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液力离合器(大神们,想了解当前主流cvt主要用片式离合器还是液力变矩器?)

液力离合器(大神们,想了解当前主流cvt主要用片式离合器还是液力变矩器?)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大神们,想了解当前主流cvt主要用片式离合器还是液力变矩器?
  • 2、为什么手动挡汽车不用液力变矩器配合离合器使用?
  • 3、液力离合器是什么东西?
  • 4、什么是液力离合器原理?
  • 5、液压离合器和液力离合器一样吗?
  • 正文

    1、大神们,想了解当前主流cvt主要用片式离合器还是液力变矩器?

    目前,世界上的CVT变速箱一共有两种结构:

    液力变矩器+锥轮钢带(链条)多片离合器+锥轮钢带(链条)

    在这两种结构中,日系以及合资车型CVT的变速箱大多采用的是液力变矩器的结构,日本的捷特科公司在国内已经建立了变速箱生产基地,专门供应国内的中小排量合资车型。而国产车中有一部分采用的是多片离合器结构,由南京邦奇变速箱有限公司供应。

    液力变矩器或多片离合器在CVT变速箱里面所起到的作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传递动力和缓冲转速差。对于液力变矩器来说,有三种工作模式:起步阶段:采用液体传递动力

    在汽车起步时,汽车由静止到运动,所需要的扭矩较大,转速差也比较大,液力变矩器的锁止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发动机的动力,通过泵轮泵出的变速箱油经导轮传递给涡轮实现动力传递,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的机械连接,理论上不会产生磨损。

    急刹车时:分离锁止离合器,利用液体缓冲

    急刹车时,为了避免反向冲击力破坏cvt的追轮和钢带之间的静摩擦,通常会解除锁止离合器,避免反向作用力破坏Cvt,追刘和刚带之间的静摩擦力。

    车速稳定阶段:通过刚性连接传递动力

    当时速超过5公里/小时,且汽车的时速稳定以后,液力变距器内部的锁止离合器会处于结合状态,此时发动机的动力会通过刚性连接传递给椎轮和钢带,此时发动机的转速相对稳定,扭矩输出平稳,转速差相对较小,油耗相对较低。

    ★★★-液力变矩器独特的作用:扭矩放大-★★★

    液力变矩器内部除了泵轮和涡轮以外,还有一个导轮,当汽车在起步时,导轮处于单向静止状态,由于泵轮和涡轮的转速差比较大,变速箱油被泵轮泵到导轮上以后,通过导轮实现变向的作用,变速箱油的高速滞压力直接反作用于涡轮叶片上,此时可以放大扭矩,在2到3倍,进而实现了液力变矩器的增扭钮作用。当汽车逐渐行驶,涡轮和泵轮之间的转速差,逐渐变小时,导轮会同步转动,此时泵轮锁蹦出的变速箱油的方向和导轮的变向作用逐渐降低,此时形成耦合扭矩,恢复正常。

    在CVT变速箱中,多片离合器共有三种模式:起步时:多片离合器处于半联动状态缓冲转速差

    由于多片离合器不能向液力变矩器那样利用液体缓冲动力差,只能通过离合器的压紧和分离进行缓冲,就像手动离合器那样,形成所谓的半联动状态,在此过程中,多片离合器是存在着滑动摩擦的,通过逐渐压紧的离合器,使滑动摩擦逐渐变小,最后完全压紧,实现转速差的缓冲。

    速度稳定时:多片离合器所致刚性传递动力

    当汽车的时速达到设计阀值或速度稳定以后,多片离合器始终处于压紧的状态,形成刚性连接,此时动力损失最小,油耗最低。

    急刹车时:多片离合器分离保护椎轮和钢带

    同样当进行急刹车时,为了避免椎轮和钢带瘦到汽车的反向作用力产生打滑的现象,会检测刹车信号和时速变化,分离多片离合器。

    液力变矩器和多片离合器这两种传递方式,到底哪种好?液力变矩器优缺点:

    液力变矩器最大的优点就是在起步和其刹车时是没有任何刚性连接的,通过变速箱油进行缓冲,理论上不会产生任何的机械磨损,因此,从使用寿命角度来看,液力变矩器无疑更有优势。

    但是液力变器最大的问题是传递效率相对较低,特别是在起步阶段,虽然可以实现增扭的作用,但是液体传递效率通常非常低,动力损失较大,在这个过程中的油耗表现欠佳。

    多片离合器的优缺点

    多片离合器动力传递更为直接,传递效率更高,但是由于是利用滑动摩擦缓冲,理论上长时间使用会产生磨损,特别是在频繁的低速拥堵路段行驶时,多片离合器,反复的结合和分离会产生较多的热量,此外,当多片离合器磨损到一定程度以后,由于间隙过大,就会产生打滑的情况,有可能会产生加速顿挫,加速无力等问题。

