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发动机润滑油(发动机的润滑油是不是黏度越大越好?)

发动机润滑油(发动机的润滑油是不是黏度越大越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发动机的润滑油是不是黏度越大越好?
  • 2、发动机为什么要换机油?
  • 3、发动机润滑油是如何分类的?
  • 4、为什么要定期更换发动机油?
  • 5、发动机油盖有点水是怎么回事?
  • 6、汽车机油润滑油的好坏该怎么区分?
  • 正文

    1、发动机的润滑油是不是黏度越大越好?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机油的基本常识。

    机油牌号由两部分组成。如5W-40 ,

    其中,“5W”表示机油的低温启动性能,5W机油可在零下30摄氏度的条件下启动发动机。

    而后面的“40”则表示机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40”机油对应的粘度为14.5。

    机油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是因为机油分子在运动部件间形成了油膜,并实现了滚动摩擦。众所周知,滚动摩擦的摩擦阻力是最小的。

    而在全合成机油,半合成机油,矿物机油中,全合成机油的分子结构最为均匀,排列整齐,所以,是最耐磨,润滑性能也是最好的。

    最后,我们来看,是不是机油粘度越高越好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使用什么样粘度的机油,主要是由运动副之间的间隙与油膜厚度的匹配性决定的。

    活塞环与气缸壁之间的间隙越小,所使用的机油粘度也越小;间隙越大,使用机油的粘度也越大。

    若,间隙小使用粘度大机油,则会增加发动机阻力,使发动机功率降低,油耗增加。

    间隙大使用粘度低机油,则会出现曲轴箱窜气,烧机油情况,而且发动机的噪音加大,磨损加剧。

    所以,选择适合的机油才是最好的选择。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了解更多汽车常识请加我关注!

    2、发动机为什么要换机油?

    是需要定期更换机油的,并且是优质的机油才行我一般选择美孚或是长城的。简单来说,机油是有寿命的,当达到一定条件后就不起作用了。通常来说,机油需具备及满足以下条件才能保证发动机和润滑部件进行正常工作:适当的粘度、良好的流动特性、抗氧化性、热稳定性、清净分散性能、防腐蚀、抗锈蚀性等。

    机油为什么会这么容易变质呢?

    1、磨屑污染

    灰尘、沙土或其他杂质都有可能进入机油中,随着机油在发动机中循环,引起快速磨损,产生磨屑。

    2、燃烧副产品污染

    燃烧会产生大量水蒸气,在温度较低时,启动或预热发动机的时候,水蒸气就会凝结在气缸壁上而后进入曲轴箱和没有完全燃烧的燃料发生作用形成油泥。另外,在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可能会腐蚀零部件或使部件生锈,生成的沉积物会堵塞滤清器。

    3、不恰当的清洗方式

    清洗曲轴箱时,发动机机油滤清器或者散热器清洗不够彻底或漏装机油滤清器的密封垫圈,就有可能出现新加入的机油快速变黑、变脏的情况。另外,如果滤清器的滤芯被堵塞或者破损,没有得到及时的清洗或更换,也会因滤清器过滤能力减弱而使得发动机机油变质。

    4、选用不适用的机油

    更换机油时,应严格按照厂家使用说明书中的要求选用适用的机油,添加符合质量要求且标号相同的产品。

    不及时更换机油有哪些危害?

    1、机油的抗酸性以及中和酸性物质的能力会随着长时间的使用而变差,使得发动机在工作时机油酸值明显增大,对发动机造成酸性腐蚀,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2、长时间使用的机油的粘温特性变差,在高、低温下,粘度变化非常大,较差的低温启动性会使机油无法在发动机冷启动时迅速到达各运动部件的间隙,导致机件间产生干摩擦,增大机件磨损。同样的,高温时也无法形成良好的润滑油膜,也就无法为发动机提供良好的高温润滑保护。

    3、长期使用的机油的清净分散性、抗氧化性变差,在工作时发动机容易产生大量积碳、胶质、油泥等物质并在发动机内形成沉积物,可能会造成润滑不良、机件磨损加剧、燃油油耗增大、功率下降,甚至严重时还会堵塞油道,出现拉缸等后果。

    发动机机油每使用一定时间或里程数后必须进行更换,并且更换下来的废机油也请不要随意丢弃或倒掉,应交给相关资质的回收公司做环保再利用处理,及时更换机油。

    3、发动机润滑油是如何分类的?

