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门(为什么飞机舱门不设计成自动门?)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为什么飞机舱门不设计成自动门?
技术上当然不是问题,有些飞机的货舱门、风扇整流罩、反推整流罩等可以电动开启,小型商务的机舱门也有自动开启方式的。
大型客机的机舱门之所以采用手动开启,更多还是考虑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客机的飞行高度很高,高空气压低,飞机内部会增压,这就使机舱内外压强差很大。在巡航高度时,机舱内外相差约0.6个大气压,相当于每1平方米承受6200公斤压力。这么大的压力下,为确保安全,舱门绝对不能设计成向外推开。
如果舱门承受不住压力,气压会将舱门顶出去,造成严重飞行事故。
所以,飞机舱门采用内嵌式设计,利用压强差保持锁定状态,大气压强将舱门牢牢地“压”在门框上。
别看舱门打开时在机舱外面,其实舱门是先向里拉,移动一段距离再向外开;有的是先下沉再向一侧打开。就是没有直接向外推的。
飞机升空后,舱门锁会锁死,且有警报装置相连。飞机降落后,先解除舱门锁定再开门。可以看出,舱门开启并不简单,与安全密切相关。
二、可靠性、安全性、成本如果使用自动门,虽然方便了空乘人员,但对飞机这种安全性要求极高的设备,自动门的可靠性并不能完全信赖。越自动的东西越容易故障,紧急情况时没电怎么办?还得有备份的手动开门方式。
另外,飞机舱门可不是汽车门,它可是大型设备,本身就很重,开启方式又繁琐,增加电动结构会增加很大的重量,还要考虑飞机整体电路,后期维护也麻烦,增加不少成本。
综上,客机舱门采用手动开启不是没有道理的,总不能为了高大上而增加危险几率吧。2、大妈因不舒服打开飞机安全门透气,不顾空姐多次安全提示,老年人犯了错谁来管?
大妈犯了错同样应该接受相应的处罚,这个大妈所犯的错误,看似小事,其实挺严重。况且是在提醒、警告之后依然我行我素,应该严肃处理。
9月23日,在厦门飞往兰州的飞机起飞前,乘务员提醒坐在安全门旁边的大妈切勿触碰安全门手柄。而当乘务员转身离开后,这位大妈嫌机舱里空气不好,还是打开了安全门,吓坏了其他乘客。她的这一错误举动,导致此次航班延误近两小时。随后,大妈被机场公安带走。
这个大妈首先展现出的是极度的自私,为了自己而完全不考虑其他乘客的安全。以为自己坐的是公交车呢,感觉闷了可以随时开窗户透透气。幸亏飞机尚未起飞,如果在空中,这种自私可能造成的后果不敢想象。
从这个大妈的表现可以看出,她对航空安全知识了解甚少,不知道擅自开启飞机安全门将意味着什么。因为无知而使她变得无畏,不把航空安全当回事。当然,这方面,乘务员也要将开启安全门后的危险性告知乘客。通过这个大妈的表现可以看出,只是简单的提醒,显然不会引起有些乘客的重视。因此,乘务员对乘客的安全提醒,应该视乘客的不同,而在详细程度上有所不同。毕竟,不是每一位乘客都对乘坐飞机的安全注意事项了解。
那么,这个大妈的错误行为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飞机的安全门一旦打开,救生滑梯将自动弹出。滑梯触发后恢复复杂,处理费用高昂,可能造成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经济损失,而且检查恢复的过程需要20日左右。可见,大妈简单的一个动作将带来多大的麻烦。
这个大妈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从经济方面来讲,她可能会被航空司法部门起诉索赔。此外,她可能面临10日以上15日以下治安拘留,甚至可能受到刑事处罚。从平等的角度讲,无论这个大妈多大的年龄,都应该接受相应的处罚,以对其他乘客起到警示作用。
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谢谢朋友们耐心阅读,欢迎关注、评论等,发表看法,一起互动交流!】
3、客机的机舱舱门为什么是向外打开的而不是向内打开的呢?
飞机大门的内外方向不是随意制定的,有其自身的设计规范和行业标准,许多经验都是多年磨合出来的。
1.占用内部空间,影响机身内人的活动和安全,以及物品的摆放陈列。门还会堵一侧通道
2.如果在高速飞行中门发生结构问题,人们希望它任何时候都是向外掉落而不是砸到机体里面来。
3.飞机内外气压不一样,在某些条件下如果要开门,从里面往外顶,比从里面向后拉要省力和方便。
4.符合交通工具上的使用习惯和标准,如汽车也是向外开门的。
5.飞机表面出于外部机体修型需要,大门螺栓放在外侧,门上密封在里侧,如果往内开,结构上有难度。
4、飞机高空飞行中打开舱门,会发生什么事?