    因此理论上来说,采用液力变矩器的方案要优于多片离合器的方案。从实际的使用寿命角度来看,也要优于多片离合器方案。

    无论是液力变矩器,还是多片离合器,核心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钢带和锥轮不打滑

    总体上看,CVT变速箱有着一整套的保护措施,避免椎轮和钢带打滑,比如在起步瞬间会通过ecu控制变速箱的扭矩输出,等待液压变径,在自动控制系统控制锥轮和钢带同步变径的过程中,会优先施加较大的压紧力,避免打滑,等到速度恒定转速稳定以后再逐渐的降低压紧力,以降低摩擦损耗。

    在此过程中,液力变矩器和多片离合器会起到缓冲作用,等待速度和转速稳定以后在进行刚性硬连接。

    Cvt变速箱的使用寿命并不短

    很多网上的喷子和键盘专家一提起cvt就说寿命短,打滑,实际上这是一种偏见,或者是不懂cvt控制原理的一种胡说八道。目前并没有任何一个官方说明,说cvt的寿命短,网上流传的一种cvt变速箱只有30万公里的使用寿命说法,也是一种谣传,由于CVT变速箱采用静摩擦传递动力,打滑是必须首先遏制的,因此并不会产生过度的磨损,从市场表现来看,目前很多十几年前采用CVT变速箱的雅阁,凯美瑞等车型仍然在路上行驶,在故障率方面也并没有表现出比at或双离合变速箱更高。

    Cvt变速箱的车型到底能不能买?

    如果你想要购买一辆日系车,如果想要购买一辆中小排量的日系车,如果想要购买一辆省油平顺的车型,实际上也只能选择cvt车型,以质量和稳定性见长的日系车,已经在中小排量方面全面采用了Cvt,如果cvt真的不耐用,这么精明的日本人不会自己打脸。

    我一直认为买车要根据自己的用途去买,如果你买车,主要是上下班代步,买菜接送孩子,这种日常的家庭用车,Cvt,变速箱在中低速省油平顺这优点就很合适,是可以购买cvt的。

    2、为什么手动挡汽车不用液力变矩器配合离合器使用?

    虽然你的提问乍一看有点匪夷所思,但是我觉得并不是随便提问的,你的意思是想利用液力变矩器的柔性连接来实现某些情况下频繁踩离合的不方便吧?比如堵车缓慢前行,需要频繁踩离合,很不方便,而自动挡车则可以只依靠刹车来控制启停。因为液力变矩器可以在带档的情况下实现这个作用。是这个意思吧?

    液力变矩器实际上是利用流体传递动力,缺点是动力传输有损耗,优点是柔性连接,也就是当输出端静止后输入端仍可以持续有动力输入,这时候流体在变矩器内部循环流动,能量都转化为流体的热量了。自动挡车挂上档以后只要踩紧刹车,车辆就不会移动,这时候输入端仍有发动机动力输入但是输出端由于刹车对车轮的限制而无法移动,这时候流体在变矩器内部循环,只是此时升温特别快。因为动力都转化为流体的内能了。所以长时间等红灯时还是建议挂空挡拉手刹。

    至于利用变矩器这个特性而将其加入手动挡车而言实现起来也容易,就是在发动机输出轴与离合器之间加入一个液力变矩器就行了。但是这样做可行吗?

    如上图,正常自动挡液力变矩器上有一个锁止离合器,就是为了弥补液力变矩器的柔性连接而设置的。

    假如按照你的想法,我们起步时候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松开离合器时有可能车还不会动,因为松开离合后加上负载,但发动机转速不够的时候液力变矩器输出端动力不足以推动车辆前进,所以这时候手动挡起步就成了这样:踩离合挂档,松离合,再猛踩油门车才动。这样完全颠覆了正常手动挡的操作体验。不过有个好处就是新手起步不会再熄火了。但油耗确嗖嗖上涨。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载重的情况下起步,你会消耗更多油。而且行驶中换挡时候你需要踩离合松油门,但是油门松开后液力变矩器输出动力又不足了,当换挡完成松开离合时动力不会迅速接入,这种驾驶体验你不会喜欢吧?而且在正常行驶中液力变矩器会消耗掉一部分动力,再加上维护保养,这怎么算怎么赔。关键是操作上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所以说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行不通的。

    3、液力离合器是什么东西?

    不是,离合器的作用是使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和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液力变矩器则是由泵轮、涡轮、导轮组成的液力元件。安装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以液压油为工作介质,起传递转矩、变矩、变速的作用。也可以起到离合器的作用。

    4、什么是液力离合器原理?

    液压离合器是汽车离合器的一种,其传动装置采用液压传动。  在液体压力作用下具有离合功能的离合器。液压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当踩下离合器踏板时,通过推杆使总泵活塞向左移动,总泵及管路中油液受压,压力升高。在油压的作用下,分泵活塞也被推向左移,推动分离踏板,并带动分离轴承使离合器分离。  液压离合器的优点:

    1.操作轻便舒适。  

    2.摩擦阻力小,长期运行不会使踏板力显着增加。

    5、液压离合器和液力离合器一样吗?

    首先,不能说是液压离合器,离合器是机械的。

    而自动挡车里有一个液力变矩器或液力耦合器。

    它们的不同是液力变矩器有固定导轮。

    它们也是起到离合器的作用,但是汽车专业不能叫它们离合器,要叫液力变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