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去年是什么年(“去年”和“前年”有什么区别?是同一年吗?)

去年是什么年(“去年”和“前年”有什么区别?是同一年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去年”和“前年”有什么区别?是同一年吗?
  • 2、去年年底退休国企拿4700元退休金是啥水平?
  • 3、前年和去年各指哪一年?
  • 4、2019年是什么生肖年?
  • 5、新农合去年没有交,第二年想交,需要补交去年的吗?
  • 6、今年将会是个苹果丰收大年吗?
  • 7、农村老人说今年大年三十立春,明年是"寡妇年″要注意"倒春寒",这种说法有道理么?
  • 正文

    1、“去年”和“前年”有什么区别?是同一年吗?

    不是指同一年,“去年”和“前年”的区别在于意思不同,出处不同,英语表达方式不同。

    一、意思不同

    1、“去年”是相对于今年而言的上一年,比如今年是2019年,“去年”就是指2018年。

    2、“前年”指去年前边的那一年,比如今年是2019年,“前年”就是指2017年。

    二、出处不同

    1、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的“我从去年辞帝京”,指的就是刚过去的一年。

    2、清代袁枚的《祭妹文》中提到“前年予病”,指去年前边的那一年。

    三、英语表达方式不同

    1、“去年”翻译为last year。

    2、“前年”翻译为the year before last。

    2、去年年底退休国企拿4700元退休金是啥水平?

    比全国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平均水平要高出一大截。

    据了解,2019年全国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的平均水平为2800元左右;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平均水平为4200元左右。从上面的数据来看,作为一个去年年底退休的国企职工,每个月能拿4700元的退休金,比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平均水平要多出1900多元,比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平均水平也要多出500多元,确实是属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但具体能高到一个什么程度,还真的不能一概而论。首先,我们国家区域广大,东西南北中,经济发展不均衡,城镇职工和居民的收入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说北京市退休职工2019年养老金的平均水平为4100无左右、上海市退休职工2019年养老金的平均水平则为4200元左右。从这个角度来看吧,去年从国企退休每个月能领取到4700元的养老金,只不过是属于中等水平而巳。但中部地区退休职工2019年养老金的平均水平只有2600元~2800元左右; 东北地区2019年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平均水平为2300元左右,从这个角度来看吧,去年从国企退休后每个月的养老金有4700元,比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平均水平要高出二千余元,这完全是个很高的水平。

    3、前年和去年各指哪一年?

    4、2019年是什么生肖年?

    2019年是我国农历己亥年,按十二生肖亥对应的生肖是猪,即2019年是猪年。生肖属相按农历计,一般是以立春为当年生肖开始,也就是2019年2月4日以后出生的才是属猪,2月4日以前出生的按去年属相为狗。

    5、新农合去年没有交,第二年想交,需要补交去年的吗?

    我看到此题已是走过至少有八百多天时间的老问答了。在这里我想给予补充说明。

    根据题主之意,必是当年没交新农合而第二年又要求想交的。这里面也含两种观点:一是题主当年贵贱不交,即是干部找上门也不交的不好说话的人,说重了就是一种古怪人或是势力人的钉子户。与次年或看到某家也没交而家中出事了或有大病了不能报销因而你才后悔又害怕出事,因此又要求交。二是因为自家没交,恰巧第二年家中有重大病人或出意外事故了,住院看病而不能报销吃大亏了才又找干部理论想补交。无非就是这两种现象。

    新农合,是谁交谁受益,谁不交谁不受益。一般民间不交新农合的户很少。即是居家在外生活,交纳新农合时,村组干部也会逐户通知并收缴。在外的也会电话告知交费截止时间。因此来说,头年没交新农合是有意不交的。也可能是认为家人使不着,也可能是专门顶撞工作干部而为的。

    新农合,是头年交的次年钱,当年不受益,次年才会生效使用。才有治病报销的作用。

    凡是农村新农合,是国家政策,有一定的制度规范,在预定的几天或几十天内必须交完并终止交收行动,过期不补。因此,头年没交次年想补交,是交不上的,等出事了再交已经晚了,没人再经手给你补办。因为交费终止后,费已上交,数字已成案立档并存储于互联网的电脑中,数字是不能再加减变动的。

    前几年,我们这里出现了两例违反新农合案例。有一村,在征收新农合时,有三四户把钱交给村干部了。不知村干部是忘了,或是有意想吞之。结果后来这几家中有一家出现了一个重大疾病之人,去医院后报销不了,一查没交钱。回村找干部说理,后形成了官司。在政府的调解下,这个干部给人家赔了报销费用。而干部也撤了职。还有一例是干部找他交他不交,可到春节时的大年初二早上,这家主妇上街上玩,走到一家烟酒批发门市部门口外(是邻居),恰巧人家放了一掛大鞭扔门外大街上,而这个妇女刚好不早不晚赶点上了,一个大炮飞眼上把眼珠打掉了。马上去住院手术,也没治好,回来找这家人,人家又不承认,也没人出来作证,哭天无泪,又报销不了,后悔去年没交费,找干部要求从新补交,没人给你担这个差事。所以这家人吃了一个大亏。而恰恰中了民间的一个俗语:叫做吃亏在于不老实啊!

    6、今年将会是个苹果丰收大年吗?

