九步:安装防弹玻璃

    我曾经去美国问,改装一个车的防弹玻璃,七八万美金,重量还会增加一吨。

    幸好找到了中国厂家,是中国技术,增加玻璃厚度,玻璃防弹性能却能提升100倍~

    跟那些真正达到世界顶级防护的改装相比,就相当于后备箱多了一箱矿泉水的重量。

    防爆玻璃的技术刚解密,原来的专利名称叫“军警运兵车防爆玻璃”~

    改装第十部: 超强拖车

    为了能装更多设备,给小白配了一个可靠的伙伴。

    能装3.5吨物资的拖车~

    拖车底盘,是用退役军用拖车加装钢架制作而成的。

    连接小白和拖车的,是坦克用的扭力轴。

    千头万绪的准备后,我们出发了……

    一千种学习,一万种艰难,都是为了离梦想更进一步。

    重走丝路,穿越中东,看见这个世界。

    透过这辽阔的世界,最终,我们也会看见自己。

    2、汽车改装涉及哪些内容?

    在改装圈有句话叫 “百改降为先“,意思是改装第一步就是要降低车身,车子低下来了,姿态才会好看,对于大部分的轿车而言,降低车身高度确实能营造出低趴的感觉,说姿态可能有点玄学,简单地说就是更好看。对于改装来说,很少有人只单独去改车身高度,一般会连着刹车和轮毂一起改,今天我们就用简单的篇幅给大家介绍一下最常见的改装三部曲。

    首先是降车身‍

    降低车身高度确实能带来美妙的行驶姿态,一般而言,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第一种方法是更换原车的避震,这里的避震包括减震筒和弹簧两部分。很多知名的汽车减震系统改装品牌比如KW、BILSTEIN都会推出专车专用的绞牙减震器,它的好处就是避震的阻尼、软硬和高低可以自己手动调节。

    原厂的避震弹簧行程一般考虑到不同地区的路况和实用性都比较长,而刚才提到的改装品牌出品的弹簧都比较短,这样车身高度就自然降下来了。改装的弹簧除了比较短之外,磅数也比较大,这样汽车在过弯时侧倾就会小很多。当然如果你的预算不够,也可以选择给原厂的避震单独改个短弹簧,不过相当程度的车主反映这种做法会导致原车减震筒出现漏油的情况,所以如果预算不够也不要轻易尝试。

    换轮圈‍

    一套好看的轮圈能立马提升整台车的气质,从原车不够格调的16寸升级到18寸,整个车看起来就要精神很多,轮圈的改装品牌更是数不胜数,知名的品牌有BBS、HRE等。

    轮圈根据加工工艺不同分为铸造,旋压和锻造三种,三者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就是重量。锻造的轮圈一只手就能轻松拎起来,最重的就应该是原厂给你的铸造轮圈。试想一下,某一天突然给你换了一双超轻的运动鞋跑步,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对于汽车也是一样。“簧下一斤,簧上十斤”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意思是在车身上减重十斤都不如在轮圈这儿减重一斤来的效果更好。

    改刹车‍

    很多人在改了大轮圈之后突然又觉得轮圈里面显得空落落的,原厂的刹车分泵在巨大的轮圈面前显得空洞了许多,于是又动了改刹车的心思。单活塞改四活塞或者夸张的六活塞,脚感确实不一样了,但是实际的制动效果还是跟轮胎的关系很大的,如果轮胎不行提供不了那么多的摩擦力,改保时捷的十活塞也于事无补。

    如果改车的目的纯粹是为了爱车的颜值,那么这三板斧弄下来爱车应该可以做到从罗玉凤到林志玲的转变了,很多的车迷确实也是这样操作的,真正大刀阔斧改硬件的实在不多。

    3、汽车改装文化比较好的有哪些国家?

