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真英雄(在秦末汉初,刘邦与项羽谁才是英雄?)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在秦末汉初,刘邦与项羽谁才是英雄?
刘邦是英雄!我之所以这么讲,不是因为胜王败寇,而是刘邦顺应了社会发展。
秦灭六国,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帝王制)社会制度,用郡县制代替了周王朝的分封制和宗族制,这应该在当时来讲,是社会的一大进步,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生产发展,但秦朝被灭后,项羽逆天道而行,又搞周朝的分封制,和他包括在內分封了十八路诸侯国(王),开历史倒车,使一统天下再次沦为诸侯割据、战乱不断的时代,这是项羽军事上失败的根本原因。
政治上的倒退,导致了项羽军事上的失败。尽管项羽很能打仗,但政治思想出了问题,他喜欢打仗杀戮,但老百姓喜欢安居乐业,他喜欢当王封国,但却严重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封建社会是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社会制度,项羽搞的那一套完全是倒行逆施,因而最终导致了他的灭亡和失败。
爱打仗、能打仗就把项羽当成英雄,那是小孩子的看法。英雄者,其行为一定要代表和符合天下道义,符合老百姓的意愿,能促进社会正义和进步。刘邦在这几个方面都做到了,尽管他刚开始屡屡败给项羽,但他赢得了民心,得到了众多豪杰的拥护和支持,所以他最后取得了天下,成了顺应历史潮流,老百姓齐声拥护的真正大汉英雄。
刘邦不是英雄,那我们今天的汉人还有什么骄傲和自豪?谢谢!
2、什么样的英雄才算是真英雄?
只要是为了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挺身而出勇于牺牲的人都是英雄!特别是战争中牺牲的战士!他们虽然有的连三等功都没有。这是评的名额的问题。他们把生命都献给祖国了。就是英雄。
3、你认为三国里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曹操在历史上的形象不算太好,客气的说法是“奸雄”,不客气的就是“奸臣”,甚至“奸贼”。但鲁迅先生说他是英雄。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大家更熟悉的评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所谓“奸雄”,就是“奸而雄者”。像严嵩那样,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奸而不雄,就只能叫“奸贼”;像董卓那样,横行霸道,蛮不讲理,雄而不奸,就只能叫“枭雄”。枭雄这个词,也有多种解释。枭,本义是猫头鹰,引伸为首领、魁首、雄长,比如盐枭、毒枭;也引伸为骁勇、豪雄、桀骜不驯,比如枭骑、枭将。所以,《现代汉语词典》对“枭雄”的解释,就是“强横而有野心的人物;智勇杰出的人物;魁首”。鲁肃说“刘备天下枭雄”(《三国志•鲁肃传》),黄权说“刘备天下枭雄”(《后汉书•刘焉传》),便都是看出刘备乃“智勇杰出的人物”,骁勇、 豪雄、桀骜不驯;而我们把董卓看作枭雄,则指他“强横而有野心”。枭雄是“强横而有野心”,则奸贼就是“奸滑而有贼心”,奸雄就是“奸滑而有雄心”。奸雄者,奸诈而又豪雄也。那么,曹操是这样的人物吗? 是。 曹操从小就奸猾。他这个人,出身不好,家教不好,小时候的表现也不好。曹操出生成长于一个宦官家庭。自幼过着纨袴子弟的生活。父亲母亲都不怎么管教他。 父母不管教,家境又不错,曹操便成为一个“问题少年”。《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曹瞒传》说,曹操年少时,“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 青少年时代的曹操,是一个典型的公子哥儿,游手好闲,不务正业,鬼点子和坏主意层出不穷。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曹操是一个调皮捣蛋、不守规矩的人,也是一个奸诈狡猾、诡计多端的人。所以《三国志》说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因此许多人没把他放在眼里(世人未之奇也),甚至鄙视他(薄其为人)。比如南阳名士宗世林,就自称有“松柏之志”,坚决不和他交往(见《世说新语•方正》)。 然而有一个人却十分看好曹操,他就是当时的太尉桥玄。桥玄认为曹操是难得的人才,将来平定天下,非操莫属,因此竟以妻子相托。桥玄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材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这话是记载在《三国志》正文的,应该靠得住,也有道理,因为曹操并非一般地流氓地痞或纨袴子弟。 孙盛的《异同杂语》说他“才武绝人,莫之能害,博览群书,特好兵法”,有一次行刺宦官张让时,竟能舞短戟全身而退。这说明曹操是一个胸怀大志、雄心勃勃的人。既雄心勃勃,又奸诈狡猾,十分符合“奸雄”的定义。 那么,曹操自己怎么看? 曹操自己好像也很认同“奸雄”这个评价。这个评价是许劭给出的,而结交许劭则是桥玄的建议。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今河南省平舆)人, 是当时最有名的鉴赏家和评论家。他常在每个月的初一,发表对当时人物的品评,叫“月旦评”,又叫“汝南月旦评”。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从此进入 上层社会。曹操自然也希望得到许劭的好评。但不知是曹操太不好评,还是天机不可泄漏,无论曹操怎样请求,许劭都不肯发话。最后,许劭被逼得没办法,才冒出这么一句:你这个人呀,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听后,大笑而去。 这就是曹操了。他大气、深沉、豁达、豪爽、洒脱、风趣、机敏、随和、诡谲、狡诈、冷酷、残忍,实在是一个极为丰富、多面,极有个性又极富戏据性的人物。所以,曹操既有奸诈的一面,又有坦诚的一面。他的奸与诚统一于“雄”,他的善与恶也统一于“雄”。曹操的人性中是有恶的,所以我不称他“英雄”而称他“奸雄”。 曹操是真实的,也是本色的。包括他的奸诈、狡猾、残忍、暴虐,都表现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真诚而坦然。这实在是一种“大气”。一种将生死成败、进退荣辱置之度外的豁达大度,一种我行我素、笑傲江湖的英雄本色。“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从这个角度看,曹操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当然,这个大英雄又是很奸诈的,因此也可以叫做“奸雄”,即“奸诈的英雄”。)
4、有人认为,经得起金钱美女考验的人才是真英雄,你认为呢?
