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化霜是怎么回事(空调制热频繁化霜是怎么回事?)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空调制热频繁化霜是怎么回事?
提示化霜是正常的,
1.冬季空调制热时四通阀上电,室内盘管变为冷凝器,室外盘管变为蒸发器。
2.冬季室外温度一般会低于冰点,在室外盘管蒸发吸热过程中盘管很容易结霜,甚至结冰。
3.除霜的频度和室外的环境温度有很大关系,室外温度越低除霜操作越频繁。
2、空调老是化霜怎么回事?
空调自动除霜的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这样是正常的。但室外机压缩机在工作的,如果没有工作或除霜时间太长,说明空调有问题,可找专业人员上门检修即可。
1、空调在制热的模式时,空调外机吹的是冷风,换热器温度会处于零下,此时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外机翅片上结露,接着被冻成冰块,如果不除霜,外机会因为被冰块堵死,而无法散热,冰块越结越厚,最终导致外机内冷媒无法蒸发,压力过低,而系统跳低压保护。
2、除霜功能是通过将系统改变为制冷模式,利用外机内高温高压的氟利昂融化冰块,达到除霜效果
3、为什么空调要化霜?
前面曾回答过空调滴水问题,正常情况下,一个是从内机引出的排水管滴水,还有一个是外机底部的排水孔滴水。
因为空调在工作时,是由压缩机将来自蒸发器的气体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进入冷凝器液化放热后再进入蒸发器汽化吸热,接着又进入压缩机开始下一个循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将热从蒸发器搬运到冷凝器。致使蒸发器的温度降低,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蒸发器,就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蒸发器上。
制冷时,蒸发器在内机内,因为蒸发器的温度不会低于0℃,所以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蒸发器上,然后滴落在下面的盛水盘中,顺着排水管流出。制热时,蒸发器在外机内,有时室外温度很低,蒸发器温度更低,当低于0℃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就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蒸发器上,就是所谓的“霜”。
这类似于雪的成因,并且,农民朋友有句话:雪是麦子的被子。因为雪及其中不流动的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有效防止了热的传导;雪覆盖大地,上下空气不能对流;雪是白色的可以将大地辐射的热发射回去。所以,雪覆盖麦田,将热传递的三种方式都有效的避免了,可保护麦子不被冻坏。
同样道理,蒸发器附着一层“霜”,会阻止蒸发器从周围吸热,也就没有过多的热传到室内,制热效果就会下降,所以,必须及时除“霜”,熔化后,从底部的排水孔滴落。
4、空调突然化霜是什么意思?
出现化霜两个字就是空调出现了除霜故障。这个时候就需要清理室内机滤网等,也就是说清理冷凝器换热环境,从而改善除霜时的冷凝工况。当然像处理这些问题是自己不能够操作的,你看一下你们家的空调是什么品牌的。然后打电话给这个品牌的售后客服,跟他的简单说一下情况,他们会安排专门的售后维修人员上门服务的。
5、空调老是化霜怎么回事?
空调冬季制热时平均45分钟左右自动化霜一次,一个小时化霜一次属正常现象,如果化霜频繁,多是室外机热交换器上的化霜感温头性能下降造成的,应更换为妥。空调制热效果不佳,很可能是其它原因造成的,如管路破损泄漏缺氟、热交换器太脏或风扇转速太慢等,都会造成制热效果不佳,最好请专业人员进行检修。另外,空调制热工作时,室内机出风口的风向应向下吹为妥,因为热气流是往上升的,如果出风口风向是向上或水平放心,热气流就会上升到房顶上,而下面温度却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