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动汽车(现在新能源车哪家强,特斯拉。蔚来。比亚迪,小鹏?)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现在新能源车哪家强,特斯拉。蔚来。比亚迪,小鹏?
混动比亚迪说第二,应该没人敢说第一。纯电因门槛低,鱼龙混杂,从电池安全角度来说,比亚迪肯定是第一,比亚迪就亏在是自主品牌,如果是国外品牌,他的销量应该是最牛的。特斯拉很多科技卖点比亚迪早就玩剩下了,不过他是国外品牌,没办法,真香,你要是看看特斯拉的做工,你会发现10万的车可能他都不如,电池自燃,自动驾驶时常撞死人,不过没办法,谁让他是国外品牌了。至于其它品牌电动车,有的噱头很多,不过只能都归属于其它,要么性价比低,要么安全性差,还有一些就是骗补的时代产品,产品可想而之。
2、为什么特斯拉即使是四驱版车头内仍是空的,而国产电动车塞满设备?
只要车辆配重能达到50:50的配比就是最佳平台,难道有人会认为车前面留个毫无收纳能力的小盒子就是高科技?
过去由于后置发动机的燃油跑车,
车身被大功率燃油发动机占据,没有储物空间,不得不采用鸡肋的前备箱设计,却让人误以为前备箱代表高级!
特斯拉留这么个鸡肋的前备箱正说明特斯拉技术水平太低,为了省事,根本没为实质用途做配重设计,有空间就改成收纳,也不管实用不实用。不但后备箱空间小,备胎也没有,前面还留个坑。当然,一提特斯拉的大实话,就有人不高兴,他们会说:“只有专门为纯电设计的平台才会有前备箱,没有前备箱的都是油改电”。但真是如此么?来,看看荣威ERX5的前备箱
怎么样?你们最爱的前备箱,标准的油改电平台哦,还多送个盖,逼格满满吧!
既然都认为前面留个坑代表高科技,于是小鹏P7也留了个坑!
看到大家都喜欢噱头,并不注重实用,未来会有更多的国产新能源汽车采用这种前备箱设计!
3、国产电动汽车哪一款好?
国产电动汽车,毫无疑问的应该选择比亚迪系列电动汽车。别的汽车企业还在奋力攻克燃油车的时候,2010年起比亚迪已经将目光转向了新能源汽车。这时候比亚迪从电池制造转入汽车制造行业才7年!比亚迪可以说把宝压在了新能源上面,和田忌赛马一样,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取胜!
当大家都想做新能源汽车的时候,发现比亚迪电动汽车已经走了很远!独创的542技术,百公里加速5秒内、电动四驱、百公里油耗两升,这些参数堪比百万级别豪华车。比亚迪本身就是搞电子技术和电池起家,所以对于汽车上各种电子设备比亚迪玩非常流弊!而其他搞燃油汽车的,因为电动、混动基础薄弱、技术储备不足、造新能源汽车后很吃力!这时候比亚迪的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等在属于自己的路上走了很远。其他国内车企与比亚迪差距至少在七年以上!所以在混动技术上很难超过比亚迪!
而比亚迪最早开发的F3DM双模因为种种原因被比亚迪放弃。因为前面有丰田的双擎在挡路,F3DM做出来后也不会超过丰田双擎,油耗表现还是要差一些的。所以船夫哥毅然决定放弃这个技术,不走节能路线,走性能路线。也就是后来的542技术,事实证明542技术赌对了!而F3DM开发团队被某汽挖走,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开发,还获得了科技进步奖。可以看出比亚迪混动技术还是挺厉害的,当然不能和丰田正面对比。所以国内新能源汽车第一推荐比亚迪系列,其次推荐上汽荣威新能源系列汽车!轿车可以选择秦、ei6、SUV可以选择唐DM、RX5新能源等车型!
4、买电动汽车真的有必要一步到位买特斯拉吗?哪些国产电动汽车可以推荐的?
特斯拉≠一步到位,谁给它的权利代表电动汽车标杆?
「特斯拉-美系造车新势力标杆品牌」,合理的定位应该是这样的。这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充其量可以定义为新势力阵营的营销冠军,在技术研发领域不能说是空白,但是核心技术似乎也没有什么亮点可言。三电系统的水平如何可以从电池作为切入点分析,特斯拉之所以会成为全球自燃率最高的电动汽车品牌,原因正出自电池。
松下&特斯拉在动力电池领域松下电池的存在感极低,因为除了特斯拉使用以外似乎并无其他车企问津。原因在于松下镍钴铝电池的能量密度太高,高密度电芯虽然能够在相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提升车辆续航里程;但是过高密度也会造成热失控极限的降低,电芯超量成组也难以做到理想的一致性。在充放电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温度达到阈值,随之而来的泄压排气以稳定电池包压力;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出现因空气摩擦引起自燃,这种电池会得到传统车企认可吗?