    汽车是现代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汽车的发展经历了三大阶段。

    1680年,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设想了喷气式汽车的方案,利用喷管喷射蒸汽来推动汽车,但未能制成实物。蒸汽动力车:1769年,法国人N·J·居纽制造了用煤气燃烧产生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但是这种车的时速仅4公里,而且每15分钟就要停车向锅炉加煤,非常麻烦。后来车在一次行进中撞到砖墙上,碰得支离破碎。1879年,德国工卡尔.本茨

    程师卡尔·本茨(Karl Benz),首次试验成功一台二冲程试验性发动机。1883年10月,他创立了“本茨公司和莱茵煤气发动机厂”,1885年,他在曼海姆制成了第一辆本茨专利机动车,该车为三轮汽车,采用一台二冲程单缸0.9马力的汽油机,此车具备了现代汽车的一些基本特点,如火花点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钢板弹簧悬架、后轮驱动前轮转向和制动手把等。1886年的1月29日,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为其机动车申请了专利。同年11月,卡尔·本茨的三轮机动车获得了德意志专利权(专利号:37435a)。这就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辆现代汽车。由于上述原因,人们一般都把1886年作为汽车元年,也有些学者把卡尔·本茨制成第一辆三轮汽车之年(1885年),视为汽车诞生年。

    Benz在中国就叫奔驰哦。

    1829年,英国的詹姆斯发明了时速25公里的蒸汽车,该车可以作为大轿车使用。这种汽车装有笨重的锅炉和很多煤,冒着黑烟,污染街道,并发出隆隆的噪声,而且事故频繁地出现。1860年,法国工人鲁诺阿尔发明了内燃机,用大约1马力的煤气发动机来带动汽车,但效果不好。不过,汽车就是在这种内燃机的影响下产生的。从此,有很多人想改进内燃机,要把内燃机用在汽车上。1882年,德国工程师威廉海姆.戴姆勒开始进行内燃机的研究。他发明了用电火花为发动机点火的自动点火装置,然后,在这一发明的基础上制造出优秀的汽油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每分钟900转,结构简单紧凑,而且能产生很大的功率。1883年,戴姆勒完成了这种汽油发动机,第二年开始装配在二轮车、三轮车和四轮车上,制成了汽油发动机汽车。特别是1886年制造的汽油发动机四轮载货汽车,装有l.5马力的发动机,时速达18公里。汽油车奔驰G55 AMG1885年是汽车发明取得决定性突破的一年。当时和戴姆勒在同一工厂的本茨,也在研究汽车。他在1885年几乎与戴姆勒同时制成了汽油发动机,装在汽车上,以每小时12公里的速度行驶,获得成功。这一年,英国的巴特勒也发明了装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此外,意大利的贝尔纳也发明了汽车,俄国的普奇洛夫和伏洛波夫两人发明了装有内燃机的汽车。电力车世界上第一个研究电动车的是由匈牙利工程师阿纽什·耶德利克Ányos Jedlik于1828年在实验室完成的电传装置。第一辆实际制造出来的电动车是由美国人安德森在1832到1839年之间发明的。这辆电动车所用的蓄电池比较简单,是不可再充的。1899年,德国人波尔舍发明了一台轮毂电动机,以替代当时在汽车上普遍使用的链条传动。随后开发了Lohner-Porsche电动车,该车采用铅酸蓄电池作为动力源,由前轮内的轮毂电动机直接驱动,这也是第一部以保时捷命名的汽车。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该车以Toujours-Contente之名登场亮相,轰动一时。

    那么汽车改装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就是那些发明汽车比较早的国家了。英国、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的汽车改装在上个世纪都比较风靡。

    但是,很多汽车厂家顺应汽车改装的潮流,把改装的比较普遍的东西在原厂配上去了,比如汽车DVD、汽车导航、汽车防撞系统等,这样,后市场需要改装的东西越来越少了,所以现在改装的生意不再风光了。

    目前主要两个方面:

    1.老爷车的改装,主要那些收藏爱好者,有钱又对汽车痴迷的人;

    2.中南美洲国家和那些比较喜欢热闹的国家还有一些市场。

    4、做为世界高速公路总里程最长的国家,如何发展我们的汽车文化?

    汽车文化的形成需要哪些因素

    改装文化

    老车文化

    高等级赛事

    普通竞技赛事

    “钱与闲”

    上述五点是形成汽车文化的核心因素,然而真正的核心只是第五点,有争议吗?

