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车市最新报价(疫情过后,汽车价格会出现大幅度的优惠吗?)

车市最新报价(疫情过后,汽车价格会出现大幅度的优惠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疫情过后,汽车价格会出现大幅度的优惠吗?
  • 2、2020年汽车行情怎么样,会大幅下跌吗?
  • 3、疫情过后,车市如何?
  • 4、有人说近期车市遇冷,大家都在等国六,你怎么看?
  • 5、纵观现在的汽车市场降价已经成常态,汽车降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6、现在汽车的价格形势好吗?
  • 正文

    1、疫情过后,汽车价格会出现大幅度的优惠吗?

    20年初受疫情影响,大家闲置在家,许多行业目前也都还没能实质性复工。对年前开始不景气的车市来说,无疑雪上加霜。

    尤其是制造业,各个主机厂都希望新的一年能带来新的气象。没成想,刚进入新的一年,大伙儿就要面临一场更加艰巨的考验。

    从数据来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1月份汽车产销数据显示,1月汽车销量194.1万辆,环比下降27%,同比下降18%。其中,1月乘用车销量161.4万辆,环比下降27.1%,同比下降20.2%。即便是去年势头强劲的丰田,1月分也仅仅实现14.53万辆的销量,同比下滑1.2%。

    那么,这场尚不知何时结束的疫情,对车市走向有着怎样的影响?疫情过后买车,车价会下降还是上升呢?今天我们就来分析分析。

    憋足了劲,疫情后各大品牌势必加大促销

    历年来,春节前夕对于汽车经销商来说都是购车旺季。毕竟,很多人都想体面地开着新车回家。所以,在经历了年底的促销冲量之后,1月份经销商多少都会有一些库存,以应对春节前的购车小高潮。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2020年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2.7%,环比上升6.3百分点,同比上升6.5个百分点,已经超过警戒线以上。以目前这种情况来看,厂家和零部件供应商复工时间参差不齐,许多经销商复工时间也一拖再拖,汽车滞销,库存已经是压在众多经销商心头的一块石头。

    但更重要的是,疫情结束后,憋足了劲的各大品牌厂家,肯定会卯足了劲各显所能,抢占先机。

    放在以前,各大汽车品牌都会根据自己的新车战略和销售目标战略,制定自己的销售节奏。彼此之间除了直接竞品之外,几乎互不干扰。但疫情打乱了正常的市场节奏,待疫情结束,预计所有品牌从厂家到经销商,都会出台有针对性的促销计划,以弥补失去的时间。车市预计会罕见的进入一场所有品牌“同时发力”的状态。这就意味着促销战将会大面积的爆发。

    加上当前,不少消费者都希望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一来方便,二来和公共交通相比也相对安全,所以此次疫情过后,很有可能会像2003年非典之后一样,车市或许将迎来一波集中的销量释放。

    一方面有购买需求,另一方面各大品牌都卯足了劲,两者能碰撞出怎样的降价大潮,我们拭目以待就好。

    求生欲太强,销售顾问被逼成网红

    这场无声的战役下,虽然许多消费者不能出门,但经销商也不能闲着,毕竟库存压力太大,不能活生生地被压死。在线VR看车、直播看车已经成为疫情期间主流的看车手段。

    此外,短视频平台和和各大直播平台也成为经销商们吸纳客户的重要手段。所以,近段时间我们在这些平台看到,除了直播睡觉、卖日用品的以外,其余全是XX经销商说车、XX经销商卖车、XX卖车小能手……活生生地把销售顾问逼成网红。除了看到销售顾问卖力的直播外,细品之后你就会发现,如果疫情过后去买车,价格肯定会有不小的优惠。因为在销售顾问纷纷线上直播看车、VR看车的背后,或多或少也体现了经销商目前所面临的库存和资金压力。尽管搞直播、在线销售并不是4S店销售顾问所擅长,在此非常时期也要试一试。否则正如某经销商所说,如果坐以待毙,照此下去不到三个月,我们这行要死一大片。

    资金周转压力大或导致集中“放价”

    和餐饮、旅游、服装等实体经济不同,汽车4S店是一个对资金周转速度要求很高的行业。盖因为经销商在和汽车厂家结算购买商品车和正品配件时,都采用先付全款后收货的方式。而汽车是大件商品,即便只有100台库存,也意味着千万级的资金垫付,这就造就了汽车4S店的资金杠杆一般都非常高,同时资金周转率相对较低。但同时,4S店解决资金问题的渠道又非常单一,一般通过银行贷款融资,或者是与汽车厂家和指定银行通过签订三方协议来融资,资金的使用成本又很高。

