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ta上的都好大(腾讯为什么强力推荐QQ用户转Tim?)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腾讯为什么强力推荐QQ用户转Tim?
腾讯之所以强力推荐QQ用户转Tim,其实用意非常明显,当然这些原因都是基于腾讯战略的调整而来的。QQ实在是“太全了”,以至于“重”得有点复杂
QQ功能很全,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QQ的年轻用户反而比微信要多很多的原因。但这也有很大的弊端,QQ本身功能上比微信还全,功能生态更复杂,QQ+QQ空间更是显得异常庞大,这对于年轻人用户自然是好事,年轻人接触到互联网产品较多,学习能力接受能力较强,所以功能较全的QQ用户更加喜欢。但微信不一样,微信功能上更加简单易用,极大的降低了用户使用上的学习成本。这一点对于年纪较大的老年用户,或者学习能力更弱的用户,自然是不二选择。除此之外其实不光是QQ,就算是微信,很多功能其实用户并不会使用,或者使用频次极其低,less is more,这是逐渐会占据主流的产品原则。Tim就是简化版的QQ,功能聚焦更加核心,这样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因为门槛而没有使用QQ的用户到Tim上来。
战略上区分,有内部竞争也要减少内耗、清晰定位
很显然,手握两款社交产品,有一定的内耗,虽然腾讯一直提倡内部竞争,但是是合理范围内的健康竞争,在保持适度的健康竞争范围内,也应该减少内部竞争,避免不必要的内部资源消耗。
Tim的轻量化,可以帮助腾讯之后将QQ的重心切换到企业级市场,阿里没把来往做起来,但却把钉钉做起来了,强势进入企业级市场,并成为企业办公领域的龙头老大。很显然,腾讯明白,企业级市场是块大蛋糕,这样腾讯就可以明显的做出战略区分,那就是QQ的Tim版本定位企业办公,而微信定位为日常生活。
QQ的用户基础可以让Tim更轻松的切入办公领域
腾讯曾做出过多次的企业领域试水,但每一次都表现不是很好,企业QQ和企业微信都是腾讯做出过的尝试,但效果都不很好,这一点当然和企业文化有关。阿里电商出身,阿里的那群销售天天跟各种企业打交道,所以阿里的B端的产品做得很好,而腾讯则是长期都是擅长做C端的产品,B端的产品做得相对较差,可以说是基因问题。但是企业级市场这块蛋糕,腾讯不可能不眼红,毕竟让企业掏钱比让个人用户掏钱要来得容易得多。QQ强大的用户基础,则正好是做用户场景切换的最好前提,任何产品本身就有不定期的版本更新,Tim的推进给用户的感觉更像是一次大版本的产品更新,用户转移成本减少,也不会增加新产品的负担,能够更好的平滑过度,并且基本不会引起用户误解。
所以,总体来说,一方面确实因为QQ太重了,需要做一些减法,摒弃掉一些不常用的功能,也可以减少企业在更多功能方面的研发投入;其次可以更好的区分QQ和微信的产品定位,微信定位为C端日常生活应用,而QQ像企业级市场平滑过度,借助QQ本身的用户基础,让用户的感觉就像是一次大的版本升级,定位更加精准的划分,在保持微信QQ的竞争力的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内部竞争的损耗。
2、腾讯QQ的这一次TIM的转型让我选择了钉钉,你们是这样么?
不是,我是QQ、TIM都有用,更多的是使用QQ,偶尔使用TIM的办公功能,钉钉就登录过一次。QQ太臃肿了,TIM又过于单调,对我来说TIM的出现只是多了一种选择而已,并不是因为其他。就目前的QQ版本有几个,QQ国际版和QQ轻聊版都比较简洁,没有过多的弹窗广告,觉得QQ臃肿的可以选择轻聊版和国际版来代替,TIM也可以当作QQ来用。
不管是哪一个,定位的只是不同的人群而已,TIM定位的是办公。QQ也可以办公,腾讯为什么还要推出TIM?原因很简单,众所周知,马云的钉钉已经突破1亿用户了,两马一直在互相模仿,所以你懂的。腾讯就极力推广TIM了,除了在手机QQ和PC QQ上推广外,连下载QQ的官网都在推荐TIM,可以看出在推广方便一点都不含糊。反正不管用哪一个,用户都是流向自家。可以说是筛选需要的人群,也可以说是让用户多一种选择。
不过目前的TIM功能还是比较单调的,跟马云的钉钉相差很大。办公功能上还是有点小毛病,也可能是我手机的问题,有闪退的现象。用不惯TIM的就退回QQ,反正版本那么多,总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虽然有微信,但是微信还是不能完全代替QQ的,QQ更多的回忆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