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大地震是哪一年(海原大地震发生在什么时候?)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海原大地震发生在什么时候?
1920年12月16日20时6分,一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天灾,突然降临到宁夏海原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当时海原归甘肃省管辖),这就是20世纪发生在我国的最大的地震。这次地震震级达到8.5级、震中裂度达到12度,波及2万多平方公里,50多个县都有人在地震中丧生。这也是人类有记录以来三次大地震之一(另两次为智利、墨西哥大地震)。
2、为什么说海原大地震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之一?
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民国九年),甘肃省固原县和海原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和海原县)发生里氏8.5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海原县县城以西哨马营和大沟门之间,北纬36.5度,东经105.7度,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地震共造成28.82万人死亡,约30万人受伤,毁城四座,数十座县城遭受破坏。
海原地震是20世纪发生在中国最大的地震,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 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强烈的震动持续了十余分钟,当时世界上有96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场地震,被称之为 “环球大震”余震维持三年时间。
据1949年以后调查,地表断裂带从固原硝河至海原县李俊堡开始向西北发展,经肖家湾、西安州和干盐池至景泰县,全长220公里。此震为典型的板块内部大地震,重复期长。
3、江苏地震了,江苏有大地震的可能吗?为什么?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0年03月03日12时25分,在江苏南京市鼓楼区(北纬32.12度、东经118.79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笔者查询了一下资料,历史上南京市同一个地点曾经发生了两次地震。
地震编号:133
地名:江苏南京市栖霞区
经度 118.80 纬度 32.10
里氏震级:4.75级
地震编号 :142
地名:江苏南京市栖霞区经度118.80纬度32.10震级
经度 118.80 纬度 32.10
里氏震级:5.25级
我们比较一下这次地震的地理经、纬度,与历史上几乎是在同一个地点,由此看来这次地震又是原来的地震带“旧病复发了”。
我们看看上图,南京市区主要由两组断裂带控制,一是幕府山—焦山断裂带,还有一条是南京—湖熟断裂带,两组断裂带几乎成直交,而南京恰好在这个交点上。为此南京同一个区域有历史记录以来,发生了3次地震,很多人都在说, 地震没有什么规律可言,虽然我们不能预测什么时候发生地震,但地震与构造相关性非常紧密,而今天南京这次地震3次都发生在同一个点上,就说明了问题,这个地方以后还有可能发生,成为了规律性地震带,只不过时间要以千、万年计量。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可这次南京地震偏偏3次在同一个点上,这地震也够奇葩的了。
值得一提的是幕府山—焦山断裂带,它位于长江沿岸,长江河道在此发生转向,这预示着地质历史时期这条断裂带规模较大,断裂较深,不同于周边断裂带。
从南京扩展到周边,历史上有没有大的地震发生呢?
1624年江苏扬州市邗江区发生了里氏6级地震
1676年江苏扬州市邗江区发生了里氏4.75级地震
1630江苏镇江市句容市里氏4.75级地震
最近一次是1979年07月09日江苏常州市溧阳市里氏震 6级,周边还有一些小的地震也不是很多,大的破坏性地震没有发生过。南京背山向北,坐落于长江南岸,中生代又发生多次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了低山丘陵地带,地质条件不会是很差。只是在山前发生了断裂,地壳相对来说活跃一些,这次地震还是在山前断裂带上(幕府山—焦山断裂),而周边断裂带相对来说很平静一些,大家还是安下心来好好工作吧。
我们放眼江苏全省,与我们国家其它省份相比,江苏历史上有记载的大地震不是很多,最大的地震盐城发生了一次7.12级,6级地震很少,一般来说,两个板块的衔接处,地震要多一些,而江苏位于扬子板块上,同一个板块内比较稳固,地震活动要少很多。从板块内部断裂带发育来看,除了周边一条郯庐大断裂带之外,境内也没有大的断裂带,地壳活动并不是很频繁,因此大的地震发生也就没有可能。江苏的地形相比邻省浙江、山东而言,它属于沉降带,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结束后,受长江、淮河、黄河影响,淤积了大量泥沙,形成了沉积、冲积平原。
4、中国宁夏海原县地震发生在哪一年?
