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蓝鲸运输机(美国最大的运输机和俄罗斯最大的运输机对比,哪个更强?)

蓝鲸运输机(美国最大的运输机和俄罗斯最大的运输机对比,哪个更强?)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美国最大的运输机和俄罗斯最大的运输机对比,哪个更强?
  • 2、如可能,中国能够造像美国一样的鱼鹰运输机和A-10攻击机吗?
  • 3、为什么俄罗斯制造得出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却没有大型商用客机?
  • 4、世界上最大的涡桨运输机安22战略运输机的军用前景如何?
  • 5、美国鱼鹰战斗机是一款什么样的战斗机?
  • 6、我国需要类似于C-2A那种舰载固定翼运输机吗?
  • 7、除了运20,中国有没有必要再研发更大的战略运输机?你怎么看?
  • 8、什么是C-141重型战略运输机?
  • 正文

    1、美国最大的运输机和俄罗斯最大的运输机对比,哪个更强?

    平流层发射、波音747-8对安-124?这对比是美国巨大航空优势的体现

    身为多年杠精,本人敏锐的提问的问题“美国最大”而不是“美军最大”,那么就有空子可以钻。因为美军最大的运输机还是1966年首飞的C-5“银河”,已经使用了半个世纪,落后对方很正常。

    但如果扩大到美国最大的话,那么有个刚出来的大家伙可以出场了。那就是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旗下的Stratolaunch“平流层发射”巨型双体飞机。平流层发射机长73米,翼展117米,空重226.8吨,使用6台普惠公司的PW4056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25.5吨,最大起飞重量达到589.6吨,两个机身中间最多可以挂载250吨重的火箭,飞到11000米高空,进行发射。平流层发射的翼展世界最长,该飞机最大起飞重量仅次于安-225的640吨,是目前世界第二大。由于安-225目前仅乌克兰有一架,并不属于俄罗斯所有,所以平流层发射毫无疑问超过俄罗斯最大的飞机。如果嫌平流层发射,太过于非主流,并不属于传统的运输机。别急,美国还有一个大型运输机,那就是现在独霸民用航空大型飞机市场数十年的波音747的最大货机子型号,波音747-8F。波音747-8F机场76.3米,翼展68.4米,机高19.4米,操作空重197.1吨,最大起飞重量447.7吨。

    波音747-8F,货舱总容积量858立方米,最大有效载荷为132.6吨,燃料总容量181.5吨,常用于洲际货运市场。该货机自2005年开始推出以来,已经生产交付83架,还有20架订单正在生产中。

    对其对比,俄罗斯这边最大运输机还是安-124鲁斯兰,其体积和尺寸与波音747-8F非常接近,机场68.96米,翼展73.3米,机高20.78米,空重175吨,最大起飞重量405吨,货舱最大载重150吨。

    作为专用军用运输机,鲁斯兰的货舱尺寸更大,运载能力更强,能够允许承运大件货物,因而在国际民航大件货运市场也很吃香,常被用来租运大型货物。

    但是安-124的发动机D-18T较差,最大推力23吨,涵道比只有5.1,波音787-8F使用的GEnx发动机最大推力达到30吨,涵道比达到9,FADEC全权数字操控,带有反推力装置。两者在技术上几乎可以用30年差距来形容,特别是油耗率相差太大,再加上安-124机体比较短粗,导致双方在重载飞行距离方面相差非常大。波音747-8F可以运载90吨货物飞行7620公里,而安-124载重50吨情况下,只能飞行7500公里,这也正是波音747-8F可以继续称霸民航市场的底气。

    两者进行对比,更深层的情况就是,美国在民航市场的独霸天下!不管是平流层发射还是波音747-8F,都是美国民间航空公司的作品,波音747更是一代经典机皇,目前总产量超过1588架,被冠以“缩短世界的距离”。相比较之下,安-124还是苏联80年代的作品,苏联解体后停产,虽然在2008年俄罗斯与乌克兰达成恢复生产协议,但很快因双方政治外交危机再次停产。造大飞机甚至巨型飞机,其他国家即使是国家工程和很难完成,对美国来说不过是民间工程和商业项目。

    2、如可能,中国能够造像美国一样的鱼鹰运输机和A-10攻击机吗?

