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印度农民举行抗议示威集会,为何引发加拿大和印度的外交口水战?)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印度农民举行抗议示威集会,为何引发加拿大和印度的外交口水战?
一个远在万里之外的加拿大,也敢管“央央大国”印度的家事,这让印度气不打一处来,随后两国就发生了外交口水战。
事件的起因是这样的:今年九月份,莫迪政府推行了三项有争议的法案,将农产品的价格交由市场来决定,政府不再充当重要农产品收购渠道的角色。莫迪政府为此给出的解释是,这么做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农民利益。但印度农民却不这么想,他们认定这是政府为了减轻负担,不再对农产品进行最低价保护,他们的利益因此将会受到威胁,他们将承担更大的风险。所以,农民们要求莫迪收回成命,但莫迪却拒绝让步,这使得双方矛盾激化,最终导致大批农民乘坐汽车、拖拉机涌向首都新德里,举行游行示威。
这本来属于印度的内政,别的国家不应该掺和进来。可加拿大的总理特鲁多对于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印度农民非常“同情”,公开批评莫迪,要求莫迪重视农民的利益和呼声。如果莫迪做不到,对不起,加拿大将坚决支持印度农民的抗议示威活动!
特鲁多的表态大大激怒了印度政府。在莫迪看来,人口不足4000万的加拿大何德何能敢管“有声有色大国”的“家务事”。所以,莫迪在严令特鲁多闭嘴的同时,印度外交部也在12月4日召见加拿大驻印高级专员纳迪尔•帕特尔进行了抗议。
加拿大和印度远隔万水千山,特鲁多为何对印度内部事务指手画脚呢?表面上看,加拿大是替印度农民着想,是为了维护印度人的民主自由。而实际上,特鲁多这么做有自己的小九九,主要目的是为了讨好在加拿大的印裔移民,特别是印裔锡克教移民。这些印裔移民在加拿大发挥着重要影响与作用,而这个群体对莫迪的印象并不怎么样。特鲁多就是想以支持印度农民的做法讨得印裔移民的欢心,以稳固其执政地位。
莫迪自然清楚特鲁多的真实目的,所以对特鲁多的言论很生气。再说了,在莫迪看来,世界有资格教训批评印度的国家最起码比印度强才行,加拿大算老几呀,也敢跳出来对印度大呼小叫,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
好在印度和加拿大相隔遥远,如果是毗邻而居,恐怕印度又会派大军前去威慑了。因此,就加拿大干涉印度内政这件事,也就是打打嘴仗和口水战而已,不会引发更大的冲突。
印度不断被西方国家描绘成民主国家的典范。只是,当印度一有风吹草动,发生游行示威之类的活动,西方国家同样也是坐不住,他们总是会站出来煽风点火,唯恐事情闹得不够大,指责印度不够民主和自由。去年底,印度发生骚乱时,美国也跳出来指责印度警察暴力执法,声称坚决支持印度人民行使示威抗议等自由民主权力。西方国家一会力捧印度的民主自由,一会又对印度的内政说三道四,一直向西方制度学习和看齐的莫迪,对于西方如此反复的做法,不知又做何感想呢?
2、好战真的必亡吗?
真的未必,想想俄罗斯吧!
一个欧洲国家,曾经横跨欧、亚、美三大州,它就是一直打到东方来的。至少现在看不到灭亡的兆头?
3、为什么现在的美国如此混乱,还要不断对外好战示强呢?
