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发动机怎么样(长安的蓝鲸发动机水平怎么样?)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长安的蓝鲸发动机水平怎么样?
很好 蓝鲸2.0T GDI发动机的推出,填补了国内2.0L及以上增压直喷发动机自主开发能力空白,更强研发力,更强动力! 蓝鲸2.0TGDI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与主流合资品牌SUV车型不分伯仲。 最开始我也对长安自称的“最强中国芯”半信半疑。结果各种渠道去查了下,发现国内自主2.0L以上的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的确只有CS95这一台。而且参数不比国外的发动机差,确实挺佩服长安,自主品牌越来越强是个好现象呀!
2、有没有长安车主说一下蓝鲸发动机怎么样?油耗高吗?
说说我的试驾感受吧,前天陪朋友看车,因为他还是实习期,所以基本全天都是我在试驾,
第一辆瑞虎8,除了动力之外没有优点!
第二辆长安CS75PLUS,试驾的1.5T版,车身比较重,但是这个动力还是够用的,底盘调料不错,发动机噪音也不算大。
第三辆本田XRV,第四辆别克昂科拉,开起来感觉都差不多,动力不猛但是够用,噪音不小舒适度一般。
最后一辆日产劲客,这车是唯一一个没有让我感受到日产大沙发的车,座椅比较硬,减震也硬,车身又轻……
总结还是长安那个开起来最舒服,但是它也是这几辆车最贵的,至于蓝鲸发动机怎么样,在我试驾期间给我的感觉是那台1.5T发动机并没有被榨干,应该还有提升空间,并且发动机非常稳,给我一种很安全很舒服的感觉!
3、换装全新1.4T发动机,逸动蓝鲸版值得买吗?
蓝鲸NE14T的逸动性价比并不算高
不建议考虑这台车的理由有两点:
1、逸动的设计感非常一般,虽然审美见仁见智但小范围粗略同级的数据还是显示出关于颜值的低评价;长安轿车的设计风格总能找到一些日系轿车的影子,但长安的模仿水平貌似还没有众泰高,众泰是从形似到神似,而长安是形神兼不备……版本喷漆的视觉效果也比较一般,所以逸动看着就没啥吸引力。
2、NE14T-1.4T发动机最大功率114kw、峰值扭矩260N·m(1400-4000转),动力参数在同排量发动机中确实算漂亮,但是也不算非常夸张;而且变速箱匹配的长安自主研发的7挡湿式双离合也不算非常理想,因为这台变速箱还没有经过市场长测,稳定性只是理论上不差,是否愿意尝试这台新机要慎重考虑。
不过逸动的颜值确实难以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而且8.99万的自动版低配起售价似乎也是有些高了,同门的睿骋CC指导价也紧急为8.49-13.59万且有超过5K的优惠,这台车虽然发动机使用了落后的1.5T多点电喷机,但是从颜值到内饰的视觉感比逸动高了一个档次,后悬架也升级为多连杆式独悬,即使性能差一些但驾乘体验也会比逸动理想。
重点是这种在店内即会产生的对比有很大问题,逸动颜值不高性能强、睿骋CC性能不强颜值高而且有6AT,两相对比之下会产生选择障碍;之后则会挑出两车的共同优点去找一台能同时满足的车,长安汽车的消费者就是这么流失的,按照这一过程推荐考虑秦Pro。
秦Pro燃油版指导价7.99-10.99万、自动版起售价8.99万,车身尺寸4765*1837*1500、轴距2718mm,尺寸与睿骋CC相当属于B级轿车,不过后悬架采用了与逸动相同的扭力梁结构级别不高,但是性能可以补偿。
发动会为缸内直喷1.5T涡轮增压机,最大功率118kw、峰值扭矩245N·m(1600-4000转),动力参数要比NE14T逊色一些,不过实际表现并没有令人失望;与6挡手动变速箱匹配后破百能突破8秒,匹配6挡湿式双离合也能在8秒挡轻松破百,对于一台入门级的中型轿车而言已经挺不错了。
性能比睿骋CC强·空间相当,空间比长安逸动大·颜值更高,重点是价格也相当,以逸动的标准建议选择秦Pro,不在意性能只追求舒适体验建议选择睿骋CC。
(上文由天和Auto撰写,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4、长安cs75蓝鲸发动机油耗怎么样?
