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v2x是什么(c-v2x是什么意思?)

v2x是什么(c-v2x是什么意思?)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c-v2x是什么意思?
  • 2、c-v2x什么意思?
  • 3、cv2x什么意思?
  • 4、5G毫米波芯片是什么,我们现在的5g又是什么技术?
  • 5、V2X会成为汽车的未来吗?
  • 6、1G、2G、3G和4G都指的是什么?5G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
  • 7、基于5G C-V2X的智能交通与自动驾驶的商业模式会存在吗?
  • 8、什么叫万物互联?
  • 9、车联网是个什么东西?值不值得投入?
  • 10、微信v1数据v2数据是什么意思?
  • 正文

    1、c-v2x是什么意思?

    C-V2X means 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是基于蜂窝网络的车用无线通信技术。V2X早期主要是基于DSRC,全称是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专用短距离通信技术。

    2、c-v2x什么意思?

    cv2x是一种先进无线通讯技术,它能让车辆、信号灯、交通标识、骑行者和行人的通讯设备实现互联,并共享当前状态,位置及行动意图等信息。这个技术是福特汽车在中国量产首款搭载蜂窝车联网技术(C-V2X)车型。

    3、cv2x什么意思?

    cv2x是一种先进的无线传感器系统,将车辆与一切事物相连接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它是基于蜂窝网络的车联网技术,能让车辆通过通信信道彼此共享信息,检测隐藏的威胁,扩大自动驾驶感知范围。

    4、5G毫米波芯片是什么,我们现在的5g又是什么技术?

    5G毫米波芯片是高容量5G移动通讯核心。(毫米波是指波长在毫米数量级的电磁波,5G毫米波在频谱带宽上翻了10倍,因此传输速率可以大大提升。)

    现在的5G技术是指在通信领域第五代移动通讯技术,(第一代技术是模似技术,第二技术实现了数字化语音通信,也就是2G,人们的交流仅能通过发短信息和拨打语音电话来实现,第三代就是3G,以多媒体为特征,第四代就是正在进行中的4G技术,其通信速率大大提高,通信内函大大丰富,正在左右着我们的生产和社会生活。)

    5、V2X会成为汽车的未来吗?

    应该是个趋势吧!

    6、1G、2G、3G和4G都指的是什么?5G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

    从1G到5G这是指移动通讯技术的更新换代,即将到来的5G就是第五代。从1986年的第一代通讯技术标志着我们正式进入了移动通讯时代,经过短短三十几年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为我们提供通讯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移动通讯的发展历程。

    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历程

    一,1G时代,大哥大时代。由美国开发的最早的蜂窝电话系统标准,采用模拟调制技术,只能进行语音通话,而且通话容易被干扰和窃听。

    二、2G时代,数字电话时代。主要有GSM和CDMA两种标准,和1G最大的区别就是采用了数字信号调制技术,通话稳定不易受干扰,提高了安全性,并引入了短信功能。

    后来在GSM通信系统的基础上发展了GPRS数据业务,我们才能够进行手机上网,但最多的就是进行手机QQ聊天,也只能传送个文字和图片而已,大部分人在当时每月花5元包5M流量就够用了。

    三、3G时代,移动多媒体时代。主要有TD-SCDMA、WCDMA和CDMA2000三大标准,支持更大的接入带宽和容量,智能手机的普及也使我们进入了移动多媒体时代,我们不只实现了打电话和发短信,还可以直接在手机上浏览各种网站,众多电脑端的应用也都逐渐转移到了手机上。

    四、4G时代,高速上网时代。主要有TD-LTE和FDD-LTE标准,和3G最大的区别就是网速明显更快,约等于3G网速的几十倍,得益于网速的大幅提高,各种移动自媒体平台也在高速发展,人人都可以是一个自媒体,随处可见拿着手机在直播的网红们。

    五、5G时代,万物互联时代。5G网络拥有超高的网速和更低的延时,为VR/AR技术以及各种云服务提供了基础,这些产业都会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大放异彩。还有5G时代运营商的业务范围也不仅限于传统的语音和数据业务上,而是会像各种物联网行业延伸,比如人工驾驶、远程医疗等在5G时代都将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移动通讯技术的每一代升级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无不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目前真正的5G时代还没有到来,至于5G大规模普及之后,到底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还不可知,就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7、基于5G C-V2X的智能交通与自动驾驶的商业模式会存在吗?