本人认为,美国乱是因为你只看到了“乱”的新闻,举一个不是十分恰当的例子,美国社会就像一条自动化的生产线,大家都是这条生产线上的每位员工,而决定这条生产线命运的现在是特朗普,参与抗议、示威的是那些下班了或者休假的,上班的则是维持社会运转的各个“员工”。只要特朗普不下令说“滚蛋”,你就按部就班工作,到时候有你的工资。
理解了这一点,就明白,美国工作的在工作,闹事的在闹事,海外驻军如何行动,他们既有五角大楼的领导,下面还有各个部门的领导,区别是权限不同而已。
今天媒体报道说,美国的一艘“麦凯恩”驱逐舰偷偷跑进俄罗斯的远东彼得大帝湾,被俄罗斯警告后撤离,最后再也没进去。这就说明,虽然米国国防部没有要求它这样做,但在它这样的行动是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是被允许的。
在特朗普执政时代,本人观察,许多军事行动都是五角大楼的自作主张,比如和北约联合演习,比如在俄罗斯周边不断演习示威,比如到我们的周边海域不断示强,而且是变着花样“碰瓷”,这些本人认为都是军方的单独行动,并非来自于特朗普的授意,因为特朗普不愿意在军事斗争中消耗自己的精力,他给出的唯一命令是“不要战争,其余随便折腾”;但是特朗普不愿阻挡或者默许呢,因为军事施压和经济施压,两者不悖,还能起到叠加效果,对经济制裁有帮助,故此,他就懒得去管。同时,在特朗普的眼中,美国之外的国家都不是好人,他们都在或多或少揩美国的油水,占美国的便宜。
美国示强和美国的“乱局”关系不大,无论哪种示强都是在帮助特朗普,让他早日达到“美国优先”的目标,乱,是表象,动不了根基。
如今,各种抗议示威活动差不多都消失了,反而是特朗普的支持者在特朗普的暗示之下与拜登的支持者“较劲”,形成另类的“乱”,在外“示强”的部门、单位、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薪水”而工作,他们不可能整天蜷缩在办公室“无所事事”吧。
领导更替,下属活儿还得干,只不过方式有些变化而已。
2020年11月24日 23.25
4、有战这个姓吗?
有,战,姓氏,有多个渊源。未入宋朝《百家姓》,在全国姓氏排名360,全国共有约11.7万人,属较稀少姓氏。
战氏是一个古老姓氏群体,多以登州为郡望。明朝初期,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民之战氏后裔,分布于苏、鲁、豫、皖、鄂等地。
5、南京保卫战、为何会输的这么惨?
南京保卫战之所以输的那么惨,责任不在英勇战斗的将士,而在于上层的胡乱指挥,为什么这么说?
1937年11月,淞沪会战失利,上海失守,面对危如累卵的局势,为鼓舞国民士气,蒋介石立刻发表声明:要死守南京,抗战到底。
并设立南京卫戍司令部,任命唐生智为司令长官,帅15万人马保卫南京,当时奉命保卫南京的国军抗战名将有:罗卓英、王敬久、孙元良、宋希濂、俞济时、桂永清、邱清泉等。
11月底,日军参谋本部即发布“大陆指第5号作战令”,要求:华中方面军多路并进,于12月上旬进攻南京。
由于南京城防及兵力状况,日军起初对这一战役并不乐观,希望能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解决战斗。
蒋介石刚开始也对南京保卫战充满信心,认为能坚守“较长一段时间,以待欧美诸国的干涉”。
战役就这样打响,唐生智也对这场战役充满信心,便紧随蒋介石之后发表声明:愿意与南京共存亡。
蒋介石和唐生智都这样讲,那老百姓听在耳中,自然认为南京定会是固若金汤的。
12月1日,南京保卫战打响,国军抵抗的确实很顽强,蒋介石也多次撇开唐生智,具体指挥战役。
然而也不晓得什么缘故,到了12月10日,南京外围阵地全被攻破,蒋介石万般无奈,再也顾不上“死守南京”的诺言,便在众人的劝说下“转移”到早已迁至武汉的大本营,继续遥控指挥南京保卫战。
12月11日,日军有合围南京的态势,蒋介石终于觉得,继续坚守南京已经得不偿失,于是指令唐生智:如情势不能持久时,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
蒋介石为保存实力,已经决定撤退,然而他决定撤退时忽略了一个问题,什么问题?
部队构成,守卫南京的部队,有嫡系、有杂牌,他在的时候还能捏在一起,他不在南京,谁还把唐生智这个过气的军阀放在眼里,明着暗着就顶起牛来。
唐生智不傻,要来蒋介石明确指令撤退的电文,于12月12日凌晨召开军事会议,安排撤退事宜,原本计划于12月14日撤退。
可他这一宣布蒋介石撤退的命令不要紧,部队全乱了,为什么?