高空飞行的飞机需要克服压力差的问题,一般都会在机舱里加压保障乘客和机务人员的正常生存,乘客登机前不允许携带液体和鸡蛋类也是这个道理,这就需要飞机机身结构足够强,同时还要严格密封机舱。而一旦人为打开机舱就会出现高空失压问题,就好比用一根针戳破了气球一样出现爆炸现象。
正如问题所谈到,如果飞机在高空飞行时舱门被打开会产生极为严重的事故。1989年2月24号,美联航一架编号N4713U的波音747型飞机从夏威夷飞澳大利亚的航途中,当处在23000英尺的高空时飞机的右前侧货舱门竟然突然爆开,同时将飞机的大块蒙皮也一同撕裂,飞机瞬间出现了急速失压紧急情况。机上9名乘客不幸被吸出机舱而死亡,机组经过一系列处置使飞机成功迫降在檀香山机场。
下图是1988年阿罗哈航空公司波音737客机的高空失压事故后,乘客在逃离后拍下的照片,可见飞机机身的一部分直接被炸开了。
2005年也发生过类似1988年阿罗哈航空公司波音737客机的高空失压事故。当年,赛普勒斯太阳神航空公司一架在高空飞行的波音737客机,由于故障机舱内渐渐失去了压力,机舱内氧气流失很有可能就是密封性遭到破坏导致的,致使机组人员陷入缺氧状态,完全丧失了行动能力。终于,该机的自动驾驶系统因飞机燃油耗尽,不断朝着地面飞去而彻底坠毁,该机121人全部死亡。
通常来看,绝大多数的民航飞机会在7000-12000米的高空飞行,气压随着海拔的升高也会不断的降低,氧气含量也会随之愈少,人体极难承受这种恶劣的环境。所以飞机在飞行后会向机舱内增压,维持乘客的生命体征,保证乘坐舒适。
我们也可以看出,各种原因导致的失压能给飞机带来多么大的危险。理论上,在飞机高空飞行时打开飞机舱门确实可以瞬间造成失压,使人们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就已经死亡或重伤了。但如果想要在高中飞行中打开舱门,这时几乎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
帕特里克史密斯(Patrick Smith),美国作家,拥有多年的飞行经验。他在自己撰写的《驾驶舱机密》书中谈到,飞机机舱内的压力可以避免舱门被打开。
赛普勒斯太阳神航空公司一架在高空飞行的波音737客机坠毁现场
帕特里克解释称,当飞机处于一般水平飞行高度时,机舱内部的每平方英寸能承受近8磅的压力,这就等于给飞机舱门施加了每平方英寸1100多磅的压力。他举了一个颇具说服力的例子。他称,原来有一名歹徒于1971年劫持了一架波音727客机,他成功勒索到了赎金后便从机舱舱门跳伞脱逃,但在此之前它要求机长将机舱内的压力降下一定程度,这样一来舱门才可以成功打开,因此说高空飞行的客机是不可能人工打开机舱门的。
5、一架飞机有几个门?
一般来说,一架飞机有十个门。
每架飞机的前部左右侧各有一个门,左边的是前登机门,右边的是前勤务门。
每架飞机的后部左右侧各有一个门,左边的是后登机门,右边的是后勤务门。
在飞机中间都会设有应急逃离门,有的飞机左右各一个,有的左右各两个。
除了这几个门外,还有前后货仓门、空调舱门、电子舱门等等,不过这些门只有乘务人员才能打开。
关于飞机的应急逃生门,不同的机型是不一样的有的只有两个,有的有四个甚至更多。民航局要求在飞机紧急疏散时,九十秒内所有乘客和乘务人员可以全部疏散完毕,所以设计的门能到达这个要求就可以了。
6、飞机上的R门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吗?
R门是应急门。有好几种,一般的L/R门是直接转动手柄推出门就可以打开了,如果滑梯预位,这个时候滑梯会自动弹开。
WL/R也就是翼上应急出口一般是将手柄往下拉到底,有些是之后把门拆下来,有些是会自动往外弹开的。
一般空乘都会来看,当然也不排除紧急的情况下要自己开的
提示一下,飞机上的应急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打开的,否则要被拘留罚款的
7、飞机飞行中,打开安全门会是什么后果?
