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眼镜蛇机动(“眼镜蛇”这个动作在空战中有什么作用?)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眼镜蛇”这个动作在空战中有什么作用?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没有实际的意义,只是展示飞机优秀的机动性。
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是著名苏联飞行员维克托·普加乔夫创造的。
它是一种人为让战斗机进入尾冲临界,机头突然大仰角抬高至超过90度,造成飞机速度骤减,而后再恢复水平飞行的一种飞行姿态变化。
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苏27战斗机的速度必须保持时速在400公里左右,由飞行员迅速断开电传操纵系统电门和迎角限制器电门,迅速拉杆到底,保持短时间使机头上仰到 110°至120°。这时飞机由于机腹向前,飞行阻力增大,造成飞行速度迅速降低。机头开始下沉时,加大发动机的马力防止航向偏离。飞机恢复到水平飞行时,接通电传操纵系统电门和迎角限制器电门,动作完成。
整个动作的持续时间约为5秒。动作结束后,飞行速度约为每小时120~130公里,飞行高度几乎不变。
原则上,这个动作有近距离空战的意义。
战斗机在盘旋时,发现敌机追赶靠近,就可以使用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突然减速。
这样,敌机就会冲到前面,反而处于被我方战机咬尾的状态。
另外,突然改变的飞行状态可能使雷达失去咬定目标,减小遭受攻击的可能性。
然而,这只是理论上。
实际上,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没什么用处。
一来,现在空战都是超视距空战,狗斗几乎不可能。
面对敌人的空空导弹,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是无效的,减速反而会导致战机被击中。
二来,即便是狗斗,敌人也没有这么弱智。
如果是二战螺旋桨时代,双方相距几百米,用机炮激烈格斗。
然而,现在是喷气式时代,双方无法靠的很近,近距离作战也是发射空空导弹。
不存在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以后,敌方战机突然飞到前面的情况。
实际上,可以飞出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的欧美战机也有很多。
以美军为例就有:
美国F-15鹰式战斗机STOL/MTD
F-16战隼战斗机VISTAY
F/A-18黄蜂式战斗攻击机
F/A-18E/F超级大黄蜂式打击战斗机
F-22猛禽
F-35闪电
2、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有没有实战意义?
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Pougatceff.cobra.manenver既“过失速机动动作”。
是1989年在“巴黎航展”上前苏联试飞员“维克多尔.普加乔夫”驾驶一架“苏-27”双发战斗机完成的一套超机动动作表演节目。(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第一人)(苏-27战斗机)眼镜蛇机动-飞行过程中飞机速度大约425km/h、飞行员快速向后拉杆使机头上仰110~120度、飞行速度超过140km/h速率减速、降至110Km/h、飞行高度几乎不变……过载达3.5~4g。整套“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动作、充分展示了“苏-27”战斗机优异的气动外形设计和高机动性能以及飞行员的“艺高人胆大”。那么、“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动作、在实战中要不要实际意义?
至从“眼镜蛇机动”动作问世以来、有关其实战意义、一直争论不休,没有定论……首先要完成好整套“眼镜蛇机动”动作、飞机优异的气动外形+高性能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是先决条件之一。
不是说所有的战斗机都能完成“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飞行。
高机动性仍然是现代作战飞机追求的目标、机动性能越好、生存的概率就更多。
“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动作、在近距离帖身对抗空战中、是有实用性的。
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3、这次航展的单发矢量发动机战机可以做眼镜蛇动作,是不是说明我们的矢量发动机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了?对此你怎么看?
大声告诉我:本次珠海航空展上谁最火?没错,就是屡屡作出高难度机动的歼-10B;人气指数甚至一度超越歼-20!那么,歼-10B完成眼镜蛇机动为何会让军迷们兴奋不已?
"眼镜蛇机动"的全称为"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而普加乔夫就是世界上第一个驾驶战斗机(SU-27)完成该动作的人;具体的机动过程可参考下图:
毫无疑问,顺畅的完成眼镜蛇机动不仅要依靠飞行员超高的驾驶技能,而且对于飞机本身的性能也是极大的考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发动机!值得注意的是:在歼-10B之前,还从未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单发战斗机完成过此类机动!
在本次珠海航展上,进行表演的歼-10B虽然只是我国还未投入量产的推力矢量验证机,但十分钟的表演足以证明:WS-10B推力矢量发动机已具备世界先进水准!
