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发动机(直20上的发动机可以用来研发重型武装直升机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直20上的发动机可以用来研发重型武装直升机吗?
直-20使用的发动机是我国新研发的涡轴-10发动机,功率为1600KW,完全可以作为我国新一代重型武装直升机的动力系统,这个没有问题。因为,不光是我国这么做,美国和俄罗斯也都是这么做的。
图为直-20运输直升机。
比如,直-20是10吨级的通用直升机,在这个领域,世界上还有俄罗斯的米-171和美国的UH-60黑鹰直升机,甚至,直-20基本就是参照UH-60黑鹰直升机研发的,他们外观大同小异,内部结构也差不多,只不过直-20的发动机功率更大,雷达电子设备更齐全、更先进,而且把旋翼从4叶扩大到5叶,其他的地方基本就是一致的。
图为印度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引发了军迷一片羡慕。
UH-60黑鹰直升机的发动机是T-700GE-701发动机,只不过不同型号配备不同批次的发动机,该发动机功率为1450KW,最新的T-700GE-701D/E发动机的功率也不过1500KW,事实上比直-20的涡轴-10在功率表现上还要差一些。但是该发动机和涡轴-10的安装方式、布局、大小、重量都差不多。
图为直-20直升机和武直-19武装直升机在一起。
美国在T-700GE-701发动机的基础上,发展了AH-64“阿帕奇”重型武装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也是10吨左右,但是他配备了比较强悍的装甲防护,堪称是飞行的步兵战车,他可以携带16枚“地狱火”反坦克导弹作战,搭载了一门M230型“大毒蛇”30毫米机关炮,实际上就等于是步兵战车飞上了天,机动性和火力都大大提高。
图为挂载了12枚各类型导弹的武直-19武装直升机。
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一度让我国军迷羡慕,很多人也都一针见血的指出,要研发这样的重型武直,我们缺的就是发动机,现在涡轴-10有了,和阿帕奇所用的T-700GE-701差不多,也都是先使用在10吨级的通用直升机上,总不可能说美国就能把发动机从黑鹰安到武直上,我国就不能把涡轴-10从直-20安到新武直上吧?
图为海军型直-20运输直升机。
俄罗斯也是一样的。俄罗斯是著名的一发拖3机。俄罗斯有一款10吨级的通用直升机,叫做米-171,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和黑鹰一样,成为生产数量最大的通用直升机之一,他们都代表了10吨级通用直升机旺盛的需求和生命力。米-171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是13吨,他搭载了2台TV3-117型发动机,单台发动机的功率是1645KW,和我国的涡轴-10也差不多。
图为直-20运输直升机。
和美国一样,俄罗斯也把这款发动机用到了重型武直身上。比如,俄罗斯的米-28N重型武装直升机,就配备了2台TV3-117型发动机,他的最大起飞重量也是10多吨,可以携带18枚反坦克导弹,也是我们非常羡慕的一款重型武直,他的装甲奇厚,据说一般的35毫米高炮打到他的关键部位,都无法奈何他。
图为我国从美国进口的黑鹰直升机。
和米格-28N一样,俄罗斯的卡-50系列重型武直,包括卡-51和卡-52,也都是使用了TV3-117型涡轴发动机。这说明什么?这说明美俄两大武直强国,其最先进的代表性武直,使用的发动机都是原来安装在10吨级通用运输直升机上的,并不存在什么安装的瓶颈和困难。笔者看有很多军迷质疑涡轴-10能否安装到武直上,也很诧异,难道美俄做得,中国就做不得吗?
图为我国武直-10ME武装直升机。
我国目前最强大的武直是武直-10,他才是一个7吨级的武直,最多只能携带8枚反坦克导弹,运载能力只有阿帕奇和米-28的一半,而且武直-10的机炮是23毫米,比阿帕奇的30毫米要低一个层次,很多装甲就打不透了。再者,武直-10的装甲防护也不如米-28和阿帕奇,战场的生存能力和穿梭能力有限。所以,我们很有必要研发一款重型武装直升机来加强陆航,而这款直升机的发动机,我想就可以选择涡轴-10。
图为直-10ME武装直升机,我国迫切需要比他更强的武装直升机。
和米-171、黑鹰直升机都一样,直-20也是10吨级的通用运输直升机,既然发动机、传动系统和旋翼都能支持10吨级直升机使用,为何就不能支持武装直升机使用呢?这里面本来就没有什么技术上的区别。如果我们能够以涡轴-10,及其传动系统、旋翼系统为基础,发展一款10吨级的武直,他将不仅能够让陆航具备大纵深的低空火力打击能力,而且还会让海军的两栖攻击舰拥有比武直-10更强的对地支援能力,这对于我国军力的现代化是大有裨益的。
因此,海事先锋大胆的预测,我国不但会研发重型武直,而且这款武直也肯定会使用涡轴-10发动机。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2、直升机的发动机是什么?
