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姜子牙》真的比《哪吒》差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姜子牙》真的比《哪吒》差吗?
2020年中秋国庆双节的同一天,国漫《姜子牙》以3.2亿的票房刷新了纪录,远超《哪吒之魔童降世》首日1.44亿票房纪录。但相比较《哪吒》的一水儿好评,《姜子牙》的评价却两极分化,有赞誉有加的,也有大加鞭挞的。目前《姜子牙》的评分低于《哪吒》,说明有些地方是比不上的。这差距在哪里呢?
一般认为,《姜子牙》前半段剧情过缓,直接劝退不少观众,后半段加快节奏,却又太过匆匆,一些挖坑没填,剧情上有漏洞。虽然动画特效很不错,甚至可以说是国漫的巅峰水平,但观众更在乎的是剧情。总之,剧情没有《哪吒》燃,人设也太中规中矩,都是老套路,大部分时间都是用特效来凑,剧情太单薄了,笑点泪点都不如《哪吒》多,没有哪吒的颠覆性和爆发力。
身为国庆首批观影的观众,感觉《姜子牙》的立意是挺不错的,里面涉及了不少哲学难题。比如说经典的电车难题: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然而问题在于,那个疯子在另一个电车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是否应拉拉杆?一个人的生命,跟五个人的生命之间的交换,值得吗?电影中,就是救一个人还是救天下人的选择。电车难题找不到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答案,所以,电影中也给不出所有人都喜欢的结局,这不可避免地会让部分人失望,从而带来口碑的分化。但这样的哲学思考,其他电影中少见,我们还是喜欢的,多多益善。
《圣经》中说,人类联合起来兴建一座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而神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造塔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那座半途而废的塔就叫巴比伦塔。巴比伦塔就象征着人与神的直接联系被断开。中国神话中,也有绝地天通的传说。在中国上古时期,人人都可以与天地间神灵相沟通,即地天通。然后有部落叛乱,叛乱部落对神灵不敬,神灵也因此戏弄凡人,比如该下雨的时候下冰雹之类的。叛乱平息后,人皇就命专人掌管四时祭祀之事,断绝了凡人同天地神灵沟通的途径,即绝地天通,让天地各得其所,人间建立纲常。这也是断绝人神联系。在《姜子牙》中,即是为了挣断最后一根宿命锁,姜子牙打断了从人间登向上天的天梯,从而众生失去了神仙的庇护,却换来了自由和平。这情节因此相当具有深意。
然而《姜子牙》虽然立意深,可惜故事没讲好。但从故事本身说,也还不错,但同《哪吒》一比,差距就出来了。《哪吒》一开始就出了个太乙真人这样另类的逗逼,十分搞笑,一路笑下去,慢慢地感到心酸,感到沉重,直到最后,沉沉积累之下,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最强抗争,那宣泄,燃爆了!而《姜子牙》,一开始就很沉闷,节奏又缓,但特效又占用了大量篇幅,前期的铺垫不够,后期的爆发太快太猛,因此生离死别的冲击力就不大,偏偏还要对生死的场景大加渲染,因此情感上的共鸣不够,看的就很尴尬了。理智上知道那是爆点,电影也把它作为爆点来着重刻画,特效也是美轮美奂的,应该很精彩的,但偏偏情感上没那么燃,没法跟着一起爆,因此有种嗨不出来的内伤,感觉因此很复杂。细细想来,还是前面积累不够的锅:要是特效不那么多,更多些人物间的互动,多刷些好感度,那生离死别之际的情感就会不一样,也就看得更痛快些!
《姜子牙》首日票房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哪吒》的加成,它作为《哪吒》的续作被观众所期待。今日成功,但分化的口碑还是让它失去了一部分观众。作为封神系列电影,片尾彩蛋却没有像《哪吒》一样给出下部封神电影。也好,让剧组人员在拍下一部封神电影前好好静静,吸取下《姜子牙》的教训吧。
2、哪吒是坏人吗?
根据现在众多影片无形当中有所美化,因为已经灌输了一出现就是好人的印象,根据记载,哪吒本身就有极大的劣根,品质差,干尽了坏事,抽龙王三太子龙筋,玩弓射死石矶娘娘的徒弟,给陈塘关百姓和自己的父母带来灭顶之灾,不得不自尽以和龙王达到妥协。
哪吒从出生开始就成了魔童,这是和原版最大的区别之处,哪吒从开始设就是“坏人”,后来所作所为只能往“好”的方向改正,不过长大后的哪吒确实改变了不少毛病,就跟现在的孩子来衡量,哪吒就是个熊孩子,也不代表长大后就是坏孩子。
《魔童降世》不管是剧情还是人物设定都颠覆了之前我们对哪吒的认识,其实很多地方还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毕竟哪吒本身角色就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没啥根据直接定性的!