人就是人,不是神,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然界中美的东西太多了,岂可皆俱为已有……
然,无情未必真“豪杰″……
5、曹操和刘备谁才是你心目中名副其实的英雄,为什么?
我认为曹操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名副其实的大英雄,因为他是大军事家,更因为他是大政治家,并且为了统一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才有了中国政坛上一段为曹操平反的说法。
6、为什么水浒传里真正的英雄是林冲?
《水浒传》里真正的英雄林冲排不上号啊!林冲只是《水浒传》里被“逼上梁山”的典型。同时他的故事也使得“逼上梁山”成为了一句“成语”。
何为英雄?顶天立地,嫉恶如仇,匡扶正义。这才是英雄,林冲配不上。
先说说林冲配不上一句顶天立地。
林冲是一个枪棒教头,但不是一般的教头,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教头,尽管这样的教头还有好多,但是林冲作为禁军教头,武艺高强,教练的本领想必也不会差。
但是,武艺高强的林冲,在高俅父子面前表现出来的没出息,实在让人汗颜。
林冲有一个貌美如花的娘子,不幸的是,被高俅那个混蛋干儿子看上了。
林冲领着娘子去大相国寺进香,这厮把娘子和丫鬟丢在一边,自己溜达着到后园散步去了,正好碰见正在舞禅杖的鲁智深,林冲被鲁智深的身手吸引,进而两人便拜了把子,在鲁智深的菜园摆上酒喝起来了,这时候林冲已经把娘子忘到脑后了,只顾和鲁智深喝酒吹牛。
林娘子在相国寺大殿前遇到了混蛋高衙内,高衙内对林娘子垂涎三尺,在大庭广众下公然调戏,林娘子的丫鬟见势不妙,赶忙跑去叫林冲。
林冲听说自己的娘子被调戏,真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一溜小跑赶过去,速度挺快的,鲁智深带着几个泼皮在后面赶都赶不上。
直到这个时候我们还对林冲保存敬佩之心,得知娘子受辱,心急如焚,想必以林冲的手段,那个高衙内真实吃了熊心豹子胆,林冲的铁拳招呼上,高衙内能不能活还是个问题。
就在大家在猜想林冲“暴打高衙内”如何精彩的时候,剧情反转了。
林冲冲到那个正在纠缠调戏老婆面前,批手揪住脖领子,同时举起硕大的铁拳正要招呼的时候,高衙内一扭头,林冲高高举起的大拳头,软软的放下来了。
但当他看到调戏他老婆的是高衙内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认怂了。
看着高衙内扬长而去,林冲只是安慰自己:还好,没有得逞……。
紧接着赶到的鲁智深纳闷,什么情况?这就让那个混蛋走了?
林冲说:算了,那是高太尉的衙内。
鲁智深是什么人?一听就火了:你怎么能放他走啊!这等混蛋,遇到我手里,打个生活不能自理,看他再敢欺负人!
鲁智深不是吹牛,仅仅就为金家父女打抱不平,他在闹市当街三拳就打死了恶霸“镇关西”。
林冲的解释也真的不像个汉子:本来真想揍一顿,不过在高太尉面上就不好看了,毕竟那是我顶头上司啊,
鲁智深也只能摇摇头,丧气!
看完这一段,您还觉得林冲是英雄?
这还不算完,林冲爱恨不明,心胸狭隘的事还在后头呢!
高衙内从林冲的态度上看到了占有林娘子的希望,在几个随从的谋划下,最终给林冲栽赃陷害,然后发配沧州,林冲倒霉的日子开始了。
照理说林冲应该对高俅和他儿子恨之入骨,可是他却把自己一连串的遭遇的责任推倒了自己那个貌美如花的老婆身上。
在发配沧州之时,老丈人带着女儿来送行,并明确表示誓死不会让高衙内得逞,一定要等到林冲刑满释放。
这个时候的林冲,却拿出来一纸休书,表示再和娘子无瓜葛,别以为他安什么好心,他是怕这个美娘子再拖累自己,无论娘子百般哭求林冲心硬似铁。
看到了吧!英雄?狗熊一个。
有人说林冲是个悲剧人物,境遇可怜,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7、隋唐英雄的主题曲我是真英雄的歌词?
《真英雄》歌词歌手:张卫健作词:崔恕作曲:崔恕醉卧于沙场 听呐喊的沙哑笑看人世间 火树银花数风云叱咤 不过道道伤疤成王败寇 一念之差生死一霎那 豪气永放光华江山如此大 何处是家过重重关卡 看盛世的烟花赢尽了天下 输了她颠覆了天下 贪一夜浮夸人生只不过 一场厮杀赤血染黄沙 青春成白发若是真英雄 怎会怕快刀斩乱麻 金戈伴铁马收拾旧山河 再出发不死的战马 心不会崩塌我是真英雄 怎会假张卫健,1965年2月8日出生于香港,是男演员、歌手,香港电视专业人员协会荣誉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