用的是航空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共有3种类型:
活塞式航空发动机
是早期在飞机或直升机上应用的航空发动机,用于带动螺旋桨或旋翼。大型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功率可达2500千瓦。后来为功率大、高速性能好的燃气涡轮发动机所取代。但小功率的活塞式航空发动机仍广泛地用于轻型飞机、直升机及超轻型飞机。
燃气涡轮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应用最广。包括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涡轮轴发动机,都具有压气机、燃烧室和燃气涡轮。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主要用于时速小于800千米的飞机;涡轮轴发动机主要用作直升机的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主要用于速度更高的飞机;涡轮喷气发动机主要用于超音速飞机。
冲压发动机
其特点是无压气机和燃气涡轮,进入燃烧室的空气利用高速飞行时的冲压作用增压。它构造简单、推力大,特别适用于高速高空飞行。由于不能自行起动和低速下性能欠佳,限制了应用范围,仅用在导弹和空中发射的靶弹上。
3、一般的直升机有几台发动机?
两个发动机的功能完全是一样的,并车工作带动同一个旋翼,一方面是两台发动机能够提高功率,另一方面作为安全冗余,当一台发动机故障时,仅用另一台还可以保证应急降落。留意一下前些日子有直升机单发着舰的报道。有的直升机甚至有三个发动机,如美国总统新选购的座机“陆战队一号”。尾桨没有专门的发动机,是通过尾梁内的传动轴从发动机获取的功率。直升机的前后左右运动是通过“旋转斜板”装置改变整个旋翼盘面的倾角来实现的。此控制方式称为“周期矩控制”。双旋翼则是轴有内外两层,分别带动两个旋翼。
4、世界功率最大涡轴发动机,AI-136T来了,中国重型直升机的未来将如何?
全球局势动荡,为稳住当前形势。中方重型直升机的未来不容乐观,虽然al136t解中国燃眉之急,却得不到全面发展,al136t是苏联研发世界现役最大直升机,是米26重型直升机标配动力d136涡轴发动机最新改进型号,在50摄氏度环境温度下仍可提供11500马力最大功率,相比d136仅能不高于15摄氏度提供11500马力最大输出功率。
中俄共同研发pd12v经过四年艰苦磋商,中方已将摆正自己位置,为何俄方摆不正自位置,俄罗斯永远是我们的老大哥,中方无意争大哥,这是我们立场,俄方要有做大哥的大度,已经走在一起研究,这是来之不易的缘份,能不能把核心技术公开给我们。
中俄双方已完成直升机总设计、气动布局、主减速器、尾桨、防冰系统设计上达成一致,涉及核心发动机选择上出现重大分歧。
中方釆用乌克兰al136t发动机,明显俄有醋意,这是俄不对,自家问题拉到国际合作上,俄不能用以前的眼光看我们,合作是互信任,不是互相猜疑,签署一个协议用四年,很明显浪费了很多时间,这么长时间够我们把发动机研发出来了。如果在未来应对国际突发事件,釆合作姿态,难道要再谈四年那么漫长吗?
我们一直以真诚态度对待我们老大哥,那你们也要有诚意把小弟装备照顾好,这样才能对抗霸权,对彼此未来都好,一直用冷战时期态度看我们,那是不该,目光要看长远,我们未来好过,怎能忘记老大哥呢!
中方用上al136t助我们大型直升机上075两栖驱逐舰,关键al136t发动机成熟,pd12v技术在实践中,还要经过长时间来知道它性能,大家很希望pd12v成功投入使用,核心要和中方分享,如果时间允许我们完全有能力实现自主发动机,但是我们顾及老大哥面子,釆纳合作共赢,再把我们关系拉近。
小编认为:合作共赢可以把下一代关系变成不对抗。
谢谢阅读!如果认同我观点的读者请帮忙点赞关注支持一下,谢谢!如有不同观点或想补充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评论区进行讨论!谢谢!
5、从直升机螺旋桨发出的声音能分辨出发动机的好坏吗?为什么?
单纯从直升机旋翼要想分辨出直升机发动机的好与坏有点难!
一架直升机性能优良与否与发动机的确是息息相关,但是,不是全部。
最现实的就是中国的武装直升机“wz10”项目,当初中国的武装直升机选择了意大利的优秀发动机作为动力,可是美国人不高兴,玩手段结果是,关键时刻作为直升机或者固定翼飞机的最关键项目发动机让人“忽悠瘸了”……中国航空人被迫无奈选择性能指标差的国产发动机,才使的“wz10”从返蓝天。当然了,众所周知wz10的技术水平被迫降低。
时至今日,再看看,今非昔比了,今天的wz10可不是首飞时的那个直升机了,已经进入超水平的时期!
当然啦,对直升机降低噪音的研究,中国人不落后,有预研项目。
拭目以待吧!
6、现在直升机用着涡轴发动机,是如何带动直升机螺旋桨的?
