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怎么读(山西境内的一条河叫滹沱河,有谁知道怎么读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山西境内的一条河叫滹沱河,有谁知道怎么读吗?
滹沱河,念hu(阴平) tuo(阳平)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泰戏山孤山村一带,东流至河北省献县臧桥与子牙河另一支流滏阳河相汇流入渤海。
2、滹沱河在古代曾经是黄河的支流,她是如何变成海河流域的河流的?
滹沱河全长587公里,是海河三大支流之一,是华北地区重要河流,以及河北平原的创造者之一。其发源于山西忻州繁峙县,流经山西、劈开太行,穿过平山县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经过河北省省会城市石家庄,最后汇入子牙河,于天津海河入渤海。
笔者与滹沱河结下了深厚感情,上学期间多次去这里水文实习,教材多处涉及滹沱河的水文特性分析。滹沱河是河北省石家庄水源地,是这座城市500多万人口的“水塔”,当地人称滹沱河为“母亲河”。见下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有人也把它称之为一条害河,由于黄河穿过黄土高原,河水中携带着大量泥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河床堆集的越来越高,形成了世界闻名的“地上河”,每当夏季洪水来临时,常常洪水泛滥决堤,“三年一决口,百年一改道,”洪水灾害非常严重,历史上曾经袭夺过淮河入黄海,也曾经向北偏从河北平原入渤海。见下图:
▲黄河故道,入渤海时间较长
▲黄壁庄水库附近的磁河、沙河、槐沙河
滹沱河穿过太行山后,河水中携带了大量泥沙,自出了岗南水库后河道不稳定,河道变得左右摇摆,形成山前冲积~洪积带平原,同时也袭夺了一些河流,如西北方向的磁河、沙河(上游的王快水库),还有很早就断流的槐沙河等。黄河在东汉、北宋年间改道至河北平原入渤海,袭夺了滹沱河,成了它的支流。
黄河改道南徙后,下游河道一直滚动在藁城、晋县、束鹿一带冲积扇的轴线上,又下夺黄河故道,单独入海,自成水系。随着京杭运河的开通,切断了滹沱河的入海通道。同时伴随着海河流域的形成,境内现存的六条主要河道分别纳入海河流域大清河及子牙河水系,其余古河道已不复存在,这次把海河流域与黄河流域彻底分开。由此看来滹沱河深受黄河影响,随着黄河摆动,下游河道不断变化,走出了一条曲曲折折之路。
历史上,滹沱河水量丰沛,航运发达。直到20世纪40年代,深泽县有一临河码头,有‘小天津’之称,每天数百条船云集,岸上饭庄旅馆林立。
到20世纪50年代,由于大型水利工程的实施,滹沱河流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漫长的岁月里,滹沱河流域的演化都是自然的;直到 1958年开始修建的两座大型水库,改变了滹沱河流域的自然格局,造成了下游生态环境恶化。
伴随着石家庄城市的兴起,对水资源的需求倍增,加之华北平原持续干旱,降水量不断减少,今天的滹沱河已经断流,在华北平原见河河断,见湖湖干,缺水非常严重。近几年国家下大力气南水调,解决华北平原缺水问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途经过大大小小河流有30多条河流,从今年4月份开始,截止到6月30日,利用白河、清河、澧河、滏阳河、七里河、滹沱河、瀑河、北拒马河等,分别向河南省、河北省和天津市补水8.7亿立方米。
9月初,河北省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3条河流进行的为期近一年补水工作,补水量达13.9亿立方米。
通过两次集中补水,我们可以看出补水量并不是很大,总计还不到23亿立方,还不如历史时期滹沱河的年径流量,这些河流恢复原貌时间相差很远,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还会加大南水北调用水量,近一步趋向于饱和调水。目前也只是一些地方河湖、湿地以及白洋淀水面面积有所扩大,区域水生态环境有些改善,部分区域地下水位会有不同程度回升。而真正恢复原貌还相差很大,未来的路任重而道远。
3、滹沱怎么读音是什么?