    C-V2X是什么?

    C-V2X的全程是C-V2X车载通信技术,是用于实现车与车、车与物通信的技术。简单的来说,C-V2X就是一个车载物联网通信技术。而5G+C-V2X,也就是在原有的车载物联网通信基础上融合了5G的高速优势,形成的一个基于5G的车载通信。

    C-V2X能够助力现在的无人驾驶吗?

    暂时还不能。

    对于现在的无人驾驶技术而言,瓶颈并不是通信。C-V2X能够通过通信技术帮助无人驾驶的车辆“看”得更远,但对于现在的无人驾驶而言,瓶颈在于单车的智能。近的地方都没看清,如何看得更远?

    无人驾驶,其实就是通过各种传感器、控制机械和计算机,对油门、刹车、方向盘,从而达到加速、减速、转弯、变道的操作。由于人在驾驶的时候,会因为视觉盲区、天气、情绪、疲劳等各种原因,造成判断上的误差,从而引发交通事故,但是机器不会。机器可以非常机械性的重复的执行同一个操作。并且,人在发现危险,到执行动作时,协调性上是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训练的,不然就可能出现油门当刹车的情况,而机器是不会的。这就让人在观察、持久性、决策响应速度、精准度上都无法和机器匹敌。

    这些传感器单个拿出来都是比人厉害的,但合在一起确不如人的判断能力了。我们现在的传感器,大都不会进行数据的互通,每个传感器各管一个方面,而要真的让无人驾驶技术得到突破,多传感器融合(Multi-Sensor Data Fusion,MSDF)的瓶颈就必须要突破。

    可是,道路的情况并不是非常单一的情况,每秒钟都会出现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传递到了中央控制单元后,优先考虑那种情况,以哪个处理维度为主都是现在面临的难题。虽然我们的算法很多,什么排序法、加权投票法、优先到达法,但是没有一个算法能够有效的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如何有效的对各个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及平衡,还是需要再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同时还产生的问题就是,线束的问题。

    由于各种传感器的存在,这些传感器需要通讯,会产生大量的线束(大约2500米左右),在车辆生产中,如何将这么大量的线束在汽车中排布,也是一个工业设计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我们找到了能够有效平衡各个传感器的算法,那么我们接着的瓶颈就是芯片了。

    如此多的传感器,每秒都在工作,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都需要经过中央处理芯片来进行处理,这需要一个强大的处理能力。据统计,现在的无人驾驶车辆上的传感器,每天会产生4TB的数据,现在,还没有一款芯片能够完美的解决如此庞大的计算问题。

    而现在的无人驾驶,都是通过安装在车辆中的计算平台来进行这些数据的运算的,这样一个计算平台需要占据大量的空间,通常会放在车辆的后备箱中并占满整个后备箱。

    所以,无人驾驶还没有达到真正可以应用的地步,现在的自动驾驶,也并不是自动驾驶,还是需要司机来操作,所有的传感器仅仅是对司机的操作做出一些预警而已。因此,5G与C-V2X的结合就现在而言,还比较超前,未来会非常有前景,现在暂时还有别的技术瓶颈需要突破。

    8、什么叫万物互联?

    谢邀问答;

    《人生感悟》

    万物灵犀默无声;

    人生感悟事境成。

    友谊天长岁月久,

    平安幸福串家门。

    9、车联网是个什么东西?值不值得投入?