原本一直宣传:就是破釜沉舟,也要死守南京的。可如今突然撤退,撤退就要过江,过江就要用船,可部队没准备这些,现有的几条破船哪能运这么多人,那自然是先到先得了。
于是诸路将领各施神通,纷纷向江边涌去,举几个例子吧:
71军军长王敬久未回指挥所,自己丢下部队先跑了;
教导总队队长桂永还有点良心,回到部队传达了撤退命令,然后把这一摊子事儿交给参谋长邱清泉,自己单独先去下关港口;
教导总队第2旅旅长胡启儒得知撤退消息较早,不等会议结束,即电话通知其第3团团长代行旅长职责,自己独自先去了下关。
74军军长俞济时还有点路子,找了1艘小火轮,经过1夜的忙活拉走了74军的5000多人;
78军军长宋希濂撤退时下令关闭城门,过江后又烧毁船只,也不知他防什么。
事情就这么混乱,乱到什么程度。
城里36师负责督战,他们还没接到命令就遇到大股撤退的部队,为此还与撤退的部队发生枪战。
一时间,老百姓、撤退的军人纷纷涌上街头,城里混乱不堪,83军156师师长李江因城门太挤难以通过,遂利用职权登上城楼,用绑腿槌城而下,关键时刻绑腿都用的上,这得有多玩命。
教导总队第1旅2团团长谢承瑞,这个在光华门多次狙击日军的英雄,就因为这么混乱无序的撤退,在挹江门门洞内被难民、乱兵踩踏而死,其后被追赠为陆军少将。
不过,他死的真冤那。
12日天一亮,日军即发动疯狂进攻,残留城内的10余万国军将士登时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之中。
他们中的英雄是:
宪兵司令萧山令带尚未撤退的宪兵在南京城内辗转抵抗,杀死大量敌军后,弹尽粮绝,全军覆没;
叶肇的66军从东部整建制突围;
教导总队第3旅12日夜还在紫金山与日军拼杀,等到日军大部队进城后,才万不得已,从日军结合部冲杀出去,一直杀到皖南,副旅长雷震在掩护部队撤退的过程中英勇牺牲。
叶肇的66军,教导总队第3旅,这是撤退过程中唯一成建制的部队,其余则争先恐后,成了一群散兵。
十余万人成了胸无斗志的绵羊,后果是相当可悲的。
有不少人在渡江时淹死。
12日凌晨至拂晓前,国军撤出兵马3万余人。
其余,约有近10万国军将士无人指挥,于是为保命起见,放下武器投降。
南京保卫战就这么结束,日军共伤亡12000余人。
整个南京保卫战, 国军共牺牲17位将领,尸体全部留在城内,没有一具抢出来。
南京保卫战,大体就是这样,其后,日本举国欢腾,而中国,后果大家都是知道得。
15万人马,3万逃跑,10万放下武器投降,结果自然是令人震惊的,可却还有萧山令、雷震这样的英雄。
综上,中国历来不缺英雄,缺的是能够带领英雄取得胜利的人。
6、魔兽世界:怀旧服武器战强势崛起,BWL全程打第一,是否意味战士才是真正“亲儿子”?
