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国家对三农有哪些利好政策?)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国家对三农有哪些利好政策?
如果真的好,请把关掉的毛竹制品厂,给开出来。毛竹是绿色林产品,污染谁了?现在毛竹快没人要了,几家厂象似垄断了的价,叫林农怎么过?
2、国家出了许多利好养猪的政策,你还准备养吗?
国家出了许多利好养猪的政策,原来养过猪的养殖户,还想要养猪的养猪户们,为什么不养猪哇?对于我们现在缺猪少猪的现象,在生猪价格这么高的时候,养猪是正确的,养猪也是能赚到钱的,所以,这个时候不抓住养猪的大好机会,那还更待何时呀!
我们的猪缺的太多了,所以,现在的生猪价格也太高了,生猪价格高了养猪赚钱那是没有一点问题的了,看看今天,也就是2019年9月10日的生猪价格,广东省的生猪价格已经达到了每斤16.8元,广西,湖南,四川省钱生猪价格每斤也超过了16元,正在向生猪价格每斤17元冲击,就连生猪价格最低的云南省,生猪价格每斤已经超过了11.5元,这个时候是我们生猪价格最高的时候,而且生猪的价格上涨的势头不减,还在一个劲儿的猛涨之中!如果我们的生猪养殖能恢复到正常的水平,也就是我们生猪养殖数量能恢复到2018年8月以前的数量,按我们现在生猪减少数量的情况看,最少需要4年的时间,在这4年的时间里,生猪价格也一定会保持在较高价位之上的,在这4年的时间里养猪的话,就一定会赚钱的,所以,想要养猪的朋友们,抓住这个机会,去养猪赚钱吧!前两天回到农村老家,原来农村老家的乡亲们,亲戚们,过去几年基本上都没有养猪,有的养头猪也是偷偷摸摸的,现在他们说,已经传达了有关可以养猪的文件了,农民们可以养猪了,很多人都在修补、修建猪圈了,都准备养猪了,我的一个亲戚过去就养过猪,后来限制养猪也就停止了养猪,这回他听说可以养猪了,就动了手了!他在前几天就已经买回了5头猪羔子,又开始养猪了,因为他还要种两垧多的土地,养太多的猪也照管不过来,而且在我们东北这个地方,都是大苞米种的多,粮食价格也低,正好用自己家的大苞米喂猪,也是有帐可算的,他过几天还想再买5个猪羔子,说一年种两垧多地,现在猪价又这么高,再养10头猪也就可以奔小康了!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3、楼市收紧政策仍在继续出台,对刚需客有何利好?
回答,我们并没有看到楼市收紧政策的出台。就是出台了这样的政策。也没有对刚需者带来利好。我国的房地产价格要想达到 需求者能够喜欢的价位除非对房地产开发商降费免税,只有这样才能够恢复房子本来的面目。房地产价格已经严重影响了年轻人的价值观取向。降低了年轻一代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标准和希望,推动了单身一族的进程降低了新时代理想目标的幸福指数。总之需要国家层面的智库精英们建好言献好策,是房地产的价位恢复到理性上来,为国人添加幸福感,是全国人民高高兴兴地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
4、深圳最近利好政策不断,房产还能作为投资吗?
深圳 --改革开放的摇篮,几十年来也一直以日新月异中国速度践行着改革的步伐,嫣然已经成为中国璀璨的城市之一.经济的发展有目共睹,随之而来的房价也是遥遥领先,让工薪阶层望城莫及.最近国家又出台针对深圳的各种利好政策,大家开始担心深圳的房价是不是又要一波大涨,投机客开始蠢蠢欲动,恐怕会让投机客失望了.这几年在政府出台各种政策控制房价的大环境下,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一定不会允许深圳房价过快大幅上涨,加之之前大幅过快上涨的房价,也需要很多年甚至更久来消化.所以有自住需求的可以买房!若还想投机想炒房获利,风险已经很大了.
5、有人说股市想反弹需要利好政策支撑,现在消息面是否有新的转机?
利好有用吗?
想想15年上半年牛市末期的时候,不管什么样的利空都是照买不顾,何曾看到利好有用?反过来15年7月初说要救市,一个高开低走就没有了下文,你觉得利好有用吗?
当然你指的是反弹,一个利好或者几个利好确实是可以让市场反弹一下,或者几天,或者几个月,但是不改变最终的结果。当熊市来临的时候,特别是熊市的末端,什么利好都无法改变下跌的趋势,它只能是延缓。
这就像是一个病危的人,吃什么药都已经不管用了,并且你还得小心不能上猛药,一不小心虚不受补,直接挂掉。但是你会发现一个病重的人,慢慢吃药,慢慢恢复,总是能够缓过来的。
所以反弹出利好,没意义,市场又不是没有反弹,只是反弹了还在不断新低。现在能做的事情就是不断的刺激,开始是延缓下跌的速度,慢慢是不再下跌,慢慢变成缓慢上涨,这个时候的市场才能够有最终的逆转。
不要指望出一两个利好就能够直接V型反转上去,你见过谁能够今天刚得脑淤血,明天就能上街跳广场舞的?
6、公摊新政策,多层二手房是否迎来利好?
首先谢谢邀请,我来说一下我的观点:
我注意到这个意见通知出来后,各个媒体在解读的时候,用了“大变局”“变相涨价”等样的字眼。我只想说,变局你妹,涨价你妹。房子还是那个房子,总价还是那个总价,变局啥了?涨啥了?