    大家好,我是小枣君。

    好好给大家介绍一下吧:(文章挺长的)

    今天我们来聊聊车联网。

    说到车联网,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现在不管是汽车制造商、销售商,还是阿里腾讯这样的互联网企业,都会经常提到它。

    简单来说,车联网就是把汽车连起来,组成网络。

    不过,从宏观上来说,车联网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很多人了解的车联网,可能只是车联网体系的一小部分而已。

    今天,我想对车联网进行一个全面介绍,希望能够讲清楚车联网的相关概念,帮助大家具体、客观、理性地了解车联网。

    这篇文章,将围绕着以下问题展开:

    1、到底什么是车联网?

    2、车联网包括哪些东西?是一个什么样的架构?

    3、车联网有哪些主要的技术?是如何发展和演进的?

    4、车联网会带来什么好处?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5、马上要到来的5G,和车联网又有什么关系?

    好了,废话不多说,我们直入主题。

    什么是车联网

    车联网,英文叫做 IoV(Internet of Vehicles),它属于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的一种。

    Vehicle,就是车辆、交通工具的意思。以前我们学英语,都知道把车叫做car、bus、truck,其实,vehicle老外用得更多,相当于是统称。

    前面说了,车联网,就是把车连接在一起的网络。

    其实,确切来说,车联网并不只是把车与车连接在一起,它还把车与行人、车与路、车与基础设施(信号灯等)、车与网络、车与云连接在一起。

    这里牵出了好几个大家经常看到的车联网概念:

    V2V:车与车,Vehicle to Vehicle

    V2P:车与行人,Vehicle to Pedestrian

    V2R:车与路,Vehicle to Road

    V2I:车与基础设施,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

    V2N:车与网络,Vehicle to Network

    V2C:车与云,Vehicle to Cloud

    不管是V2什么,都可以统称为V2X(X代表everything,任何事物)。

    有的同学把上面的某个V2当作了车联网,这样是不准确的。实际上,真正的车联网,就是V2X(车连万物)。

    前装车联网和后装车联网

    在讨论V2X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个Vehicle本身,也就是先看看车的内部。

    对于一辆车来说,它包括很多的部件,例如空调、音响、摄像头、发动机、轮胎等。这些部件都可以信息化、数字化。通过安装传感器,可以产生表达状态的数据。例如轮胎,可以安装胎压传感器,产生胎压数据,监控轮胎的状态。

    有了数据,就可以进行传输。将车内各个部件的数据,传递给这辆车的“神经中枢”,这种网络,可以称之为“车内网”。

    对于车内网来说,传感器技术显得非常关键。这里的传感器,并不只是车内信息的采集,更包括车辆外部的传感器数据,例如防碰撞的传感器信息,感应外部环境变化的摄像头,监测路面路况的传感器,等等。这些传感器数据,关系到车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除了传感器之外,更关键的,就是“神经中枢”了。

    一般来说,汽车制造商喜欢在生产汽车时,就把作为“神经中枢”的车联网设备给装配好,通常称之为“前装车联网”。

    前装的代表,就是福特的SYNC、通用的OnStar(安吉星),以及国内上汽集团的inkaNet、吉利的iNTEC、长安的Incall等。

    前装车联网系统一般包括四部分:主机、车载T-BOX,手机APP及后台系统。

    T-BOX,就是Telematics BOX(Telematics是电信Telecommunications与信息科学Informatics的合成词),又称TCU(车联网控制单元)。简单说,就是安装在汽车上用于控制和跟踪汽车状态的一台计算机(嵌入式)。

    T-BOX

    而互联网公司这样的非汽车制造商,因为无法参与汽车前期制造环节,所以,只能通过后装的方式,安装用于车联网的车载终端。

    后装的代表,是腾讯的路宝盒子。这是一种后期加装的通过汽车OBD接口获取实时车辆数据的装置。OBD,就是On-Board Diagnostic,车载自动诊断系统。

    腾讯路宝

    汽车上的OBD接口

    这种设备通过OBD接口获取数据后,再通过蓝牙等方式,将数据传输给手机。

    注意,这个神经中枢,除了硬件之外,软件也很重要,所以像阿里这样的公司,就做了YUN OS Auto这样的车载智能操作系统(VOS,Vehicle Operating System)。相当于手机的Android一样,是给汽车用的操作系统。