我是影乐视大鹏
3、你认为哪吒和敖丙谁更厉害?为什么?
感谢邀请,大家好,我是小华追剧篇。《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于2019年7月26日上映后,非常受欢迎。对于剧中哪吒与敖丙谁更厉害些,也许大家都忽略了一点,他们俩本是一体。正所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因此,我认为他们两个一样厉害,我主要从以下几个原因分析。
影片开头讲述了混元珠分为“灵珠”与“魔丸”,“灵珠”为敖丙,“魔丸”为哪吒,他俩本是一体,亦为一正一邪,一阴一阳。
哪吒与敖丙皆为三岁,而哪吒身形为小孩子模样,敖丙却长大成人。同为两人在不同环境不同教育的情况下成长的同时,两人的心理情感都还是一致的。敖丙虽为龙族后羿,又拜了申公豹为师,加上他为人正直善良,对父亲和师傅的吩咐唯诺是从,功夫自然是有所提高。哪吒为魔丸,出身在李靖家中,但从小受到魔性的影响,被太乙真人收为徒弟,一边教他法术,一边也在控制他体内的魔性。两人所拜的师傅又为师兄弟,法力自然不相上下,这里无法判断他俩谁更厉害。
哪吒与敖丙的第一次遇见和比武也是为了拯救一个小女孩。刚开始,敖丙打败了水怪,后来水怪喷出有毒的气泡,后来敖丙又被哪吒所救。其实,他俩都能打胜水怪拯救了小女孩。在这里,他们两个结交为朋友,一个因为被人害怕,一个因为被束缚太多,这两个命运相似的人结为朋友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敖丙欲淹了陈塘关,而此时哪吒出手拯救,两人战斗。此时,哪吒挣脱了乾坤圈的控制,魔性大发,身形变得高大,法力更近一层。虽然,哪吒用了混天绫绑住了化身为龙的敖丙,这里并不能说明哪吒比敖丙厉害,敖丙从小受灵珠的影响,为“善”的一面,但是他又背负着全龙族能脱离炼狱飞升仙界厚望,师傅的意愿,所以他不得不去伤害陈塘关,他内心是犹豫的,也许他认为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敖丙的实力并没有爆发出来。再说,他有坚不可摧的“万龙铠甲”,哪吒不一定杀得了他。
因为友情,两人一起奋力抵抗天劫,敖丙使用了“万龙铠甲”也抵挡不住。而“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在爆发实力后,亦无法抵抗天劫。两人实力相当,亦不分上下,在天劫的来临下,最终两人本应该灭亡,但因为太乙真人用了百年的道行才保住他们俩的魂魄。
纵观全片,哪吒为影片的主角,为“邪”的一面,敖丙也为影片的主角,出场镜头即使没有哪吒的多,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代表为“正”的一面。两者皆为混元珠的化身,一分为二,“灵珠”与“魔丸”,所以说,哪吒与敖丙其实一样厉害。
4、历史上真的有哪吒这个人吗?
最近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大火,截止到现在票房已是中国内地影史前三甲了(前两部是《战狼2》和《流浪地球》)。一部动画片能取得如此成绩,也算是现象级了。
电影大火,顺便带火了关于哪吒的讨论。对于哪吒的描述最为详细丰富的就是明朝小说《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中哪吒从出生成长、割肉还母、剔骨还父、重塑肉身到伐纣封神,一生都描写的形象细致,同时小说中有大量历史真实人物,像周文王、周武王、姜子牙、李靖等等,这就有人问了:历史上有哪吒这个人吗,或者是原型?可以明确的说:历史上是没有哪吒的原型的,哪吒也是不存在的,哪吒成型于宗教传说中,也只存在于宗教传说中。
哪吒之名最初脱胎于佛教那吒。那吒是佛教那罗鸠婆”的音译,传说中是护法神毗沙门天王 ( 多闻天王 )之子,也是佛教护法神之一。
唐朝著名译经高僧义净大师(635~713)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中首次提到那吒之名:“我灭度一百年后。有么土罗兄弟二人。一名那吒。二名婆吒。而于彼处。建立寺舍。当号名那吒婆吒。”其后,各种佛经之中,“那罗鸠婆”全部写作"那吒"。
到了宋代,佛教经书中关于那吒的描述加入了“割肉还母、剔骨还父”的情节。
随着那吒形象的广为人知,道教便在那吒的原型基础上创造出了一个具有中国血统的道教神灵——哪吒。
哪吒在道教里面的形象更加丰满,按照明刻本《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的记载,哪吒的形象已经和今天非常相似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当中,哪吒的形象也基本来自于《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道教神仙体系中哪吒是"中坛元帅"、"通天太师"、"威灵显赫大将军"、"三坛海会大神”;民间则尊称其为“太子爷”、“三太子”、“善胜童子”等。
真正让哪吒名扬天下的是明朝神话小说《封神演义》。《封神演义》当中,哪吒的形象固定了下来,书中他是伐商先锋,肉身成圣,最终帮助周武王和姜子牙打败了截教和商纣王,建立了周朝八百年基业。
5、关于哪吒的电视剧有哪些?