    机油的类型从用途上来说有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两大类,汽油机油用S代表,柴油机油用C代表。从基础油的类型来区分有矿物油半合成机油,全合成机油三大类,由于基础油在机油中的比例能达到85%左右,所以基础油的性能直接影响机油的性能。矿物基础油主要是来源于石油提炼,而且是石油中比较差的原料提炼的,所以矿物油的润滑效果一般,抗氧化能力有限,最大优势就是便宜。而全合成机油是使用烯类,软蜡,天然气等石油中优质成分,使用合成技术加工的,合成基础油的抗氧化能力,低温流动性,高温抗剪切能力,润滑效果都要比矿物基础油好多了。半合成机油是使用合成基础油和矿物油按照一定比例调配的,半合成机油是全合成机油和矿物油之间的一个多度产品,满足一部分想使用合成机油又觉得价格高的客户,是润滑油一个折中的选择。

    4、为什么要定期更换发动机油?

    发动机机油就像人的血液在人体流动一样,在发动机内部各个运动零件之间流动。机油有四大作用:润滑、冷却、清洁、密封。其中润滑是最主要的作用,它在发动机内部有相互运动的零件表面形成一层油膜,这层油膜不但要保证零件的高速运动,还可减少接触面的磨损。油膜的形成主要靠机油的粘度实现的,但在发动机使用一段时间后,粘度就会被破坏,油膜就起不到应有作用,所以必须定期更换机油。如果不换机油,轻则导致发动机异常磨损,噪音增大,油耗增加;重则曲轴、凸轮轴等发生抱死,导致发动机无法工作。

    必须定期更换机油的原因如下:

    1、机油一般是由基础油加各种添加剂组成的,本身是化学产品,由石油提炼出来的。使用环境比较复杂,工作温度比较高,日系车在90 ℃左右,欧美系车在110 ℃左右,容易发生氧化作用,产生各种杂质,同时机油中各种胶质物也会慢慢分离出来,这些均会导致机油性能下降甚至失效。

    2、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汽缸内的高温高压混合气会从活塞与缸筒的间隙中渗入曲轴箱内,这些高温高压混合气加速了机油的氧化过程,这也是导致机油变黑的主要原因。

    3、起动时,特别是冷车起动时,着车前喷入汽缸中的汽油会渗入到曲轴箱内,最后和机油混合,不但会导致机油变稀,还会影响机油性能,降低机油粘度。

    4、发动机内部运动副之间,如:活塞与缸筒、曲轴与曲轴瓦等,产生相互摩擦运动,会产生大量的碎屑。虽然有机油滤芯过滤,小的颗粒还会存在机油中,随着机油循环,时间长了也会破坏机油的润滑作用。

    综合以上,必须定期更换机油。目前市场上机油有矿物机油、半合成机油、全合成机油三种。一般矿物机油五千公里更换一次,半合成机油七千公里更换一次,全合成机油一万公里更换一次。这都是理论上的建议,但每个人用车习惯不同,行驶路况不同,发动机的磨损情况不同,有些车还轻微烧机油,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啥时更换机油。毕竟三分开七分养,根据经验,有些车虽然跑了二十多万公里,发动机依然性能很好,究其原因,都是换机油换的勤,不管是用啥机油,都是五六千公里更换一次!

    5、发动机油盖有点水是怎么回事?

    发动机机油盖有点水,先搞清楚是水珠,还是白色乳化液体。不管是水珠还是乳白色液体,说明机油有少量水份。

    如果是水珠,说明机油里水份是刚刚才有的,时间不长。因为如果长时间的话,机油和水混合会成乳白色状态。

    那水份是如何进入机油里呢?这要分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发动机故障。二是外部因素,或人为因素。

    在南方空气湿度大的地区。有部分车辆打开机油盖,或取出机油尺时,可以发现有一层乳白色液体。这就表明机油有少量水分。由于机油高温后,水蒸气在上底凝结后与机油混合成为乳白色液体。

    原因是空气中水分进入。或者在添加机油时,机油壶盖没密封好进入水分。再就是存储机油器皿有残留水份等等。

    以上情况一般没什么问题。如果及时更换机油,此现象可完全消失。车主可以仔细观察,乳白色液体不增加,机油量也不增加,那么,可以继续放心使用。

    如果是乳白色液体越来越多,特别是机油尺上冷车有明显水珠,机油量增加,那么,说明发动机有故障了。基本上是冷却液进入曲轴箱。

    这种情况表现为:水箱冷却液莫名减少。机油量增加。机油盖,机油尺乳白色液体增加。严重的情况下,机油尺处废气增多。

    发生以上情况,主要原因是气缸垫呲了,缸体,缸盖裂纹,油道和水道串通,等等机械故障。

    最简单判断方法,水珠不增加,没问题,不放心的话可以换机油解决;水珠增加,水箱冷冷液减少,说明发动机有故障。

    明白了吗?很简单的问题。

    6、汽车机油润滑油的好坏该怎么区分?