    汽车文化的两大版本

    第一板块应为车型文化,比如北美的皮卡文化、欧洲的旅行车文化、日本的Kcar微车文化等。在不同的地区热销的车型正是汽车文化的体现方式之一,因为每一种车型都代表着一种性格。皮卡车造型粗犷奔放但实用性很强,这是美国西部牛仔文化在工业时代的体现;欧洲旅行车文化很大程度因特殊的道路情况影响,或者说因传统文化建筑的保留让汽车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形态。而日本的Kcar文化虽然比较低端,但也能体现出日本人节能环保的意识有多强,这也是一种文化以汽车作为媒介进行的体现。

    在车型文化领域目前国内尚未形成,因为地域过于辽阔且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初期的技术又多来自外国汽车品牌的支持。因此形成了至少三种用车文化,其一为依靠一汽与上汽大众两大企业辐射的德系车文化圈,其二是以沪市为中心以通用汽车集团形成的美系文化车圈,其三是以两田一产从80年代以特殊方式从南方进入闽粤琼等地区的日系文化车圈。自主品牌从起步到成熟也有这三大车系的借鉴,所以产品风格也可以分为三类(不再赘述)。

    以三大合资车系形成了三种汽车文化,很显然这三者之间绝不可能融合,结果只会是在相当长时间内的冲突。而自主品牌形成自我个性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那么在这种“混战”的环境中何谈汽车文化呢?最理想的结果是在各车系的竞争中,实现各车系产品力的提升,同时引导消费者走出“品牌信仰”的怪圈;让品质高于品牌影响力,达到大部分量产车能够高品质才是现阶段的重点问题。

    第二板块:改装车

    知名的改装车风格有DUB和VIP,这两大系统的改装车可以说极难在中国汽车市场风靡,因为改装成本实在太高。一套锻造级的DUB轮毂基本等于平均可支配年度收入,加上悬架系统的强化与改装,一台车的浅改装成本可以让一个普通汽车用户喝一年的风。要知道保有量最大的是普通的消费级与入门级汽车,这些汽车的用户大多还在为生计奔波,让这些汽车爱好者不考虑生存而考虑玩车,想来18岁的毛头小子才会这么干吧。

    改装车是一种比较奢侈的爱好,任何一个改装车文化足够成熟的地区,其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标准总会很高。所以现阶段不用考虑一些不切实际的所谓汽车文化,也不宜涉足极其小众的改装车领域创业;汽车后市场目前能够生存的行业无非是维保养护与车辆装饰,改装车短期内不建议涉足。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原创发布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5、全车喷涂为卡通动漫或者游戏风格基础的改装文化叫什么?

    改装就是为了要满足车主们对汽车的个性化需求,在追求性能的同时,亦有部分对潮流或者说对汽车造型有着特殊触觉的人们,便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汽车外形方面,及后发展出VIP、DUB以及Hella Flush等不同风格的外观改装潮流。甚至会将现实生活中的爱好与文化,融入到汽车改装之上,例如“痛车”,将动漫以及游戏元素表现在车身上,便能够反映出日本深厚的ACG(动漫与电玩)文化。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改装所折射出来的,不仅仅是对性能、对速度的渴求,它已经逐渐发展为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张

    扬个性的文化。

    答案是:A

    6、轮胎是越宽越好吗?

    轮胎宽或者窄对汽车的影响很大,但是不能简单的说宽就一定好或者窄就一定好。宽轮胎和窄轮胎对汽车都有不同的影响,但是判定好坏要结合实际需求来说,抛开实际情况一味追求宽轮胎是不对的。

    宽轮胎

    在车重一定的前提下宽轮胎对地面的附着力更好,汽车加速不容易打滑,刹车制动力更好,转弯侧向支撑性好。这些看起来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但是轮胎越宽价格越贵,胎噪也越大,滚动阻力也越大。这样在不改变动力参数的前提下轮胎越宽车辆动力性越差,油耗越高。

    窄轮胎

    相同技术制造的轮胎越窄滚动阻力越低,不改变动力参数的情况下窄轮胎动力越好,油耗越低。

    但是窄轮胎对地面附着力不如宽轮胎,所以对于同一辆车来说换了窄轮胎后加速和减速时更容易打滑,转弯时侧向支撑力也会降低,车辆转弯极限降低。

    一般情况下汽车使用什么样的轮胎都是厂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做出的决定,换句话说这就是原厂车胎基本上足以应付正常驾驶的情况了。我认为对于消费者来说影响最大的就是油耗和安全了。宽胎对油耗不利,但是对于同一辆车来说更宽的轮胎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或许能提高车辆极限状态。只是这种情况比较少遇到。而窄轮胎对降低油耗有一定好处,但是对同一辆车来说轮胎越窄附着力越小。