战士这个职业在魔兽世界怀旧服中有很多标签,比如:唯一MT,DPS标杆,战场绞肉机,这其中唯一MT和DPS标杆都是针对PVE而,只有战场绞肉机是针对PVP的,因此很多玩家都认为武器战只能在战场中和治疗职业PY,其实随着玩家们对武器战的不断开发,目前武器战在副本中的表现也同样非常强势。
武器战BWL全程输出第一最近一段时间很多战士玩家都在尝试使用武器战打DPS,毕竟对于很多玩家来说双手武器更加符合战士的气质,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尝试使用武器战,玩家们惊喜地发现武器战原来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不能打,比如上图这名玩家就在黑翼之巢中打出了全程第一的DPS,虽然每个团队的情况下不同,但是很显然武器战在副本中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其实从该玩家的伤害占比中我们可以看出武器战之所以能打出如此华丽的输出,还和部落方的风怒图腾有一定的关系,毕竟风怒图腾不仅可以增加伤害,还可以增加怒气获取,然而这名战士却是没有世界BUFF的,可见即便是没有风怒图腾的联盟方,使用武器战的情况下也同样可以打出不错的输出。
除了BWL之外,之前还有玩家使用武器战在MC也同样打出了全程第一的DPS,甚至把盗贼和法师都完全压制了下去,两大团本均出现了如此华丽的DPS,已经足以证明武器战的能力了。
不可否认,武器战即便是能打出不错的输出,也仍然无法和狂暴战媲美,但是现阶段怀旧服中制约DPS的早就不是DPS职业本身了,而是坦克制造仇恨的能力,如果遇到一名蹩脚的MT,那么即使你版本毕业的狂暴战也打不出较高的DPS,这也是为什么现如今狂暴战一身AH加三大毕业就能去副本中打出排名靠前的DPS,既然狂暴战无法放开手脚去打,反而不如尝试一下武器战。
越来越多的武器战出现在副本中当然,武器战的弊端也非常明显,就是致死打击会占用一个DEBUFF位,因此很多团长都不会安排武器战进本,不过以现如今的怀旧服副本强度来看,多一个DEBUFF位和少一个DEBUFF位根本没有任何本质的区别。
其实除了普通玩家之外,目前很多竞速团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武器战,可见武器战并不是完全没位置,并且武器战的输出手法也非常简单,常驻狂暴姿态打伤害,出压制切姿态打压制(绑定个姿态宏),压制打完切回去,因此如此你想尝试武器战打副本的话,可以和团长PY一番,毕竟多尝试尝试不同的玩法,才能获得更多的乐趣。防战、狂暴战、武器战三系开花,不得不说,战士才是怀旧服真正的“亲儿子”职业。
每日分享魔兽世界攻略、技巧、黑科技等最新原创资讯,记得关注胖哥!
7、姑且把陈梦刘诗雯的所有战绩置零,奥运战伊藤请问谁胜率更大,为什么?
谁也不如莎莎!
不偏不倚,不红不黑,国乒六大主力也好,五大也罢,最靠谱的就是孙颖莎,最不靠谱的就是宁队和小猪侠。当然,力把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无论是业内人员,还是球迷,当前仍然无法给出准确答复,教练组有综合考量,球迷看过来战绩结合个人特点浅释一二呗!
大梦如何?
大梦技术特点明显,单板质量高,旋转强,力量大,中远台或近台反手相持能力相当好,变化也很多,凶变直线有套,弱点是正反手衔接稍差。直言无妨,陈梦对伊藤美诚有优势,综合底蕴实力高于她,压制前三板,从发球做起,力求逼她退台,大梦胜率战85%。大梦还有一个致命短板,断片不会打,逆风球把握不好,这边是输实力本来弱于个人的主因,一句话,心态还需加强,突破这一点,大梦所向披糜,伊藤美诚不叫盘菜。
小枣咋样呢?
不能因为她两负伊藤说事,被一串三时,小枣输得可惜,个人心态和体力有点问题,场外也有点因素。不可回避的一点是,小枣年龄和伤病的确影响了竞技状态,长时间密急的比赛对她不力。但是,经验和阅例仍然占上风。小枣提升是有,开始投马琳至今,是个艰难的蜕变,毕竟这个年龄的女子选手到了极限,改变和突破比不了年轻人。小枣有大满贯的心,求胜欲望强烈是有利的。她的特点是快、准、变,弱点是远台相持和力量,大球时代不确定性很大,伊藤美诚接受能力,适应快,她的胶皮有优势。相比综合实力,应该是比小枣差不少,但人家血拼冲击,玩命干啊!就看枣的心定程度了,个人看好小枣。网传什么刘跑跑,故意避让无根据,猜忌不对,更不好。
一哥观点:个人浅释,目前冲击伊藤美诚还要靠莎和鱼,伊藤美诚打丁、刘、陈一个心态,打同龄人另一个心态。她对老将输赢看得轻,同龄人对决是她最在乎的,伊藤美诚个人明确表示过。最近,又公开讲,孙颖莎是她一生最大的对手。坦率讲,不服气,打不过,心不甘,想作为,是伊藤美诚当前的现状。东京奥运会来了,刘国梁选谁真要想全面了,尽管很棘手。毕竟是他任主席第一届奥运会,从上至下要有个交待,是个坎。用老?用中?用轻?球迷各有观点,国梁同志更头疼!我是一哥,一个球迷浅谈,各位明友有何看法,希望积极评论,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