    你好,我是卫农,很高兴回答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

    春暖花开,今年全国各地苹果花如雪,肯定会是个苹果丰收的大年。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如下:

    一是去年许多地方虽然遭遇了倒春寒,造成了苹果减产,但是霜冻只是冻坏了苹果花,冻害对苹果树的影响并不大,加之果农的精心管理,苹果树花芽分化比较好,让今年成了大年,目前各地苹果开花情况就证实了这一点。

    二是苹果花期气温较正常,苹果花授粉受精较好。截止现在已经到了4月底,尽管气候多变,但是还算正常。先后虽曾发生过几次降温,但是幅度都比较小,没有给苹果花造成什么影响。

    三是我们这里入春以来虽然干旱少雨,但是由于早春果农在施花前肥时浇了水,因此对苹果开花并没有什么影响,到了苹果花谢了的谷雨那天下了一场透雨,满足了苹果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因此说今年的气候还是比较正常的。

    所以说,就当前苹果开花量来看,今年应该是个大年。但最终会的结果会怎么样?现在确实还是无法下结论的。因为外界制约苹果产量的因素是比较多的,也是不确定而无法忽略的。

    首先是气候因素。如果老天不帮忙,有意捣乱的话,苹果开花结果再多,也于事无补。现在仅是四月下旬,离早果下树还有三个月左右,一切还都很难说。比如现在对降温的预防仍然不敢放松,尤其是进入五月以后,还可能会有暴雨、冰雹、大风等不确定灾害,所以说花多仅只是好收成的基础,并不等于以后产量就高。

    其次是病虫害因素。病虫害是影响苹果质量比较重要的因素之一,必须重视防治才行。尤其是去冬今春清园不彻底的果园,在苹果花后一定要打好三遍杀虫杀菌的农药。还有些果农反应,今年苹果授粉率比较低坐果率不高,当前必须采取措施加强病虫害的防治,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

    再次苹果质量因素。今年各地苹果花如雪是好事,还是坏事?好事是有产量,有望能卖钱,坏事是供过于求,有量没质,没有竞争力,价低丰产不等于丰收,难免二八定律再次显现。果农都应该知道只有加强管理,规范化做务,提高苹果质量才能不至于白忙活一年,高端市场上青睐的历来都是,果个大商品率高的苹果。

    总之,卫农认为作为果农应该在当前比较好的基础上,今后应该着重加强对提高苹果品质的规范化管理,尽最大努力提高苹果质量。只有生产出果个大商品率高的苹果,才能真正达到丰产又丰收的目的。

    以上是卫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文字原创,图片来之网络。

    7、农村老人说今年大年三十立春,明年是"寡妇年″要注意"倒春寒",这种说法有道理么?

    农村老人说今年大年三十立春,明年是"寡妇年″要注意"倒春寒",这种说法有道理么?寡妇年、倒春寒都是民间的一种说法,不搞明白老农这些专业术语还真有点搞不懂民间的一些谚语,我们先看一下什么是寡妇年,什么是倒春寒?

    寡妇年

    指的是这一年没有立春节气。比如今年立春节气是在大年三十,而年三十还是属于前一年的时间,这就导致第二年没有了立春节气,这种年景就是农民所说的寡妇年。寡妇年、寡妇年,顾名思义说的是这种年景不易婚嫁,但是这只是农民的一种说法,实际上是因为我国使用的是农历和阴历两种历法,立春等节气属于阳历,而春节属于阴历,在阴历中有闰月的说法,就导致阴历和阳历19年会出现一个轮回,在这19年当中有7年属于无春年,也就是”寡妇年“,还有7年属于双春年,就是阴历一年中有两个阳历的立春节气,还有5年属于单春年,就是阴历一年中只有一个阳历的立春节气。

    倒春寒

    倒春寒是一种天气现象,因为根据节气变化,立春之后天气应该逐渐变暖,但有的时候立春之后再来一次寒流,导致气温明显下降,那么这种天气就被称为倒春寒。倒春寒主要影响的是农作物的生长,因为随着天气转暖,万物复苏走出冬眠期开始生长,小麦开始返青,桃树、杏树等开花早的树木也开始生长,这时候来一次倒春寒突然降温,那么很容易给小麦、桃树等造成严重冻害,轻者减产,重者甚至会绝产,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那寡妇年和倒春寒有没有关系呢?

    根据一些谚语和老农的经验来看,二者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俗话说春打五九尾,路上冻死鬼,而今年立春就正好是五九的最后一天,按照谚语庄稼要减产,那减产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了倒春寒的影响。再者无春年一般是立春比较早,这样农作物开始生长的时间就早,但是天气还没真正转暖,就容易受到寒潮的影响,也就容易出现倒春寒。

    再联系最近几天的天气预报:中央气象台预计,除夕至初二,全国大部无明显降温降水天气,有利于假日出行。假日后期,受较强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将出现较大范围雨雪和大风降温天气。初三至初五,中东部地区将有4~6级偏北风,气温下降6~10℃;华北平原日最低气温降至-12~-8℃,黄淮、江淮-7~-4℃,江汉、江南北部-3~1℃;初五至初六,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北部和北部湾有6~8级、阵风9~10级的偏北风。初二前后新疆北部有大风强降温及降雪天气。

    可以发现,在春节期间的天气是偏冷的,最低甚至降至-12摄氏度,这是符合倒春寒的道理的。所以说农村的一些谚语、俗语,老农的经验还是要听的。这些俗语也确实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