滹沱的读音是hū tuó。
释义:
亦作“滹沲”。水名。即滹沱河。在河北省西部。出 山西省 繁峙县东之泰戏山,穿割 太行山,东流入河北平原,在献县和 滏阳河汇合为子牙河。至天津市,会北运河 入海。
出自唐李颀《欲之新乡答崔颢綦毋潜》诗:“寒风卷叶渡滹沱,飞雪覆地悲峨峨。”
白话文翻译:寒冷的风卷着落叶吹过滹沱,飘舞的雪花覆盖了大地显得悲壮巍峨。
宋 沉括《梦溪笔谈·杂志一》:“凡大河、漳水、滹沲 ……悉是浊流。”
白话文翻译:只要是大河、漳水、滹沲……都是混浊的水流。
扩展资料:
根据洛阳周边几个滹沱村的地理位置,可能滹沱这个词有一种特定的意思。苏滹沱位于冢头东面,而冢头这个村子得名于一个大的陵墓;150医院附近的滹沱村坐落在周山公园脚下,而周山公园本身就是某个周王陵墓。
本地有民间议论说是大的陵墓旁边一般要有一个滹沱村。所以推测滹沱很可能是守护陵墓人员的居住点。
在蒙古语中,“滹沱”意为水边的村寨,为中国历史上元代北方少数民族“水井”之意,引申为乡井、市井,转为街巷等意,音huto、hottog。
而西安有数个村名、地名中带有滹沱二字,如马滹沱、沙滹沱和金滹沱等;洛阳一代也有不少村庄名字用此二字,比如孟津县城关镇与常代乡之间的贾滹沱村;洛阳市王城大道北段(高速公路洛阳站附近)的苏滹沱村;洛阳市洛阳涧西区150医院南侧,徐家营东侧的滹沱村等。
另外全国还有很多地名叫“窟沱”,写法不同,但大多和该词意义一致。嵩县九店乡的滹沱在当地人口中就念kutuo。该词也可能与宗教(佛教)有关,词源有待进一步考证考证。
4、如果滹沱河上没有修水库、筑大坝,也没有洪水,滹沱河会是什么样的?还会干涸吗?
如果滹沱河上没有修水库、筑大坝,也没有洪水,滹沱河会是什么样的?还会干涸吗?
我们先看看滹沱河上游修了哪些水库。
滹沱河上游有两座水库,分别是黄壁庄水库和岗南水库,两座水库主要是以防洪为主,兼顾城市用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其中黄壁庄水库库容12.1亿立方米,岗南水库库容15.71亿m3,工程由主坝1座,副坝17座。两座水库大致上世纪50年代末兴建,60年代初竣工,控制流域面积15900k㎡,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239 mm,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575.8mm。
▲淮河上游一次台风板桥水库溃坝
1975年8月中国河南省南部淮河上游,受台风尼娜影响造成的特大暴雨,三天时间,降水量达到1600mm,相当于今年石家庄4年的降水量,导致60多座水库溃坝,河南省有29个县市、1700万亩农田被淹,其中1100万人受灾,超过23万人死难。河南75·8溃坝事件是世界上破坏程度最大的水库溃坝灾难。其中板桥水库漫溢垮坝,六亿多立方洪水,16.5米高(相当于5层楼高)的洪峰咆哮而下,可以想象当时洪水是多么可怕。
淮河上游上库与滹沱河上的相当,属于大别山和太行山山前水库,地形条件类似,水库大小也差不多,受此影响,两座水库再次进行扩建,防洪标准达到5000年一遇。
滹沱河历史最大入库洪峰流量发生在1996年8月, 相应最高洪水位122.97m。
滹沱河多年平均径流量才22亿立方,两座水库容12.1+15.71=28亿立方,这个意思是说这两座水库能把滹沱河一年的径流全部装在水库里,一滴水不往下泄,调控能力达到惊人程度,可以确保下游安全。
滹沱河下游城市非常密集,有河北省省会石家庄、晋州市、深州市、辛集市、衡水市,这么一个小的区域,人口密集程度达1100多万,这两座水库可关乎着近1100多万人的身家性命,所以说两座水库主要功能是防洪,防洪高于一切。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滹沱河流域气候开始慢慢变化,流域内降水量由原来的600mm,下降为400mm左右,降水量减少了三分之一,滹沱河年径流量由原来22亿立方,相应减少到14亿左右。可人口从93年的800万,增长到现在的1100万,人口增长了近40%。
滹沱河要承担着石家庄市1100万人口的消费用水,径流量减少,人口又在增长,用水量增长了2倍多,导致了滹沱河断流,巨大缺额无法填补,只能超采地下水。
回归正题,滹沱河近30多年来,基本上汛期无汛,假如上游水库、拦水坝消失,滹沱河还会断流吗?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吗?
