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是农历吗还是新历(阳历是指农历还是新历?)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阳历是指农历还是新历?
通常所说的阳历,即格里历,为现行公历。也叫新历阴曆,俗称农历、古歷、旧历阳历,在天文学上,指主要按太阳的周年运动来安排的历法。它的一年有365日左右。阳历是根据太阳直射点的运行周期而制定的,其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其历年有两种,一种是平年,一种是闰年,闰年和平年仅差一天。农历,又称夏历,并通常俗称为阴历、旧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夏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但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及朝鲜、韩国和越南及早期的日本等国家,仍使用农历来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
2、阳历是指农历还是新历呀?
公历当然是阳历,而农历上面都说错了。农历其实不是阴历,而是阴阳历。它是阴历结合着阳历而加闰月的一种历法,所以是阴阳历。公历是根据耶酥的传说确定起始年份的一种阳历,它毫无疑问是阳历。
3、阳历是新历吗?
阳历是新历,新历在中国习惯被称为阳历,在国际上被称为公历,即公历纪元,也就是公元,原称基督纪年,又称西历或西元,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 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
扩展资料:
阴阳历(英语:lunisolar calendar),在天文学中是指兼顾太阳、月亮与地球关系的一种历法。阴阳历以月亮绕地球一周为1个月,但设置闰月,使得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因此这种历法与月相相符,也与地球绕太阳周期运动相符合。夏历就是阴阳历的一种,具体的历法还包括纪年(纪元)的方法。日本、朝鲜、及中东以色列的传统历法也是阴阳历,其他民族如藏族、傣族也是使用阴阳历。
阳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阴历年相比阳历年在天数上有时会相差一个月。为了协调阳历年与阴历年之间的天数,于是产生了阴阳历,即现行的农历,采用的方法是在历法中加入二十四节气以及“19年7闰”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年。农历闰年因为多了个闰月,因此一年有383天-385天,而农历平年一般有353天-355天)。
4、农历是新历还是旧历呀?
新历也叫阳历 阳历也叫公历,来源于西方。比如算星座时、就是按照阳历(公历)计算的。 阴历也叫农历,来源于我们中国。 比如我们俗称的八月十五中秋节、清明节、七夕、春节、就是按照农历来计算的。而元旦、和西方的情人节(2.14)和圣诞节、国庆节、建军节、党的生日、都是按照公历来计算的。 他们的主要区别就在于阳历是国际通用的,而农历是我们中国特有的。 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为一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妙。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不计尾数。阳历每年分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只有28天。又规定7月以前,单月为大月,双月为小月;8月以后,双月为大月,而单月为小月。每年所余的5小时48分46秒,只至四年约满一天,这一天就加在第四年的2月里,这一年叫闰年,所以闰年的2月有29天。 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为一个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阴历一年有365天左右,也没有平年闰年的差别。 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新历法,就是所谓阴阳台历。现在我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叫农历或阴历)就是这种阴阳合历。它跟阴历一样,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就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来调整四季。阴历约每过二三年多有一个闰月。
5、阳历是老历还是新历?
阳历是新历。新历指公元,公元即公历纪元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原称基督纪元,又称西历或西元。西历后来世界通行成为公历,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种阳历。这部历法浸透了人类几千年间所创造的文明,是古罗马人向埃及人学得,并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基督教的兴起而传播于世界各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法、纪年采用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西元纪年,但仍然并用我国传统农历,这是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协商决定的。会上一致认为,应采用现代世界大多数国家公用的纪年制度,即用西元为新中国的纪年。
6、新历和农历有什么差别?
新历与农历有以下区别:
1、使用范围不同。 新历是世界各国通用的历法。而农历是中华历代所用的历法,始自夏代,故称是阴历,历代都在不断修改,后来加上24节气后,成了阴阳合历。
2、时间不同。 新历的长度为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有时年份是三百六十六天,称为“闰年”,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五天,称为“平年”。农历一年约为355日,与新历相差约11日左右。
3、制定方法不同 新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所制定,农历是以月亮绕地球为一个月所制定的。
7、阳历是不是就是新历?
“阳历”一词的出现,大约是在民初。以区别中国人使用了千年的旧历法---‘阴历’。 其实中国人长时间使用的历法并不是真正的阴历,而是“阴阳历”。 民国宪法规定采用国际通用历法---公历(也叫西历),也叫“新历”。 都一百多年了,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山区及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还在使用农历。
8、公历是农历还是新历?
公历属于阳历。
太阳历又称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
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
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公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积3300年才差一日。
扩展资料:
公历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太阳历。尼罗河是埃及的命根子,正是由于计算尼罗河泛滥周期的需要,产生了古埃及的天文学和太阳历。七千年前,他们观察到,天狼星第一次和太阳同时升起的那一天之后,再过五、六十天,尼罗河就开始泛滥,于是他们就以这一天作为一年的开 始,推算起来,这一天是7月19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阳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