松下寄希望于美系车企特斯拉,然而结果却扑了个空。结果导致的不仅是特斯拉电池组不够理想,同时松下提高了供应价格也决定了特斯拉的生存艰难。同时钴价因刚果局势导致不断攀升,镍钴类三元锂电池的价格更是一路看涨。更尴尬的是在这一节点磷酸铁锂电池重回第一线,电池补贴的退场决定了电池类型多元化;刀片型的磷酸铁电做到了系统能量密度超160Wh/kg,使用寿命按照百万级标准里程计算,电池可承受挤压高温甚至穿刺仍可保证安全——重点:制造成本可下探⅓~½,镍钴类电池相比国产铁电还有什么优势可言呢?
电动机特斯拉异步电机为台湾省富田电机供应,核心技术似乎与特斯拉无关。主流的永磁同步电机特斯拉开启了自主研发模式,然而这台电动机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多为大陆企业。在电动机领域似乎中国制造才是名片,从高铁动车、船舶舰艇、特种车辆到普通乘用车,各类车型使用的电动机都代表了国际一线标准。
IGBT领域自主品牌有中车和比亚迪两台企业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特斯拉的IGBT却要依靠英飞凌供应。而且特斯拉使用的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TO 247」封装的IGBT,这是制造成本会很低的类型;然而低标准的IGBT加上高功率的电动机,这种匹配带来的结果是可靠性降低、散热效果较差——使用寿命偏短,而且有起火的隐患。
自动驾驶特斯拉的三电系统似乎没有技术亮点可言(槽点更多),于是这些车企就要依靠智能化或无人驾驶转移消费者关注点。然而系统鲁棒性存在隐患,硬件设备也不够稳定,此类车即使具备无人驾驶的能力又能够可靠吗?其次特斯拉在测试中很轻易的被侵入并远程控制,此类车一旦普及则会成为不稳定因素;理论上由人编写的防火墙总能被人攻破,无法保云端“隔离”则无法保证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所以自动驾驶也只是噱头,当然这并不是特指特斯拉。
总结:特斯拉没有实力代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标杆,在技术研发领域毫无疑问是比亚迪汽车领跑。目前能够独立研发核心三电技术(涵盖IGBT),同时可以完善ESP系统与动能回收系统匹配,以平台化造车实现轻量化,并以刀片电池倍数级降低电池组成本的企业——全球仅此一家,特斯拉与比亚迪两家车企的对比可以从汉EV开始,这台车的综合品质会碾压model3。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共享天和MCN头条号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5、国内新能源汽车,哪家做的比较好?
谢谢邀请,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标杆当然是比亚迪
比亚迪汽车自称为“新能源汽车领导者”,敢于自我定位如此高的品牌只服两家:燃油车长城,新能源比亚迪——销量说明一切。自主品牌想要热销倚靠的是什么?很显然没有外国汽车品牌的影响力,那么剩下的只有产品品质、技术水平以及合理的产品定位,比亚迪在电动与混动汽车领域的产品很显然符合这些评价,从商用车看起吧。
客车与货车比亚迪大客车(涵盖纯电动与增程式)销量很理想,在国内以合理的价格与稳定的质量成为了一枝独秀。面对海外市场出口已超70个国家或地区,其中涵盖了英美德法日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第一个获得欧盟认证的中国新能源客车品牌。重点是这些客车的出口价格高于国内销售价格接近一倍,在这种前提条件下仍旧能够热销自然说明了实力。
比亚迪的卡车比较另类,因为至今还没有规划增程式或HEV混动车,具体原因不得而知不过电动重卡的销量也不错。比亚迪重卡是与陕汽重卡联合制造,目前在纯电动重卡领域的表现还是很强力的;而且产品线不仅有重卡,普通物流货车、环卫清扫车、农机与各等级叉车也都有产品可选。目前比亚迪的电动叉车已经用在了某些“大船”上,而且据传“刀片铁电”也涉及弹射技术的研究。
云轨云巴单纯的汽车似乎不能满足比亚迪的胃口,在轨道交通领域也有建树。云轨可以理解为把地铁送到高架上,以不占用地面道路资源、大幅减小建设成本、提升运力以及后期携车通勤的运行方式,实现快速的兴建与解决城市道路拥堵问题。对内部技术人员的采访得到的答复为:最短的建设周期可以在10个月内完成一条线。由此可见云轨的发展潜力是很强大的,只是与中车的竞争一定程度延缓了普及。