1999《封神榜》,1999《莲花童子哪吒》,2004《宝莲灯》, 2007《宝莲灯前传》,2007《封神榜之凤鸣岐山》,关于哪吒,小时候一直以为哪吒是女儿身,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纠结哪吒到底是男儿身还是女儿身,也是长大以后到现在观念才纠正,真的像是谜题一样,很多人都一样???
6、哪吒的父亲是唐朝的李靖,可为什么《封神演义》里也有哪吒呢?
题主的问题问反了,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应该奇怪哪吒的父亲是商朝人,为什么会出现在《西游记》中的唐代。
严格说来,这两种问法都不严谨。
李靖,是中国的神话人物,商朝的官员,道教的神仙。又称李天王、托塔天王、托塔李天王、李总兵、李将军。妻子殷夫人,三子金吒、木吒、哪吒。
哪吒,李靖第三子,同样是中国的神话人物。在道教的头衔为中坛元帅、通天太师、威灵显赫大将军、三坛海会大神等;又称太子爷、三太子、善胜童子。
《封神演义》中的李靖和哪吒《封神演义》,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从书名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本以商周时期为时代背景的著作。
该小说中的李靖最初是凡身肉体,是商纣王部下的关口守将,担任陈塘关镇关总兵,拜在西昆仑度厄真人门下。后反商伐纣,参与殷商大战,做了周朝的中军元帅,拜在燃灯道人门下。
在燃灯道人的指点下,李靖先辞官隐居,后投奔西周,协助姜子牙伐纣成功后退隐山谷,修道成圣,一家五口位入天庭。此后,李靖成为了灵山护法的“托塔天王”,居于天庭。
哪吒是凡身李靖的第三个儿子,因为其灵珠子转世之身份,被太乙真人收为弟子,肉身成圣后在天宫任三坛海会大神。
《西游记》中的李靖和哪吒从《西游记》中一再提及唐僧“大唐御弟”的身份,可以明显判断出,该小说的时代背景为唐朝。现存明刊百回本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其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西游记》中的李靖已经是天庭军统神将,受玉帝加封“降魔大元帅”,率领十万天兵围攻花果山,意图降服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哪吒随同父亲一起到花果山,并自告奋勇与孙悟空打斗。
这应该是东汉年间的故事(五百年后取经为贞观唐朝)。
而后取经路上,降服青牛怪、金鼻白鼠精及牛魔王的故事中,李靖和哪吒也有出场。
所以李靖和哪吒,都不能算作唐朝人物,而是周朝既已成仙,出现在唐朝时期的故事中的人物,还在东汉“打过酱油”。
小说成书时代线《封神演义》约成书于隆庆(1567-1572)、万历(1573-1620)年间。
吴承恩的生卒年有两个版本,一为约1500—1583年,又为约1506—1580年),他写《西游记》时年约50。
由此可见《西游记》略早于《封神演义》,但两部著作中的李靖身份暗合,各自匹配。可以推断出关于李靖,应该有更早的文字记载或是口头相传的故事。
当然,两部著作中李靖的家事,还是有些差异的。如《西游记》中李靖还有一女李贞英,其法器“混元珍珠伞”也存在归属差异。
后记关于李靖的原型,有说是唐朝名将李靖,有说是佛教四大天王之一的护法军神“毗沙门多闻天王”,均未有定论。
哪吒的原型,最早的说法是印度神话里的童神夜叉哪吒俱伐罗,也有说来自波斯战神“努扎尔”。
一言以蔽之,李靖和哪吒都是生于商朝,成仙于周朝,此后作为神仙存于万世,在这一点上,其人物身份在并无冲突。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7、王者荣耀的哪吒怎么玩?
首先,你可以关注一波小编,开心游戏娱乐生活,最新游戏界奇葩事件、游戏攻略资讯,就在游戏达人王乾文小童靴,王者荣耀哪吒到底怎么玩?现在很强势啊上分英雄啊?很多小伙伴都不知道,下面就为大家带来王者荣耀S9哪吒怎么玩厉害,王者荣耀S9哪吒快速上分攻略。一起和小编来看看吧!