长安CS75不算省油,但是在油耗方面它这款1.5T发动机表现相当不错。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汽车自身影响油耗的因素有很多,比较直接的就是发动机、变速箱和车重。长安CS75的车重高达1650kg,变速箱是不怎么省油的6AT,但是它的整体油耗表现还过得去,这说明它的发动机是比较省油的。
我们直接上油耗,自动挡的CS75,变速箱是6AT,车重1650kg,综合油耗是9L/百公里出头,相当不错了。
它比1.5T的哈弗H6还略省一些,后者变速箱是7速双离合,车重1675kg。6挡手自一体的油耗能打平7挡双离合,发动机在省油方面要略胜一筹的。
再拿瑞虎8来对比一下,这两年奇瑞是国产车里在省油方面做得不错的品牌了,瑞虎8在使用双离合变速箱和车重轻了150公斤的情况下,油耗只是略少一些,说明瑞虎8上面这款发动机在省油方面也比不过长安这个1.5T的。
最后我们看一下CR-V的,本田在省油这方面一直是合资车里的佼佼者,CR-V的油耗果然很低。不过CR-V的变速箱是CVT,车重也只有1550kg。
经过上面的对比,我个人观点是长安这款发动机,其他方面不论,单说在油耗方面的表现,已经可以和合资一流水平相媲美了。我有个同事买过最早那批CS75,用他的话说“这是个喝油的祖宗”。几年前长安还是油老虎,现在他在省油方面做得有声有色,他步还是很大的——当然这也离不开长安这些年在研发上的持续高投入。
5、吉利有自己的发动机吗?和长安的蓝鲸技术哪个更好?
吉利有自己的发动机
吉利汽车有自己的发动机,现在的主力发动机有1.0TD、1.4TD、1.5TD、1.8TD。
长安的发动机谱系长安汽车已经形成完整发动机谱系。现在的主力发动机:H系列、D系列、EA系列。排量涵盖了1.0-2.0L,包含自然吸气发动机、增压直喷发动机等。经典机型:蓝鲸发动机:280T蓝鲸发动机(1.5L)、2.0T蓝鲸发动机(2.0L) 第三代发动机即将投产代号NE系列。
国内汽车行业内或者说内燃机行业内第一家给自己发动机发布品牌标签的就是长安,2011年发布了“BLUECORE”动力品牌。而蓝鲸发动机正是BLUECORE下面的产品。
技术能力比较虽然说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之后,很多时候都是拿沃尔沃来做技术背书。但在发动机研发技术实力上还落后于长安汽车。表现在:
1、长安已经建有完善的发动机开发体系,很早就摆脱了对国外咨询公司比如AVL、FEV、里卡多等咨询合作依赖。吉利则是还没断奶。
2、吉利汽车的发动机开发体系还在建设中,当代发动机依托国企咨询公司开发。高端发动机像2.0T需要购买沃尔沃的发动机。重点是购买、购买、购买!也就是吉利无权使用沃尔沃的知识产权。沃尔沃的技术≠吉利技术。很多消费者其实是进入了认知误区,以为吉利收购了沃尔沃,吉利就能那沃尔沃的技术来用。
3、两家公司的当家产品应用的技术都在一个层面,差别在于对技术深度的挖掘与技术细节的把握。
以我个人喜好,我会投长安汽车的蓝鲸发动机。谢谢您的阅读。动力688需要您的赞与关注,谢谢6、为什么最近国产车厂商接连发布40%热效率的发动机,如长安蓝鲸系列、长城2.0t等?