长久以来,我国国产航空发动机不仅饱受外界诟病,也不可否认的成为"拖后腿"的软肋!每当有一款新型军用飞机问世后,许多人都会下意识的担忧:发动机能行吗?不会又是俄制吧?
如今歼-10B高调展示机动性能就像给军迷打了一针强心剂!但也有人质疑:还未投入量产就定论恐怕为时尚早!如果换其他国家可能如此,但按照我国一贯谨慎行事的风格,没有百分之两百的把握是绝不会轻易对外官宣的!
除此以外,涡扇-10B问世的最大的受益者恐怕就是歼-20战斗机;想象一下:一台涡扇10B就能轻松完成眼镜蛇机动,双发画面不要太美!(当然,歼-20在等涡扇-15,但重要的是技术积累)
我是军武最前哨!
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带来精彩内容!
4、歼10TVC验证机在珠海航展上表演了眼镜蛇等超机动,超机动有实战价值吗?
战斗机的超机动性肯定是有实战价值的,但是像眼镜蛇、落叶飘就是航展用来展示发动机有多么多么牛B的,实战价值意义不大!这次的珠海航展歼10B展示了眼镜蛇机动、落叶飘等动作,虽然感觉没有苏35表演的动作那么连贯流畅,但是能做出这样的超机动能力还是非常牛B的,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应该是我们首款战斗机能做出这些超机动动作,也是全球首款单发战斗机能做出这些象征超机动能力的动作吧!
个人还是觉得这些动作真的没有什么实战意义,只是用来像世界展示一下自己的发动机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不再是那种二货发动机了,已经进入世界先机、牛B发动机行业,这也是我们发动机一直国人诟病、瞧不起自己的一个污点,现在可以自我洗白一下!
眼镜蛇、落叶飘等超机动只是花架子在实战中,发动机的好坏是非常重要的,他能让战斗机更快的到达战场,能够让战斗机在面对对手时更快的占据有利的攻击位置,能够在短兵相接的时候取得先手优势,但是这些和眼镜蛇机动,和落叶飘动作有什么关系呢?
好像什么关系也没有。近十年的空战准则:被火控雷达照射——你已经被击落了,用地球话来说就是“发现即意味着击落”。在当前空战环境下,超视距攻击成为空战主流,各国都争先恐后的发展隐身战机和L波段雷达,其目的就是为了“尽量早得发现对方+尽量晚的被对方发现”,如在超视距攻击情况下,你在那里玩着落叶飘,或者秀你的眼镜蛇机动无疑就是再找死。
虽然超视距攻击成为各国最求的目标,但是未来战场会因为隐身战机、会因为复杂电磁环境、还会因为超音速巡航等因素,敌对双方战机发现对方时可能已经短兵相接了,不经意间已经到了不得不近距格斗的地步,这时候眼镜蛇机动、落叶飘有用吗?个人觉得同样没有,网络上的例子就是一个眼镜蛇机动让后方追逐自己的战机不经意间便串到前方去了,成为自己追逐锁定的目标,但是仔细想想这是经不起推敲的,一个眼镜蛇机动只有大约5秒,而近距格斗因为自己视线的问题只能亚音速飞行,也就是说一个眼镜蛇机动时间内,对方战机能够飞翔大约1.5公里左右,这样的追逐战已经是火炮决战的时候了,而现代战机火炮互怼的时代可能真的已经过去了。而一旦在近战格斗中,你在那里来一个眼镜蛇机动或者落叶飘,而别人却利用你得停顿迅速占领有利位置,甚至已经对你发射了导弹,你已经被击落了!
在说说空战导弹攻击性能得益于尺寸、飞行适应性能、推重比的优势,设计一枚对空导弹的技术难度和性能提升空间要远远小于飞机设计难度,从越战开始,空战导弹相比于战斗机一直就处在弯道超车的阶段,从未停止!20年前看来最先进的红外引导头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小孩玩具这么简单了,20年前还可以靠战机诱饵弹让导弹分不清目标无法锁定,现在的诱饵弹也基本只能作为航空表演展现绚烂的烟花了。
导弹不仅仅在指导能力大幅度提升,导弹的速度和机动性也同步飞跃,曾经的苏25可以凭借自身3.2马赫的最大速度硬生生的甩脱来袭的空战导弹,现在是绝非不肯能,而战斗机的速度目前却降低至最大2.5马赫。空战导弹可以轻易将自身机动提高到10G以上,而战斗机不得不考虑人的承受负荷只能最大9G的机动力,而现代导弹能保证一旦导弹发射命中概率高达90%以上,而凭借战斗机机动逃脱了恐怕不足1%,另外9%靠的导弹自身故障和战斗机的运气!在这么强大的导弹面前,落叶飘?眼镜蛇机动?这些不但是徒劳,还会让自己更快被击中!