王者荣耀S9哪吒快速上分攻略技能篇
王者荣耀哪吒被动技能:炙炼火种,哪吒每次用枪造成的伤害和使用乾坤圈都会在敌人身上留下火种造成灼烧效果,并限制目标的生命回复。这个技能造成伤害的同时还相当于自带了半把制裁之刃,对恢复型英雄有压制作用。
王者荣耀哪吒一技能:火焰三尖枪,哪吒对周围的敌人造成伤害,每击中一个英雄都会为哪吒提供一层加移速的buff,最多可提升五层。这个技能能快速清理兵线,同时能增加移速,在追击敌人和逃跑都很有用。是很强的技能。
王者荣耀哪吒二技能:混天绫·束,哪吒短暂束缚敌人,迅速俯冲向目标并向目标施加被动效果,并翻越向另一侧获得一层风火轮效果,然后触发火莲之印减免所受伤害。这个技能就厉害了,各种效果。位移、加速、减伤、控制于一身,还能用两次。打过去,在打回来,秀得很。
王者荣耀哪吒三技能:乾坤·天降,哪吒的大招,使用时能够对敌方所有英雄施加乾坤圈,并打断其回城。且能够得到所有敌人的视野,哪吒能够快速冲到一个敌方英雄处,对其造成伤害并触发火莲之印的减伤效果,这个技能在收割残血与强行开团时非常有用。支援速度很快,而且,在冲击的过程中再次释放技能放弃冲敌,容错率高。用好了,人头助攻,刷兵,支援。不要太好用。
王者荣耀S9哪吒快速上分攻略出装和铭文篇
王者荣耀S9哪吒推荐出装六神装:红莲斗篷、抵抗之靴(或者换物防的,具体看对阵情况)、暗影战斧、冰痕之握、魔女斗篷、不祥征兆(复活甲)装备就不多说了,谁用谁知道。而且看对面阵容合理更换装备。五级铭文推荐:红色异变、蓝色隐匿、绿色鹰眼、属性总和:物理攻击+45/物理穿透+100/移速+10%传统百穿铭文,用了都说好。
最后,你可以关注一波小编,开心游戏娱乐生活,最新游戏界奇葩事件、游戏攻略资讯,就在游戏达人王乾文小童靴。祝你早日王者,游戏
8、哪吒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
哪吒在天上是精灵转世,犯法被刺下凡间,投入李家转世为男孩三太子,自杀后,灵魂经师夫用莲花植物化身,再转世为人,当然是不男不女了。按神话论述。
9、哪吒为什么被称为三太子?
我国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中,有位李靖,任陈塘关总兵。后修道成仙,晋升仙班,因为左手中常托玲珑宝塔,又被称为“托塔李天王”。
李靖生有三子,长子为金吒、次子为木吒、三子为哪吒。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法定继承人,都可称为太子或世子。这样,哪吒就被称为“三太子”了。
哪吒三太子在我国的神话传说中是一位少年英雄的形像。他脚踏“风火轮”、手持“乾坤圈”和“混天绫”,有"割骨还父"、"割肉还母"和哪吒闹海的神话故事。
10、《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伸出6个手臂,为什么没有出来3个头?
你好,我是‘妙姐看影视’,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在豆瓣网有8.5分,总票房50亿以上,如此好的成绩,毋庸置疑,今年的票房第一名一定是他了。好的成绩离不开好的作品。
这部影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以及角色技能和我们印象中的明显不一样。
首先是太乙真人,把他刻画的那么有喜感,幽默风趣特搞笑,没有他这部电影不会那么成功,太乙真人捕获上万粉丝[爱慕][爱慕][爱慕]
李靖夫妇,传统版李靖是嫌弃哪吒说哪吒是个怪胎,这个版本刚好相反,李靖爱之心切,舍命救子,父爱如山。李夫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怀孕时去庙堂拜佛那会,啃着苹果火气暴躁还不愿跪拜,大大咧咧的样子完全颠覆封神榜那个李夫人。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举例,我想表达的是,这部影片如果直接翻拍那就没有意义,也没有看到,没有新鲜感 ,更不会有现在这么好的成绩,所以他之所以成功,把这部电影做了一个全新的定义,不能走大家数学的那个版本,既然改编那就改得多一点,那么为什么要把哪吒的三头六臂的技能改成了六臂没三头?
个人觉得有2点原因:第一是三头无用,毕竟哪吒伸出六臂是为了力顶冰天,而且故事以单打独斗为主,伸个三头出来确实多余,第二是审美观,也是为了给观众一个全新的哪吒。
这部电影传达的信息很明显: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生而为魔,那又如何,若命不公,便和它奋斗到底。
好了,妙姐就说到这了,感谢各位耐心阅读[害羞][害羞][害羞],喜欢的记得点个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