热效率的提升是燃油车时代最后的挣扎,高热效率对于节油有重大意义但节油有更理想的方式。
热效率的提升有什么意义?想要得出答案首先要了解热效率的概念。
热效率简而言之为输入能量与输出能量的比例,在内燃式发动机中假设燃烧燃油产生的能量为100点,各个比例热效率指:
30%热效率为输出30个点,浪费70个点。
40%热效率则为输出40个点,浪费60个点。
热效率的提升是否很有意义?答案是想当然的,燃烧同样的燃料热效率越高则输出的动力越强,假设两车的热效率悬殊10%但目标车速相同,加速到同样的速度40%消耗的燃料会更少,以同样的速度巡航也只需要消耗更少的燃油既能输出同样高的功率。
所以发动机的热效率足够则油耗更低,在同样耗油量的状态下则动力更强,热效率高是很重要的,也是体现一个车企技术研发水平的一个环节。但是研发内燃式发动机已经达到瓶颈,而且是意义在汽车电气化时代也很小,因为电动机的转化效率可以高达90%以上,没有任何内燃机能做到转化率如此之高。
发动机的研发方向应该转向电驱系统,然而长安和长城在这一领域都是小学生,所以只能在内燃机最后的时代倾尽全部技术储备以博取最后一桶金,当然还是为了后期的技术研发转型做储备,这样评价绝不是无的放矢。
长安蓝鲸NE14T-1.4T发动机最大功率114kw、峰值扭矩260N·m(1400-4000转),热效率40%,NE14T仅论参数在同排量合资以及自主品牌发动机中均名列前茅,后期与长安7挡湿式双离合匹配会有相当理想的动力体验;然而长安汽车公布的香格里拉计划说明了2025年全面停产燃油车,这台发动机在后期的纯电以及REEV过渡阶段会多大意义?
长城汽车公布的发动机为4N20系列发动机,这台发动机的参数还没有实锤,不过对比机型为目前长城最高等级的4C20B,所以这台发动机功率会超165kw、扭矩会在385N·m左右,采用闭缸技术还是神似美系机头;热效率第一代产品为38.3%,样机高达48%,作为米勒循环发动机达到这一水平似乎是有些过于夸张了。
不过长城的4C20B-2.0T发动机表现确实不错,在燃油车时代是有领先地位的;不过长城抛出电动化超车无用论就有些尴尬了,因为目前最大“吨位”的国产插电混动汽车,其油耗也比长城最新动力且整备质量轻很多的SUV油耗低,所以仅依靠内燃机提高热效率已经是在刷存在感,长城汽车不也在大力推广欧拉EV吗?
早期的P8内部消化才能平衡双积分,在油电转化时代真的“两条腿走路”应该是一边油一边电,40%的热效率*2也不如电动机。
建议长城尽快减速研发混动电驱技术,否则皮卡车一旦转为乘用车打开家用车市场,长城炮系列即使有不错的性能也不会得到广泛认可,因为柴油进入不了家用车领域、汽油机油耗太高,只有PHEV或REEV混动技术才是出路,这些车并不需要高热效率的内燃机,合理的增程器才是最理想的动力源,已经落后就加速追赶吧,热效率“燃”不了很长时间。
(上文由天和Auto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
7、求教新科赛1.5T蓝鲸发动机有多强?怎么感觉国内很多车都比不过?
感谢邀请。
我身边有两位长安汽车用户朋友,其中一个朋友用的就是搭载1.5T蓝鲸发动机的CS75车型,该发动机与新科赛1.5T蓝鲸发动机同款。目前车龄2年,我也会偶尔借用这辆车。所以,我从主观使用感受上谈谈这款发动机,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长安新科赛1.5T蓝鲸发动机,是型号为JL476ZQCF的1.5L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该发动机最大功率131kW(178Ps),最大扭矩265N·m,满足国VI排放标准,缸体缸盖采用铝合金材质,只需加注92号汽油即可。目前大规模应用在长安系多款车型上,如CS75、CS75PULS、CS85COUPE、科赛系列等。与之搭配的既有6AT变速箱,也有7DCT变速箱。
长安蓝鲸1.5T发动机在国内品牌同排量发动机中实力很强,处于第一梯队。
1、最大扭矩转速平台更早更宽,在1450-4500转区间,就能爆发265N·m的最大扭矩。宝马B38B15C系列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扭矩220N·m,最大扭矩转速区间为1250-4300rpm。相比之下,长安1.5T蓝鲸发动机扭矩更大。功率上,宝马1.5T为100kW(136Ps),也小于长安1.5T蓝鲸发动机的功率131kW(178Ps)。
2、与发动机搭配的变速箱更多样,比如爱信6AT、7DCT,还有更早些的时候,有6MT的组合。一款发动机与不同结构的变速箱适配率越高,则证明该发动机技术越成熟。
3、长安1.5T蓝鲸发动机缸体及缸盖采用全铝合金材料,缸体更轻,散热更好,性能越高效。
4、长安1.5T蓝鲸发动机在CS75上的使用感受是动力够用、调教舒适、发动机存在感低(噪音不明显)。
8、科赛GT搭载的蓝鲸2.0T发动机动力到底怎么样呢?