在云轨项目不得不暂缓速度之后,比亚迪随即推出了云巴——实际为换汤不换药的电动轨道交通,只是运力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依靠云巴实现载车通勤短期也不能实现了。不过云轨还在对外“输出”的过程中,海外国家如智利、巴西、埃及、泰国、菲律宾、摩洛哥等国都有比亚迪的云轨项目,作为一家民企车企能有此成就也是令人叹服了。
乘用车比亚迪的王朝系列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汽车实力同样强大,DM插电式混动平台有双擎前驱、双擎后驱加四驱与三擎全时四驱三套系统,装备这些系统的混动汽车几乎每一台都是同级的性能与能耗标杆,重点是经过长期的研发升级也做到了质量的稳定。比如唐DM以4.3秒破百的高性能实现了综合能耗低于竞品⅓~½;秦ProDM以5.9秒的成绩做到了6L/100km的低油耗;即将上市的汉DM将会是2.9秒的超跑级轿跑车,然而起售价仅仅是20万,这些车有颠覆性。
纯电动汽车比亚迪率先实现了平台化造车,摆脱了油改电汽车的低水平。具备三电系统与电子配置配套研发生产的能力,其E平台不仅做到了轻量化和高性能,同时做到了高度集成减少故障率。E平台目前是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平台,同时也是供应给其他车企、实现比亚迪转型供应商的基础,知名品牌如奔驰奥迪丰田与自主品牌广汽北汽长城长安等企业都是比亚迪的战略合作伙伴。
总结:比亚迪之所以能够成为新能源各类车型的领跑者,原因在于完全掌握电驱系统的所有核心技术,每年接近百亿的研发投入、专利数遥遥领先于竞品车企,真正的研发是比亚迪成功的基础。所以选择新能源汽车可以首选这一品牌,即使不考虑技术的优劣,最起码比亚迪提供了电芯终身质保,解决了换电高成本的品牌并不多。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共享天和MCN头条号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6、购买纯电动汽车,哪个牌子比较靠谱一点?
北京的?看需要,预算,以及技术预期。
如果不差钱,真的可以买一辆特斯拉。驾驶体验绝对不一般,而且带来逼格很高的感受。下图是特斯拉定制页面,真实车也一样,浓浓的科技感。
如果差钱,我建议入手低档勉强能用的占号(毕竟号会越来越稀有),江淮ive,北汽,知豆都可以。
目前电动汽车技术发展很快,大概一年电池能量提高百分之五,价格降低百分之五。只有等到技术基本成熟了,才会保持一致。我预计大概是2020年到2025年左右。从目前各家大佬投资布局来看,也大概是那几年。到时候一定会颠覆传统品牌的,就像诺基亚摩托罗拉在手机的命运一样。
当然,这也意味着,目前新能源车保值率会很差。你现在买一辆一百万的特斯拉,明年卖掉大概就值70万了,五年后不会超过40万。其他品牌车更惨。
其实我对蔚来挺感兴趣的。换电技术意味着电池可以迭代升级,这样车辆保值率应该会不少。假如今年开300km,明年400km,后年500km,还是值得购买的,不过要看这个公司厚道不厚道了。
我心中值得入手的新能源车,续航超过500km,电池10年能够衰减5%以内,快充电时间不超过半小时,终生可以换电,我觉得就够用了(其实特斯拉就是瞄着这些点去的)。等到这种车的出来的时候,我觉得就可以入手了。
当然现在你要是急需,比亚迪,荣威的新能源车也不错。至于小鹏什么的,要真做到20万以内,也可以考虑。
未来一定是新能源的天下。以后国家会进一步通过政策,油价,税收调节,汽油车使用成本会更高。
7、价格6万以下,续航里程100公里以上,有哪些国产电动汽车推荐?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这样的新能源汽车还是挺多的,但是都是小车型啦,续航肯定都超100公里的,大概介绍下吧:
1.五菱宏光miniEV售价区间2.98万-3.38万,价格相当便宜,续航里程160公里左右,有空调的俩们四座车。配置方面一般,好在它是能正规上路的车型,也比低速电动车安全,比老年代步车靠谱多了。
2.荣威克莱威这也是荣威旗下的一款小车,续航260公里,配置算不得高,代步够用。售价5.99万,据说现在特价3.99万就能买到了。造型设计看个人喜欢了。
3.奇瑞小蚂蚁这款车是这个级别车型中卖的最好的,也是性价比最高的。6.98万的售价,301公里的续航。有快充端口。四轮独立悬架,配置齐全,远程控制,影像,车身稳定系统等一应俱全。最吸引人的是它有三电终身质保。据说现在优惠幅度也比较大,6万出头也能搞定了。
最后建议考虑电动车时要挑大品牌哦,这样售后才有保障。毕竟现在是电动汽车的发展期,好多企业都想分杯羹。最后祝你购车愉快!