    这里要注意的是轮胎宽窄要根据实际车辆对比分析,并不是所有轮胎宽的车就一定有更高的行驶极限状态。轮胎宽窄的影响也只是对同一辆车来说。我认为老司机有足够的驾驶经验,一般很难遇到诸如紧急避让这类容易触碰车辆极限状态的情况,选择窄轮胎更经济。而对于经验不足但又开车特别猛的新手来说选择宽胎从一定程度上或许能提高一点安全性。比如遇到紧急情况时急打方向避让,使用窄轮胎可能会甩尾,而使用宽轮胎或许就能避免。当然这并不是说用了宽轮胎就一定有这样的效果,只是宽轮胎确实能提供更大的抓地力,但够不够稳住车辆那就看实际情况了。

    7、唐和途观L,应该选哪个?

    谢谢秘书君邀请,有关于混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的对比话题其实已经在刻意规避,因为这两类车型的对比本是有失公允的,两个时代的技术没有可比性,即使是入门级的P8综合体验都会远超同级燃油车,何况作为综合性能标杆的唐。

    实事求是的说途观L并不算一台高性价比车型,即使撇开混动唐dm,大众旗下的车型中端SUV没有合理的选择,途观老态龙钟即使是L版在颜值上就没有优势,动力总成是大众仅有这么几台,性能即使对比20~30万之间的合资燃油也没有优势。

    其次在这个价格范围内没有空间要求的话,毫不犹豫选择BBA,因为比大众品牌价值高;对空间有要求对性能也有要求,这个价格去选择探界者、昂科威、锐界、甚至硬派的撼路者、牧游侠也要比途观L有性能、有特点、有可玩性。

    选择大众SUV一步到位看途昂上V6,否则就去选择迈腾帕萨特代步,至少个人不会为了一个VW标致选择一台性能平庸、内饰廉价、颜值也不高,只是因为是德系的车。

    所以这台车不仅是面对唐DM没有任何优势,在一线合资SUV里也只是二流车型。至于唐dm这台车需要怎么评价呢?也许什么评价都是没有价值的,对于极客和玩车党来说物超所值,20多万买到了百万级SUV的综合性能,没有可以挑剔的,那么今天就针对某些车主的疑惑简单的解除顾虑:

    1、座位数和空间,车身尺寸4870*1950*1725、轴距2820mm,全系七座有些不合理,并不是所以家庭都有刚需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SUV七座的体验,所以座位数是个槽点。

    但能接受这台车又用不到七座,最简单的办法是忽视第三排座椅,放倒当行李箱后纵深是足够的,放下几组行李箱很轻松。至于年检不用过于在意,所谓六年免检只免第二和第四年的两次上线,费用不过几百元对于养车来说算不了什么开支。

    2、油耗,唐DM的由于老款唐只有两台驱动电机,在混动模式下不会调整模式的切换油耗确实高,可以高到10升以上。这个水平对于燃油车来说可以接受,但混动车就是槽点了。

    不过这个问题在现款唐dm上已经不存在,因为三代混动平台加入了BSG发电电机,功率25kw。这台电机可以让发动机以恒定转速(高转速怠速)运行,带动BSG电机发电,之后电能充入电池组再用电机启动,不追求性能的时候用这种增程模式油耗会是多少呢?

    两升还是三升,即使是时速超过60公里调用一台驱动电机辅助BSG电机发电,油耗会超过5升吗?假设是百公里五升,合格吗?这是一台自重两顿多、高强度钢材使用率超过75%的中型SUV,燃油车的话15升都别觉得高。

    3、四驱越野爆胎,能这样玩是疯了。低配的轮胎是255/50 R20,高配是265/40 R22,这是什么概念呢?美国的DUB改装就是这种风格,大轮毂宽扁胎玩的是姿态,是公路性能,追求的是方向的精准指向,那这种轮胎越野或者蹭路牙石,这是智商为什么要买车呢?

    唐dm的四驱是电全四、后轴有机械差速锁,脱困能力相当强,但想要越野去换装大扁平比的轮胎吧,否则换轮胎轮毂是常态。

    比亚迪唐dm这台车并不适合所有人,适合的是有一定用车知识、对最新科技很敏感、而且懂得如何养护车辆的选手,有特殊要求的消费者慎重考虑。

    选车用车关注天和Auto,趣味问答购车推荐每天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