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8.5级大地震
海原大地震发生于1920年12月16日晚8时06分,震级达里氏8.5级。此次地震之烈为中国有史以来之罕见,亦为世界上最大地震之一。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强烈的震动持续了十余分钟,当时世界上有96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场地震,被称之为“环球大震”。
据当地地方志记载,海原大地震发生时,当地山崩地裂,房屋倒塌,一切荡然无存,震中地区“状如车惊马奔,轰声震耳,房倒屋塌,土雾弥天”,物品“如人乱掷”。在海原县城西部,至今存有遇难者万人墓。
5、中国海原大地震,谁能介绍一下?
海原大地震,又称"全球大地震",强烈的震动持续了十几分钟,世界上有96个地震台记录到这次地震,地震时间据推算为1920年12月16日北京时间20点06分09秒,地震级别达到了8.5级,或者更高,死亡人数达到28万左右,约30万人受伤。
据有关资料记载,地震时北京“电灯摇动,令人头晕目眩”;上海“时钟停摆,悬灯摇晃”;广州”掉灰泥片”;汕头“客轮荡动”;香港“大多数人感觉地震”;其有感范围超过了大半个中国,甚至在越南海防附近的观象台上也有“时钟停摆”的现象。据极展区海原县干盐池一个亲身经历过这次大地震的人的回忆,地震前,他正在街上行走,突然感到有人将他猛推一把,当即跌倒在地,晕了过去,待清醒后大吃一惊,街道两旁的房屋庐舍已化作一片瓦砾,尘埃蔽天,全城死一般的寂静。在靖远县的种田、海原县的西安州、陈家营等处,很多人亲自看到打场的石碾从地面跳起约1米多高,有的跳起后落下将牛砸死。这说明了,大震时在这一地区的垂直向运动加速度已超过了重力加速度。由于地震发生在交通闭塞,几乎与世隔绝的六盘山山区,再加上当时国内处于军阀混战的局面,海原大地震得不到任何救援,而且当时正值冬令,天寒地冻,很多人在饥寒交迫、瘟疫中死亡。
这次地震无论是震级,还是地震的破坏程度,都达到了空前的地步,是中国地震记载中最高烈度地震,也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烈度地震,地震后的惨事让人不忍直视,有需要详细了解的可以百度了解。
6、12·16海原地震的地震史料?
海原是个多地震区,地方史书中有比较丰富的地震记载。在现存的固原地方史书中:明嘉靖《固原州志》、明万历《固原州志》、清康熙《隆德县志》、清乾隆《海城厅志》、清光绪《海城县志》、清宣统《新修固原县志》、民国《固原县志》、民国《重修隆德县志》、民国《新编化平县志》等九种。每本史志几乎都有关于地震的记载。海原大地震在《固原县志》中的地理志、居民志、物产志、建置志、职官志、艺文志等专志都有详细的记载。据统计有大量文字记录的档案、诗文有26处。地震活动性是地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把六盘山地区的地震按时间顺序画成地震序列图。可以看出本区的地震活动有着明显的起伏,即相对的活跃期和平静期。据专家分析六盘山地区历史地震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活跃期和两个平静期。海原大地震发生在空区,震后空区消失。大震前的序列特点,据《固原县志》记载:海原大震前的1913年4月24日、25日、27日29日,1914年1月14日、18日有七次地震,次后再没有地震记载。相隔六年后才有民国九年(1920年)的地震。这些资料说明海原大地震前很不发育。根据研究推测1920年海原大地震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再有地震发生。
7、海原大地震是几级地震?
1920年12月16日20时05分53秒,震惊世界的海原大地震爆发。
海原地震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之一。震级8.5级,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大地震使山崩地裂,海原、固原等县城全毁,大量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极重,据不完全统计,共死亡23.4万人,伤及不计其数。由于海原地震释放的能量特别的大,而且强烈的震动持续了十几分钟,世界上有96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次地震。因此,兰州白塔山公园的庙碑上用“环球大震”四个字来形容这次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