    ”鱼鹰”倾转旋翼机是让我们口水流到脚面的好东西,但A-10攻击机白送我们也不会要。

    MV-22”鱼鹰“和A-10”疣猪“在军迷中都有着极高的人气和关注度,但是就其对当前我们的价值而言,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无疑是更有价值的那一个。

    MV-22倾转旋翼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种飞机既有直升机垂直起降的灵活性,在巡航时又具备固定翼飞机的载荷航程性能,大大拓展了任务能力。

    如此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款武器,却经常被中国军迷吐槽乃至奚落,这源于MV-22在研制时和服役早期高发的事故率。由于机械结构复杂、飞控故障以及在悬停时的螺旋涡等问题,MV-22在早期事故频发。但是经过不断的改进优化,MV-22目前已经表现出超高的可靠性,并且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实战环境中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装备数量达到300多架。

    目前我国急需MV-22这样的倾转旋翼机,一是可以部署在075型两栖攻击舰上,可以大大提升登陆作战时的投送能力;二是在高原、山地区域的边境地区能够快速、有效提供运输能力,降低对前线机场的依赖。比如在近期的边境对峙事件中,如果使用MV-22,可以直接从乌鲁木齐运输数吨物资直接降落至加勒万河谷地带的我军营地,这种运输效率比汽车、铁路转运高了几十倍。

    对于MV-22这种倾转旋翼机,我国也在进行技术探索,前些年航空工业部门还在航展上展示过”蓝鲸“倾转旋翼机,而且还是载荷航程能力能强的四发布局。但是在解决大推重比涡浆发动机和相关传动技术、飞控技术前,我们的倾转旋翼机一时半会还看不到影子。

    相比于”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MV-22倾转旋翼机,A-10攻击机在我国军迷心中有着更高的人气,也不乏研制装备兔版A-10的呼声。

    A-10”疣猪“邪恶的造型、强大的30毫米7管巨根、高达7吨的载弹量以及强悍的抗揍能力,特别符合军迷的雄性审美。而且A-10在伊拉克、阿富汗实战中怼天怼地的优异表现也赢得军迷的赞许。

    但是A-10在美军中优异的发挥不代表它就符合我军的需求,毕竟A-10是在美军握有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打打伊拉克、阿富汗这样毫无还手能力的废柴。这种毫无空战能力、航电系统简陋、电子对抗约等于0的史前怪兽投入到高烈度的战争中,只能成为高性能战斗机和防空系统的靶子,我军是看不上的。实际上美国空军一直想让A-10退役,但是在军种斗争和治安战需求的双重压力下不得不捏着鼻子继续使用。

    实际上,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战争形态的演变,强击机/攻击机这种功能单一的机型已经被历史所淘汰。我国的强5在退役后也没有后续机型,对地打击任务已经交给多用途战斗机和无人机。

    3、为什么俄罗斯制造得出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却没有大型商用客机?

    耳熟能详的俄制大飞机,伊尔-76,安-124,安-22,安-225等,常在中国飞来又飞去,搞起国际货运生意,应该说俄罗斯不缺自己的大飞机,也有制造大飞机的能力,如我们熟知的图-154,伊尔-62,伊尔-86,图-204,伊尔-96等,对中国多有出口,其中以伊尔-96最惨,只有区区几架,便生产不下去,可以说大飞机的风光,俄罗斯早已不再,重新向大型商用客机发力,打造一款MC-21,担负着俄民用航空复兴的重任,行不行不知道,要拿到欧美适航证,目前讲着实困难。大飞机,欧美控,苏俄始终不能尝鼎一脔。有我没你,军用的管不着,民用的以保护环境名义,把多少国家的大飞机梦给活活掐死在摇篮中,俄罗斯长期受制受困于这个适航证,颁发的第一款支线客机SSJ-100,使用的还是自制发动机SaM-146 1S18发动机,至2017年已经生产了150架。玩支线的加拿大庞巴迪和巴西航空工司,其中巴西主要为组装,搞全球配套,基本找不到多少钱,赚钱的还得说是大飞机,俄罗斯要活出去,没有那么容易。

