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母校就是(一本院校就是重点大学吗?你怎么看?)

母校就是(一本院校就是重点大学吗?你怎么看?)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一本院校就是重点大学吗?你怎么看?
  • 2、毕业后,你回过母校吗?为什么?
  • 3、毕业后,为什么有的学生不愿意再回到母校?
  • 4、小学、中学、大学,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母校?
  • 5、民办学校真的都是为了盈利吗?看了问答区,信念要崩溃了,没一个人为良心教育说句话?
  • 6、如何用一句话表达你去母校的感受?
  • 7、未来学校是什么样?
  • 8、为什么网上有“"校友会高校排名"就是个笑话"的说法?
  • 正文

    1、一本院校就是重点大学吗?你怎么看?

      “重点大学”是泛指,属于民间老百姓的俗称,国家并没有明确定义哪些是重点大学。

      在不同时期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名单并不相同,在不同建设项目中重点高校名单也不相同。如“985工程”、“211工程”、“985平台”、“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双一流”等等,入围这些不同建设项目的高校名单也不完全相同;此外,在省级层面也有地方性重点高校。

    可以说,早期的一本可称之为重点本科。但近年来,各省为提高一本率,一本批次高校名单扩容十分迅速,很多早期在二本招生的高校纷纷升格到一本招生。

    以后逐渐过度到就一个本科批次了,院校看实力,看性价比,所谓的重点大学如果不是考生适合的,对具体的考生来说意义也不大,我们可以结合考生的客观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分数匹配的性价比比较高的院校。

      目前各省的一本批次中,包括了很多非重点高校,尤其在中西部省份,一本批次中包含了很多实力不强的省内高校,这些高校只在省内招一本,面向外省则多数招二本。

      可以这么说,重点大学均在一本招生,即使实力不强的地方性重点高校也在本省招一本;但是并非所有在一本批次招生的都是重点高校。

    不同时间段老百姓对重点大学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早期的所谓重点大学现在都是985或者211以及双一流的佼佼者了。现在可以参考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综合排名前100多名的可以认为是重点大学。

    不过,我到不介意什么重点大学,只要对考生性价比比较高的院校就是好院校,就是我们心目中的重点大学!重点大学和非重点大学没有截然的界线,大学也是不断发展的,一些重点大学发展不好经营不善就逐渐没落了 比如石油类大学。而一些院校受国家经济发展影响逐渐成为就业的香饽饽了,比如,深圳大学,部分中外合作办学大学,部分二本军警院校,外国语大学等等。

    我是康健老师,高考填报志愿话题有问必答!康老师擅长军警院校高考填报志愿,认可本文观点,欢迎关注,转发,点赞,评论。

    2、毕业后,你回过母校吗?为什么?

    谢谢邀请! 毕业后同学聚会我回过母校一次,感觉一切都是那么亲切和温馨。其实,在回去之前我有些矛盾,感觉正是失落的时候,相比同学们的成就有些无颜面对。后来想想还是去了,毕竟那里有我曾经的青春年少和意气风发,有校园无忧无虑的生活和不参杂任何利益关系的纯真友情,有在运动场上挥汗如雨的身姿和漫步在林荫小道上的惬意;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值得追忆。

    见到同学之后,感觉是亲切和温暖的。没有高谈阔论的吹嘘和攀比,都是对大学生活的追忆和对彼此的问候。当然,三两好友单独聊天,也会谈谈毕业后在职场或者生意场上打拼的心得体会和感慨,对生活的吐槽或向往,谈谈家庭,谈谈孩子,彼此鼓励,彼此祝福。在去拜访一些老师的时候,给到我们更多的感受的勉励和慈爱。应该说很有幸,这次同学聚会回母校给我更多的是放开心胸,是动力,是放松。

    学校的时光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美好的,那里有美好的青春,有纯真的友谊,有获取知识的喜悦和对人生的开悟!所以,如果还能抽出时间,朋友们都可以回母校看看,看望一下老师,感谢他们曾经的教导,知识和人生的领路人都是我们的贵人,我们感恩他们。追忆曾经的美好,放下包袱去追求美好的未来!

    3、毕业后,为什么有的学生不愿意再回到母校?

    几个字概括最最主要的原因:混得不尽人意

    4、小学、中学、大学,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母校?