    总之,不管是前装还是后装,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是为了获取数据,监测和控制车辆。

    继续,继续。

    如果车辆本身没有对外进行通讯的能力,那么,“车内网”就是一个局域网,一个孤岛。

    汽车的“神经中枢”,可以通过仪表盘或者中控,告知驾驶员车辆的情况。或者,按刚才说的,通过蓝牙和手机相连,把数据传出来。

    但是,这种方式不管是传输速率,还是数据量、及时性、便捷性等,都是不够的。

    于是,就要想办法让车辆具备足够强大的外部通讯能力。

    DSRC vs LTE-V

    敲黑板!这一部分很关键!

    实现车辆的对外通讯,是有很高要求的。因为车辆通常在高速移动,而且是长距离大范围移动。

    早期的时候,为了实现车辆的对外通信,采用的是DSRC技术(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专用短程通信)。

    这项技术是1992年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STM(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Materials)针对ETC业务而提出来的,后来经过不断完善,变成了IEEE的车联网通信技术标准(802.11p)。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DSRC都是像美国这样国家的主流车联网通信技术,现在也仍然有很多国家以它为主流标准。

    DSRC的工作原理

    RSU,Road Side Unit,路侧单元

    OBU,On Board Unit,车载单元

    ITS,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智能交通系统

    DSRC技术其实就类似于,在道路边上装Wi-Fi,让车辆通过这个Wi-Fi进行通信。

    从名字也可以看出来,“专用短程通信”,短程,就是适合短距范围内进行通信,如果距离长了,可靠性等各方面都会存在问题。

    那么,什么技术的通信距离长呢?

    当然是蜂窝移动通信啦!也就是我们使用的手机通信。

    进入21世纪后,蜂窝移动通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技术水平和行业生态都飞速进步。于是,人们开始研究使用蜂窝通信技术(Cellular),用于车联网通信。

    目前我们最主流的蜂窝通信技术标准是什么呢?当然是4G LTE。

    2014年9月,LG向3GPP提交了LTE在V2X通信应用的规范草案。同年12月,Ericsson提交了增强LTE D2D相近服务的规范草案。

    随后,2015年,3GPP正式启动了LTE-V技术标准化的研究。

    速度很快,到2016年9月,3GPP就在R14版本里完成了对LTE-V2X标准的制定。

    可以这么说,LTE-V是给车联网量身定制的LTE。

    LTE-V依托现有的LTE基站,避免了重复建设,而且工作距离远比DSRC大,提供了更高的带宽,更高的传输速率,更大的覆盖范围。

    LTE-V技术包括集中式(LTE-V-Cell)和分布式(LTE-V-Direct)两个工作模式。LTE-V-Cell需要基站作为控制中心,实现大带宽、大覆盖通信,而LTE-V-Direct可以无需基站作为支撑,可直接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周边环境节点的可靠通信。

    车与车通信(V2V),及时互相通报路况和异常

    DSRC和LTE-V的竞争非常激烈,两者都希望成为主流的车联网通信标准。目前,我们国家倾向于采用LTE-V。

    车联网的意义

    车联网说了那么多年,一直都不温不火,其实,问题就在于车辆的对外通讯能力。

    汽车制造商善于造车,车内网可以搞得很溜,但解决不了外部通讯能力问题。互联网企业,软件搞得很溜,但是拿不到数据,也是白搭。

    所以,在广域物联网通信技术没有成熟之前,车联网很难有实质性的意义。

    现在不一样了,借助LTE-V的能力,车辆对外通讯的这个瓶颈,有望打破。车联网的潜在能力,很有可能彻底释放出来。

    首先,车辆数据联网,所有关于车的运行状态信息都会传到云端。围绕这些信息数据,是海量的应用场景。

    例如,车没有油或者没有电了,云端会告知车主,哪里有加油站(充电桩)。车的某个零部件数据异常,云端会进行分析,然后告知可能存在的风险。

    不仅可以上传数据,还可以下载数据,交通导航、拥堵路况信息、车位数据、气象信息等,都可以下载到车里,影音娱乐更是小儿科。

    在上面这些初级应用之上,在更加庞大的云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的支撑下,远程驾驶甚至是自动驾驶,终于变成了可能。

