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无线充电器(如何自制无线充电器?)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如何自制无线充电器?
制作无线充电器的方法如下:
将模块贴在离MicroUSB接口比较的地方。
将模块上的MicroUSB或Lightning接口连接到手机上。
如果接收器上有双面胶,可以直接将其粘到手机的背面。要是没有附带的话,就要自己想办法了。
选到最合适的位置,注意不要让连接线的部分有翘起的现象。
然后就可以将手机放到无线充电底座上来体验无线充电功能了。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将接收器的金属触电与智能手机电池连接了,这是整个过程中最有难度的部分。不过只要细心,保证每一个金属触电都连接到一起就可以弄好。调整好位置后,将模块贴到电池上。
盖好手机的后壳后就完成了。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000baa1cd11728baf956af9c3fcc3cec2fd2cb5
2、手机壳影不影响无线充电?无线充电时,该注意些什么?
手机壳不一定影响无线充电。
我们现在最常用的无线充电技术,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初中物理学到的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器的内部有一个线圈,电源通电以后,电流在线圈内流动,产生磁场。磁场穿过手机背部的线圈后,产生磁感应电流,从而对电池进行充电。
由于这种充电方式的原理和制作都非常简单,成本也不高,所以成为了三星、索尼、高通、微软、德州仪器等众多厂商都在推送的一种无线充电技术。而这种无线充电技术也有着它的弊端,就是充电距离非常短。
当然,现在也有厂商在研究磁共振、无线电波等无线传输方式,传输距离上会大大提高,但是在安全性、可靠性、成本等各个方面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所以也就不多说了。
既然现在的无线充电几乎都是使用的电磁感应的方式,那么能够对电磁感应产生干扰的,那就会影响到无线充电。
如果我们的手机壳是金属的,那么将会影响到无线充电的效果,甚至是无法进行充电。就好像小米的无线充电器,就有感知金属异物的功能,一旦感知到金属异物,就会停止充电。
除了金属手机壳无能用以外,有磁吸功能的手机壳也不能使用。有很多的手机壳,在背面设置有磁吸功能,能够方面开车的时候使用导航等应用程序。不过,磁吸顾名思义,使用的就是磁铁,而这无疑会影响到电磁感应的磁场传输方向,自然使用这样的手机壳就无法进行无线充电了。
最后一个注意点就是,无线充电器开启的时候,最好还是不要往上面放金属物品。
虽然我们刚才说过,无线充电机基本都带有金属识别功能,识别到金属异物时会停止工作。那为什么无线充电器要识别金属异物呢?电磁炉我们都知道吧,和无线充电器的原理是相同的,只是电磁炉是使用电磁感应来进行了加热。而无线充电器之所以要识别金属异物,也是害怕它成为了电磁炉。
所以,虽然无线充电器靠近金属后发生危险的概率非常非常小,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要注意安全的。
3、自己做无线充电器这个是真的吗?
这个是可以实现,但是不能充电,正确的说法是充电极其慢,而且手机只要有哪怕一个程序在运行那就耗电速度大于充电速度,根本冲不进去,这个原理是对的,只不过这样改造后无线充电的电流极小,理论正确但是没有实际意义,而且充电器后面贴上的磁铁会导致充电器过热严重,有烧毁的风险
4、怎么制作无线充电器?
这一个步骤实际上依然是材料的准备,把成品拆开,取出需要的部分。用电吹风对着后盖的背面(写着PLAM的那面)均匀的猛吹,直到手指摸着有触点的那面比较烫手了,再迅速揭开黑色的贴纸。2/6要注意贴纸下面有层金属片也一起揭下来。如果你揭的时候太费力,那说明你家电吹风不够热。3/6解开黑纸后能看到长得像电磁炉似得黄铜色的线圈和绿色的电路板。好,我建议到此为止了,可以考虑把后盖直接贴到移动电源的壳上面(我下文会讲述),如果一定要把线圈拆下来(比如改造到其他手机的后盖里)。4/6务必要很小心的把线圈和电路板用薄刀片切断下面的胶,然后一点一点的翘下来。因为图中红圈那部分跟苍蝇腿一样的脆弱,稍有不慎就会断掉。5/6需要装到后盖上与点金石匹配完成无线充电功能,包含成品线圈、导电片、四个小铁片和两张贴纸,具体作用会在后面详细介绍。6/6改造之前最好先用万用表测量一下电压,看看是否正常,也怕卖家发来的是坏的。这里请朋友注意一下,正常的电压应该在5.6V左右,一般是以上,因为我单位没有原装的充电头,就用了一个组装的,但是提供不了那么高的电压,图上的数值仅做参考,在这里是为了说明线圈性能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