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工作原理(为什么要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有什么帮助?)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为什么要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有什么帮助?
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只有一点好处:购买对的汽车
汽车对于普通人而言仍属于大宗消费品,也就奢侈品范畴的商品;购买一台汽车并不是特别轻松的事,选择之后不论车辆的品质是高还是低,也不论驾驶体验是否能伴随驾驶技术的成长而保证能够满足,这台车都要使用好几年才能考虑更换。那么在选车时如果没有选到优秀的车辆,在多年的用车过程中是否会越用车越反感呢?
答案几乎是没有争议的,所以在选车之前总要做一做功课;但太多消费者的功课都做错了,因为引导汽车领域技术讨论热点的总是一些没有充足技术储备的车企,技术流的车企在营销方面往往比较差。加之汽油价格的线性上升也将讨论方向引导至【节油减排】,那么什么类型的发动机能真正实现节油呢?
第一节:Turbo&Hp/T
Turbo指涡轮增压技术,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内燃机类型。很多人认为Turbo技术只是为了提升性能,但其本质确实为了降低油耗。增压的概念是指将压缩空气,通俗的解释是把一大团空气压缩成一小团,结果是空气体积变小可是内部的各种类型的分子总量并没有减少。发动机计算空气燃料比(喷油量)是按照进气体积(流量)计算,所以只要体积不变这喷油量不变,不过压缩空气会大大提升性能,因为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比例高于常压空气。
氧气是燃油的助燃剂也是反应催化剂,单位体积内的氧浓度越高则燃烧产生的热值越大;热值大这能够在气缸内以更强的推动力驱动活塞运转,活塞会带动曲轴转动。以增压方式使得活塞获得更大的动力,结果等于提升了发动机的扭矩,而扭矩的提升必然会实现高性能,在不需要高性能的代步驾驶状态中则能以更低的转速驾驶车辆,因为发动机转速越低喷油量越小。这种解释也许有些不太好理解,但看一看马力的计算公式也就了然了。
(转速×扭矩÷9549)×1.66=马力,1马力的概念为驱动75公斤物体以一米一秒的速度移动。在物体重量不变的前提下发动机输出的马力越大则移动速度越快,所以想要获得合理的车速则需要大马力。而参考公式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扭矩越大或转速越高都可以提升输出马力,但是高转速等于大喷油量会比较费油,想要节油则需要大扭矩低转速实现大马力,因为两者是相乘的关系。
Turbo增压技术利用压缩空气的方式提升扭矩,马力在同样的转速中显然会比没有增压的自吸发动机动力更充沛,参考以下两组数据。
某2.0L发动机最大扭矩205N·m并在3500转达到峰值,输出马力为102PS。
某2.0T发动机最大扭矩390N·m可在2000~4000转之间持续输出,2000转时输出马力111马力。
排量相同的发动机在相同转速中的喷油量是一致的,那么2.0T发动机能够以低1500转的转速输出更大的马力,以相同或更高的速度低转速行驶油耗自然会更低。所以想要选择到低油耗的汽车则需要首选Turbo涡轮增压机,不过这只是选择对的汽车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根据车重选择排量,车辆越重实现合理车速则需要更大的马力,也就是得有理想的推重比。用发动机最大马力除以整备质量得出的数值是推重比(单位Hp/T),该数值在120~140Hp/T是油耗会很理想且驾驶乐趣不错的标准;在100~110Hp/T之间会有些小马拉大车,油耗与动力表现都会差一些,再低一些那就只能以温和的驾驶方式勉强降低油耗了。在了解发动机的技术特点之后,综合车重总能选择到优秀的汽车,且排量大也不见得会费油。
第二节:变速箱
关于变速箱不用过多解释,按照「AT≈DCT(湿式)>CVT>AMT>DCT(干式)」的顺序选择即可。AT变速箱利用液力变矩器和行星齿轮组结构实现传动与换挡,两大核心总成的耐用性都非常非常的高,这是目前最可靠的自动变速器;湿式DCT双离合的耐用性也很理想,但是低速换挡时会有概率出现顿挫,不过DCT的传动效率高可以大大提升车辆性能,所以只要装备湿式双离合的车性能比同级AT车更强则同样值得选择。
CVT与AMT属于退而求次的选择,CVT的耐用性很差且有低温保护与传动效率低的诸多缺点,唯一的优点是制造成本低,所以有些入门级车也还在使用,至于高价车装备的CVT那只能说明这些车是低质高价车。AMT是基于手动变速箱通过电机电控系统实现的自动化,换挡原理与手动挡相同所以换挡会有明显顿挫感,用户体验一般但可靠性不错,商用车多使用这种变速箱。
DCT干式双离合不应该选择,虽然比湿式双离合的区别只是离合器没有润滑和散热系统,然而这一点差距就决定了离合器的耐用性与稳定性有倍数级的体验差。干式双离合是目前自动变速器中最差的类型且没有之一,现阶段一线自主品牌基本淘汰了这种机器,仍在广泛使用的是德系车,至于品牌相信汽车爱好者也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总结:了解汽车的发动机与变速箱总能选择到优秀的汽车,出于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应该适量学习一些相关知识。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原创发布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保留版权版权保护权利
2、飞机发动机工作原理?