如果石家庄市用水全部来自南水北调中线,不用滹沱河一滴水,滹沱河上游起初就没有水库,目前径流量有14亿左右,滹沱河不会断流,还会维系河流的生命存在,但恢复原貌不是不太可能,毕竟流域内降水减少了近三分之一。
论坛里曾有人提议,拆除这些水库,但这个风险谁也不敢承担,毕竟滹沱河流域降水变率非常大,96年最大入库洪峰流量为12600 立方米/秒,没有水库蓄洪,这会让1100多万人口无家可归。
通过这么多数据比较体分析,导致滹沱河断流原因还是归结为自然环境变化和人口过快增长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怎样解决?一方面跨流域引水,更重要的是节约用水,节约用水,节约用水!
跨流域引水毕竟不会长久,从未来着想,还得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挖掘潜力,节约用水,通过自身的发展,让滹沱河动起来,走在岸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这才是人间正道。
5、滹沱怎么念?
滹沱 hū tuó亦作“ 滹沲 ”。 水名。即 滹沱河 。在 河北省 西部。出 山西省 繁峙县 东之 泰戏山 ,穿割 太行山 ,东流入 河北平原 ,在 献县 和 滏阳河 汇合为 子牙河 。至 天津市 ,会 北运河 入海。
6、河北省的滹沱河,这是一条贯通河北东西全境的大河。如果沿河建条高速公路怎么样?
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规划和想法,但是从现实情况和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短期内是无法实现的。
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纵贯穿越河北省中南部众多县市,可以说是冀中南地区人民的母亲河,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条河的水量还是非常充沛的,当时河面能够达到百米之宽,但是由于气候的变化以及上游水量的减少,现在的滹沱河河道早已经干涸,在河北境内已经都断流了,只有依靠上游水库调节水量。
但是,近年来省会石家庄一直在下大力气,在修复滹沱河两岸的生态环境,因为随着石家庄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现在滹沱河基本上逐渐发展成为城市的内河,从石家庄市区北部穿城而过,因此,修复治理滹沱河两岸生态环境,让滹沱河的水在再流动起来,打造成为石家庄市一条精品有品位的内河,就成为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但是河道治理与环境恢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几代人的坚持和努力,因此,在此基础上,把滹沱河的上游和下游都重新整治好,恢复母亲河的荣光,让滹沱河两岸再次具备生机,然后再沿河修建滹沱河高速,这样才能起到这条沿河高速的作用,要不然反过来先修高速,将是无源之水,难以为继!
7、滹沱河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一个存在,有哪些典故?