    道理上就读过的学校都是母校。但是,在每个人眼里,母校或许就只有一所,那儿是你成功的起点,那儿是你童年的记忆或者是你展示的舞台,母校是一种情结,分割不了一种情结。

    问题是如今即使你把它看做是你的母校,但是它并不一定认为你是它的学子。在学校,我们学到了知识,凭借知识,我们在各地飞翔,驰骋疆场。

    但是,忘记不了还是那群陪伴我们的同学,耐心抚育我们长大的老师、工人。对学校的认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即使是同一所学校,大家感情深浅都不一样。值得一生牵挂的也就那么几个,彼此长期联系的也就那么几个。

    学校承载着一个人一生太多的东西。我们难以想象,假如没有学校,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母校是一种情结,深厚的情结,如同我们的母亲一样,永远无法忘却。但是,任凭你怎么去回忆,你又总是记不起来那儿曾经发生过的一切。有时候,我们的自己的某些行为在别人心里烙下了深刻记忆,但是对我们自己来说,如同在讲述着别人的故事。

    不必纠结母校在哪儿,母校就在我们心里,时刻都在记忆之中,时刻都在眼前,时刻都在回忆、回味。

    欢迎关注,留言交流。

    5、民办学校真的都是为了盈利吗?看了问答区,信念要崩溃了,没一个人为良心教育说句话?

    我来说句公道话。民办学校的校舍,设备,师资等全部都是私人投资的,如果不是做慈善,那肯定是要考虑经济回报的。这些人未必都是大款,钱多的没处用了!好多人还是集资或者贷款,倾其所有财力开办学校的,不赚钱怎么的了?放在谁身上都一样,背油唱灯影的事,没人愿意去干,是你你干嘛?民办学校讲求经济效益天经地义,无可厚非。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不要只关注它挣了多少钱,而是要看它挣钱之后产生了怎么样的社会效果,是否对社会有利,是否造福人类。不要片面的以为讲求经济效益就是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不承担社会责任,而去一味地指责,贬低它。

    多年以来,由于财力短缺,各级人民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民办学校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兴办教育,恰巧弥补了这一缺陷。民办学校的兴起,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缓解了国家困难,与国与民都是一件好事,一举两得。

    民办学校因为不受体制限制,管理方式灵活,评价机制严格,竞争奖励机制完善,近些年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好多跻身名校行列,成绩斐然,趋之若鹜。当然也有一些学校为了提高知名度,千方百计招揽优质生源,这也是引起社会非议的主要原因。

    其实,万事同理,追求自身利益只要不对社会造成危害,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容许它存在,何况它还对社会有益,为教育做出了贡献呢!

    6、如何用一句话表达你去母校的感受?

    谢悟空平台之邀,答之。

    母校变化大,

    旧貌变新颜。

    一九七四年我在衡阳县第五高级中学毕业。那时我们学校教学设施非常简陋,低矮的土木结构教室,体育活动场所是一个单杠,一个跳高、跳远沙坑,一根拔高竹杆,二个打乒乓球的台桌。

    现在走进母校,原校的痕迹已荡然无存,已兼并相邻的洪市乡初级中学、洪市区供销社、洪市乡原乡政府驻地。校内绿树成荫,户外体育设施齐全,教学楼、住宿楼高大气派,宽敞明亮。

    7、未来学校是什么样?

    这是一个开脑洞的问题。要说我心目中未来的理想学校,应该是这样的:

    1.每一位老师,都是德才兼备且富有的人。师资始终是一个优质学校的核心资源。每一位教师各怀绝技又爱生如子,同时有与其才华和德行相匹配的丰厚收入。我希望未来的教师,是最富有的人。

    2.没有固定校舍,学校硬件资源共享。想了解自然,就去农舍;想了解高科技,就去科技馆;想坐下来写字,就去专用自习室;想看书,就去图书馆……你身边所有的资源,都是学校的一部分,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3.未来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充分表现自己的独一无二,不再是学校流水线上的一个模板。

    哎呀,寡闻束缚了我的想象力。欢迎各位大侠踊跃补充。

    8、为什么网上有“"校友会高校排名"就是个笑话"的说法?

    国内两大臭名昭著的大学排名: 一是校友会(笑友会),一是捂鼠脸(武书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