    照目前的态势来看,2月份虽然开始复工,但4S店大都门可罗雀,而且目前复工率也仅有20%左右。2月全月的销售计划基本泡汤。那这“断片”的二三十天,势必对4S店资金周转造成巨大的压力。等到疫情结束,“闸口”一松,为了回笼资金,清库甩卖也许会是大概率选择。

    另一种声音:产能减少,或许还要涨价

    虽然降价是消费者众望所归,但业内也不乏持相反意见者。

    在他们看来,正是因为这场疫情让大家多少都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这段公共交通减少的时间里,如果没有车,在城市里几乎寸步难行。因此,一部分家里没有车,或者平时觉得汽车不是刚需的家庭,经历了这次疫情之后一定会看到私家车的重要性,所以但凡有点存款的人,疫情过后都想为自己或家里买辆车,哪怕是一辆代步车。

    这样的需求是行业喜闻乐见的,但正所谓供需是一个动态的平衡,既然这么多人有购买需求,那对于供应一方而言,便掌握了相对话语权,我大可不必主动降价,或者是少降价也可。

    加之,由于近期许多主机厂和零配件供应商延期开工,导致不少车型的产量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在疫情过后,供不应求的时候,也有可能会出现优惠幅度减小或者取消,甚至提车困难等情况。所以,以这个角度来看,疫情过后,车市中的热门车型或许不会怎么降价,甚至,部分紧俏车型出现加价,也不是不可能。

    最后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者市场,细到每一个零部件的生产,都能让全球汽车行业受到影响,当前,多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商要视疫情进展逐渐恢复生产,所以,整车厂的生产供应大面积复苏,尚需时日,目前基本上所有经销商卖的都是库存。

    而对大多数商家而言,无不盼着疫情结束之后来一波短平快的清库行动,回笼资金,才是首要大事,所以,主动权其实更多还是消费者自己手中。除非,你相中的都是那些最紧俏的车型。

    这两种情况的共存,也许会是疫情结束后短期内的大概率事件,大部分车型降价会来得更猛烈,小部分加价的也会更加理所当然。

    2、2020年汽车行情怎么样,会大幅下跌吗?

    在进入2月份后,本就十分不景气的汽车大环境,已变的更为的艰难,再加上新冠病毒的蔓延,限制了大多数人的活动范围,让很多的国内外车企,都正在面临着非常巨大的挑战,丰田汽车2020年2月中国市场销量为2.38万台,较同期相比下降70.2%,江铃汽车销量为4876辆,同比下滑65.13%,马自达2月份的总销量为2430辆,同比下降78%,虽说几家车企不能代表所有车企,但是可以看出,汽车市场大幅下跌是肯定的了。第一,便是保有量的持续饱和,不少消费者的购车需求,自然也就不是那么的强烈了。第二,在房贷的较大压力下,一部分人的购车计划,也就一直都在推后,第三,大家出门时的交通方式,已变的更加的多样化,大部分的汽车品牌,以后都将会发展的非常艰难,大幅度的降价措施,也会被更多的车企所采用。

    3、疫情过后,车市如何?

    我的判断是疫情过后,车市会有一个销售小高潮。原因如下:

    1、即使疫情过后,大家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会是心有余悸。因此,自驾车就会是一个唯一的选择。

    2、这次疫情会对很多人的消费观发生改变,很多人会意识到,人生意外随时发生,说不定哪一天意外就会降临,生活还是要及时享受。因此,很多原本没有计划买车的会买车。

    3、这次疫情对国家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我个人判断对于车市,政府会出台一系列刺激消费的减免或补贴政策来刺激汽车消费,激活经济。

    4、这次疫情之前,全国有很多城市实行限购或限牌措施,鼓励大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城市交通拥堵。疫情过后,我个人判断,会有部分限购限牌城市松绑。

    但是,小高峰只是短暂的,这次疫情对整个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还是非常深远的,我们每个企业,每个人人都应该做好自己,为祖国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加油中国,中国必胜!!!!

    4、有人说近期车市遇冷,大家都在等国六,你怎么看?

    现在国产车实现国六标准的还是凤毛麟角,很多人在等国六我不知道您是怎么想的,莫非厂商升级的成本不会加在消费者身上?再说进口,中规车很多国六标准已经有了,但是平行进口还没人去做。所有车不管实力标准是国五还是国六都按国五标准走,这是给车节约成本,等做了国六以后您觉得大家不是到了卖不出去的程度会亏本做生意吗?

