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欠薪算入股,快递网点版“债转股”背后的心酸

明明是快递员被拖欠工资,快递公司却让小哥以欠薪作为投资入股,欠薪成了投资款,还没等到分红,网点就停止了经营。

5位小哥无奈诉至法院,快递小哥们在检察官的帮助下胜诉。在加盟制网络,类似这样的奇葩事不在少数,拖欠派费现象长期存在,尽管各方持续强调保障小哥权益,但筑就快递行业的诚信之墙仍任重道远。

无奈签协议入股

据湖南日报报道,2018年至2021年8月,刘某等五人入职湖南株洲某加盟快递网点,从事收寄投递工作。几人入职后,网点并没有和他们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未缴纳社会保险,仅口头约定工资按月计件计算。

到2021年9月,网点拖欠刘某等人工资5.6万余元。同月,公司负责人突然找到刘某等人,声称要将2021年前被承包的区域变更为公司直营,要求员工投资入股。

被欠薪算入股,快递网点版“债转股”背后的心酸

“公开财务信息,一年到期后无论盈亏,本金全额退还。如果公司违反本协议任何约定,如拒不提供公司经营状况、资金流水情况、财务报表等,入股人有权立即终止协议……”在网点相关人员的鼓动下,刘某等人以被拖欠的4.5万元工资投资入股,并签订《公司职工利润分红协议》。

然而好景不长,刘某等人没有参与公司实际经营,从未享受到公司分红,公司也从未将经营状况、财务报表等资料向他们公开。而更让刘某等人没想到的是,一年期限还未满,网点就倒闭了。

法院审理认为,这几名快递员在公司管理下从事快递收发业务,工作区域由公司划分安排,用于派件和计件管理的APP账号也都是由公司提供,因此快递员对于公司存在依附关系。取得报酬的方式是根据劳动者派件数量换取的对价,应当认定,5名快递员与该快递网点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一位参与办案的法官表示:“以欠薪作为投资入股分红的形式并不多见,这种新套路的隐蔽性很强,也给劳动者在后续权益维护上设置了更高的障碍。劳动关系变成了合作关系,劳动者得到的保护力度就减弱了。”

价格战后遗症难愈

在快递领域,拖欠工资与派费的情况屡见不鲜,尤其是加盟网点,一旦由于经营不善造成资金链断裂,小哥就容易被牵连。

最近一段时间,苏州吴江共配公司停摆的事件引发关注,尽管目前多数区域已经恢复运营,但大多数小哥被拖欠的派费尚未拿到。有媒体报道显示,配送平台共拖欠高达400余万工资,谋求出售经营权清偿欠款情况并不理想,还得靠各大总部出手重新起网。

被欠薪算入股,快递网点版“债转股”背后的心酸

《快递观察家》发现,更令人无法想象的是,做一个快递员有时候不但一分钱工资拿不到,甚至还会倒贴。一名快递员晒出他的一个月工资只有56.43元,但其工资条显示,当月出勤31天,应发金额10844.6元。究其原因,是各种形形色色的罚款让小哥不堪重负。

签收率、电联率、上门率、揽收量等等,名目繁多的考核项目成为小哥增收的拦路虎。

国家邮政局近日再度强调,督促落实企业主责,凝聚各方合力,推动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切实维护好快递员群体的合法权益,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现实情况是,一些快递从业者受教育水平不高,自身维权意识普遍不强,一旦出现劳动争议纠纷,往往很难有能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只好通过媒体来求助。媒体一旦曝光,总部就会迅速介入,采用垫付等举措解决问题。

被欠薪算入股,快递网点版“债转股”背后的心酸

为了确保小哥工资及时发放,有的快递企业总部开通欠薪投诉电话,未在承诺时间内拿到薪资的小哥可拨打电话向省区投诉。

价格战后遗症还在层层传导,总部传导到网点,网点传导到小哥。网点除了承担各项考核,还需要持续投入车辆、场地、客户的垫款等各项开支,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话说回来,如果网点经营状况良好,谁愿意拖欠工资呢。

本文地址:https://qasks.com/archives/6026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