战斗机发动机在未来空战中同样至关重要既然这些超机动动作没用,为什么各国还这么不遗余力的追求呢?因为眼镜蛇机动、落叶飘等像世界展现的是发动机的水平,是告诉世界我们已经拥有了先进的发动机,虽然这些动作在实战中没有作用,但是却是告诉世界这款战机实战中转弯半径会更小、大仰角机动会更快等,在雷达同时发现对方情况下,能更快、更精准的调整战机的位置,占据有利攻击位置,占据攻击的主动权,这是非常重要的。
发动机好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快速抵达战场的能力,比如美国的F22能够在1.8马赫速度巡航,对战场支援和掌控能力就会更强,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形象的比喻,同样的部队,机动性和速度更快的战斗机便是骑兵,而弱的一方只能是步兵了,更快的可以选择打的不打,打从什么方位,选择余地更大;而慢得只能被动防守,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5、空战电影中经常看到战斗力做眼镜蛇机动动作,实际空战中有用吗?
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1989年6月在巴黎航展上,前苏联著名试飞员维克多尔·普加乔夫第一次在全世界面前表演了眼镜蛇机动。当时所有在场的小伙伴都惊呆了。从来没有除了SU-27系列之外的飞机做过这个机动。
其实这个机动的主要目的,是展示飞机的过失速性能。从这个机动可以看出飞机的气动设计、发动机的推力优势。
战术意义只是存在于快速减速从而达到反咬的目的。但是,实战中是不存在的。因为这个机动改平以后,战斗机的速度在110公里每小时左右。这个速度战斗机是无法做任何机动的只能平飞加速,根本无法攻击敌机。
别跟我提导弹离轴发射,你雷达都指向太空了,你锁谁?改平以后需要重新锁定,虽然很快,但傻子才会飞直线等你打。而敌机即使飞过去,由于还有能量,可以很快的做一个下图机动反咬。而眼镜蛇机动的飞机则没有能量再挣脱。
上图的初始状态就是红色飞机咬住了蓝色。蓝色做滚筒反咬。
而且现在的实战中,没有如此近距离的格斗,即使射程最近的格斗弹在几公里外就可以解决。甚至在一公里内,机炮就可以精确摧毁敌机,做眼镜蛇机动的时候还没等敌机飞过去就被打碎了。
而且做眼镜蛇机动是有前提的。首先,解锁节流阀下边的靠左有一个姿态控制的开关。解锁以后,飞机不再受稳定系统的限制,可以做任何危险动作。然后飞机的速度要在420千米每小时左右。速度过快,飞机解体,速度过慢,拉不起头。而大多数缠斗中,飞机并不一定是以这个速度飞行,所以无法做出眼镜蛇机动。
即使强行拉出过失速,还可能因为发动机吸气不足导致停车。这不是自己作死么。
所以眼镜蛇机动并没有什么实战意义,因为及其炫酷,所以影视剧游戏中经常使用,因为需要视觉震撼效果。
实战中俩飞机飞着么近干嘛?编队么参加航展去?
总结来说,眼镜蛇机动实战意义远不如来一个减速滚筒实在,因为做完眼镜蛇机动以后,飞机由于速度过低是无法做任何动作的。而对方可以简单通过滚筒来实现反咬。
6、“眼镜蛇机动”是什么意思?有人说歼10B完成眼镜蛇机动引起比较大的反响,你怎么看?
前不久,我国宣布大消息要在珠海举行第12届珠海航展。我国的争气机歼10亮相此次盛会,其中有消息曝光了歼10B战机在亮相珠海航展将尝试俄军苏27的成名动作--“眼镜蛇机动”。不过歼10B的发动机却引起了大家的热议,这是怎么回事呢?