    不缺大飞机。俄罗斯看起来么都有,与伊尔-96相近者空客A340,伊尔-62约相当于波音707,图-204大低是波音757的水准,不缺大飞机,始终因经济性太差,不受国际民用市场欢迎,没有订单就找不到饭吃,民航运营就强调一个经济、舒适,过去在苏联时期,犹能卖出去一些,如伊尔-86于1980年下线后,共生产了107架,使用4台HK-86涡轮风扇发动机,噪音高,舒适性差,曾想引进CFM56换发,人家没给,中国新疆航空公司曾引进5架,2003年就退役了,转手卖给了俄罗斯鞑靼斯坦航空公司,入役以来事故连连,改进型号伊尔-96,亦不成,因为不符合欧盟制订的国际民航组织运营水准,飞不进欧洲,一架不能飞的大飞机,大约也只好停产,伊尔-96仍在飞翔,只作为总统专机。俄罗斯一度想以伊尔-96为基础,展开中俄大飞机合作,中国看得甚明白,这货不成。

    主要是缺钱。不是造不出来,造出来没市场,如今被人挤兑成这样,徒叹奈何。可以自己发力呀,如图-204就是个例子,中国于2001年订购了5架图-204-120CE货机,始终不能完成交付,不是不想,是不能,西方不给它配套。民用没前途,用之军用,一款图-214R当作侦察机,另有指挥型号。话说你就不能造得更好一点吗?真的好,也会有市场,只是没钱缺银子,相关技术始终不能得到提高,从发动机到航电,技术明显落后了很多,一者技术进步需要钱需要时间,二者长期以来的硬打压,也打得它抬不起头来,卖不出去淘换不到银子,技术攻关后续乏力,只靠国家投入是不成的。与中国合作是一个好办法,只是其中大有算计,唯一一款取得了适航证的超级苏伊霍100在河南架设一条生产线,多年过去没动静,随着我们的台阶码得很高,不能进口技术这事成不了,造出来与ARJ21去竞争,我们也会不甘心的,局面与早年不一样。可见,中俄合作,如RC929,也不知道未来如何,应该是产权明晰,两家谁也不会吃亏的共赢方式。

    说说MC-21。已有170多架订单,试飞晚点,按计划今年完成领证,已经不可能,自2002年开始研制,使用自己研制的两台PD-14发动机,由雅克夫列夫设计局主持,伊留申设计局和图波列夫设计局参与,雅克夫列夫设计局并入伊尔库特飞机制造公司,现在即称为伊尔库特MC21,问到晚点的原因,主要配套跟不上,这点跟不上C919,一切配套必须在中国生产,转让相关技术,否则免谈,所以C919制造较晚,却能先于MC-21起飞。不是FAA(美国联邦航空局)批准普惠提供PW1400G发动机,还要晚下去。看起来使用了37%的复合材料,但是自家并不能生产,需要进口,机翼还是由中国协助才得以完成。看似比C919大了一点,但一切主部件技术制造水平,只能说免免强强合了格,未来会如何,应该说正充满不确定性,中国有庞大的市场为基础,俄拿不到适航证的话,MC-21多不可测。正因为其难,中俄才能开始大飞机合作。

    4、世界上最大的涡桨运输机安22战略运输机的军用前景如何?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屈指一算,安-22运输机问世至今已逾半个多世纪了。作为截至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涡桨远程运输机,很多人对于安-22短暂生产后由停产的命运颇感惋惜。不过,外界也一直有消息称安-22或将迎来重生。