    自动驾驶,可以说是车联网进化的终极形态。

    自动驾驶

    汽车,和各种交通基础设施(例如信号灯),全部接入网络,由强悍的云计算系统,分析整个城市的交通流量、拥堵状况,对所有道路车辆进行路径规划,辅以交通调度,就可以最大效率地提升城市的运力。同时,还会大幅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阿里和腾讯都提出了“城市大脑”这个概念,其实就是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说白了,就是计算机的算力,代替人类的脑力。

    此外,配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车主的驾驶习惯进行分析,对企业的物流需求进行分析,对城市车流的流向规律进行分析,可以挖掘的商业价值就更大了。

    简而言之,我们不是为了联网而联网,联网是为了数据。有了车联网,就有了数据。有了数据,辅以强大的计算能力,就有了一切。

    5G和车联网

    那么,即将到来的5G,又和车联网有什么关系呢?

    刚才我们说的LTE-V,仍然不够强大。刚才LTE-V和DSRC进行对比时,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有一项指标,LTE-V是不如DSRC的,那就是时延。

    时延在车联网里,就意味着生死。你看,现在高速公路的时速是120Km/h,也就是33米每秒。刹车哪怕是晚了1秒,也会有40米以上的制动距离。

    所以,如果要支持远程驾驶或自动驾驶,这个网络的时延,必须是个位数的毫秒级(ms)。

    LTE做不到,但是5G作为LTE的演进,可以做到。5G的时延,可以达到1ms,足以满足要求。

    LTE会演进到5G,LTE-V,就随着演进为NR-V2X。

    除了时延之外,5G还拥有很多LTE不具备的优点——它拥有更高的带宽,支持更大数量的连接,还支持更高的移动速度。

    所以说,5G就是为物联网而生的。

    5G和车联网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相互依赖。

    没有5G,车联网就不是真正的车联网。没有车联网,5G就少了一个很重要的应用,也就少了投资来源,少了存在的必要性,价值也大打折扣。

    目前看来,车联网是现在5G最重要的一个应用场景,也是最有可能引爆5G需求的场景。别的物联网需求,都无法形成车联网这样的规模和体量,也不会有车联网这么强大的推动力。

    甚至可以说,车联网就是未来五年5G兴衰的晴雨表。

    好啦,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想要了解更多5G和物联网的知识,可以翻看鲜枣课堂的历史文章。

    感谢大家的支持!

    10、微信v1数据v2数据是什么意思?

    V2P和V2M都属于V2X技术一种,V代表vehicle,X代表已知或未知的人或物体。V2P(车对行人通讯)及V2M(车对骑车者通讯)技术,该技术基于专用短波通讯DSRC或LTE-V方式进行信息交换,防止车辆与行人和骑车者之间发生碰撞。

    V2P(行人:Pedestrian),车与行人通讯技术,借助于智能手机或智能穿戴设备检测行人位置、方向、速度,并通过短波通讯技术,获取周围车辆的位置、方向及速度,若系统计算后认为两者或多者保持原有状态继续运动会发生碰撞,则会在手机屏幕上弹出警告消息。同时车辆在接收到相关信息后,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也会通过声音、图像提示驾驶员前方的危险。

    V2M(两轮车:Motobicycle),车与骑行车通讯技术,功能与V2P类似,但是除了可以借助智能手机或穿戴设备以外,还可以借助Motobicycle实现与车辆进行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