8、特斯拉和国产电动汽车的区别在哪?
刚刚过去的一周,可能是国产电动汽车最忐忑的一周。
这一头,特斯拉上海工厂正在如火如荼的赶工,预期今年9月份完成整车四大车间的建设,国产的特斯拉将摆脱进口新能源车的身份束缚,享受国家补贴,免除关税带来的成本上涨,售价将进一步降低。另一头,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开始退坡,地方补贴将取消,总补贴预计将缩减50%。
实行了仅十年的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保护性的政策不能一直庇护温室里的花朵,国内的新能源车企将直面补贴退坡旗下车型售价上涨,和合资电动汽车的双重打击,直面市场竞争。国产电动汽车躺着挣钱的好日子到头了。
如果产品力在一个层面,按理说国产电动汽车也不应恐慌,不过是多了一个平起平坐的竞争对手罢了,问题就在于这个竞争对手比你要强大太多,并且价格还不比你贵多少。车和家CEO李想就表示,“不少汽车品牌推广电动车的时候还在用60等速宣传自己的续航里程,甚至直接把这样的虚假续航里程数字贴在车屁股上,真有点大跃进的感觉。”李想称,“特斯拉都已经打到家门口了,按照目前的汇率,国产Model 3铁定直接卖到25-27万起(补贴前售价),咱们就别再搞这些丢人的宣传手段自嗨了。”
从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电动汽车的续航谈起,国内电动汽车常以60km/h的等速续航,代替NEDC工况续航来给消费者营造这款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很高的错觉。EV500、EV600等等车型屡见不鲜,甚至堂而皇之的将其嵌到尾标上。不过就是因为如今的国内电动汽车续航普遍不高,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预期,NEDC续航拿不出手。
与此同时,3月1日,特斯拉标准续航版本美国上市,有标准和标准续Plus两个版本,起售价分别为3.5万美金(约合23.4万人民币)和3.7万美金(约合24.7万人民币)。实现国产后,MODEL3可以预见基本和这个价格持平,也就是说只需要23万元就可以买到一辆特斯拉Model3.
那么这辆车的续航是多少呢?在比国内NEDC续航标准更为严苛的EPA续航标准下,续航分别为354公里和386公里,但曾经有车主用特斯拉真实跑出了惊人的续航,在单次充电情况下最多可行驶606英里(约合975公里),创下了纯电动汽车行驶的新纪录。这,大约相当于广州到武汉的距离。如果真的用等速续航来宣传,特斯拉会把国产电动汽车爆的渣都不剩。
另外特斯拉可以实现L2级别的自动驾驶,但是国内电动汽车呢?小鹏的L2自动驾驶还只是概念,蔚来的自动驾驶未上线,广汽的新车宣传搭载自动驾驶,但还没开售。在自动驾驶方面,特斯拉无疑又是碾压。
马斯克近日在推特上表示:“标准版的Model3将在6个月内交付欧洲市场,6-8个月内交付亚洲市场,之后会在上海工厂投产。”
特斯拉还宣布:关闭线下直营店,全部实行线上销售,可再降6%的售价。并且,支持7天或者1000英里(1600公里)之内,无理由退车。“在美国,你可以用手机在1分钟内买一台特斯拉,并且它将很快推广到全球范围。”在销售的模式上,特斯拉又一次走在了国内电动汽车的前面。
补贴退坡、开放市场,国家似乎已经下定决心,要让养大的孩子出去历练历练了,而特斯拉就像一块试金石,国内电动汽车能否抵挡住这波冲击,决定着电动汽车弯道超车的政策是否成功。更重要的是,沃尔沃的polestar1等更多的新车即将进入国内市场,续航更强、产品力更佳、售价略高,国内电动汽车的机会在哪里,或者只能在合资厂商底下凭借着性价比的优势聊以生存。
似乎留给国内电动汽车的机会真的不多了。以上已经死掉一批的造车新势力,又能剩下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