    但在笔者看来,安-22未来重获新生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经济上捉襟见肘的乌克兰只希望能尽可能地利用手中仅有的储备换取既得利益;而仍服役有少量安-22的俄罗斯空军对这款机型也无继续发展和改进的兴趣,只希望在役的这些安-22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余热。

    实际上,安东诺夫设计局对安-22运输机从一开始就没有寄予长远的希望,这一点我们其实从它短暂的生产周期(仅仅8年)和有限的产量(总共生产了85架)上就可窥一斑。

    在当时来看,安-22确实能够满足苏联军备运输的基本要求:至少安-22是当时苏联空军阵中唯一能够运输T-62主战坦克的一款运输机。但是,从安-22运输性能的唯一性上也不难预见,苏联空军的运输需求绝对不止于此。

    与安-22同一时期,美国服役了自己的C-5“银河”运输机。而C-5运输机在货舱尺寸、载重量、时速、最大起飞重量以及航程等数据上都要全面优于安-22;在美苏冷战的大时代背景下,可想而知C-5对于苏联人的触动。

    基于同美国博弈的迫切需求,安东诺夫设计局随即根据莫斯科的具体要求设计研发了安-22的后继型号:安-124。客观而言,安-124的问世既是对美军C-5的追赶,也是对安-22综合性能不足的弥补。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安-22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落后于同类远程运输机了。所以说在主要大国更加强调洲际战略运输的当下,安-22并没有太多翻盘的机会。不过,在一些有限的局部冲突或后方调度任务中,安-22还是可以发光发热的。

    我是军武最前哨!

    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带来精彩内容!

    5、美国鱼鹰战斗机是一款什么样的战斗机?

    美国的V-22倾转旋翼机是一直独特的运输机,不是战斗机!Boeing.BeIIV-22/Osprey“鱼鹰”倾转旋翼机、是一型新概念具备垂直起降和短距起降(VTOL/STOL)功能的运输机。V-22倾转旋翼机更像是固定翼飞机与直升机的结合体的“混血儿”、飞机里的“另类”。

    该型机是在机翼两端各按装一台涡轮轴发动机配置三叶螺旋桨、可以转变角度的特殊设计、既能像直升机垂直起降也可以像固定翼飞机短距滑跑起降。

    V-22“鱼鹰”倾转旋翼运输机基本参数:V-22是在BeII公司“xv-15”倾转旋翼机的基础上由Boeing/BeII公司联合研发。

    1989年3月试飞成功、经历了长期的论证、测试、试飞、改进、验证再试飞于2006年交付美空军试验性装备、2007年交付美海军陆战队、是一型满足各军兵种装备的通用型运输机。V-22一机两型/民版的是“BA609”、军版“V-22”系列……

    V-22倾转旋翼机形式的外形独特的飞机,在“贝尔”公司“xv-15”研发成功之前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才“修成正果”。该型机独特的结构带来了明显的优势的同时、问题更多。(V-22发动机与旋翼特征和布局形式)(V-22“鱼鹰”舰载机型号机翼和旋翼折叠模式)(V-22“鱼鹰”垂直起降模式)(V-22垂直起降外挂能够达到6.5吨)(V-22“鱼鹰”短距起降性能优良、短距起降模式下载重量可达到9吨)(V-22“鱼鹰”执行空投/乘员2+24人)(V-22“鱼鹰”加油机模式为“F35”实施空中加油)

    V-22“鱼鹰”研发过程中5架原形机摔掉了3架、从2007年列装后不断升级改造系列型号多达10余种、因为,有点超前结构特点技术复杂、操控联动机构繁嗦、V-22倾转旋翼机是美军事故率最高的机型之一、从列装到2018年发生大大小小各种事故70余起、坠毁率最高。

    日本首批进口了4架已经扔了2架。(日本V-22“鱼鹰”坠毁现场照片)(美军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坠毁现场)(复杂的操控性、已经造成多起技术性事故)。

    由于V-22“鱼鹰”系列型号飞机事故频发、造成很多起机毁人亡的恶性事件在美国军方内部引发争义不断……BeII/贝尔公司已经开始研发更新型倾转旋翼机/V-280……

    6、我国需要类似于C-2A那种舰载固定翼运输机吗?