    说说国六标准后对国五的影响,国六标准上来后国五标准的车不能正常使用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还有人说国六标准上来后会影响国五车在二手车市场的交易价格,我就想问问你家里是有矿吗?国五标准才出台三年就更新国六,你那么有钱三年就要换一次车还在乎二手车的交易价格?国家就是以提高环保标准这个办法去挤压燃油车的生存空间,逼着大家去买混动或者电动车,以后环保标准肯定会更新的很快,说不定等到您要卖车的时候国7或国8出来了,您觉得国五和国六分别会很大吗。

    车是自己的交通工具,在自己预算内能到市场价格合理的就行了,想着赚车商的便宜,我觉得你们想的有点多,什么时候都是该买的会买,不该买的看个车能从新款车看到这个车又一次换代。

    5、纵观现在的汽车市场降价已经成常态,汽车降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早期定价过高_价格调整空间很大从几十万的桑塔纳到十几万的BBA,是什么推动了汽车价格下探,汽车的价值到底有多高?

    解答这一问题相信合资品牌汽车的用户最有资格!因为早期的合资汽车价格真的挺离谱,一台性能平平无奇、配置相当简陋、安全性能又很一般的代步汽车,其价格也可能要一二十万。而这一阶段的平均可支配收入也许只是四位数,也许汽车的制造成本真的非常高?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自主品牌逐渐成熟后就已经被揭穿这一“高价迷局”了。

    只讨论一线自主品牌:相同的价格国产汽车早期有更丰富的配置,更高级别的车身结构用料,性能方面依靠采购外企的成熟动力传动总成实际也不差。这些车的制造成本真的是不低,但是价格往往只有同级合资汽车的“½~⅔”。对于能够接受自主品牌的消费者而言,在使用了这些车后终于明白了合资品牌汽车的价格有多“虚”;而这种理解一旦形成则会快速的传播,于是国产汽车的销量出现了现象级增长。

    两强对抗

    国产汽车早期在技术方面是落后的,内燃机与变速箱要依靠外资企业的支持(施舍)。由于定位的不对等造成了无法获取先进技术,所以自主品牌即使价格低很多也被合资汽车用户排斥,虽然这些车的能力已经满足了主流C端用户的需求。然而这种负面的情绪也会快速传播,合资汽车仍然有品牌溢价能力只是差了一些,价格仍然是比较坚挺的。

    国产汽车现阶段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一线标准,当然别拿V8/W12这种机器来说事,了解到的企业已经有一些可以轻松地造出这些高端机,然而品牌定位决定了即使量产装车也不会有销量。所以现阶段的燃油动力汽车仍然是直列四缸发动机为主,这也是≤20万级主流消费者的刚需机型。这些机器已经有部分超越了老牌“洋车”,那么在配置、安全、性能以及质量方面均无优势,合资品牌不打价格战还能稳定市场份额吗?然而这也带来了问题。

    品牌溢价周而复始的分析还是要回到「品牌溢价」的话题,因为文化不自信导致了太多人“崇洋”。

    即使主流合资品牌汽车的PPH值非常高,性能平庸且配置原始,但是这些车是“洋大人”制造所以肯定“更好”。这些车降价后自然得去买洋品牌汽车,国产汽车早期的价格战实际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面对合资汽车的价格下探,在品牌影响力方面不对等的是自主品牌就得继续降价,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拼到某一方扛不住之后,汽车也就真成“白菜价”的非大宗消费品了。

    总结:这就是汽车价格不断下探的原因,现阶段已经出现了15万级的所谓“豪华品牌入门级选项”,早期风靡一时的“大后超”也有了20万级的诸多量产车,15/20万级四驱SUV更是一数一大把。不过汽车价格的下探对于消费者而言自然是好事,只是对于行业的发展必然会展开一轮“洗牌”;以目前的“风向”来分析,汽车工业作为基础重工业的核心,自主品牌将会成为最终的赢家,汽车也不会再是什么稀罕物了。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共享天和MCN头条号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6、现在汽车的价格形势好吗?

    下半年行情应该放缓,受疫情影响有些汽车厂家停产放假,产量应该有所下降。4s店基本是销售库存。对一些热销车型会出现加价提车现象。不过有部分库存量大的回有很多优惠促销活动!