    今天我们从油膜说起

    目录:

    一、机油的作用是什么

    二、油膜是什么

    三、全合成和矿物质油的区别

    四、关于机油常见的误区

    一、机油的作用是什么

    “机油”,顾名思义,就是发动机润滑油,发动机在工作时,各配件之间会发生高速的相对运动,产生摩擦,降低零件寿命,损坏发动机,所以如果在各摩擦表面之间覆盖一层油膜,就可以减轻磨损、降低功率损失,延长发动机寿命,所以有了发动机润滑油——机油。

    前面说到了,机油的一大作用就是形成油膜降低磨损,但是除此之外,机油还有5功效,他们分别是:

    1.清洗

    机油在工作状态受机油泵带动,实现了在发动机内的循环,所以可以反复清洗摩擦表面,带走磨屑与其他杂物。

    2.冷却

    循环的机油可以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所以也起到了冷却效果。

    3.密封

    机油所形成的油膜可以提高活塞与气缸的密封性,可以起到防止漏气漏油的作用。

    4.防锈蚀

    机油的油膜,它的存在保护了零件表面,可以防止锈蚀。

    5.减振

    还是油膜,可以吸收并减小震动,可以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

    说到这里,相比大家都注意到了一个词——“油膜”,机油的很多功能都要依靠油膜来实现,所以油膜的好坏至关重要。

    二、油膜是什么

    而评价油膜的时候,又有两大属性:

    油膜强度

    油膜强度就是他保持油膜不破裂的强度,也体现了它附着于零件的能力,那毫无悬念,强度越差,保护效果就越差,越容易造成磨损,甚至可能会出现烧机油的现象。

    油膜厚度

    油膜厚度基本上就是机油粘度决定的了,如果机油厚度太薄,则会易破、失去保护作用,可是厚度大了也会给发动机运行带来阻力。

    所以在油膜的评价上,都是在追求一个油膜强度和油膜厚度的完美结合,既能保证油膜不破,又能尽可能降低发动机运行阻力。

    三、全合成和矿物质油的区别

    从上图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全合成机油相比于矿物质机油,在对油膜的塑造上,显得更为轻巧、省心。全合成机油更好的油膜强度,也使得它更加适合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严苛工况。

    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工作环境更为恶劣,这就要求它的机油油膜必须有非常好的抗剪性能,抗高温性能,所以现在涡轮增压车型,普遍采用全合成机油。而且,为了保证油膜的可靠,油膜厚度也要高一点,所以带“T”的发动机多会粘度较大的,诸如30、40的机油,而小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则不用这么挑剔,所以可以选用一些粘度略低的机油。

    关于机油常见的误区

    既然油膜都说了这么多了,下面给大家几个判断题,做一下:

    1.越粘稠的机油越是好机油。 ( )

    2.机油变黑就要换。 ( )

    3.冬季要选用低黏度机油 ( )

    4.便宜车用好机油是一种浪费 ( )

    5.原厂机油是最好的机油 ( )

    怎么样小伙伴,最做了吗,如果还不清楚,快看参考答案吧!

    【参考答案】

    1. 粘度大了会增加油膜厚度,机油的选购最好是油膜强度达标,粘度越小越好。

    2. 一开始就提到了机油的清洁作用,所以机油循环不了多久就黑了,颜色不能说明机油好坏。

    3. 发动机工作温度很高,冬季那点低温相比于发动机的工作温度,没多大影响,关键是保持油膜的可靠性。不要因为降低了粘度而导致油膜厚度不够,影响油膜效果。

    4. 好的油膜谁都需要,不分车型好坏,但是粘度值要看发动机来区分,比如小排量自吸,就不用40那么高粘度的机油.

    5. 原厂的矿物质机油自然比不了同型号全合成机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