那就是其装备了矢量发动机,要知道,矢量发动机是未来六代机的标配之一,如果没有其加持,那么还能称为六代机吗?不过,我们可通过加装矢量喷口的歼10B分析出,我国已经在矢量发动机领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要知道,歼10B是一款单发战机,对于发动机的要求非常高,一旦发动机出现故障,那么极有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惨剧。而我们既然敢在珠海航展这个重要的舞台上给大家展示,那么就足以证明我国矢量技术的成熟。
然而有人疑问,装备有可360°旋转矢量发动机的歼10B究竟比之前有哪些变化呢?事实上,加装了矢量发动机的歼10B,机动性更强可以轻松作出超机动,以及突破歼10的功角范围,增加其战斗力等。
同时装有矢量发动机的歼10B要是成功在珠海航展上作出眼镜蛇机动,那么不仅令网友兴奋一把,同时也让世界对我国航空业也刮目相看。因为歼10B存在飞控不足的先天劣势,一旦我国用歼10B完成突破,小伙伴,你们说世界能不刮目相看吗?相信这届珠海航展将会带给大家不一样的航空盛宴,让世界人领略中国智造的强悍。
另外,虎哥觉得这次歼10B加装矢量发动机不仅是为了让全球看到我国的矢量发动机技术,同时也是想通过歼10B进一步验证矢量发动机,进而为歼20全面换装矢量发动机打下坚实的基础。要知道,全球能够成批量装备矢量发动机的战机少之又少。不巧的是,美军F22战机就装备了矢量发动机。目前我国歼20却没有装备,一旦两种战机相遇,歼20可能会处于不利的一方,但是换装矢量发动机的歼20肯定在超机动方面不比F22差。小伙伴,你们觉得换矢量发动机的歼20,性能会怎么样呢?
7、怎样看待11月6日上午在珠海航展上歼十B验证机连续做出“落叶飘”和“眼镜蛇”超机动?
歼十B矢量发动机验证机正在做“眼镜蛇”超机动动作。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由单发鸭翼气动布局的中型战斗机最这样的动作!
正在做“落叶飘”超机动动作,这个动作是飞机处于“螺旋下降状态”,更深的解释就是:飞机在实际飞行过程中出现升力突然间消失的状况,虽然发动机没出现故障而空中停车,但由于意想不到的气流影响才出现了这种危险的“尾旋”而失去了平飞状态,如果飞机在短时间改不出这个状态就坠毁了!而歼十B在表演过程中使用这种“尾旋”说明飞机的气动布局和发动机性能非常好!可以瞬间“改出” 使飞机恢复正常飞行状态!
眼睛蛇超机动动作是有苏联功勋试飞员“普加乔夫”在1988年的巴黎航展上使用Су27战斗机完成的,当时是“技惊四座”!除了飞行员的艺高胆大之外,这也证明了Су27的优秀气动布局和AF–31发动机的优越性能!
眼镜蛇机动通常应用在敌我双方的战斗机近距离空战当中,敌机已经将自己“咬尾”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将自己的飞机稍稍拉升,然后突然减速,操纵杆向上?拉起,飞机这个时候会大角度垂直,而敌方的飞机由于速度没有减慢会冲到自己飞机的前面……这个时候自己向下?按压操纵杆使飞机恢复到平飞状态,并且机头已经对准敌机的尾部,可以根据情况是否使用武器将敌机击落!做这个动作的时间很短暂,从拉起飞机→飞机恢复平飞状态只有十几秒钟!这就需要飞行员和飞机达到“人机合一”的水平,并且要求飞机的发动机性能非常好,甚至有飞出“飞机包线”能力!
“普加乔夫眼睛蛇”的连续动作。对于Су27这样的大型双发战斗机来说它的推力非常大,而重型战斗机的机翼面积也大所获得的升力也足,做这个动作反而要比单发中型战斗机容易一些。而歼十B战斗机完成了这一连串的动作表明该战斗机在安装“矢量喷口发动机”后的激动性能是先今世界中型战斗机当中最吼的!这对于歼十战斗机在将来的格斗空战当中会获得很大的优势,甚至在出口方面也会增加买点!
总之,歼十B验证机这次非常精彩的展现是我国航空工业迈上更高台阶的一次体现!
8、为何一些战斗机爱添加眼镜蛇机动?
