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颐之年怎么读(13岁豆蔻年华,后面接下去怎么读?)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13岁豆蔻年华,后面接下去怎么读?
15岁及笄之年 20岁弱冠之年 30岁而立之年 40岁不惑之年 50岁知天命之年 60岁花甲之年 70岁古稀之年 80到90岁耄(mao)耋(die)之年 100岁期颐之年。
扩展资料豆蔻年华,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豆蔻年华”,出自唐人杜牧《赠别》诗。杜牧年轻时曾随 丞相牛僧孺在扬州供职,后来离开扬州赵长安,临行时写了两首 七绝给一位女子,其中一首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稍头二月 初”之句。豆蔻,草木植物,春末开花,色淡红,极鲜艳。
二月初豆蔻花正含苞待放,因而诗人借用“豆蔻稍头二月初”来比喻 “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少女,言其年少而体态柔美,自后人们便 常以“豆蔻年华”一词特指十三四岁尚未成年的少女。
2、"期颐之年"指的是多少岁?
100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
期颐: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一百岁。“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期颐之年:指百岁。3、期颐怎么读,什么意思?
期颐 [qī yí]期颐,一般指一百岁老人。期是期待,颐是供养,意谓百岁老人饮食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期待别人供养或照顾。古时称百岁为 " 期颐之年 " 。 期颐:百岁之人。 源于汉时戴圣所辑的《礼记·曲礼篇》:"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耋,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 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 " 期颐之年 "。
4、“百岁期颐”是什么意思?
百岁期颐,健康长寿的意思。
期颐,读 qi yi ,出自《礼记·曲礼上》“期颐之年”,形容一个人活到了一百岁以上。以下是对每个年龄段的名称: 弱冠:20岁;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耄耋:80岁; 鲐背:90岁 期颐:100岁5、年龄称谓,怎么读?
不明白年龄称谓问的是什么意思,不过下面的可以看看,希望有帮助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耳顺之年、还乡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国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朝杖之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人们为长寿老人祝寿,还有喜、米、白、茶寿之说: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看似七十七。
米寿:指88岁,因米字看似八十八。白寿:指99岁,百字少一横为白字。茶寿:指108岁,茶字的草头代表二十,下面有八和十,一撇一捺又是一个八,加在一起就是108岁!6、豆蔻、及笄、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都有什么含义?
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古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有些称谓现在还能听到,显得形象而含蓄,深邃而雅致。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娉婷袅袅十三余,豆蔻枝头二月花。”《赠别》(杜牧)柔弱美丽的十三岁多的少女,像是二月初起刚发芽的豆蔻梢头的嫩芽。豆蔻原来比喻嫩芽,这里比喻芳龄十三岁的少女。再加上“年华”二字,点明了这个令人喜爱、亭亭玉立、含苞欲放的美丽年龄。
及笄:指女子年满十五岁。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古代女孩子十五岁就可以结婚了。“复有双幼妹,笄年未结䄜。”《对酒示行》
知天命:指五十岁。“知天命”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五十之前,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而五十之后,虽然仍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但对个人荣辱已淡然。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花甲:指六十岁。甲是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甲子。由天干、地支组合,每一干支代表一年,六十年为一循环。因干支名号错综参互,故称花甲子。年满六十为花甲。《论语》中有“六十而耳顺。”
古稀:指七十岁。“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曲江》(杜甫)七十岁称为“古稀”,意思是说古时候的人能够到七十岁,这是一件很稀少的事情,应该值得珍惜剩下的时光。
耄耋:指八九十岁,年纪很大的人。耄指八十岁,耋指九十岁。语出东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期颐:指百岁高寿。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茶”字的草字头即双“十”,相加即“二十”,中间的“入”分开即为“八”;底部的“木”即“十”和“八”,相加即“十八”。中底部连在一起构成“八十八”,再加上字头的“二十”,一共是“一百零八”,故名茶寿。
现代人对年龄的划分与称谓,往往是以年岁的增长而定的。阅读古文时,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是我们读古文时所必须了解的知识。
7、百岁老人怎么称呼怎么读?
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8、百岁老人怎么称呼怎么读?
50——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眼之年、大衍之年 60——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致之年 80——杖朝之年 80——90耄耋(mào dié)之年 90——鲐背(tái bēi)之年 100——期颐(qī yí) 饕餮(tāotiè)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猛兽,常见于青铜器上,用作纹饰,称为饕餮纹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吕氏春秋·先识》饕餮之徒 贪吃者 性情贪婪的人 贪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