科赛GT动力表现只会中规中矩,蓝鲸2.0T发动机无需抬高也不能贬低,评分为8分(十分制)。
蓝鲸2.0T发动机是长安自主研发的经典机型,也是863计划催生出的理想动力;这台机器有一线技术的可变排量机油泵、低惯量废气涡轮增压器、缸盖缸体平衡冷却、DVVT、平衡轴减震、声学正时罩壳、隔音罩减震等常见配置,技术方面不能说非常先进但也入驻了第一阵营(包括合资主机)。
以十分制打分在技术方面可以给出9分,但是长安对于发动机的调教总是偏保守一些,尤其是在2018年之后;究其原因也许是老款蓝鲸1.5T的“增多问题”令长安有些心有余悸,这一品牌不能再犯第二次错误,哪怕是因性能提升出现的小概率正常故障,所以蓝鲸2.0T的实际动力表现是比较一般的,比如以下两车。
长安CS85整备质量1730KG,搭载蓝鲸2.0T匹配8AT手自一体变速箱,推重比【134.68Hp/T】但破百最好成绩仅为8.65秒。
长安CS95四驱版整备质量2117KG,推重比为【110.06Hp/T】,这一参数理论上是可以在9秒挡破百的,但搭载同款2.0T匹配换挡效率以及档位数较少的6AT变速箱破百却为11秒。
所以蓝鲸2.0T发动机的性能表现并不十分理想,当然AT变速箱的传动效率略低一些也是降低性能表现的原因之一,但核心还是在于发动机调。
欧尚科赛车身尺寸4830*1868*1775、轴距2800mm,作为标准中型SUV整备质量也比较高,参考85整备质量差可以大致推算出两驱版科赛2.0T的重量会在1770KG左右,推重比会在131上下。
这一参数说明的了科赛GT版的性能只会比CS85逊色一些,而且GT的是标注的SUV造型所以风阻也会更大,悬架行程更长更软所以起步时的车身姿态也难以控制;这台车极限测试破百成绩会在9秒左右,不过还是在9~10秒之间的可能性比较大。
如果科赛GT-2.0T版仍定位在消费级则能给出【8分】的合格评价,在同级七座SUV中性能不见得最强但大空间可以平衡性价比;如果GT版主力车型的价格超过消费级,竞品范围加大则这台车的评分也要低一些了。
总结:科赛GT版是一台性能不错的七座中型SUV,但仅限于消费级范围内。
(上文由天和Auto撰写,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9、蓝鲸发动机的优缺点?
优点:蓝鲸2.0TGDI发动机可实现最大233马力(171KW),最大扭矩为360N•m。在在1500rpm即可爆发最大扭矩的85%达到300N·m。
急加速工况发动机在2000rpm左右可启发发动机超增压功能,更可最大限度发挥发动机潜能,瞬态爆发最大380N•m扭矩,配合爱信6AT自动变速器液力增扭功能,起步瞬间可将发动机最大扭矩放大到720N·m。这样的动力输出意味着它拥有比肩3.5L自然吸气发动机实力,加上TC+GDI+VVT三项黄金组合,强扫气技术和4-2-1排气系统应用,使得1500rpm即可达到85%的最大扭矩,明显超越3.5L自然吸气发动机。
此外,蓝鲸2.0TGDI发动机还全新应用了10余项主被动振动噪声控制技术,使得驾驶舱怠速噪音低至37分贝。
缺点:蓝鲸发动机紧密复杂的制造工艺,使该发动机得造价高昂,在与主流国产品牌竞争时力度不是很大。发动机复杂精密的工艺同样也会给售后服务的带来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