为何一些战机爱添加眼镜蛇机动?我用两个角度回答这个问题(人性和实用性)
开篇请容我用简短篇幅啰嗦两句,这个惊世骇俗并引起各国空军都高度关注和空军王牌们都争相模仿的战机机动动作的渊源。
战机眼镜蛇机动源于一场苏联测试su-27迎角极限状态的事故~~在上级已下达跳伞命令的情况下,当时的苏联王牌试飞员普加乔夫把自己座椅下已经发动机停车大迎角高空失速急速下跌的su-27战机在跌至离地面800米时奇迹般点火并将战机改成安全平飞状态……整个事故过程su-27战机最大迎角达到了120度……
这可能是大家熟知的故事了,但是还有背后的故事——苏霍伊设计局为了测试su-27极限状态下的气动性能一年时间不到就摔了八架su-27!!!当然了,史料记载以外的不方便公布的就不知道摔了多少架。
眼镜蛇机动或类眼镜蛇机动发展的人性角度解释——
众所周知,人类是一种争强好胜并且攻击性极强的生物而人类军队中的天之骄子——空军部队,就更加争强好胜!(你也可以理解为军人的荣誉至高无上岂能容许他国超越)所以苏联人的眼镜蛇机动一出世,瞬间点燃了各国空军王牌们的朋友圈……
俄国人自家su-3几,su-4几,就不表述了
第一个上来打脸的是老冤家德国,1991年东德民航a310正准备在莫斯科谢列明季耶沃机场降落发生自动驾驶系统故障,东德飞行员改用手动驾驶,以88℃的大迎角将失速的a380改成平飞。
接着是瑞典空军的萨博35龙式战机,瑞典官方强调——我们玩的还是双机编队眼镜蛇机动
好了,以上各位该显摆的也显摆了。这种装逼的事怎么能少了放荡不羁爱自由的美国空军呢!
财大气粗的美军也是不怕疯狂摔飞机的主……怎么嗨皮怎么玩拿着f22,f18,f16,f35的壳子疯狂测试各种发动机高空停车失速性能…
美国海军还用现役超级大黄蜂关闭飞控安全软件满弹满油秀眼镜蛇机动
接着轮到中国来补刀了,1997年原中国空军林虎中将在苏军的su-35展示会上驾驶该机战机飞出眼镜蛇机动…
成飞集团更是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开发了眼镜蛇机动一键式改出平飞按钮模式按钮,该模式按钮一经推出就深受广大非洲战斗机飞行员欢迎,(非洲飞行员具有执行夜航任务或者一但进入云层就天然懵逼的潜质)
眼镜蛇机动或者类眼镜蛇机动发展的实用性角度——
说来惭愧如果谈到这个方面是要被喷的,因为无论怎么展开论据都涉及到很多专业领域比如空战类型,战术,战机类型和战机分代,空空导弹性能和种类,商业拓展等等了。我只能试着抛砖引玉了
类眼镜蛇机动的商业拓展,这个原因应该算是题主问到的——各国战斗机都爱添加这个机动动作的主要原因。
这似乎已经成了每次航展苏式战机向世界炫耀自己战斗机性能的保留节目(虽然实际上很多优秀战机都可以做到甚至超越)但是毫无疑问人们先入为主的会认为苏式战机是性能最优秀的,再加上航展上人们(包括各国的军方大佬们)近距离观看苏式战机表演类眼镜蛇机动时给感官带来的强大冲击力更是加深了心中的对苏式战机性能卓越的印象。这可是能直接转化为真金白银的军备订单的!印度等国家不是多次上了套吗?
所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
示范给你们看——中国空军的战机同样性能优秀而且物美价廉,前十位下订单的客户还能享受打折优惠哦快来下单吧……
示范给你们看——美国空军传统强队,大品牌值得信赖…机动性什么的都是我们玩剩下的,现在下单可以获得蝙蝠侠玩偶一个送完为止哦!
至于题主问题中——让各国战斗机都添加眼镜蛇机动的原因,
请注意这个时间表:类眼镜蛇机动首次亮相是1989年的巴黎航展距今30多年了直到最近的珠海航展,中国空军的歼十同样做出了类眼镜蛇机动——震惊世人!这恰恰说明了类眼镜蛇机动的稀有性和要实现类眼镜蛇机动的战斗机物理难度和飞行员的生理难度太苛刻了。反之,就很难在普通空军部队中推广和普及,既然对空军部队飞行员无法推广普及,那么靠这个酷炫的机动动作形成团队战斗力也是镜花水月。
本着“人们只是缺少发现财富的眼睛”的开拓精神,咱们硬是要挖掘类眼镜蛇机动的实用价值那肯定是有的……比如用作科研单位采集战机极限状态下的飞行数据、比如试飞员们和极少数王牌飞行员们探索战机失控条件下自救并且还能御敌的方法种类……(其实我还想昧着良心说练好类眼镜蛇机动可以增加躲避格斗导弹的概率和增加单挑时的胜率)但是连我自己都不信!要知道格斗导弹可是十倍于战机的机动性能的。再说单挑,普通空军部队根本没这个训练科目更加不允许你拿国家财产玩失速翻跟斗,那是极少数特技飞行员和试飞员的领域。
9、如果一架战机的作战半径是1000公里,那么战机在战场能滞留多长时间呢?