飞机发动机也被称为航空发动机,其主要用来产生推力或拉力让飞机前进的发动机设备。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分为活塞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包括涡轮喷气式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式发动机、涡轮轴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冲压发动机和爆燃发动机)和不依赖空气的火箭发动机。
最传统的飞机发动机是活塞式发动机,它使用往复式活塞,输出轴功为主的内燃机。而发动机本身并不能驱动飞机飞行,而是需要搭配螺旋桨。活塞式发动机往往都拥有多个活塞,而每个活塞都在气缸内,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注入缸体内,燃点后,热气膨胀,推动活塞进行运动。活塞的直线运动通过连杆和曲轴转换为圆周运动。绝大多数活塞式发动机都是星型发动机,其相比于V型气缸效果更好。
涡轮喷气式发动机主要依赖燃气流产生推力,高速飞机一般都采用该种结构。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分为轴流式和离心式。1930年,英国人弗兰克·惠特尔爵士发明了离心式发动机。而德国人则发明了轴流式喷气发动机。后者相比前者而言,其横截面更小,压缩比更高,但是它对于发动机的材质要求也较高。离心式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原理,空气依次进入离心叶轮、轴、涡轮机、喷嘴和燃烧室。而轴流式喷气式发动机的原理为压气机、燃烧室、轴、涡轮和尾喷管。
目前大多数客机都采用涡扇式喷气机发动机。它的主要特点是首级扇叶的面积比涡喷的首级扇叶大很多。部分空气经过涡喷的被称为内涵道,内部的涡轮驱动首级增压扇叶推动空气经过的外侧为外涵道。涡扇式发动机要比涡喷发动机的效率高很多。
3、介绍一下发动机涡轮增压系统工作原理?
涡轮增压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排气的动力推动装在排气侧的涡轮,排气侧的涡轮通过一根轴带动进气侧的叶轮把新鲜空气压进去增加进气量,从而增大发动机的功率。
4、请问,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是什么?
60秒懂车,回答你的汽车专业问题。
汽车发动机的原理了,给你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首先,现在所有的汽油发动机都是四冲程内燃机
它是通过燃烧汽油
然后让汽油的化学能转换成动能和热能,
热能排放出去
动能提供发动机动力。
然后我讲一下四个冲程
第一个冲程较吸气冲程,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活塞从上止点下降到下止点。
第二个冲程要压缩成冲程,通过惯性气缸从下止点向升到上止点,气缸压力达到最大。
第三个冲程叫做工程,这个时候火花塞点火,汽油燃烧的化学能转换成动能,推动活塞做功。
所以只有第三冲程是做工冲程。
第四个冲程要排气冲程,从下止点向升到上止点把废气排出。
小编是专业的汽车达人,想了解更多专业汽车信息,可以关注我,我会用不同的视角,简单的语言,让所有人都能听懂复杂的事情
5、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1,外燃机工作原理:当大量的煤燃烧产生热能把水加热成大量的水蒸汽时,高压便产生了,然后这种高压又推动机械做功,从而完成了热能向动能的转变。
2,内燃机工作原理:活塞式内燃机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在其汽缸内燃烧,释放出的热能使汽缸内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膨胀推动活塞作功,再通过曲柄连杆机构或其他机构将机械功输出,驱动从动机械工作。
3,喷气发动机工作原理:燃料和氧化剂在燃烧室内起化学反应而释放热能,然后热能在喷管中转化为调整气流的功能。
扩展资料
内燃机冷却方式:内燃机按照冷却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水冷发动机和风冷发动机。水冷发动机是利用在气缸体和气缸盖冷却水套中进行循环的冷却液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
而风冷发动机是利用流动于气缸体与气缸盖外表面散热片之间的空气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水冷发动机冷却均匀,工作可靠,冷却效果好,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车用发动机。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