在一定的高度,客舱会增压,舱内的压力大得你根本打不开门,所以你就别想了。
哪怕你暴力破拆,之后爆炸性减压,就如楼上说的你就是空中飞人。如果在刚起飞的时候打开,类似于汽车高速开窗户一样。8、为什么在战争中,武装直升机没有门?
最早期的直升机不要说门,连完整的舱室也没有,比较知名的是美国西科斯基公司1939年设计的VS-300和俄罗斯中央流体研究院1930年设计的ЦАГИ 1-ЭА。
VS-300
ЦАГИ 1-ЭА
二战之后,直升机开始进入军事领域,在朝鲜战争中,美军就将H-13带到了朝鲜半岛。此时为了减少直升机旋翼的下洗气流对驾驶员和乘客的影响,安装直升机座舱就势在必行,为了减少传统机舱对直升机驾驶员造成的视觉死角问题,H-13采用了全玻璃舱的构造,不过此时,舱门依旧没有出现。
H-13
朝鲜战争之后的越南战争,可以说是一场直升机参与度最高的战争,漫天结队飞行的直升机到现在都是越南战争的代表画面。在这场战争的出现第一种武装直升机AH-1。同时,也出现了最常见的有舱门的直升机UH-1。由于美军在制定AH-1直升机的招标要求时,就强调,武装直升机要可以抵抗地面火力,因此AH-1的底部和侧面不得不设计成一体式的钢装甲。驾驶员上下直升机只能通过机身上侧部的舱盖,不过由于直升机只有两名成员,这个方案还是可以接受的。相反,UH-1是运输直升机,即便需要一定的机舱防护能力,但为了让载运的人员和物资可以快速上下,还是设计了侧开式的舱门。
AH-1
UH-1
不过,武装直升机并不一定没有舱门,苏联时期米里设计局设计的Mi-24直升机就是一款有舱门的直升机,该机当时定位与即可运送突击队员,也可以进行火力支援,因此在机身中部设有突击队员上下的舱门。
Mi-24
即便是俄罗斯最新的米-28武装直升机在机身中后部的左侧也有一个舱门,这个舱门内部空间并不大,据说设计初衷是为了营救失事战机飞行员的,不过现在多用于安放驾驶员所携带的生活杂物。
Mi-28
9、怎么看俄罗斯飞机货舱门脱落,黄金钻石从天而降这件事?
就是有人要打横财啦。从天而降的钻石,黄金掉下来。还不是有很多人发横财吗。不过是不是有人被黄金,钻石给砸死呀。福兮祸兮呀。我也只能想这么多啦。关于别的国家的政治,科技,道德什么的我不怎么关心。但愿哪里的人民多得点黄金钻石吧。我只能说恭喜发财。
10、军用直升机为什么有的是侧开门,有的是后开门?
米-171属于中型直升机,其后门与侧门都有设计。其中后门开启里方便车辆进入及空降兵伞降作业。
军用直升机如何开门这主要是取决于其任务和重量级别,一般轻型武装直升机多采用侧开门。因此它的主要任务是搭载人员,侧开门对于上下人员来说已经足够所以没有必要再开后门。
而开后门的直升机都会设有侧门的,但是这个侧门可能会小一些。因为这类直升机的主要通道在后门位置。而开后门的直升机多数也是中大型直升机,因为需要开后门来装载轻型车辆或是货物。如果只开侧门的话,对于装载车辆装载大尺寸货物来说是相当不方便的。
超大型的米-26直升机既有侧门也有后门,满足多形式的货物装载与人员搭载。
比如像米-26这样的超大型直升机,它就是主要开启后门来装载人员与货物。因为后门的面积足够大,方便人员与货物快速进出。当然,米-26也有设置侧门,但这个侧门则主要是方便机组人员进出驾驶舱和进出直升机时使用。对于搭载的人员来说,米-26的后门一开跳板直接铺在地面上,远比从小侧门爬梯子上下要方便快速的多。
另外对于中大型直升机设置后门也方便机载伞兵进行空降作业。对于开侧门的直升机来说,普遍都采用绳降与机降的模式来放下作战人员。
小型中型武装型直升机则会在这个侧门位置加装机载武器。这样方便对地面友军的火力支援,在巡航飞行员侧门大开也方便第一时间发现情况。总之,开门的方式最终还是要看用户的需求。
黑鹰直升机不承担运输大型车辆及大尺寸货物任务,因此在设计时就只采用了机体两侧开门的方式。在美军中空运车辆及大型装备的任务交给了CH-47与CH-53系列重型直升机,这两款直升机都设有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