无非以后不用再考虑“得房率”这个概念了。开发商搞开发商的配套和公共空间,购房者思考自己的面积和价格。
有人会担心以前买的房子以后卖的话会吃亏,吃什么亏?无非一个计价方式的数字变化,不会对实质性的房价、交易、成本产生任何影响。
其实很简单,举个例子,张三今年买了一套建筑面积100平的房子,单价10000一平,总价100万,公摊20%,套内面积80平,其实就是花100万买一个套内80平的房子。李四在新政策后买的房子,还是一样的房子,但是开发商对外卖的时候变成了“此房套内80平,总价100万”。请问,套内实际面积都是1.25万一平,请问张三跟李四买的有什么区别吗?
所以大家不用过分解读,也不用考虑对新房还是二手房利好或者利空。唯一的影响可能是以后的物业费和燃气费等有稍微的区别,但也仅仅是可能。
7、若接连降息,免契税,是不是楼市回暖的利好政策?
大家好,我是勇谈。“若接连降息,免契税,是不是楼市回暖的利好政策?”从房产角度来看,降息和免契税确实是为了鼓励大家购房,至于是不是楼市回暖就得看有没有出现大家蜂拥购房的情况了,而且关键如今的情况下楼市想要回到2015年前的疯狂不是单单靠降息或者免契税就能实现的。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
接连降息、免契税等招数如果放在2015年以前或许能够刺激楼市,如今就未必了如今的降息跟之前已经大不相同,实行LPR利率后降息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极其小
相比于过去固定利率的时候降息是降低存贷款利率,尤其是降低5年期以上的贷款利率后对于很多购房者来说都是利好,会鼓励大家购房。但是自从2019年10月8日房贷利率后更改为LPR利率后,有1年期和5年以上之分,通过观察来看央行的降息仅仅涉及到了1年期的利率下调,对于5年期以上的调整真的是慎之又慎。就以3月20日的LPR利率来说,本身以为美联储零利率,央行定向降准5500亿后,LPR利率会下调,但是结果却是保持不变,尤其是5年期以上的LPR利率。
免契税对于购房者的刺激作用真的太小,不足以引起购房者的兴趣,起不了关键作用
一般来说多数地区对于住房房产的契税征收是在1-1.5%(90平米以上和以下不同),对于一个已经花费数百万来购房的人来说,几万块钱真的不是主要因素。这就好比之前很多城市的住房公积金贷款需要缴纳担保费一样,这些东西只能算是“锦上添花”但是绝对成为不了主导因素。
楼市回暖是相比于“楼市寒冬”来说的,说句实话我并不认为我国楼市经历过寒冬看过我的专栏《房地产与经济那些事儿》的朋友应该知道,20多年的商品房过程真正称得上是寒冬的也就是在上世纪90年代在海南出现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包括如今从2018年到现在为止很多房企及相关人员提出的“楼市寒冬”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几点分享:
房企数量还在以每年1000家以上的数量增长,这并不是寒冬的标志一个基本的常识,如果一个行业的寒冬来了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企业规模倒闭,起码不再增长。但是通过查询数据后发现,原来就在房企高呼“寒冬”的2018年,我国房企数量增加丝毫没有减慢仍然保持了每年1000家以上的速度。你能说这是寒冬?欺骗老百姓的把戏而已。真的寒冬其实就是今年的餐饮行业,大量餐饮倒闭、转让是事实。
房地产投资额还在持续高速增长,寒冬来了恐怕就没有心情搞投资了吧?
除去刚公布的今年2月份的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长为-16.3%外,可以看到过去2年我国房地产行业投资累计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一个行业如果真的寒冬来了,还会有这么多的资本往这里涌入?这与基本的事实不符啊。
所以,一个基本的判断房地产寒冬来了的明显标志就是“房企数量减少或不涨”和“房地投资额降低”。如果没有这两个指标作为参考,大家大可以把很多呼声当做是耳旁风。
接连降息和免契税对于楼市来说是利好无疑,关键是大家真的认可吗?持续多年一直增长的房价已经接近“天花板”,众多城市都已经到顶
全国商品房均价已经破9300元的今天,大家认为那里还有低房价?仅依靠杠杆资金和其他资金的流入已经把房价抬到了极致,在没有足够收入水平下很难有后续支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30733元。按照国际惯用的租售比来看,我国的房价收入比已经高到了极限。以90平米的房产为例,简单计算后我国房价已经是家庭总收入的13.6倍!!!这也是为何我国购房出现了一个“购买一套房,掏空3家人”现象的原因。
购房需求还是有的,仅仅依靠杠杆资金肯定不靠谱,尤其是此次疫情后大家更有深刻体会
此次疫情后带给大家最直接的改变就是“消费观念”,相比于过去的过度消费、透支消费来说大家更加意识到“适度消费,留有积蓄”的重要性。相比于各种刺激大家购房的举措,个人觉得更重要的想方设法提高大家收入水平。“收入不够,杠杆来凑”的时代已经不行了。
综上,接连降息,免契税等对于楼市来说肯定是利好,但是到底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就很难说了。此次疫情后多数人的收入都受到影响,尤其是对于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和做外贸的朋友。购房需求还是有的,只是暂时大家的购买力不够,无论再刺激也是无用的。各位觉得呢?原创不易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喜欢房产问题的朋友可以订购勇谈的专栏,更多优质内容继续贡献中。
8、如何看待住房租赁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对企业的利好政策?
能够稳定租赁关系,避免房地产市场的大起大落,更好的中介租赁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