滹沱河历史名称多异。《礼记》称恶池或霍池。《周礼》称厚池。战国时称呼沦水(呼池水)。秦称厚池河。东汉称滹沱河。《史记》称滹沱,也称亚沦。《水经注》称滹沱。曹魏称呼沱河。西晋称滹沱河。北魏曾一度改称清宁河。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繁峙县泰戏山下孤山村一带,流经代县、原平县及忻定盆地,自东冶镇以下转入太行山东坡,从猴刎入平顶山,经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和灵寿县,自正定县北白店村西入境,经流县内40多个村庄,至大丰屯村北出境入藁城县,经无极、晋县、深泽、安平、饶阳等县,至献县老河口与滏阳新河汇合入海。
"雨季水势一望无际,旱季沙洲浅滩罗织,沿河渡口轻舟横渡,上下游则风帆相济。时至民国,河中船舶500有余,往来于正定高家营、深泽乘马等码头。晨曦夕照时,滹沱河泊船如龙、波光如鳞、灯火星流、往来吁号、行业繁多、铺面林立、热闹非凡。河内鱼虾鳖蟹成群,水面天鹅鱼鹰游弋,两岸飞禽走兽栖息,河滨之地绿草繁茂、间杂牛羊……"这是昔日有关滹沱河的记载。
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个与滹沱河有关的小故事。
更始时,更始帝刘玄派刘秀抚河北,刘秀刚到河北,邯郸人王郎诈称成帝子刘子舆,起兵称帝,河北诸郡望风而从,然后以十万户悬赏刘秀,刘秀一行竟成了丧家之犬,无处可依。日夜奔走,食宿皆在野外,不敢入城。
到饶阳时粮草已尽,时天气寒冽,君臣一行晚上住宿在饶阳城北的无蒌亭,穷饿无聊,困厄之极。只有冯异(二十八将之一,号称大树将军)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一碗豆粥送给刘秀,第二天刘秀对众人说“昨晚得了一碗公孙豆粥(冯异字公孙),吃了之后令人饥寒俱解”。(这估计是刘秀平生吃过的最甜美的一顿饭了,直到多年以后他还记得。——河北人如果有人卖豆粥的话,这个公孙豆粥是个好品牌)。然而一碗豆粥无法解众人之饥,无奈何一行人只好冒险入饶阳城求食,差点做了瓮中捉鳖。
从饶阳逃出后,日夜兼程,当时正值寒冬,一行人蒙霜被雪,皮肤全部冻裂。最后逃到了滹沱河边上,遇大风雨,衣服全湿,只好躲进了路边的空房子里,在这里,冯异找了些柴草,邓禹生火,刘秀等人才在火堆上把衣服烤干。冯异又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碗麦饭和野菜,(古人磨粉技术不过关,所以汉代以前的麦子都是象大米一样整粒蒸煮,这种饭就叫麦饭。因为口感极差,所以一直是下层人的食物),刘秀才吃饱了肚子。
第二天一行人前往滹沱河,先派人前去打探,结果去的人回来说“河流湍急,河上没有船只可渡”,众人一听全部恐慌起来了,眼看一行人就要全部葬送在这滹沱河边了,刘秀又派王霸(二十八将之一)再去打探,王霸到河边一看,确实没船,可他不敢就这么如实报告,怕众人在恐惧之下散去,于是就回禀说“河上虽然没有船,但河面已经结冰了,可以过去”。众人一听高兴了,赶到河边,谁知就在这区区短时间内,滹沱河真的突然结冰封冻了,刘秀一行赶快乘这个机会渡河,但毕竟是刚结的冰不结实,一行人还没有完全过河,冰就开始融化,最后几辆车就掉进了河里。
渡过滹沱河之后,来到下博城西,一行人惶恐不知所之,颇有天高地迥,呼号靡及之感。正在这时,路边有一个穿白衣服的老人,对刘秀说:“努力啊,信都城还在为您在守卫。”刘秀等人一听这话,恰如黑夜中看见明灯一般,赶快跑到信都,信都太守任光出迎。从此之后,刘秀才开始了他扫平河北一统天下的伟业。
多年之后,刘秀给冯异的诏书里,还在说“无蒌亭豆粥,虖沱河麦饭,厚意久不报”。
现如今,滹沱河生态开发整治工程是石家庄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项城市环境治理工程,计划总投资14.6亿元,目前已经完成投资7亿多元。工程自2003年7月开工以来,滹沱河开发整治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和改善,水源地生态得到有效恢复。通过污水截流和垃圾清除,原来河沿岸部分因污染而遭废弃的自来水井水质明显改善,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并于2005年6月开始陆续恢复供水。太平河滨水景观的建成,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放松的良好场所,而且已成为迁徙候鸟的良好栖息地。天鹅、黑鹳等珍禽连续两年飞抵太平河。
编辑/王亚伟
8、滹沱河怎么念?
hu(一声)tuo(二声)(音同“呼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