直升机旋翼的转速都是恒定的,大约每分钟300转,而涡轮轴发动机动力涡轮的转速高达每分钟几万转。那么,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传动”、需要“减速”。
另外,也是因为直升机的旋翼轴是垂直安装,而直升机的涡轴发动机,涡轮轴是水平状态的,这个过程中也是需要中间环节来“换向”的,需要将发动机的功率传递给旋翼和尾桨。这套传动系统,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堪比发动机的,也是非常之复杂的。
直升机的这套传动系统一般是由主减速器、中间减速器、尾减速器三个减速装置和主传动轴、主旋翼轴、尾传动轴和尾桨轴等部件组成。涡轴发动机通过主传动轴将功率传递到主减速器,经过多级齿轮减速、换向,最后通过主旋翼轴将功率传递到旋翼。
在传动系统各个部件中,主减速器最为复杂工作环境最为恶劣。发动机的功率几乎全部通过主减速器传递出去,齿轮、轴承都要承受很大的负荷。主减速器的减速比是很大的,最高甚至达到70,也就是说最终旋翼的转速降低到只有发动机动力涡轮的 1/70。中间减速器比较简单,主要起到运动换向作用,它将功率传递给尾减速器并最终传递到尾桨。
传动系统的“减速”,是长时间的高速转动、摩擦,这个过程中自然会有“摩擦生热”、会有升温。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减速器的齿轮和轴承就会损坏,主减速器要设置滑油散热器、冷却风扇等系统,为主减速器降温散热。
常规的单旋翼+尾桨直升机,发动机和主减速器都是靠近旋翼安装的。
7、直升机的发动机一般在机身的什么位置?
不同飞机发动机位置不一样的。民航机支线客机一般是在两翼和机身结合的根部,或者是尾端垂尾和机身结合部;民航干线客机一般都是在两侧机翼下边,两个或者四个圆筒状的物体就是发动机;老式战机的发动机在机翼上或者头部,现代战机的发动机一般在机身内部中后段位置,从机身前边看可以看到座舱两侧的弧形或者方形进气口,这个是双发。单发的进气口一般在战机腹部位置;直升机发动机一般在主旋翼下方靠近尾部的机身内,双发的也是在这个位置的左右两边。
8、为什么,俄罗斯出售100台米171直升机用涡轮轴发动机?
说到底:中国军队直升机装备缺口太大!工厂产能一时半会不能弥补缺口,中国军方急需最稳定、最适用的产品先补足;而俄罗斯这款发动机也"积累"了十年才推出市场;
俄罗斯技术集团旗下联合发动机制造公司发布消息:公司的VK-2500PS-03发动机在中国民航已获认证,该公司获得在2021到2022年向中国交付约100台该型发动机的合同:直接提升中国米—171系在高原地区作战能力!其实,俄罗斯该型发动机年产量仅60台,它也需要到2021年才能提升到100台!况且,俄罗斯国内也有巨量直升机需要更换动力系统,因此,厂家的产能需要提升到500台/年才勉强满足市场;
VK-2500PS-03涡轮发动机是VK-2500系列发动机中最新改进型号,它的材料、电控、传感方面进行升级:该型发动机装备有全权数字电子发动机操纵机构(FADEC)和防喘震系统外,最大的改进就是采用新的压气机涡轮结构,它提高涡前温度30K,使发动机最大功率获得明显提升。而且还设计了3种应急模式,其中极限应急模式,最大功率3750马力,可以持续30秒。这种极限使用用途非常广,比如在高海拔区域爬升,或者躲避防空导弹时有很大富裕度;型号为BARK-6V-7S的数控系统由圣彼得堡克里莫夫设计局自行研制生产;它的设计寿命提升约2倍:该型发动机可以在海拔6000米内,零下50度至零上60度的温度中工作。
2017年,俄罗斯联合发动机制造公司为中国提出升级米—171系直升机动力系统:原有的乌克兰制TVZ-117型发动机换装为俄罗斯制VK-2500发动机;2018年时,俄方向中国军/民用户展示米-171直升机安装VK-2500发动机的飞行性能;2019年,该集团与中方签订出售新米系直升机协议:68架米-171基础出口型直升机,18架米-171Sh军用直升机,14架安装VK-2500发动机的米-171直升机以及21架“安萨特”轻型直升机,合同总值20亿美元;
合同内米-171直升机在俄罗斯乌兰乌德生产:其中86架仍将安装由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提供的TVZ-117发动机,转手中国向俄罗斯厂家交货——俄罗斯做独家生意的"阴谋"没有得逞——保证稳固、安全的后勤来源是中国军方一贯作风;
目前,中国装备超过500架米-8和米-171系列直升机——中国每个集团军都有一个陆航旅,此外,包括空中突击旅、海军、空军、特种部队、民航、应急管理部、武装警察都急需先进、通用直升机,缺口庞大以至于让中国直升机厂家产能不足!
同时,中国人民绝解放军早期采购的米—171系需要更换动力系统、航电系统,而乌、俄制直升机动力系统缺乏数控系统、高原功率不足——无法适应中国高原地区作战的要求!近几年的边境摩擦让中国陆军对于高原快速反应、快速抵达、快速作战提出新的战法——它们都需要直升机的支援!
另外,随着中国武器工业的进步,对于俄罗斯武的需求量大幅下降,而俄罗斯经济发展需要资金支援;中国只能择优录取:急需的军备缺口上补缺,也为俄罗斯和中国经贸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