一架飞机的最大作战半径是指飞机在加满内油后不依靠空中加油的情况下,所能飞往最远的空域,并且能够支持作战一段时间后安全返回的最大距离。而这个作战时间一般都在半小时左右,因此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如果是1000千米,那么最大航程就肯定超越2000千米,甚至接近3000千米。例如歼16的最大航程接近4000千米,但是作战半径只有1500千米,这里就是预留了约1000千米航程的油量用于在战区进行机动作战。(美军两型主力舰载机作战半径)
那么1000千米的油量能够支撑多久的作战呢呢?以苏27为例,其高空最大速度为2.35马赫(2500千米/小时),如果以这个速度飞行,大概只能维持24分钟,如果以0.8马赫(980千米/小时)的速度巡航,那么则可以支撑1个小时。考虑到战斗机在战斗中高速与低速肯定是会交替使用的,因此我们打个对折,1000千米的油量最少也足以支撑战斗机30分钟的作战时间,这也与我们之前说明的时间基本吻合。(苏27战斗机)
那么40分钟时间够用吗?当然够用,如果只是发动对地攻击,那么直接用光电吊舱瞄准,然后释放出精确制导导弹就行了。要是扔自由落体炸弹,那么飞到目标上空,按一下解脱按钮就行了,需要的时间更短。大多数的对地攻击战斗机和轰炸机就是这样的作战模式,所以在计算轰炸机的作战半径时,直接用航程除以2就行了,因为轰炸机的作战就是防区外发射巡航导弹或者目标上空秒投炸弹,根本不需要什么战场滞空时间,打完就跑才是王道。那么如果是战斗机之间的空中对决呢?空战就就比较麻烦,需要开启相控阵雷达寻找对手,找到之后还要进入射程范围内使用火控雷达进行照射锁定,然后才能发射空空导弹进行攻击。在这期间,双方会利用自己的隐身能力以及使用各种高大上的诸如眼镜蛇机动、落叶漂之类的机动动作来规避对方的探测和攻击,虽然是远距离的超视距作战,但是紧张刺激的程度丝毫不亚于螺旋桨时代的近距离狗斗!(超级眼镜蛇机动)
这种远距离的躲猫猫似的攻守对决,比拼的是谁的雷达看的远,导弹射的远,隐身能力更强,但是其实也持续不了多久,因为一旦被雷达和隐身能力优势一方搜索并锁定,只要空空导弹发射出去,战斗机就基本上GG了,战斗也就宣告结束。这种远距离空战也就是在几分钟乃至于十几分钟之间就结束了,因此40分钟的滞空时间也绰绰有余了。那么一架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是1000千米,但是作战目标区却在2000千米之外,那该如何是好?这就需要通过额外手段来提高战斗机的航程,以求不仅能够飞到作战区,而且能够确保足够的滞空作战时间,这种额外手段主要有两种。
第一、在携带油量不变的情况下,换装新式发动机,降低油耗,增加航程。我军鼎鼎大名的战神轰6K航程达到惊人的9000千米,而原型机轰6的航程则只有5800千米,主要原因就是轰6K使用低油耗的D30-KP-2涡扇发动机换下了老式的油老虎涡喷8发动机。(挂满副油箱的F4鬼怪战斗机)
第二、那就是增加油量,增加油量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传统的加挂副油箱,属于比较简单的方式。第二种则是进行空中加油,这一种需要所在国拥有空中加油机,并且战斗机还要支持空中加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空中加油最出神入化的操作就是英国在马岛战争使用作战半径只有3000千米的火神轰炸机历经4次空中加油,往返1.2万公里轰炸阿根廷斯坦利机场的传奇故事。(印度光辉战斗机正在演练空中加油)
那么对于战斗机作战半径,你还有那些疑问,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