    固定翼的意义在于,航母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没有办法停靠港口补给,此时固定翼运输机可以往返于陆地上的基地,运送货物,并将伤员及时撤走。C-2”灰狗“式运输机和E-2预警机用的是一个飞行平台,最大运载量为9吨,最大航程2400公里。说实话,指望它来给航母进行日常给养输送那是杯水车薪,肯定是不够的。所以最大的价值是还是紧急时期能够拿来救救急。

    C-2灰狗运输机

    实际上美国自己的C-2也已经老旧不堪,原定是2015年要全部退役,后来因为国会一贯缺钱的传统艺能,C-2只得延寿到2027年退役,C-2的生产线也早就关掉了。C-2之后美国海军很可能选定更先进的V-22鱼鹰来替代它的地位。

    目前来看,我国的海军并不具备美军的条件,美国全世界有800多个军事基地,能让航母随时找到补给点派运输机进行补给;我们没有那么多军事基地,也没有美国海军全球到达,全球存在的需求,重点活动范围也仅限于南海,第一岛链,第二岛链部分海域,出海活动时间不超过一个月,所以固定翼运输机即便有也不大用的上。

    我国海军刚刚走向蓝水海军不久,主要目的仍然四维护领土主权完整,而不是美国那种全球干涉的定位

    如果将来出现了这种运输机的需求的话,说明我们的海军在作战实力上已经高了一个档次,国家对海军的定位也产生了变化。

    7、除了运20,中国有没有必要再研发更大的战略运输机?你怎么看?

    ▲运20是我国首款大批量服役的国产大型运输机,其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说

    作为中国首款服役于我人民空军的大型运输机,运20无疑在我国大飞机研发和建造史上有着很大的意义,且就以其性能指标来说(比如航程达到了约800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为220吨,单架次最大载重达到了60吨),也达到了国外同类运输机(如果美国的C17,俄罗斯的伊尔76)的先进水平,且部分指标还有优势。

    ▲类似C5这样的大家伙,我们国家未来也会有的(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运20毕竟只是一款起飞重量在220吨的大型运输机,其运输能力远远不及最大起飞重量在379吨的C5或者是最大起飞重量在405吨的安124运输机这样的超大型运输机,因此在未来,随着我国相关超大型运输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势必也会发展类似C5或者安124这样的超大运输机,毕竟超大型运输机的航程及单次运输能力不是一般大型运输机所能比拟的,特别是在军队自身越来越强调战术/战略机动能力的今天,超大型运输机的意义是更加明显的,比如美国在拥有C17大型运输机的情况下,还保持着相当规模的C5运输机就是这个道理。

    ▲目前来说,制约我国大型/超大型运输机发展的最大障碍还是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因此只有待未来WS20定型服役后,运20的性能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而届时相信更大体积的超大型运输机对于我国来说也不是啥难事

    当然,想要拥有我国自己的超大型运输机的前提就是一定要有一型好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毕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受制于人的前提下,造出适合我们国家和军队需要的超大型运输机。

    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赞同回答的话,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

    8、什么是C-141重型战略运输机?

    C-141“星”重型战略运输机,是世界上第一种完全为货运设计的喷气式飞机,由洛克西德·马丁公司乔治亚州分部研制。C-141早在1965年就开始在美军服役,能够运送美军大多数重型装备,还运送过巨大的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的“哈勃”天文望远镜。

    C-141的货舱虽然不如后来出现的C-5和C-17的大,但是也能轻松的装载长达31米的大型货物。其货舱也可一次运载208名全副武装的地面部队士兵,或168名携带全套装备的伞兵。机尾开有巨大的蚌式尾门,方便装卸大型货物(但与C-17、安-225的大型头部“鲸鱼”型相比,还是稍有不方便)。在海湾战争期间,C-141飞行了37000架次,在90%的架次中能准时抵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